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明确我国黄芩药材野生及栽培资源的现状,为可持续利用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访问、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我国黄芩药材资源经十余年的开发利用,有限的野生资源遭受了掠夺性采挖,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正日益锐减。人工栽培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栽培管理技术不完善,种质资源混杂、退化严重,导致黄芩药材质量差异较大。结论加大保护野生黄芩资源的力度,加快黄芩优良品种的选育,加强黄芩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经营水平,建立黄芩GAP基地,是保护和发展黄芩药材资源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优化中药材地膜覆盖露头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合推广大田生产的甘肃黄芩最佳栽培模式,为下一步农技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立幅宽35 cm白膜覆盖露头栽培(T1)、幅宽50 cm白膜覆盖露头栽培(T2)和常规栽培(CK)三个处理,在黄芩产量和品质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陇西地理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下栽培甘肃黄芩,与常规栽培模式和幅宽50 cm白膜覆盖露头栽培相比较,采用幅宽35 cm白膜覆盖露头栽培(处理T1),黄芩的出苗率最高,地上生物量累积量最大,黄芩的根长、根粗和鲜根重最高,根的折干比最小,黄芩的药材规格品质最佳,黄芩的药材亩产量、种子亩产量最大,亩经济收入最高。结论:建议在黄芩大田种植生产中,可向药农大力推广幅宽35 cm白膜覆盖露头栽培技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 黄芩,也叫于芩、条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之功效。黄芩在山东各地均有野生和栽培,野生以烟台、威海、潍坊、泰安、淄博、青岛、临沂为多,以青岛和文登所产的最著名,有“条芩”、“文芩”之称。据研究,青岛胶南县所产的黄芩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状好,其主要成分黄芩甙含量高达12.52%,大大超过了《中国药典》(1990版)规定的4%的标准。黄芩是山东的传统大宗地道药材,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销往省外,大量出口。现将山东黄芩的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等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黄芩中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对不同产地的黄芩药材质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C_(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27℃,对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以及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性较大,聚类分析将16批黄芩聚成两类。结论本研究表明栽培黄芩与野生黄芩药材的质量有较大差异性,前者的质量普遍高于后者。道地产区的黄芩质量不一定最好,应提高栽培技术来提高黄芩药材的质量及质量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5.
黄芩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其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的黄酮类成分黄芩苷与黄芩素具有广泛的临床疗效。为探索黄芩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吸收、代谢的机理及黄芩素与黄芩苷在体内外的相互转化进程,帮助含黄芩成方制剂的开发利用,本文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了黄芩苷为复原型前体药物,黄芩素是黄芩中真正起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且黄芩素的口服及外用的吸收情况均好于黄芩苷,阐明了黄芩素与黄芩苷在体内的相互转化过程,并且总结出黄芩素的提取制备方法,以期认清黄芩中中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黄芩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愈伤组织中黄芩苷、黄芩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愈伤组织中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愈伤组织中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结果:黄芩愈伤组织中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分别为0.39%和0.051%。结论:建立了黄芩愈伤组织中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找一种能调节黄芩中的黄芩苷与黄芩素比例的提取方法.方法 利用黄芩药材中共存酶特性,运用正交设计筛选酶解参数,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和黄芩素,并计算其收率.结果 控制酶解条件,可制备黄芩苷与黄芩素按预设要求的黄芩提取物.结论 在设定的酶解条件下,可以平衡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与黄芩素.该研究为灵活提取黄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酒黄芩与生黄芩不同提取工艺对黄芩苷煎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据文献记载黄芩的根为清热解毒常用中药,从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20多种成分。其中黄芩苷是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与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共存的有黄芩酶,其在适宜条件下可酶解黄芩中的苷,而导致黄芩苷含量下降。在制剂工艺中由此而导致的含量不合格屡见不鲜。为验证酒炙黄芩在制剂提取工艺中的投料方法,我们制备了酒黄芩、生黄芩热水投料、冷水投料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黄芩苷含量进行了研究,为制剂中的煎煮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野生与栽培黄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黄芩为大宗常用中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良好开发前景。通过对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进行生药学比较,对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旨在对黄芩的质量评价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黄芩药材做性状比较、组织比较、粉末比较、理化鉴别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黄芩苷含量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了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在性状上产生了一定的变异;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一致;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栽培黄芩大于野生黄芩;无机元素Mn、Zn、K的含量,野生黄芩大于栽培黄芩。[结论]栽培黄芩可作为黄芩商品的来源代替野生黄芩。  相似文献   

10.
黄芩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其主产于河北、山东等地,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但是黄芩苷生物利用度低,制约了黄芩在临床上的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苷在体内代谢动态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通过对黄芩苷及其复方药物中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黄芩苷研究现状,旨在为黄芩苷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与其抗炎药效的相关性,为中药黄芩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黄芩进行谱效关系研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及黄芩抗炎药效信息相关联,寻找黄芩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建立了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能够表征黄芩特征的15个共有峰。不同批次的黄芩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血清TNF-α的含量。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的各共有峰与其抗炎药效作用的关联度均大于0.7。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明确了黄芩发挥抗炎药效作用是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炮制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黄芩炮制品中黄芩甙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炮制过程中加热温度对黄芩甙的含量影响很大。生黄芩、酒黄芩、炒黄芩、黄芩炭中黄芩甙的含量依次降低,此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达到定量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13.
PEG胁迫对黄芩黄酮类有效成分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PEG胁迫对黄芩悬浮细胞中黄芩苷、黄芩素的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黄芩悬浮细胞中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用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并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黄芩悬浮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随PEG胁迫浓度升高而升高,10% PEG胁迫黄芩悬浮细胞可以模拟干旱条件,提高悬浮细胞PAL基因表达量且会促进黄芩素的积累.20% PEG胁迫提高了UBGAT基因的表达量,但同时APX酶活性的提高抑制了黄芩素参与清除活性氧,导致了黄芩素向黄芩苷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黄芩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以其根部入药,主治呼吸道感染、腹泻、痢疾、肝脏疾病等,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黄芩的古代文献记载及使用历史、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现代研究。黄芩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如黄芩苷、汉黄芩苷及其苷配基黄芩素、汉黄芩素,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癌、护肝、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也介绍了黄芩相关生物技术及黄芩黄酮的代谢生物学研究进展,探讨了黄芩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0,(11)
目的:对泰山周边地区野生及栽培黄芩药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合理栽培及筛选适应泰山周边地区生长的高品质黄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薄层色谱法,对黄芩中3种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进行定性分析;采用中国药典HPLC法,以黄芩苷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的泰山周边地区22个黄芩样品。结果:黄芩不同部位中,黄芩苷主要分布在有效部位根中,含量为11.73%~15.47%,均高于中国药典中对黄芩中黄芩苷含量不得少于9%的要求,茎叶中黄芩苷含量小于5%或未检测出。不同生长期的黄芩中,黄芩苷含量呈现:3年生4年生2年生5年生的趋势。野生黄芩中黄芩苷含量高于栽培黄芩。在弱碱性沙壤土中生长的黄芩的黄芩苷含量高于在黏土中生长的黄芩。结论:泰山周边不同产地黄芩中都含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有效成分,但含量有差异;黄芩根中黄芩苷含量较高,茎叶中含量较低;黄芩较适宜在弱碱性沙壤土生长,生长3年的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最高,且野生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6.
黄酮物质广泛存在于陆生植物中,是药用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汉黄芩素及其糖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是一类重要的黄酮,它们可以诱导多种癌细胞系的凋亡,同时具有抗氧化、抗病毒和肝脏保护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人们对黄芩属植物黄酮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析了黄芩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该文综述了黄芩属植物黄酮的生物合成、环境因子和诱导子对黄酮合成的调控,以及黄酮合成的代谢工程。  相似文献   

17.
黄芩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黄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用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是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文章概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全面开发利用黄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测黄芩在中国的生态适宜区,研究生态因子对黄芩中5种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影响,为黄芩的栽培引种提供参考。方法:Maxent模型对黄芩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生态因子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黄芩的最适宜分布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山脉和燕山山脉,以此为中心适宜程度向两边逐渐降低,黄芩中的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温度和降水的变异性密切相关。结论:得到了黄芩在中国的生态适宜区,初步探讨了生态因子对黄芩中5种指标性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味苦,可泻火安胎,在疾病治疗中被广泛用于临床[1].研究得知,黄芩提取物是由黄芩干燥根茎经过一系列的提取醇化精制后制备而成,是黄芩经过化学提取后得到的混合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提取物的主要化学组分,但是黄酮类化合物中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是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4种活性物质[2].另外,在黄芩的不同组织提取物中所含的主要活性物质也不尽相同.黄芩主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花、叶、茎、根4个部分,黄芩花提取物中含有黄芩苷、黄芩素等成分,但黄芩素含量较高;黄芩叶、茎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高;而黄芩根提取物所含的活性成分较均衡,其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4种成分均含有,且相互协同,共同发挥作用[3].由于黄芩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不同部位所含成分不一,因此在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面也出现了诸多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肖雁青  江源  李磊  张文涛  李俞萍  张文生 《中草药》2009,40(8):1291-1296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西部山区黄芩主要有效成分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揭示生态因子对黄芩有效成分量的影响.方法 于2007年8~9月在北京西部山地采集了800~1 800 m 8个海拔上85株黄芩样本,经HPLC分析得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以及千层纸素A的量;同时,实验测定了垂直梯度上各采样地的土壤养分指标,并获取了各样地相应的气候条件.结果 只有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垂直梯度上土壤养分对黄芩主要有效成分的量影响不明显,决定山地所生长黄芩质量的主要因素不是土壤养分,而是气候条件;黄芩生境的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与黄芩的黄芩苷及汉黄芩苷的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均太阳辐射量与这两种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年均温在2~6℃的生境,有利于提高黄芩有效成分的量,年均温在3~4℃的生境,生长的黄芩质量很有可能达到最佳,与黄芩的传统道地产区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