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群体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性、行特征状况,为做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在全国6个省市开展定性访谈研究,通过现场沟通和交流,获取了120例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观点、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未婚流动青少年在性观念上具有多元性;主要从网络、书/杂志、同学/朋友处获取了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但水平普遍偏低;相当比例未婚流动青少年有性经历,但自我保护意识却相当薄弱。结论:未婚流动青少年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对其性知识、性行为与性道德观有深刻影响,也导致该群体中存在着普遍和严重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要做好针对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公共服务,社会应提供更便利的避孕工具获取渠道,加强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专门针对未婚流动青少年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群体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性、行特征状况,为做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在全国6个省市开展定性访谈研究,通过现场沟通和交流,获取了120例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观点、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未婚流动青少年在性观念上具有多元性;主要从网络、书/杂志、同学/朋友处获取了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但水平普遍偏低;相当比例未婚流动青少年有性经历,但自我保护意识却相当薄弱。结论:未婚流动青少年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对其性知识、性行为与性道德观有深刻影响,也导致该群体中存在着普遍和严重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要做好针对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公共服务,社会应提供更便利的避孕工具获取渠道,加强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专门针对未婚流动青少年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亟待纳入政策议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 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促进和保护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社会支持性环境已大 为改观,但生活在社会经济加速转型期的“80 后”和“90 后”青年,却面临越来越多的性生理、性心理及社 会适应的困扰。由于缺乏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正规教育与正确引导,未婚青年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匮 乏与性观念开放及性行为的普遍化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性活跃的男女青年因而不可避免面临诸多前 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更令人忧虑的是,现有的性与生殖信息、教育及服务的供给远远滞后于青年特别是 青少年日益多元化及复杂化的需求。这一切都呼唤中国政府直面现实,不失时机地将青年的性与生殖健 康问题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并列入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4.
未婚年轻人对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深入了解未婚年轻人对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态度和需求,为今后开展这方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组专题讨论会的方法,于1998年7月-1999年4月在我国八省市对18-24岁未婚年轻人进行了访谈。结果:大多数未婚年轻人的性、避孕和性病防治知识非常有限,迫切希望社会通过正规途径向他们提供系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不同的人群对性教育有不同的需求。传统观念的束缚及担心性教育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开展青少年/未婚青年性教育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结论:转变观念、消除障碍是开展未婚青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前提;应因人而异采取多种方式提供性、 避孕和性病防治等生殖健康知识与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知、信、行状况及其家庭支持状况,为制定流动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400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知、信、行及家庭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其中,有效的青少年问卷396份,有效的家长问卷398份。同时进行10例个案访谈以了解深入情况。结果流动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7分,青少年父母的平均得分为70分,1/3的父母得分在60分以下,青少年和父母的知识题得分显著相关(r=0.472,P0.01)。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早恋行为"很正常"或"无所谓",46.5%的调查对象认为同龄人中"大多数"或"大约一半"有早恋行为。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来源选择最多的是学校老师,有62.37%。流动青少年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家庭居住环境较差、居住地经常变化,父母对流动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重视与认识不够,环境支持力度不足。结论上海市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明显的弱质性。为满足流动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需要,学校和社会要帮助家庭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向服务行业和企业未婚流动人口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适宜模式。方法:以工作场所为基础向不同行业未婚流动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教育和服务内容包括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生活技能培训、发放性教育宣传材料、提供性与生殖健康咨询以及发放避孕药具等。结果:在服务行业和企业对象中,分别有86%和71%的人参加了性与生殖健康生活技能培训,有98%和80%的人收到性教育宣传折页。不同行业中均有1/4左右的对象从工作场所寻求过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企业对象的咨询频率高于服务行业(P<0.05),且两者咨询的内容存在差异。在有过性经历的对象中,服务行业和企业中分别有22%和23%的人从工作场所寻求过避孕药具服务。60%以上的服务行业对象以及半数的企业对象认为生活技能培训课程“非常有用”。85%以上的服务行业对象对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以及避孕药具服务感到“非常满意”,企业对象上述比例不到30%。结论:以工作场所为基础向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是可行且必要的,但针对不同行业对象的教育内容以及服务提供方式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惠州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人工流产的60例24岁以下未婚青少年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寻找影响青少年未婚性活动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两年后随访,比较干预前后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的改变情况;同时多部门联合为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教育途径、场所及咨询平台。 结果 60名女性年龄段以18~24岁为主,占91.67%;多为非学生,占81.67%;在校时学习成绩多为中等偏下,占80.0%;学历多为大专以下,占86.7%。受到不良家庭因素、同伴不良影响、学校负面环境、负面媒体因素影响,以及有个体不良习惯的比例均超过30%,不良家庭因素影响率最高,达63.33%。在干预后,受访者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和总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当前惠州市青少年性健康及性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经过长期干预,能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性行为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向未婚年轻成人的父母了解未婚年轻成人未得到生殖健康需求服务的成因,以确定给未婚年轻成人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的最佳途径和可行方法。方法:采用小组访谈法,对重庆市农村地区18-24岁有婚前性行为年轻成人的父母分别访谈,讨论的内容包括父母对未婚年轻成人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父母对婚前性行为和人工流产影响未婚年轻成人健康的认识,父母对给未婚年轻成人提供教育和服务的态度等。结果:农村父母也给子女提一些忠告,但对子女因婚前性行为导致未婚先孕,普遍采取事后补救等被动措施表现出极大忧虑。父母赞成向子女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教育和服务,希望政府和社会机构给予重视,结论:农村未婚年轻成人婚前性行为和人工流产的普遍,与其自身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不足,家庭观念落后,如父母,教师和社会相关人员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不高及社会未重视有关,建议成立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中心,制订相应的媒体法规及将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纳入计划生育服务范畴,将有利于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流动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现状与现有相关政策的基本情况,探索设计适应青少年特点的生殖健康政策体系及相应的服务模式.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综述和相关政策评估等定性方法,通过专题座谈会、个体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定性资料.结果: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的政策环境尚未形成,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虽然已经起步,但服务相对滞后,现有服务与流动青少年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建议:首先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应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应提升面向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服务管理,并在探索和创新的同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政策回顾和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政策,分析其发展趋势,为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学内容分析法,对政策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对决策者进行定性访谈,采用主体框架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解放后,我国共颁布了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政策140条,其中包括相关权利政策9条、教育政策116条、服务政策8条和未婚青年流动人口政策7条。1996年之前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的发文数量波动在1-3条/年,其他3类政策的发文数量为0。此后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政策的发文数量呈平稳上升趋势。国际环境、决策层的主流观念及社会变迁等因素都影响了政策的内容和数量。结论: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政策体系建设需要出台专项政策,完善现有的相关教育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促进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关注未婚青年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倡导长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城市未婚流动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行为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方法:在成都地区抽取工厂和服务场所,对15~24岁未婚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780例。调查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各项得分均很低。60.8%的男性和37.7%的女性曾有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有时使用避孕措施者80%,每次都使用者仅占12.7%,从不使用者占7.5%。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依次为相关知识教育、相关咨询服务和避孕药具服务。认为接受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不好意思、不知道地方、没有时间以及担心服务人员的态度。结论: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贫乏,不安全的性行为较多,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这一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PurposeMany young people are not aware of their rights to confidential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RH) care. Given that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is common among adolescents, we examined how health education Web content about SRH for young people addresses confidentiality.MethodsIn Spring 2017, we conducted Google keyword searches (e.g., “teens” and “sex education”) to identify health promotion Web sites operated by public health/medical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viding original content about SRH for adolescents/young adults. Thirty-two Web sites met inclusion criteria. We uploaded Web site PDFs to 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to identify confidentiality-related content and conduct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29 Web sites with confidentiality content.Results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testing and contraception were the SRH services most commonly described as confidential. Clear and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s of confidentiality were lacking; Web sites typically described confidentiality in relation to legal rights to receive care without parental consent or notification. Few mentioned the importance of time alone with a medical provider. Only half of the Web sites described potential inadvertent breaches of confidentiality associated with billing and even fewer described other restrictions to confidentiality practices (e.g., mandatory reporting laws). Although many Web sites recommended that adolescents verify confidentiality, guidance for doing so was not routinely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confidentiality often encouraged adolesc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ConclusionsThere is a nee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ssurances, and resources about confidentiality practices while also addressing limitations to confidentiality in a way that does not create an undue burden on adolescents or reinforce and exacerbate confidentiality concerns.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及其家长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3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后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问卷调查和焦点人群座谈)分别进行调查,并与对照组(家长未培训)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学生和家长的生殖健康知识、交流能力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同时,组织家长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的培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并分析父母对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及服务的态度。方法:采用分层、多级和整群抽样方法以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871名家庭中至少有1个15~24岁的未婚子/女的父亲和母亲。约80%的父母对未婚年轻人寻求性与生殖健康咨询和服务持理解和赞成,但对未婚者使用避孕措施理解和赞成者减少;超过50%的父母赞成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信息,但对于主动提供避孕服务,反对和赞成者各占1/4,理解者超过1/3。结论:父母的态度既宽容又矛盾,与其人口学特征及自身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关,提示应重视家庭性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This Q methodolog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perspectives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providing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RH) care to refugee and migrant women. Forty-seven health professionals rank-ordered 42 statements and commented on their rankings in subsequent open-ended questions. A bi-person facto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nd factors were extracted according to the centroid method with a varimax rotation. Seven factors each with a distinct and meaningful viewpoint were identified. These factors ar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hurdles to counselling”, “Lack of access to culturally appropriate care”, “Navigating SRH care”, “Cultural constraints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the lack of cultural competency”, “Impacts of low income and language barrier” and “SRH services are accessible, but not culturally relevant”. A more culturally adaptive healthcare model that considers refugee and migrant women’s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nd engages health professionals on an ongoing process of building cultural competency is central to improve SRH access to these women.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未婚青年生殖健康需求调查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为了解未婚青年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及需求,本研究对3307名15~22岁未婚男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有一定的性、避孕及性病知识,但不足;52.5%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但50%赞成未婚者使用避孕措施。反映出年轻人性观念的变化,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性上升。11.6%的调查人群有过婚前性行为(已恋爱者达37.4%)。70%以上认为社会向未婚者提供的服务不足,生殖健康需求未得到很好满足。建议根据未婚青年特点开展各种教育和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 majority of adolescents living with HIV (ALHIV) reside in sub-Saharan Africa, with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RH) needs to be met. The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nd professionals involved have a major role to assume in the quality of SRH services offered to these teenagers.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RH services offered to ALHIV subjects in pediatric facilities in Abidjan, Ivory-Coast.MethodsIn 2019 we conducted an exploratory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ree pediatric facilities caring for ALHIV subjects (CIRBA, CTAP and CePReF)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IeDEA (International epidemiologic databases to Evaluate AIDS project) in Abidjan, Ivory Coast. This study included: (1) an inventory of SRH services, using a questionnaire and direct observation, describing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teenagers’ needs and their inclusion in provision of care; (2 an assessment by mean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of 14 health professionals’ perceptions of the SRH needs of the ALHIV subjects with whom they worke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s and qualitative data from the interviews were analyzed through inductive thematic analysis.ResultsThe care provided in the three facilities was poorly adapted to the teenagers’ needs. Few SRH services were effectively provided to the ALHIV subjects in the different centers. The services essentially consisted in condom distribu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SRH-based focus groups. Exceptionally, hormonal contraception was offered to teenage girls. Barriers to the services were largely due to poorly equipped facilitie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SRH offer, health professionals’ experience, and support provided for ALHIV subjects and their parents.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were desirous of SRH skill-building programs enabling them to deliver optimal, adequately contextualized SRH services to the teenagers.ConclusionsIn pediatric programs addressed to ALHIV subjects in three Abidjan facilities, the teenagers’ SRH needs remain unmet. 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facilities by means of improved equipment, enhanced awareness of teenagers’ needs, and training programs enabling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provide more adapted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未婚残障青少年父母对残障青少年性教育的态度、看法和建议,为更好地向残障青少年提供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北京和陕西农村地区对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和智力障碍未婚青少年的父母进行个别深入访谈,共完成访谈31人,其中城市13人、农村18人。结果:城市父母对残障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有所关注,保护意识较强,对残障青少年性教育普遍持支持态度,对自我保护的教育认同度高,但对生殖与避孕、人工流产、性病等知识的提供较保守。仅约1/3(4/13)的城市父母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内容主要涉及青春期发育和保健以及自我保护。农村地区父母对孩子性与生殖健康方面关注很少,虽然大多数父母(13/18)也认为应该向残障青少年提供性教育,但却说不出应该教授的内容,自身更是极少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1/3(6/18)的农村父母明确表示不愿意提供。几乎所有城市父母(12/13)和多数农村父母(13/18)都支持学校性教育,认为学校性教育比家庭性教育好,但他们对残障孩子接受学校性教育的状况均欠了解,特别是农村父母。结论:城市和农村残障青少年父母对性教育的认识和提供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农村父母的认识更保守,提供的性相关知识更有限。应提高残障青少年父母对家庭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其家庭性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流出地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性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该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某县一所职业培训中心在调查期间前来学习、咨询、求职的所有15 ~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1800名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流出地校外青少年中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达18.0%;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9.19±4.28)分,知晓率仅为33.3%;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同伴环境较差的青少年各种危险行为发生的比例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避孕知识教育、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是性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当前正在打工、朋友中有人发生过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多性伴、吸毒以及和朋友经常一起去喝酒为危险因素.结论 大力加强初中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营造良好的同伴环境,多部门配合,可能减少校外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