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胃癌的螺 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与手术或病理符合率100%。结论:手术前对胃 癌进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是必要的,对胃癌的分期及评价预后有极大优越性,应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4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0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肾前筋膜增厚,部分见少量胸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4例,其中坏死型21例,化脓型2例,出血型1例,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胰周间隙渗出及积液,蜂窝织炎,胰内或外出现气体或高密度出血灶。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证实的胰腺癌,在胃十二指肠充盈满意、部分低张、薄层扫描的基础上行双期(胰腺期+肝脏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40s、80s,造影剂注射速率为4.0ml/s。观察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组织在不同时相的强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胰腺期扫描正常胰腺实质强化达峰值,与瘤灶的CT差值最大,平均达69HU,肝脏期扫描正常肝实质强化达与转移灶间CT差值平均达36HU,同时还有利于观察下腔静脉、门静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结论 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转移灶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双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螺旋CT行肝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双期扫描分析小肝癌的诊断特征。方法 18例小肝癌患行双期扫描,观察各期的表现,进行分类。结果 18例小肝癌中双期表现并不相同。可分为5类。结论 螺旋CT肝双期扫描充分反映了小肝癌的血供特点,并能根据其特有表现与血管瘤、转移性肝癌等相鉴别。对小肝癌的检出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对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AV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原发性肝癌并动静脉瘘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其中9例血管三维重建的表现,血管三维重建方法有2种: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中央型)6例,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周围型)10例.肝动脉-肝静脉瘘(AHVS)4例,混合型1例.9例肝动脉期血管三维重建均显示强化肝动脉、门静脉影及部分强化正常肝组织,图像直观,立体感强,但不能显示动静脉瘘口.根据肝癌APVS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其程度分为三种:轻度(3例),中度(9例)及重度(4例).结论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三维重建是诊断与评价肝癌动静脉瘘有效无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中,2个病灶密度相对均匀,8个病灶密度不均匀。43例腮腺淋巴瘤患者中,43个病灶密度较均匀,18个病灶密度不均匀。3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16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密度欠均匀,CT增强扫描6例明显强化,余25例轻度强化。1例鳃裂囊肿表现为类圆形的低密度结节,CT值19 HU,边缘清楚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检查囊内容物不强化,囊壁可轻度增强。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增加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基底细胞腺瘤、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鳃裂囊肿。基底细胞腺瘤双期CT增强幅度大于其他种类疾病(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对腮腺肿瘤进行有效定位,双期增强扫描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胰腺癌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胰腺癌的诊断。方法:5例小胰腺癌患行多层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为25s和65s、对比剂用量80-100ml,注射速率3ml/s。结果:5例小胰腺癌双期增强病灶均不强化呈低密度,局部无浸润,邻近血管无受侵,无肝脏及远处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快速扫描依靠胰腺癌的血供特点能够显示出病灶与正常胰腺之间的密度差异,使胰腺癌早期诊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微小细胞癌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2021年2月到2022年6月,选取77例疑似肝微小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配合研究、具备多层螺旋CT扫描指征、活检穿刺病理学检查指征,在医院配合完成多层螺旋CT常规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及活检穿刺病理学检查,以最后一项检查为诊断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参数及图像特征。结果:活检穿刺病理学显示,肝微小细胞癌的检出率是64.94%。基于活检穿刺病理学结果计算诊断参数,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参数均大于多层螺旋CT常规平扫(P<0.05);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边界清楚、密度不均检出率大于多层螺旋CT常规平扫(P<0.05),多层螺旋CT常规平扫、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密度影检出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肝微小细胞癌应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准确性更大,相关诊断参数更好,图像特征检出率更大,诊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直径〈3.0cm)病例8例的螺旋CT资料。结果CT诊断为肾癌5例、错构瘤1例、炎性假瘤1例、脓肿1例,诊断准确率为5/8(62.5%)。螺旋CT表现为:(1)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结节、无钙化及脂肪组织8例,中心有坏死、微量脂变1例,呈囊性改变1例;(2)增强扫描显著强化6例(ACT值〉40HU);(3)肿瘤界面模糊不清5例、清晰而不锐利2例、边缘相对光整1例。结论利用螺旋CT观察病灶的密度、边缘及强化程度等特征性表现,对术前确立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邹城市人民医院8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动态扫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螺旋CT平扫及双期动态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和病灶检出率。结果:病理诊断结果89例肝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74例为小肝癌患者,15例为良性病变。CT平扫及双期动态扫描诊断小肝癌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双期动态扫描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平扫及双期动态扫描诊断小肝癌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241、0.557。绘制螺旋CT平扫诊断小肝癌的ROC曲线,得到AUC值为0.678(95%CI 0.526~0.829);绘制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诊断小肝癌的ROC曲线,得到AUC值为0.852(95%CI 0.741~0.964)。病理诊断结果74例小肝癌患者共92个病灶,CT双期动态扫描诊断检出率(89.13%)高于CT平扫诊断检出率(70.65...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病人B超和常规CT对胆管梗阻和胆管狭窄的定位准确性较高 ,但对肿瘤性病变尤其对早期肿瘤的病例敏感性不高 ,许多病例需借助有创检查如PTC或ER CP。螺旋CT和快速高强MRI的应用 ,明显提高了良恶性胆管梗阻鉴别的能力 ,现将本院自2001年3月~2002年6月期间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的14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作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8例 ,女6例 ;年龄37~82岁。所有病例CT检查前均作了B超检查。其中9例经本院或上极医院手术病理证实 ,另5例根据典型CT征象结合临床病史 ,B超及PTC检查和病人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肌肉内慢性血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23例肌肉内慢性血肿和5例肌肉内恶性肿瘤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资料,并相互对照。结果螺旋CT影像表现:①肌肉内慢性血肿增强早期呈局部曲线状显著强化或云团状改变,余大部区域无或轻度强化;恶性肿瘤呈结节状或肿块状明显强化,时伴曲张的异常血管显影;②多平面重建显示肌肉内慢性血肿呈长条状或类梭形,长轴与肌束平行,表现为“肌间隙塑形状”;恶性肿瘤外形不规则;③多平面重建显示肌肉内慢性血肿局部早期强化明显处与肌肉粘连,余大部区域分界清晰;延时扫描血肿与肌肉分界模糊;恶性肿瘤在各期中与肌肉分界均模糊不清。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肌肉内慢性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小肝癌的CT表现。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115例共122个病灶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CT表现。结果 ①平扫瘤内密度均匀者有93个病灶,瘤内密度不均匀者有29个病灶;增强后瘤内密度均匀者只有54个病灶,瘤内密度不均匀者有68个病灶。②平扫病灶边界清楚者有42个病灶,边界模糊者有80个病灶;增强后病灶边界清楚者有8S个病灶,边界模糊者只有37个病灶。③双期增强扫描瘤灶的强化形式有:①76个病灶动脉期呈全瘤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门脉期病灶的强化密度迅速下降至低于或等于肝实质;②19个病灶动脉期病灶呈边缘性环形强化,强化环不完整,环壁厚薄不一并有壁结节,门脉期强化环的密度降至低于或等于肝实质;③27个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强化密度都低于肝实质。结论 小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此特点可以与肝脏其他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7.
18.
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和按我国肝癌协作组诊断标准作出诊断的116例,采用我们制定的肝动脉期、门脉期标准条件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螺旋CT双期扫描是原发性肝癌最佳扫描选择,并能充分反映其血供特点。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正常胃壁及肿瘤的强化特点 ,及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胃癌 10 1例进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99例胃癌经手术病理证实 ,T分期的准确性为 81.8%。在动脉期~门脉期 ,胃壁呈多层结构的T分期准确性明显高于胃壁呈单层结构。在平衡期 ,肿瘤完全强化 ,纠正了 7例动脉期 门脉期所造成的分期错误。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提高了胃癌T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肌肉内慢性血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23例肌肉内慢性血肿和5例肌肉内恶性肿瘤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资料,并相互对照.结果 螺旋CT影像表现:①肌肉内慢性血肿增强早期呈局部曲线状显著强化或云团状改变,余大部区域无或轻度强化;恶性肿瘤呈结节状或肿块状明显强化,时伴曲张的异常血管显影;②多平面重建显示肌肉内慢性血肿呈长条状或类梭形,长轴与肌柬平行,表现为"肌间隙塑形状";恶性肿瘤外形不规则;③多平面重建显示肌肉内慢性血肿局部早期强化明显处与肌肉粘连,余大部区域分界清晰:延时扫描血肿与肌肉分界模糊;恶性肿瘤在各期中与肌肉分界均模糊不清.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肌肉内慢性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