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各40例。观察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影响侵袭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菌斑百分率、出血指数和牙周袋深度明显高于局限型患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WBC、NEU%和炎症细胞因子(PCT、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P0.05);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有效例数明显多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无效例数明显少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类型、治疗前牙周状况、是否吸烟以及是否采用全身治疗是影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435、7.952、3.281、5.283。结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和炎症相关实验室指标均较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差,且牙周炎类型、治疗前牙周状况、是否吸烟以及是否采用全身治疗是影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林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1):1803-1805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4(IL-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和体检健康成人60例作为牙周炎组和对照组,对牙周炎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GCF进行采集并测量其中的IL-4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GCF中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GCF中IL-4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的GI、PD、AL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CF中的IL-4水平与PD具有相关性(P〈0.05,r=-0.702)。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GCF中IL-4水平的下降可能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IL-4水平的下降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芍水提取物对治疗牙周炎小鼠血清Ig G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小鼠牙周炎的效果。方法:将48只清洁级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实验性牙周炎组:参照Kimura等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从建模后第5周起用蒸馏水灌胃;白芍治疗组:同上法建立牙周炎模型,从第5周起用白芍水提取物灌胃治疗。各组小鼠于建模后第4、6、8、10周分批处死,处死前测量牙龈指数,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摘眼球法取血液并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g G水平的变化。结果:组织学观察:实验性牙周炎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槽骨进行性吸收,并见大量破骨细胞。与实验性牙周炎组比较,白芍治疗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明显减轻,在建模后第8、10周牙龈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性牙周炎组和白芍治疗组在建模后血清Ig 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实验性牙周炎组在建模后第10周血清Ig G水平明显低于第4周(P0.05),白芍治疗组在建模后第6、8、10周血清Ig G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结论:白芍水提取物能够提高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血清Ig G水平,对牙周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研究考虑到两者可能的病因联系机制是:慢性炎症使血管内皮发生变化,同时可使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栓形成,并且改变了血浆脂蛋白的含量,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重度牙周炎还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牙周病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组成部分,虽然已有很多推理,但两者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牙齿丧失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已明确牙周炎龈下菌斑中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感染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1],控制牙周炎易感菌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方法。局部牙周袋用药是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吉林长白山野生紫景天作为原料制作原位凝胶剂,对牙龈卜啉单胞菌等3种牙周炎易感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为开发治疗牙周炎有效新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牙周炎是人类口腔常见病,也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牙周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手段等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很多先进的治疗技术也正在逐步被引入到牙周炎的治疗中,现代牙周治疗理念逐渐形成。以洁、刮治及根面平整为主的牙周基础治疗是牙周炎治疗的首选有效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在超声波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后进行局部龈下冲洗,而现代超声药物冲洗系统可在洁、刮治术的同时进行药物冲洗,超声的空穴作用及药物的冲洗作用可以协同,增加冲洗效果,增强了牙周炎治疗的疗效。现就超声药物冲洗技术对牙周炎的治疗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EGF和ICAM-1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牙龈患者(因正畸需要拔牙)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牙龈组织中VEGF和ICAM-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组织中VEGF和ICAM-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中存在VEGF和ICAM-1过表达,两者参与了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作为牙周炎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背景:牙周炎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是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 目的:对牙周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牙周炎治疗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主题词中以"牙周炎,治疗,组织工程,基因工程"或"periodontitis,treatment,tissue engineering,gen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57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为牙周炎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改善其牙周组织状态、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等,仍是相关专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组织工程、基因技术等新技术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已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治疗牙周炎,解决了牙周炎疾病所带来的困扰。然而,一些治疗手段现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这些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尚需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莉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4):1912-1916+1921
目的 观察龈沟液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6(sCXCL-16)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2型糖尿病(T2DM)发生慢性牙周炎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162例T2DM疑似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分为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组(97例)和单纯T2DM组(65例)。选择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龈沟液sCD40L、sCXCL-16和PCT水平,比较不同糖尿病控制程度及不同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sCD40L、sCXCL-16和PCT水平;分析龈沟液sCD40L、sCXCL-16和PCT水平诊断慢性牙周炎的效能。结果 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sCD40L、sCXCL-16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sCD40L、sCXCL-16和PCT水平随着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糖尿病控制程度加强而降低(P<0.05),随着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上,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经常累及牙骨质、牙龈、牙槽骨等结构,甚至导致牙齿缺失,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往往需要人工种植牙来治疗。对牙周炎患者进行牙齿种植是一个难题,由于这些患者存在牙菌斑,种植后易导致种植体周围出现菌斑和术后感染,从而影响种植牙的疗效和成功率~([1-2])。本研究探讨了局部使用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凝胶对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种植牙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组胰岛素分泌缺陷及其生物学障碍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中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15.5%[1];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牙周炎的发病率较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迅速[2]。本次研究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在控制血糖、牙周疾病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广东地区不同人群中血清炎症因子和牙周指标的差异,为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对44例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45名健康志愿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以及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周临床指标(包括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以及探诊出血指数).结果: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组hs-CRP显著高于慢性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牙周炎组的hs-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组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高于慢性牙周炎组(P<0.05).结论:牙周炎可以引起hs-CRP水平升高,冠心病可能会加重牙周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牙周炎患者众多,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法有限。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其表达强度与慢性牙周炎症程度密切相关~([1])。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紫景天黄酮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周组织中iNOS表达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健康Wistar大鼠28只,购买于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是患病率较高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慢性牙周炎是发病率较高的口腔常见病。多项研究表明两者在临床症状上密切相关。近几年学者通过微生物层面的实验,逐渐揭示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菌群情况,试图探索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疾病规律,但是尚未有文献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的多样性、特异性作一系统介绍。本文从2型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关联性入手,阐述二者与口腔菌群的关系,依据微生物学迅速发展更新的实验方法,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菌群微环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后续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背景:糖尿病牙周炎大鼠与单纯慢性牙周炎大鼠以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内体质量、血糖、牙周组织的变化对牙槽骨丧失程度的影响不同。
  目的:建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大鼠和慢性牙周炎模型大鼠,观察糖尿病加重牙周炎大鼠槽骨吸收的破坏程度。方法:选用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牙周炎组、慢性牙周炎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组大鼠按采用注射链脲佐菌素+牙周结扎的方法建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大鼠。慢性牙周炎组大鼠采用牙周结扎并不断加压的方法建立慢性牙周炎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各组大鼠分别于结扎后1,2,3,4周,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变化,取上颌骨牙槽骨标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牙槽骨丧失值程度。
  结果与结论:钢丝结扎后1,2,3,4周大鼠牙槽骨丧失程度:糖尿病牙周炎组>慢性牙周炎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建立糖尿病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糖尿病可加重牙周炎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丧失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并用盐酸米诺环素牙用缓释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局部用碘甘油进行治疗,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的变化,观察牙周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在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等变化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牙用缓释膜对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水平变化及对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70例正常人与66例稳定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MMP-2、MMP-9水平,比较MMP-2和MMP-9水平差异性。结果 ACS患者MMP-2为(204.68±38.42)ng/ml,MMP-9为(781.62±287.37)ng/ml,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和正常人群(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MMP-2为(276.82±53.86)ng/ml,MMP-9为(793.56±264.38)ng/ml,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0.05)。结论 ACS患者MMP-2和MMP-9呈高表达,MMP-2和MMP-9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密切,有望成为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的血清学指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并研究牙周炎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相关的牙周指标和龈沟液指标,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选取单纯慢性牙周炎(CP)患者、单纯AECOPD患者、中重度CP伴AECOPD患者和全身及牙周健康体检者各30例分别作为CP组、AECOPD组、CP+AECOPD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牙周指标[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和细菌群落相对丰度进行检测.结果 CP+AECOPD组患者PLI以及CRP、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CP+AECOPD组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CP+AECOPD组在纤毛菌属、棒杆菌属、链球菌属和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炎伴AECOPD患者牙周损伤程度高于单纯牙周炎患者,CRP、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以及细菌种类与牙周炎存在密切关系,可为牙周炎患者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为最常见的一型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慢性牙周炎C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患者为成年人,35岁后患病率明显升高,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宿主的免疫调节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体免疫系统在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会对牙周组织产生病理破坏作用。曾有学者用Th1/Th2理论来解释从牙龈炎到牙周炎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本文比较了基于同步辐射的吸收CT (X-ray absorption-contrast CT, ACCT)和相衬CT (X-ray phase contrast CT, PCCT) 对大鼠离体上颌骨的成像特点,旨在探讨PCCT在牙周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采用Sprague Dawley大鼠,建立其正常组和牙周炎组的上颌骨模型。 在上海光源BL13W1线站分别进行上颌骨的吸收CT (absorption-contrast CT, ACCT) 和PCCT扫描,分析ACCT与PCCT的影像学特点,并重建上颌骨的三维 (three-dimensional, 3D)3D结构,测量牙槽骨丧失量 (alveolar bone loss, ABL)。结果:(1) ACCT不能清晰完整地呈现牙髓,另外很难分辨牙周膜软组织。而PCCT能清晰地展现上颌骨软、硬组织的微观结构。(2) 基于PCCT的3D图像质量更好;与正常组相比,牙周炎组的ABL显著增大 (P<0.01)。结论:(1) 与ACCT相比,PCCT能同时实现软、硬组织微观结构细节显示,在牙周炎上颌骨成像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 结合3D可视化技术,PCCT有望作为牙周炎诊断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有效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