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小斌  杨玉芳  温燕 《中国药房》2009,(20):1589-159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类抗菌药物之一,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的现象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同时对多种β-内酰胺类品种耐药的现象,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等。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制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产生口一内酰胺酶以及主动外排机制,其中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而失去活性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2.
陈聪  叶英 《安徽医药》2012,16(10):1396-1398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发现PMQR阳性菌株也往往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而表现为多药耐药,最主要的原因是该类细菌产生了能分解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MQR基因阳性菌株中ESBLs的发生率和主要型别在世界各地的报道各不相同,现就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阳性菌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本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DDP耐药卵巢癌细胞SKOV3/DDP增殖生长、逆转耐药的作用,以及对耐药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研究β-榄香烯对SKOV3/DD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研究β-榄香烯对SKOV3/DDP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研究β-榄香烯对SKOV3/DDP细胞凋亡的影响;CCK-8法研究β-榄香烯对SKOV3/DDP细胞产生顺铂(DDP)耐药的逆转指数;Western Blot法研究β-榄香烯对SKOV3/DDP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ABCB1、LRP和P-g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在20、40、80μmol·L-1时能够抑制SKOV3/DDP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并促进细胞凋亡;β-榄香烯在不具有直接杀伤细胞作用的10μmol·L-1时即可以逆转SKOV3/DDP细胞对DDP的耐药,其逆转耐药指数为2.58倍;β-榄香烯在20、40、80μmol·L-1时能够减少耐药相关蛋白ABCB1、LRP和P-gp表达。结论:β-榄香烯能够直接抑制SKOV3/DDP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逆转细胞DDP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耐药相关蛋白ABCB1、LRP和P-g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1821株G~-菌和G~+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8月临床分离的1821株细菌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敏试验,并对耐药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多数G~-菌有强抗菌活性,尤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分别为6.2%和3.8%)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13.6%和9.6%)有强抗菌活性;G~+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均大于78%。结论我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现象明显,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耐药株的出现从而控制院内感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β-内酰胺抗生素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了数十年,在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因如此广泛的应用,其耐药菌株相继涌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机理的研究、耐药机理的检测及如何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已经成为当前该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1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机理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临床上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感染的死亡率居高不下.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研发遭遇瓶颈,21世纪以来未见基于新靶点的小分子药物上市.近年来,新药研发机构逐渐聚焦于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旨在通过克服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药性提高现有抗菌...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革兰阴性耐药菌中普遍存在,并通过不断的点突变,拓宽了酶活性谱或增强了耐受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能力。现就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从分类标本中分类的大肠埃希菌共200株,经超广谱β-内酰胺酶酶确证试验,其中105株产生ESBLs。观察105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情况。结果 20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酶菌株的检出率为5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89.5%对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4μg/mL;87.6%对左氧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8μg/mL,89.5%对莫西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2μg/mL。尿标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均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药率达82.9%;痰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92.3%。结论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所占检出大肠埃希菌中的比例较大,且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应用中要调整喹诺酮类使用频率,减少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在临床抗感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医师对该类合剂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的开发给细菌感染症的治疗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好处。但随着药物的使用,临床所分离的菌株种类发生了变化,耐药菌的产生也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对此就需开发有效药物以应付耐药菌或新近出现问题的菌株。现已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抗生素。本文就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机理及最近开发的耐β-内酰胺酶药物进行论述。一、β-内酰胺酶的种类临床所分离的菌株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机理,主要是β-内酰胺酶使药物失活之故。β-内酰胺酶,从其基质特异性方面看,大致可分为青霉素酶(简  相似文献   

11.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治疗Hi感染,氨苄西林是历史沿袭的首选药物.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日趋严重,特别是产生β-内酰胺酶(常见的有TEM-1和ROB-1型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阳性的Hi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此外,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氨苄西林Hi(BLNAR)近年报道增加,而BLNAR的耐药机制更复杂,本文就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大多产生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灭活酶(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能裂解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抗菌药物的基本结构β-内酰胺环,从而使其丧失抗菌活性,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尤其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代表的多重耐药菌以及对氨基糖苷类及所有β-内酰胺类(替卡西彬克拉维酸除外)天然耐药的嗜麦芽窄食单包菌,是临床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治疗的重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严重;卡他莫拉菌对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等天然耐药。治疗产ESBL菌引起的感染,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1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对常用的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氯霉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磺胺类和利福平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携带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进行调查。方法10株试验菌均分离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排除某一患者重复分离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类、金属β-内酰胺酶类、碳青酶烯类及AmpC酶类等耐药基因。结果该MDR-Ab对21种抗菌药物均为耐药,共检出TEM、OXA-2、ADC、CTX-M-1、CTX-M-2、IMP、OXA-24等耐药基因。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对目前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存在着广泛耐药。  相似文献   

14.
绿脓杆菌是一个对包括许多β-内酰胺剂在内的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的重要病原菌,而且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过程中,耐β-内酰胺剂发展是一个连续性问题,一些耐β-内酰胺抗生素绿脓杆菌的耐药机理既有涉及药物对细胞的进入,也有学者报告通过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5.
超广谱和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超广谱和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近几十年,这些酶的种类迅速增加,掌握它们的分类、构效关系和耐药模式等方面的知识,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对超广谱和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的最新分类,它们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其氨基酸位点突变对构效关系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β-内酰胺酶分子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β-内酰胺酶分子结构人与底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进揭示耐药机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β-内酰胺酶分子结构的描述,详细阐明了β-内酰胺酶分子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之间的作用机制,探讨由于β-内酰胺酶分子结构的改变给它们之间的构效关系所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耐药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酶抑制剂Tazobactam的特性及其与哌拉西林的复合制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许多微生物产生的各种β-内酰胺酶已形成了一个酶系家族,它们水解β-内酰胺类的内酰胺环使之丧失活性。而且,新β-内酰胺类的开发和应用,总是伴随着新β-内酰胺酶的产生和发展。目前全球有90%以上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因此,由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类导致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目前采取对付此类酶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增多,耐药程度增强,致病菌株的增多,使控制院内感染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1],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其高效,选择性强,低毒,广谱,尤其是头孢菌素耐药率低等特点,成为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并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细菌耐药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泄系统及细菌产生灭活酶等.而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机制是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药物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而使其失去抗菌活性[2].为了解决细菌产酶耐药问题,广大医、药工作者通过研制耐酶的药物及β-内酰胺抑制剂和抑制剂复合物等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更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如何将现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理而最优化的使用,于是也就成为摆在临床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综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理特点及有关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红 《上海医药》1995,(5):32-34
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成为抗生素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及氧头孢烯类等)。随着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亦呈增长的趋势。此类耐药的一个最重要机理是产生β-内酰酶。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从而使这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致病菌产生β-内酰胺酶。当月β-内酰胺抗生素还没有到达作用的靶部位,对菌体进行杀灭作用之前,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已将其水解失活。如果能找到在体内能抑制耐药菌产生β-内酰胺酶活性的物质,那么由这些耐药病源菌引起的感染就可用目前临床上正在使用的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获得成功的治疗。近十年来,国外β-内酰胺酶抑制荆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已报道数种从微生物发酵中获得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物,如棒酸、硫霉素及其衍生物MK-0787、PS-5、KA-107、橄榄酸和泉水菌酯(Izumenolide)等。它们对β-内酰胺酶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近几年也报道了数种半合成β-内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