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连用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BNP水平明显改善(均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重量(LVMI)、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Dd)均明显下降(均P<0.05),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AMI后的BNP水平,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溯  杨宇红  张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51-3652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HF患者(HF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测定血浆BNP水平,心衰患者治疗3-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和BNP,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1)HF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HF控制后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3)BNP浓度与LVEF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130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例)和常规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入选后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先后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峰值排空率(PER)和NT-proBNP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LVESV、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而CO、LVEF、LVFS、PER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3、6个月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②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治疗组3、6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下降最明显。③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V、LVEDd、LVESd呈正相关(P<0.01),与CO、LVEF、LVFS、PER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I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并有效抑制血浆NT-proBNP水平。ICM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改变可能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治疗ICM患者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低剂量螺内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低剂量螺内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BNP、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浆BNP降低程度和LVEF增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低剂量螺内酯治疗能够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B型利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儿28例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2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4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 d。测定两组患儿入院后24 h内及治疗1周后血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NP、LVEDDI、LVEF、LV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BNP(P<0.01)、LVEDDI(P<0.01)、LVEF(P<0.05)、LVFS(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7,P<0.01,n=57),治疗后BNP与LVEF无关(r=-0.326,P=0.26,n=57)。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可更显著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抑制BNP释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美托洛尔加前列腺素E1)、美托洛尔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按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进行强心、利尿、扩管、降压等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前列腺素E1。治疗8周后,比较3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变化、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均有明显改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可显著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降低BNP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新活素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方法观察78例CHF且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1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行多普勒超声检查LVEF。分析治疗前后LVEF及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91.89%,但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平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BNP平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新活素可显著有效升高患者LVEF,改善左心功能;且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11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55例,两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螺内酯20mg/d,大剂量组给予螺内酯60mg/d,经治疗6个月后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和检测血浆BNP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1);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LVEF(31.23±3.61)%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LVEF(30.33±3.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LVEF(39.37±8.30)%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LVEF(45.17±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血浆BNP(973.25±256.23)pg/ml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血浆BNP(991.07±211.3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血浆BNP(324.12±122.43)pg/ml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血浆BNP(200.58±145.11)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后比小剂量组下降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和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大剂量螺内酯可以降低BNP水平,明显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 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92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脑钠肽(BNP)、Cys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术期内径(LVEDd)水平,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问BNP和CysC水平.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BNP、CysC和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CysC和LVEDd水平均明显丌高,且LVEF逐渐降低(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NP和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 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P< 0.001).结论 CysC表达水平的高低与CHF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判断CHF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心内科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LVEF(55.39±6.06)%高于参...  相似文献   

11.
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M)的影响.方法 9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 mg/d;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患者AMI后7 d、90 d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LVEF).结果 两组患者AMI后7 d各UCG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后90 d螺内酯组与对照组比较,LVEDD、LVESD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 螺内酯可预防AMI患者LVR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近期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AMI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心脏重构等指标变化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A、LVEDD、LVMI、LVESV、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IVST、LVPW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NP、Tei指数、Vp、Vop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9%(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显著改善了AMI患者近期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且减少了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心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AMI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心肌梗死部位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组,每组各30例,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IL-6、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6个月后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组LVED无明显扩大(P〉0.05),LVEF增加(P〈0.05),脑心通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组LVED、LVEF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可以提高LVEF,降低IL-6水平,有利于AMI合并心功不全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左卡尼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水平,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5.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俊 《中国药业》2012,21(15):102-10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C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疗效。方法将90例CC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他汀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 mg/d口服。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血浆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P<0.05),他汀组LVEF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6个月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他汀组血浆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CCF患者的预后,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CCF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NP、hs-CRP和Lp(a)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及舒张末期容积( LVESV).结果 AMI组的BNP、hs-CRP、Lp(a)水平分别为(391±136) ng/L、( 16±15) mg/L、(367±191 )mg/L.UAP组分别为(267±80) ng/L、(11±7) mg/L、(324±171) mg/L.SAP组分别为(36±21) ng/L、(2±1)mg/L、(191±130) mg/L.对照组分别为(33±14) ng/L、(1.0±0.4)mg/L、(150±116)mg/L.AMI组和UAP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及S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MI组与SAP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组LVEDV、LVESV、LVEF分别为(95±19)、(43±9)ml,(0.51±0.08);UAP组分别为(93±23)、(42±8)ml,(0.55 ±0.08);AP组分别为(86±18)、(32±9)ml,(0.64±0.09);对照组分别为(86±18)、(29±9)ml,(0.66±0.09).AMI组、UAP组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ACS患者中,BNP浓度与hs-CRP和Lp(a)呈正相关,(r=0.53,P<0.01;r=0.543,P<0.01).BNP浓度与LVEF明显负相关(r=-0.44,P<0.01).控制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后计算两变量间偏相关系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首次发病48 h内BNP浓度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 容积呈正相关(r =0.42、0.40,均P<0.01).结论 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黄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 (4 6例 )和常规组 (4 6例 ) ,于治疗 4wk后 ,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峰射血率 (PER)、左室峰充盈率(PFR)及左室峰充盈率时间 (TPFR) ,以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同时 ,观察两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 ;并于梗死 8wk后随访两组患者 ,评定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 :治疗 4wk后 ,黄芪组LVEF、PER及PFR明显提高 ,TPFR缩短 (P <0 .0 5 ) ;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黄芪组稍低于常规组 ,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8wk后随访 ,NYHA心功能分级黄芪组低于常规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2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是改善老年AMI患者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通过应用二维结合多普勒超声技术比较伊贝沙坦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腔径、心肌重量指数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5例AMI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伊贝沙坦治疗组(治疗组)43例。采用二维结合多普勒超声分别在心肌梗死后1周、26周进行左室容积和功能测定。结果 心梗后26周伊贝沙坦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26周,左室E峰最大血流速度与高峰充盈率升高。结论伊贝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的扩大,改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急诊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螺内酯联合卡维地洛与单用卡维地洛对晚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103例AMI患者直接急诊PCI血管再通后,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治疗组(螺内酯联合卡维地洛)52例和对照组(卡维地洛)51例,于早期(<24 h)、3、6 mo在3个时间点分别检测2组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肽(PⅢNP)、脑利钠肽(BNP)、醛固酮(ALD)水平,并采用彩色多普勒心动超声仪连续随访并测量、计算左心室形态、构型等多项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3、6mo血清PⅢNP和BNP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ALD与基线比较明显下降,而治疗组有显著升高。形态学上,2组左心室形态均呈逐渐扩大,对照组与治疗组3、6 mo同期对应比较,左心室扩大程度更明显,mo 6最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同组和2组间对应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AMI直接急诊PCI后,应用螺内酯联合卡维地洛对晚期左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用卡维地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ABCDE)及PCI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BNP,90s匀速静脉注射冲击量1.5 μg/kg,0.0075μg ·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48 h;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脑钠利肽(BNP)、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利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评价左心功能及左室重塑;观察治疗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hBNP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血浆BNP及cTnI水平(均P<0.05);能显著缩小LVEDV及LVESV,提高LVEF(均P<0.05);能降低30 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 rhBNP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心室重构、心肌缺血并减少30d 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AMI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