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放疗对晚期直肠癌术后病人的作用。方法 从1990年1月-1993年12月,我科共收治晚期直肠癌术后放疗病人3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中位年龄45岁。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腺癌31例,腺鳞癌1例。放疗剂量为40-55GY/4-6周。结果 术后与放疗间隔时间1-3个月15例,复发率26.7%,3-5人有7例,复发率43.7%,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3%、19.4%。结论晚期直肠癌  相似文献   

2.
放疗在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术后预防照射能够起到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的作用.本文收集1970年2月至1989年12月治疗的45例直肠癌术后病例:术后预防照射25例和术后复发治疗的20例.两组病例的临床所见和病理检查结果大致相同,前者5年生存率为37%(7/19),后者仅有2例活过3年,可见术后预防照射的预后明显优于复发放疗者.所以对病期偏晚的直肠癌应做预防放疗,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中放疗加常规术后胸腔外照射的方法对晚期肺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效果。方法:对42例III~IV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选用12MeV电子线,剂量为20Gy~30Gy,时间约4~7分钟,立即在直线加速器下对瘤床进行照射,术后一月再进行体外照射,剂量为20Gy~40Gy,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中照射未引起常见的放疗后并发症,存活2年以上的病人中,无手术区肿瘤的增大,20例患者术后1~2年出现肿瘤远处转移,2年生存率为65%,中位生存时间为26.8个月。结论:术中放疗对III~IV期肺癌的局部复发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但不能有效控制肿瘤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不同照射技术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照射小肠、膀胱、股骨头体积.剂量关系,探讨直肠癌术后适形放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TV)范围,设定PTV为CTV外扩1cm。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既往三野照射模式进行剂量学评估。在规定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具体病例CRT、3DCRT和IMRT技术下小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体积.剂量关系。结果(1)既往术后常规治疗模式的优点是膀胱、小肠受照剂量低,缺点是靶区涵盖度差。(2)等剂量线中高剂量区所包括的正常组织器官体积,IMRT〈3DCRT〈新计划的CRT。(3)3DCRT等剂量线的高剂量区所包括小肠、膀胱的体积百分比在3个野与5个野照射技术中基本相同,7个野技术反而使膀胱和小肠的照射剂量增加。IMRT静态调强技术等剂量线高剂量区所包括小肠、膀胱的体积分别以7、9个野最低。结论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若采用常规模式,可造成靶区剂量不足;在采用3DCRT技术时3—5个野技术较为合适,采用IMRT静态调强技术时7个野较为合适。IMRT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尤其有利于膀胱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的疗效。方法:选择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54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其中低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37例,高分化腺癌7例,粘液腺癌6例。放疗总剂量在60-72GY/22-24F/每周4-5次,其毒性作用用血液学、生化试验、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反应进行评价。观察有无放射性肠淡症状,监测血细胞。每3月复查MRCT1次,二年生每6月复查MR或CT1次。结果:迄2000年12月25日止共随访54例,随访到53例(98.1%),失访1例(1.9%);中位随访时间为15.4个月,平均访时间为14.3个月(3-30个月)。疗效判定标准:按WHO制订标准,完全缓解5例,占9.3%;部分缓解27例,占50.0%。稳定15例,占27.8%;进展6例占11.1%。有效率为59.3%。一年生存率61.1%(33/54),症状缓解率92.6%(50/54)。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约为5.6%。均未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肝、肾功能降低与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具有明显的剂量分布优势,局部控制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上颌窦癌位于较隐蔽的骨腔内,早期不易发现,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单一方法治疗的生存率很低,再加综合治疗的报道很少,本文着重就此分析。 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77年8月至1986年10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6例,其中右侧12例,左侧14例,男性12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从26岁至68岁,平均年龄47岁,全组均经病理证实,其中鳞癌细胞24例,未分化癌细胞1例,腺癌1例. 本组研究采用1987年UICC头颈部恶性肿瘤TNM分期法,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拍柯氏位及华氏位等X线片,全组26例中Ⅲ期13例,Ⅳ期13例,无Ⅰ、Ⅱ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治疗术后直肠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直肠癌术后患者67例,术后3~4周后先行改良的FOLFOX4方案化疗4次后行盆腔放疗,其中36例行单纯放疗,31例行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者从放疗的第1天开始给予卡培他滨825 mg/m2,2次/天,用至放疗结束。所有患者放疗结束后再用先前的化疗方案化疗4次。结果 67例患者中有66例完成了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有7例患者死亡,其中同期放化疗者中4例死亡,单纯放疗者中3例死亡。同期放化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单纯放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2例肝转移和1例肺转移。结论直肠癌术后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有降低远处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术前和术中放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志康  刘泰福 《肿瘤》1998,18(3):160-161
直肠癌术前和术中放疗的探讨柴志康1章青1徐钧1彭莉华1刘泰福2关键词直肠癌术前放疗术中放疗作者单位: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高,术后局部复发率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近距离放疗对改善低位直肠癌局部控制率的意义。方法对DudesC期低位直肠癌采用Mile’s手术加术中高危复发区或瘤床置管后装放射,6~10Gy/次×2和术后盆腔外放射,40~58Gy/4~6周。结果12例置管31根,置管治疗成功率93.5%(29/31),中位随访20个月,置管放射区内无1例复发,4例治疗相关并发症均发生在内、外放射剂量偏高病人。结论本文提示术中置管后装治疗不受解剖部位限制,操作方便且可进行分割放射,可作为低位直肠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盆腔不同放疗方式及剂量对直肠癌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放疗三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16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放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各72例,分别采用常规二维放疗 (2DRT)、三野三维适形照射(3D-CRT)[1]和调强放射(IMRT)治疗。比较3种放疗方式在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对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明确骨髓抑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D-CRT组、3D-CRT组和IMRT组靶区平均剂量和剂量不均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靶区适形指数高于2D-CRT组和3D-CRT组,3D-CRT组区适形指数高于2D-CRT组(P<0.05)。3组患者0~Ⅳ级骨髓抑制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MRT组Ⅱ~Ⅳ级骨髓抑制高于2D-CRT组和3D-CRT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方式、髂骨V30、髂骨V40等影响骨髓抑制(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放疗方式和髂骨V30是Ⅱ~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MRT靶区适形度优于2D-CRT和3D-CRT,但其骨髓抑制严重程度高于其他两种放疗方式。IMRT和髂骨V30是直肠癌术后盆腔放疗Ⅱ~Ⅳ级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7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俊芳  孙会英 《肿瘤防治研究》1998,25(3):206-206,209
 从1985年1月~1990年1月,我们对76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了放疗。Ⅱ期54例、Ⅲ期18例、Ⅳ期4例。放疗采用60钴γ线或6mv一x线、10~12mev电子线。照射胸壁、内乳、锁骨上、腋下等区域。放疗剂量45~50Gy/4.5~5周,5年生存率Ⅱ期80.6%(25/31)、Ⅲ期33.3%(3/9)、Ⅳ期25%(1/4)。我们认为放疗对Ⅱ期以上的患者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外科治疗及其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我院1975年6月~1991年12月手术治疗直肠癌1002例,其中单纯造瘘术105例,姑息性手术104例,一般根治术491例,扩大根治术302例。分析结果如下:直肠癌淋巴转移率为45.3%,转移度8.9%。上方途径第三站转移率为10%,而侧方转移仅发生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癌,侧方第三站转移率为10%。因此我们主张按此淋巴转移规律进行扩大淋巴清除术,其中5年生存率达68%,10年生存率达47%,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术式(P<0.01)。通过直肠癌壁内逆向浸润研究,指出逆向浸润的平均距离为2.4cm,并以此规律指导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肝转移、早期癌及功能性直肠癌手术提出了外科治疗原则,得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23例低位直肠癌病人行结肠肛管吻合术(CAA),目的旨在评价CAA安全性、有效性及功能结果.肿瘤距肛门缘≤8cm20例(87%).7例(30%)属C期.切除肛侧断端无瘤边缘>2cm,23例均未作结肠造瘘,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3例(13%).21例功能评价,18例(85%)术后1年有良好自制力.23例随访生存率3年71.61%;5年63.65%.盆腔复发17%,无吻合口发.本文结果强调直肠低位肿瘤常规Miles术或未必明智,而CAA法能保留肛门自控能力乃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患者外周血 T 细胞及其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PAAP法检测60例不同病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直肠癌患者CD+3、CD+4细胞减少;CD+8细胞A、B两期改变不大,C期患者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放射治疗使CD+3、CD+8细胞下降;CD+4细胞改变不大。放射线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能通过对直肠癌取得局部控制的同时,CD+4/CD+8比值失调有明显的改善尤其较早期患者。总之,T细胞及其亚群尤其CD+4/CD+8比值能较准确反应机体免疫状态,对肿瘤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87例中晚期恶性肿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nhTNF)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rnhTNF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48例和单纯化疗组(B组)22例;另设单纯TNF组(C组)17例A组:化疗同时肌肉注射rnhTNF 400万U/m^2,第1-7天和第11~17天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两个周期。B组:仅给予化疗,剂量和化疗周期同A组。C组:仅肌肉注射rnhTNF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同A组、结果:A组有效率(CR PR)为18.75%(9/48),B组为0(0/22),C组为0(0/17);A组与B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和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均无明显变化,A组第1、2周期与TNF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0%(42/48)和91.70%(44/48),C组与TNF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17/17),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nhTNF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头颈部癌、消化道癌、泌尿系恶性肿瘤等有一定的疗效,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夏立建  赵硕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2):120-121,F002
本文舛36例直肠癌病人使用术前腔内超声检查肿瘤病变的深度及肛诊检查估计病变深度与术后病理报告相对照。发现直肠内超声检查直肠癌浸润深度的正确诊断率为88.8%,对早期直肠癌的正确诊断率为80%,肛诊检查的正确诊断率仅为52.8%。直肠内超声对正常直肠壁显示5层结构。直肠癌超声图像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或相对低回声区。直肠内超声的使用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85年至1995年采用区域动脉插管化疗加60Co外照射的方法治疗晚期直肠癌25例,其中术后复发13例,单纯造瘘9例,部分切除3例。化疗每次用顺铂20mg,5-Fu500mg,二者交替,12天为1周期,2周期为1个疗程,化疗后行60Co外照射,肿瘤量50~60Gy/6~7周。全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3.8%、34.6%、8.0%,而单纯造瘘组2年生存率(38.5%)高于术后复发组(30.8%)。结果提示,对不能切除的晚期直肠癌较适宜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而区域动脉化疗加放疗能有效地改善晚期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