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亲家庭初中生MMPI及附加量表测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单亲家庭初中学生的MMPI及附加量表测查结果,发现该群体的总体心理素质正常,部分呈现性格偏离,小部分表现明显的病态,男女学生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目的调查某市儿童童年期创伤经历和行为问题,并探讨单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248例单亲家庭儿童及346例完整家庭儿童进行评定和对照。结果 1单亲家庭的儿童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得分上均高于非单亲家庭(t=4.119,11.869,3.175,10.790,15.170,14.746;P0.05);2单亲家庭男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女生除违纪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结论单亲家庭更易造成童年期的创伤体验,容易引发行为问题,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转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婚恋观都在发生改变,离婚率的升高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当然从社会心理学看,离婚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受害者往往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给予积极关注和正确引导,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良好的成长环境。笔者仅以近年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校学生情况为依据探讨单亲家庭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对此进行三级预防措施,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及时给予关注;已经出现行为偏差,及早发现,及早干预,越早越好;对不良习惯及不良行为及时矫正。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单亲母亲家庭和单亲父亲家庭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了芜湖地区6573例儿童,由家长填写“家庭环境量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onners父母用量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填写“少年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学生填写“中学生心理健康检测量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亲家庭303例,单亲母亲家庭159例,单亲父亲家庭144例。两组单亲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道德宗教观4个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8~12岁儿童的趋避性、中学生的偏执及人际关系紧张、母亲的精神质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的家庭精神环境、母亲的人格特征、儿童的气质特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初中生的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汶川地震后3年,对地震灾区1665名初中生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儿童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问卷(CSPSSQ)、简明大五人格量表(Mini-IPIP)进行调查。结果:少数民族、住校、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PTGI总分高于汉族、走读、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PTGI总分和他人关系、个人力量因子得分正相关;心理韧性总分与PTG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β=0.53,0.37,0.53,0.55,0.42,均P0.05);社会支持总分与PTGI总分及他人关系、新可能性、欣赏生活因子得分正相关(β=0.14,0.19,0.10,0.11,均P0.05);简明大五人格量表的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因子得分与PTGI总分均呈正相关(β=0.07,0.10,0.06,0.08,均P0.05),神经质因子得分与PTG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不相关。结论:初中生的心理韧性、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以及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人格特质可能有助于产生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采取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并调查了徐汇、长宁、黄浦、闵行和奉贤等5个区的5所普通公立初级中学学生3021名,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个人、家庭、学校情况、网络使用情况、网络成瘾量表以及生活方式问卷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网络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目睹火灾对初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距某特大火灾现场200米某中学六年级及初一、初二3个年级全体387名学生为研究组,抽取另一区与研究学校性质、等级相匹配的某中学六年级及初一、初二3个年级全体48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全体被试施测埃森儿童青少年创伤问卷(ETI-KJ)中文版、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结果:研究组PTSD及疑似PTSD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SCARED量表广泛性焦虑及躯体化/惊恐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DSRSC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SCARED总分≥23分)、抑郁(DSRSC总分≥15分)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OR=1.90)、既往经历创伤(OR=5.67)及来自目睹火灾学校(OR=1.61)者更易出现PTSD症状。结论:目睹特大火灾的初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广泛性焦虑、躯体化/惊恐等症状,在进行灾后心理支持及危机干预时需重视目睹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初中生自杀风险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遍性干预及针对性干预,考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初一、初二学生606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n=328)和对照组(n=278)。干预组先后开展以学校为基础(在学校内)的普遍性干预(对该组所有学生及其老师和家长干预)和针对性干预(对该组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干预)共8个月,频率1次/周;对照组进行一般性的心理宣教(该组学生老师和家长不干预)。干预前1周及干预后1月评估两组学生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贝克抑郁问卷(BDI)及自杀风险筛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BDI得分[24.0(20.0,54.0)分vs.23.0(0.0,67.0)分,P<0.01]、自杀风险筛查阳性[47例(14.3%)vs.25例(7.6%),P<0.01]降低;对照组上述两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遍性干预和针对性干预对降低初中生抑郁水平、自杀风险水平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校园心理》2020,(1)
身体意象作为身体自我的一个部分,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至关重要。对1 351名福建省厦门地区初中生用陈红、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对身体的满意度从"最满意"到"最不满意"依次是相貌特征、性特征、负面特征、运动特征和身材特征,随着年级的提高其发展呈现波动性,其中初二年级的身体意象满意程度最低,且低于初一年级、初三年级。独生子女在身体意象的各个维度的分数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户口所在地是城市的初中生身体意象满意程度在总量表、相貌特征、运动特征3个维度高于户口所在地在农村的初中生;男生比女生对身体更满意;父、母的文化程度差异和家庭月收入水平差异对于初中学生的身体意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郑州市1910名12~15岁初中新生,采取问卷调查及专科体检的形式,根据量表、体检结果,了解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患病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 结果 抽样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为6.2%(119/1910);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群体与非患病群体中,轻、中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27.7%(33/119)和31.2%(559/17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2,P>0.05);重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13.4%(16/119)和8.0%(144/17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5)。 结论 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重度鼻中隔偏曲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William H. Quinn Dan B. Hall Emilie P. Smith David Rabiner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10,38(2):227-244
The authors examine predictors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in the G.R.E.A.T. Families Program of the Multisite Violence Prevention Project (MVPP), a four‐site collaboration examining student, teacher, and family intervention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eachers recruited two cohorts of sixth grade students, recognized as being aggressive and influential with their peers, and their families into a voluntary, 15‐session weekly program. Among the 643 families that consented (66%), the mean number of sessions attended was 8.13, with almost half (48.3%) attending 11 or more sessions. Linear mixed models (LMMs) were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sessions attended based on a cluster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cales designed to measure aggression, problem behaviors, family factors, and other psychosocial constructs. Three of the nine clusters held significance when associated with attendance: level of aggression as rated by the child (negative association), parent–child bond (negative association), and level of child victimization (positive association). Somewhat surprisingly, the variance component due to interventionist turned out to be small and to constitute a non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overall variability in attendance. Results suggest that family recruitment for multiple family group programs can be achieved with substantial effort and that resources available for recruitment might be differentially applied across families based on predictors of attendance.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在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79名初中生,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MMCPC)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ASES)评定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和自我价值感水平分别采用层次回归法和依次检验回归系数法评估和检验自我价值感的中介效应.结果:MMCPC的有势力他人控制、未知方控制因子得分均与CSSMSS的问题解决、求助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12~-0.29,均P<0.05),其余的MMCPC与CSSMSS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13 ~0.33,均P<0.05);CSSMSS的问题解决、求助和退避与ASES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5 ~0.45,均P<0.05),CSSMSS的幻想与ASES的一般社会自我价值感得分呈负相关(r=-0.16,P<0.01);MMCPC的内部控制与ASES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3~0.29,均P<0.05),MMCPC的未知方控制与有势力他人控制与ASES各因子得分为负相关(r=-0.16~-0.29,均P<0.01).ASES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得分在MMCPC的未知方控制得分和CSSMSS的问题解决得分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1).结论:本研究提示,初中生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可能与未知方控制相关,而总体自我价值感在其中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自杀意念提供针对性策略。方法:在深圳市选取2016级初一学生共1301人,进行每年1次、共3年的追踪测查。使用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E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积极青少年发展量表(CPYDS)和家庭功能量表(CFAI)进行测查。结果:本样本的自杀意念逐年检出率分别为21.4%、22.2%、16.9%,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3.4%、34.6%、28.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初一、初二、初三OR=1.48、1.35、2.47)、有抑郁症状(初一、初二、初三OR=4.41、1.83、1.83)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杀意念风险,而积极青少年发展水平高(初一和初三OR=0.72、0.67)和家庭功能好(初一和初三OR=0.68、0.73)的学生,其自杀意念风险较低。结论:深圳市初中生存在一定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关注特定人群,提升积极青少年发展水平、改善家庭功能能降低自杀意念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