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广泛应用于直接拆分或定量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手性药物.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因其在质谱兼容和分析速度方面优于液相色谱,使得SFC-MS/MS成为一种新的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定量测定技术.本文综述了LC-MS/MS法和SFC-MS/MS法在生物样品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付伟  陈倩  安博  张明  曲峻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16):1703-1708
近年来,蛋白质药物已经成为全球制药业的研发热点。建立灵敏、准确、高通量的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方法,是进行蛋白质药物研究的关键前提,也是蛋白质药物研究的难点。随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的发展,其在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蛋白质药物的分类,然后比较了LC-MS/MS技术与传统配体结合测定方法(LBA)在蛋白质药物分析中的优缺点,以及分析了LC-MS/MS技术在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应用方向等。最后预测,短时间内LC-MS/MS 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LBA方法,随着LC-MS/MS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充分结合,蛋白质药物分析将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色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现代、高效的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色谱联用技术的出现加快了中药研发的步伐。该技术具有所需样品量少、速度快等特点,且可得到更多信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广泛应用的色谱联用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高效液相-核磁共振仪联用(HPLCNMR)、毛细管电泳-核磁共振仪联用(CE—NMR)、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一/MS/MS)、液相色谱-核磁-质谱联用(LC—NMR—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等,本就其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方法:采用Waters公司SYMMETRY^TM C18(3.9mm×150mm,5gm)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0.6mL/min。串联质谱条件: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2min。结果:阿昔洛韦在20.0~1000.0n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20.0ng/mL;日内、目间RSD均〈15%;准确度RE均在±15%范围内。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人血浆中阿昔洛韦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小分子药物的APCI/MS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可用于小分子药物分析的高灵敏大气压化学解离/质谱(APCI/MS)方法。方法:比较电喷雾离子化(ESI)/MS与APCI/MS对58种小分子药物在1μg进样量下的灵敏度,考察其中44种小分子药物在AP-CI/MS条件下的质谱行为;以其中5种小分子药物为模型化合物,观察碰撞诱导解离电压(CID电压)对APCI/MS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质谱条件下,APCI/MS测定小分子药物的灵敏度明显高于ESI/MS;在APCI/MS条件下,小分子药物的分子离子峰,大多数为基峰,少数为强峰,极少数为弱峰,此外,还给出了丰富的碎片峰,小分子经物的结构与CID电压对APCI/MS的分子离子峰及碎片离子丰度有明确的影响。结论:APCI/MS作为一种高灵敏分析方法在与小分子药物的体内过程相关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前景。μ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奥硝唑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分析技术,Luna C18柱(4.6mm×250mm,5μm);以pH3.5甲酸水溶液:乙腈(80:20)为流动相;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18nm;柱温25℃;流速1mL·min^-1,柱后分流;进样量20μL。质谱离子源为ESI,雾化气压力30psi,干燥气流量8L/min,干燥温度350℃,质谱扫描质量范围50~1200。采用全扫描一级质谱(full scan)和选择离子全扫描二级质谱(full scan MS/MS)两种方式同时测定。结果:分析了奥硝唑的两个主要降解产物的结构。结论:奥硝唑制剂的质量控制应从制剂工艺控制上体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荷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ZorbaxSB-Aq(250mmX4.6mm,5μm),流动相组成分别为乙腈和1.0%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结合数据库匹配技术和碎片离子分析,鉴定出荷叶中主要的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可靠的HPLC-TOF/MS方法对荷叶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8.
谢华  王荣  贾正平  王浩亮  王娟 《中国药师》2010,13(9):1226-1228
目的:建立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并与微粒子免疫分析(MEIA)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方法:运用LC-MS/MS方法,血样经乙腈沉淀蛋白,上清液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进样。色谱柱:Zorbax Extend—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20mmol·L^-1醋酸胺溶液(80:15:5);流速:0.4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多反应检测方式测定样品的浓度。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821.7→m/z 768.4和m/z 821.7→m/z 786.5。结果:他克莫司在0.5~128n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1,/2=5),最低定量限为0.5ng·ml^-1,平均回收率为99.0%,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3.38%和4.16%。MEIA分析采用标准IMX测定方法。两种方法比较,其标准差小于3.0,表明相关性好。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精确度及专属性,可用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和人体药药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细胞膜色谱法和HPLC-TOF/MS研究附子中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细胞膜色谱技术和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技术相结合,初步筛选和鉴定附子中的有效成分。方法初步筛选采用自制的大鼠心肌细胞膜色谱柱,流动相为1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流速为0.2ml/min。色谱分离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C18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质谱鉴定采用TOF/MS,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确定了附子中8个可能的有效成分。结论通过细胞膜色谱技术和HPLC-TOF/MS技术相结合,为从天然产物中快速寻找新的活性成分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联用技术,对中药复方二神丸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有效的鉴定。方法色谱分离采用资生堂Capcell Pak C18反相柱(3.0mm×100nmm,3μm),流动相组成分别为0.1%甲酸水溶液和乙睛,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通过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出二神丸中21个成分,其中15种成分来自补骨脂,6种成分来自肉豆蔻。结论通过RRLC—TOF/MS联用技术,为鉴定二神丸中的化学成分建立起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培敬  张玉洁  李中娥 《中国药师》2010,13(9):1364-1366
目的:采用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乌蛇木瓜胶囊中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的鉴别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0.02mol·L^-1乙酸铵-0.1%乙酸水溶液:乙腈(55:4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Agilent 6310离子阱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ESI),雾化气压力40psi,干燥气温度350℃,流速9ml·min^-1,扫描范围150—500m/z。结果: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中,样品出现与双氯芬酸成分一致的色谱峰、质谱峰。结论:本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乌蛇木瓜胶囊中添加双氯芬酸成分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2.
金晓玲  高守红  邬蓉 《药学实践杂志》2011,29(5):350-352,37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伪麻黄碱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并用该法研究西替伪麻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LC-MS/MS测定人血浆中不同时间点伪麻黄碱的浓度,以盐酸金刚烷胺为内标,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150mm×2.1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40:60),流速0.3ml/min,柱温30℃。结果伪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2.5~1000.0ng/ml(r=0.9952),最低定量检测浓度达2.5ng/ml(S/N〉10),提取回收率〉78%,日内和日间RSD〈15%。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伪麻黄碱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五味子甲素、乙素、醇甲和酯甲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为五味子提取物中四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理想的测定手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同时检测五味子提取物中四种主要成分,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1×100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0.1%甲酸),流速为0.2mL/min。双环醇(BY)为内标(IS),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高速离心后进样分析,各成分监测离子分别为:甲素m/z 439→393,乙素m/z 423→377,醇甲m/z 455→409,酯甲m/z 559→437,BYm/z 413→399。结果:五味子甲素、醇甲、乙素、酯甲在0.01~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0.01~0.02/mL,R2〉0.99。五味子四种成分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5%,绝对回收率〉8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血浆中五味子甲素、乙素、醇甲和酯甲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靠,可满足五味子提取物中四种主要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是目前体内药物分析的首选方法 ,但LC-MS/MS生物分析中仍面临着溶血样品测定失败的难题。溶血导致的样品测定数据不准确,将直接影响药物的药动学研究,如何进行溶血样品的测定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和全球生物分析行业探讨的重点。本文从溶血样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将溶血对检测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以及溶血效应的考察方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溶血样品的测定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血浆中奥美沙坦的HPLC-MS/MS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奥美沙坦,以替米沙坦为内标。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4:36,含0.2%乙酸)。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多离子反应监测,定量分析离子为m/z447→429(奥美沙坦)和m/z515→497(替米沙坦)。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处理,线性范围为4~1000ng/ml,检测限为1n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多种质谱技术确证重组人纽兰格林(rhNRGL)的一级结构及其二硫键定位。方法:(1)利用Q—FT—MS测定rhNRGL二硫键还原前后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中二硫键数目;(2)应用MALDI—TOF/TOF—MS法测定rhNRGL的N端序列;(3)用ESI-MS/MS法测定rhNRGL的C端序列;(4)通过Trypsin和Glu—C2种蛋白酶进行酶解,获得肽质量指纹谱,确证其序列及定位3对二硫键。结果:(1)测定rhNRGL还原前后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两者相差6.0516,确证其主成分形成了3对二硫键;(2)串联质谱法测定rhNRGL的N端序列的5个氨基酸和C端序列的11个氨基酸,均与理论序列一致;(3)2种酶切肽谱的序列覆盖率分别为82%和64%,分析确证主成分二硫键配对正确,但同时存在少量错配二硫键异构体。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该样品的一级结构正确,主要二硫键模式为:1—3,2—4,5—6。多肽药物的二硫键分析常常需要多种质谱及样品制备技术联合。  相似文献   

17.
人血浆中克拉霉素浓度的LC-MS/MS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T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克拉霉素的浓度,并研究了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国产克拉霉素片及其缓释片的药物动力学。以盐酸舍曲林为内标,乙腈.0.1%甲酸(70:30)为流动相,采用AlltimaC,。色谱柱,流速为0.2ml/min,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后测定。质谱仪为串联四极杆质谱,采用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正离子扫描(ESI^+):离子选择通道分别为748.6/590.4(克拉霉素)和306.4/275.2(盐酸舍曲林)。克拉霉素在0.02~5μg/m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回收率为101.3%~107.8%;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4.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2种分析方法同时检测中国肾移植患者的全血中西罗莫司浓度的差异。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CMIA)分别测定中国肾移植患者全血西罗莫司浓度,评价2种分析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LC-MS/MS法专属性强、精密度、稳定性好,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2种方法测得的数据相关系数为0.963( P<0.05),2组数据间存在相关性(n=78)。当西罗莫司浓度在2~10 ng· mL-1时,2种方法测定的平均偏差为2.8 ng· mL-1。结论 LC-MS/MS和CMIA测定西罗莫司全血浓度的分析方法存在相关性;同一份样本用CMIA测定的浓度均值比LC-MS/MS法测定的值高。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固相萃取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齐拉西酮浓度。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60:40:0.02,含5mmol/L醋酸铵,pH5.0),电离模式为ESI电离,扫描类型正离子扫描。在0.5-4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最低定量限为0.5ng/ml。平均回收率大于93%,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积雪甙。以柴胡皂甙D为内标,采用XTerra C18柱,流动相为O.1%乙酸和含O.1%乙酸的乙腈,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检测方式为多反应检测,定量分析离子为m/z981.5→493(积雪甙)和803→331(柴胡皂甙D),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处理。检测限为0.5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