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病例杨某,男,43岁,白族。左侧面部肌肉抽搐3月余,伴胸部、颈项肌肉抽搐15天,于1988年10月12日来诊。自诉近日来间隔3~5小时发作1次,发作时感呼吸不畅,无痛,每次发作3~10分钟不等,发作后全身感觉无异常。查面部双侧对称,无面瘫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61岁,从事河道治理工作。初诊日期:2017年6月26日。主诉:反复发作痉挛10年余。现病史: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间歇性痉挛、疼痛发作,痛无定处,严重时痛不可忍。同一姿势、动作保持时间过久时更易发作,如刷牙时口轮匝肌抽搐、久坐小腿腓肠肌痉挛等。此类症状发作频繁,每天至少发作1次,最多5~6次,每次持续10余分钟,自行按摩放松后,症状方能缓解。查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均无异常,四肢反射正常,血清钙、镁均在正常范围。常年自服钙片无明显好转。期间未  相似文献   

3.
<正> 殷某,女,38岁。1987年10月18日初诊。 3年前生第二胎后,劳累即感双手麻木,休息则此感消失。20天前因过度劳累突然右丰射抽搐,头向右侧偏歪,右侧面部肌肉抽搐,不能张嘴,右眼紧闭,右上下肢抽搐并肘、膝关节痛。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可慢慢缓解。初发病时每天发作1~3次。当地医生用中西药(药物不详)治疗20余天,病情日趋产重。近两日来只要有饮食、言语、笑及外界风吹、声响等刺激右半身即抽搐,每日持续不断,不能正常生活。伴有头晕、目涩、  相似文献   

4.
<正> 落枕是指患者颈项部酸痛。顾盼俯仰不便的一种疾患。一般轻症能在3—5天自愈,重者亦有延至数周而不愈,甚为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在105例中,多数因睡眠时姿势不正,枕头过高或过低;或颈项转动时不慎惊扭,使一侧肌肉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状态;或挑举重物时动作不慎以至发生痉挛(主要是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痉挛);少数因颈项部露卧当风,感受寒冷侵袭,气血失调,经络受阻,发生拘急强痛。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5 0岁 ,因发作性右下肢抽搐多次而于 2 0 0 1年 8月 2 7日来诊。患者既往无颅脑外伤及类似抽搐病史。一年前因“鼻咽癌”行局部放射治疗。近 1个月来多次出现发作性右下肢抽搐 ,开始为右侧足趾抽搐 ,逐渐延展至小腿及大腿部 ,严重发作时波及右上肢 ,约 3~ 5 min后抽搐可自行停止。抽搐时伴有意识模糊 ,抽搐停止后约 5 min清醒 ,清醒后感头晕、腰痛、四肢乏力及右下肢麻木。体检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脑电图显示左侧顶叶低密度病灶 ,提示放射性脑炎。临床诊断为放射性脑炎 ,部分发作型癫痫。予卡…  相似文献   

6.
针药并用治疗面肌痉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多见于中老年 ,女性多于男性 ,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抽搐 ,开始仅现于眼轮匝肌或口轮匝肌间歇轻微性抽搐 ,以后逐渐发展至面部其他肌肉 ,抽搐频率逐渐增加。笔者以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 ,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中 ,男性 2 8例 ,女性 32例 ;年龄 2 8~ 5 0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4年 ;发病诱因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寒冷刺激、睡眠不足等有关 ,大多是反复发作 ,每次发作都持续数天或数月。2 治疗方法2 .1 针灸疗法取穴 :痉挛部位穴位 ,后溪透劳宫方法 :取穴根据痉挛频发部…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出自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案》,用治肝胃不和 ,痰热内扰 ,虚烦不眠或呕吐 ,呃逆以及惊悸不安 ,癫痫等症。导师施锡璋主任医师系全国第 3批名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 ,临床经验丰富 ,认为温胆汤为寒温并用之方 ,只要辨证属“痰证”,都可随症加减进行治疗 ,现举病案 3例 ,略作探析 ,以供参考。1 偏头痛 秦某 ,女 ,5 4岁 ,1 993年 5月 1 4日诊。右侧偏头痛反复发作 1年多 ,常常因情绪抑郁或劳累紧张复发。近 2个月发作频繁 ,约每月 1~ 2次 ,每次持续时间 4~ 6天 ,痛后如常人。昨日下午右侧偏头痛又复发 ,右侧颞部呈抽搐样刺痛 ,痛处…  相似文献   

8.
周某,女性,46岁,公务员,因“颈项强痛伴头晕3年余,加重1周”于2012年5月12日来诊。患者主诉“颈项强痛,起卧时眩晕及后枕部酸胀痛”。每因伏案过久、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近半年症状发作频繁,并伴见双肩胛部酸胀痛,起卧床及头部有弧度较大的转动时眩晕加剧,有心悸恶心、头痛、耳鸣等症状。1周前因受凉而致颈项不适、头眩晕症状加重,行走发飘感,并有出汗、恶风,舌淡,苔薄白,脉浮缓。  相似文献   

9.
孟×,男,59岁,因左侧而肌抽搐四年,加重一个月,于1987年9月18日初诊。病始于四年前,无明显诱因,先为左眼角不定时抽搐,继之左侧面部肌肉抽搐,不能控制。每日发作十余次,每次发作持续1~2小时,仅有数十分钟停歇,遇紧张、过劳时加重。经多方治疗未效。患者就诊前一个月因工作紧张、劳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7岁.因腰痛伴下肢放射痛1月余入我院某科治疗,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周后感头晕、颈项部疼痛伴拇指麻木难忍,遂来我科求治.检:颈项部肌肉痉挛,左侧C5~6椎体横突旁有明显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椎核磁摄片示:C4~5、C5~6椎间孔变窄;脑彩超:左侧椎动脉血流减慢.患者诉无左侧面部出汗,咽部无异物感.拟诊"神经根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1.
步某,女,50岁,农民。1990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于16年前因胆囊炎、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0年内无右胁区疼痛等症。近6年来每值秋、冬季节反复发作右胁剧烈绞痛,状若针刺刀割,甚则有濒死之感,需以度冷丁注射镇痛始能暂解一时,一般止痛药如APC、高乌甲素及强痛定之类均告无效。本次发作已3天,某医予排石汤服之,药毕诸证反而加剧,乃邀余诊。诊述右胁剧烈绞痛3天,扩及胸膺,向右肩臂放射并阵发性  相似文献   

12.
王泽颖 《新中医》2007,39(4):77-77
例1:某男,59岁,1996年2月26日初诊。发作性右肢瘫痪、语謇3天。每天发作3~4次,每次持续10~20分钟,且每次症状相同,缓解时四肢活动及言语正常。在某医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予扩张血管、脱水药物及天麻钩藤饮等治疗3天不效,发作次数反渐频繁。诊见:头晕心烦,胸脘满闷,恶心、呕吐,每天1—2次,多为食物及痰涎,量少,但吐后即感脘闷心烦顿减,BP220/120mmHg(29.3/16.0kPa)。因患者吐后症减,则以因势利导急吐之。  相似文献   

13.
经方验案4则     
经方验案4则王治中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731100)1栝蒌桂枝汤治柔痉王某,男,22岁。1986年4月初诊。半月前感冒后服中西药未见好转,近4天来阵发性手指及足趾挛急,颈项强痛,腹背部肌肉亦挛缩,日发3到4次,每次发作3~5分钟后自行缓解,自汗多,...  相似文献   

14.
落枕是一种常见病,多起于睡眠后,无明显外伤史,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颈活动受限,重者疼痛可牵及肩背痛,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骨内上角肩胛提肌处压痛明显,肌肉痉挛,颈部旋转受限或屈伸受限。治疗方法病人取坐位,自然放松,医者站其侧后方。一、松颈: 用(扌衮)法在患侧颈肩部治疗数遍,用拇指揉法在颈项部治疗数遍,拿颈部两侧肩井3~5遍,拇指点按两侧风池穴一分钟,再用弹拨法施于患侧胸锁乳突肌3~5次,使紧张、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疼痛得以缓解,再用揉法治疗数遍结束松颈治疗,时间约15~20分钟。  相似文献   

15.
刘某,女,56岁,2003年4月16日初诊.颈部、腰背部及四肢肌肉不自主抽搐1年余,近1个月来抽搐频繁发作,每日5~6次,不能外出活动和进行家务劳动,精神十分痛苦.  相似文献   

16.
落枕临床表现以急性颈项部肌肉痉挛、疼痛、僵硬、板滞和颈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又名"失颈"、"失枕"。最早见于《素问·骨空论》。多因睡卧姿势不当、颈部感受风寒或外伤引起。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不灵,轻者经2~3d休息可自愈;重者疼痛延及侧肩、背及上肢,头向一侧歪斜,伴侧颈部压痛,并可向后脑部及肩臂部放散导致筋膜炎。前者多发于青壮年,后者常见于中老年,此症若施治及时一般都可治愈,但也有迁延日久难愈者。  相似文献   

17.
王淑英 《中医杂志》2000,41(11):681-682
1 病因摘要于某某,男,73岁。因间发呃逆1月余,抽搐1天,于1998年5月2日入院。患者1月余前,出现间断呃逆,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时在某医院作胃镜检查而诊为糜烂性胃炎。经对症治疗,呕吐好转,而呃逆频作。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抽搐,双目上吊,颈项强直,牙关紧闭,突发叫  相似文献   

18.
患者翟××,女,55岁,农民,1988年1月24日初诊。自述嘴唇抽搐两年余,近半个月来加重。几年来曾服过维生素B_1、谷维素、中药而均未获效,故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开始发作无明显诱因,只是1985年初某日晨起,自觉双目干涩,视物不清,三天后逐渐嘴唇肌肉抽搐,自不能控制,发作每日少则3~4次,多则10余次,每次发作持续10至20分钟,过后如常人。诊前半个月因家中有事,情志不安,入夜不眠,眠而多梦,嘴唇抽搐次数明显增加,自不能控制,甚则影响进食、语言等。舌质暗红,舌体消瘦,苔薄而少,脉弦而涩。辨证:肝阴不足,  相似文献   

19.
患者陈某,男,9岁;1984年8月17日来诊。家长代诉:患者于二年前因玩耍不慎伤及前额,受惊后,睡卧二天,醒后自觉头晕一阵,苏醒如常。间隔半年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并伴有二便失禁。每天发作5~6次,每次发作3~5分钟可自醒,醒后除感疲乏外,  相似文献   

20.
王某,女,50岁。因间断性抽搐2月余,加重1次,于1990年4月1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1月20日上午与家人发生口角后,自觉上腹部不适,中午感头晕眼花,四角不自主的物动,速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件不规则的抽搐,历时Zmin自行经解(无口吐白沫、舌咬破),缓解后仍精神抑郁,神志痴呆,语言错乱,颈项强硬,以后每因情志波动而抽搐复发,症状类似,时间约2~3min。于1990年1月25日、2月24日先后2次以“脑血管痉挛”、“·C源性脑缺氧综合征、·C肌炎”住院治疗,均以症状改善出院。1990年4月1日旧病复发,诸症同前,待抽搐缓解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