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依托微信群开展大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寻结核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潍坊医学院6个班级共307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微信组.2组在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后,传统组采用发放宣传手册和摆放展板方式、微信组依托微信群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同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大学生结核病各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干预后微信组结核病各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行为形成率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传统的结核病干预方式效果不明显,利用微信群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参与式方法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农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3个县的6个乡镇,年龄在65岁以下的农民1887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参与式方法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对结核病的态度和相关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参与式干预方法对农村社区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在四川省开展"千村万户"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提高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近期及远期效果,为更有效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干预前后分别对3万余人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问卷调查,干预活动结束3年后(2015年)又随机抽取2466名居民进行结核病核心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采用Epidata 3.1录入问卷,Excel 2010整理数据,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活动前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4.2%,活动1年后总知晓率上升为63.1%,而活动结束3年后,核心信息知晓水平下降为58.7%,干预前后及干预3年后,居民核心信息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611.606,P0.05)。结论实施"千村万户"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可明显提高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但远期效果不佳。建议健康促进干预活动要持之以恒,长期开展,并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和方法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取"干预方案"、加强督导对社区肺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老西门两个社区居住、登记并归属管理的新发结核病患者为调研对象,其中以老西门社区52例为对照组,小东门社区5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督导",干预组患者根据"干预方案"加强督导。干预治疗6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知晓率和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干预方案"加强督导,能够提高社区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NTDs)实施现状,探讨干预叶酸发放的卫生服务供方和需方对提高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对供方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对需方拟孕育龄妇女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与干预前比较,需方干预组明显提高,P0.05;供方干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供方即叶酸发放的卫生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干预,对提高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效果不明显。而对需方即拟孕育龄妇女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提示对需方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在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在深圳市南山区大冲社区中,由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手册》,分别对450名非高血压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及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调查居民在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9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前、后摄入高脂饮食和少运动的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肥胖和吸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手册》为依据,通过社区卫生健康促进网络,对居民进行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深圳市坪山新区妊娠妇女1488例,根据有无接受HIV母婴健康教育将上述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两组孕妇主动要求接受HIV抗体检测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孕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主动要求接受HIV抗体检测率均较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开展HIV母婴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预防HI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嘉禾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不同年级共抽取2 278名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为54.74%,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后,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52%,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小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评价健康促进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台州市辖区内9个县(市、区)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小学生各两个班进行结核病知识面对面问卷调查,再用问卷调查表评价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效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结核病知晓率分别为37.37%和36.81%,干预后分别为68.44%和37.37%,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88,P〈0.05)。干预前后小学生对待结核病人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台州市小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促进对提高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通过健康促进后,学生对结核病病人的的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提示我们应继续加强对小学生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糖尿病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并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闸北区3个街道在管糖尿病患者各15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手册进行为期半年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知晓率情况变化。结果干预前糖尿病患者对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31.7%,对结核病防治定点治疗了解最低,仅为1.3%。干预后知晓率有有显著提高,上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对两病相关性认识不足,56.4%的人不知道是否有关系,28.9%的人认为没关系,但患者对两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需求最高,79.1%的的患者想了解这类知识,52.1%的患者想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结论糖尿病患者目前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了解严重不足,但该人群对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有较高的接受意愿,简单的健康教育方法就能达到较好的知识提升效果,此外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有较成熟的就诊随访体系,结合这一体系开展结核病健康知识传播有很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