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排石颗粒治疗下段输尿管小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90例下段输尿管小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给予坦索罗辛0.4 mg,口服,1次·d-1;排石颗粒5 g,口服,3次·d-1.对照组行观察随访及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2周排石率和结石排出时间.结果 试验组2周排石率及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91.1%及(6.2±3.6)d,对照组排石率及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24.4%及(8.9±4.2)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用药期间发生头晕、乏力2例,胃肠道反应7例,但均能忍受并完成治疗.结论 坦索罗辛联合排石颗粒治疗下段输尿管小结石,能提高患者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挤压法治疗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监视经直肠(男)、经阴道(女)挤压法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结石。结果:全部29例病例中,25例治疗成功,2例经体外碎石后再行挤压法治疗成功,2例失败。结论:B超监视下经直肠或阴道挤压法治疗膀胱壁内段结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33-4335
目的探究氢氯噻嗪联合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手术排石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行氢氯噻嗪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排石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排石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7d后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可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手术排石,减轻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2月,采用IVX-SC10封堵取石导管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联合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28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输尿管中段结石10例,下段结石13例。结石大小为0.7 cm×0.5 cm~2.2 cm×1.5 cm。其中16例为嵌顿性结石,镜下可见结石表面伪膜包裹及输尿管炎性息肉形成,B超和CT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肾盂及输尿管扩张,其中中度肾积水3例和重度肾积水13例。输尿管镜下寻找到结石,置入封堵取石导管,EMS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进行超声-气压弹道治疗。一次性碎石清石成功率92.86%。碎石时间20~96 min,无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及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住院2~6 d,平均4.3 d。术后1~3个月B超及KUB检查,结石排净,积水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 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输尿管结石过程中,联合应用封堵取石导管,可防止结石漂移入肾,显著提高结石清除率,操作简单、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方法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7例经手术、病理及药物排石证实的输尿管下端梗阻患者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显示177例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15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最后诊断为输尿管下端结石99例,输尿管囊肿30例,输尿管狭窄17例,输尿管肿瘤10例,膀胱肿瘤浸润21例.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3.2%(165/177).结论输尿管梗阻位置和梗阻病因不同,肾积水和输尿管的扩张程度也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3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且行ESW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7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坦洛新治疗。记录比较2组ESWL术后3、7、14及28d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时间及药物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期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ESWL术后3、7d时的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WL术后14、28d的结石排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结石排净时间及随访期间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行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辅助治疗效果切实,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经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清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可行与安全性。方法观察组30例,在输尿管镜下直视插入将5 F单J管至结石上方,退镜后将单J管置于镜外,进镜至结石部位,单J管接灌注泵行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瑞士第五代超声碎石清石系统(EMS-5)将结石击碎,并通过负压吸附系统将结石清除。对照组32例,逆行冲洗气压弹道碎石。结果观察组1例结石移位,清石率96.67%。对照组7例结石移位于肾盂,结石清石率为78.13%。两组均无输尿管损伤及尿脓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经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清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清石率高,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18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2例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患者作为观察组,72例输尿管软镜后自然排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排石过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当天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和4周结石排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可明显增加结石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净时间,且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在输尿管结石排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88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结石部位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对照组(A组)、输尿管上段结石坦索罗辛治疗组(B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对照组(C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坦索罗辛治疗组(D组),每组22例。比较各组患者的输尿管结石排出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排石时间。结果治疗后,D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均高于A、B、C组(P<0.05);D组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A、B、C组(P<0.05);D组患者的排石时间短于A、B、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可显著促进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排出,降低镇痛药物使用率,而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作用有限,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重要排石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方法 收集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共121例,所有结石均经B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诊,结石大小4~10 mm,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多沙唑嗪控释片+肾石通治疗;对照组62例,单独采用肾石通治疗,比较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肾绞痛发作次数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28例,排石率为45.16%;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45例,排石率为7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P<0.05).对照组平均排出结石时间为(15.78±3.08)d,治疗组为(12.59±2.8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为17.74%,治疗组肾绞痛发生率为6.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4,P<0.05).结论 多沙唑嗪控释片能明显促进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减少肾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推按运经仪治疗输尿管石街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运用体外液电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400例,其中11例因结石大于2.5cm,碎石治疗后在输尿管形成石街,以至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经中西排石药物治疗2周后,效果欠佳,后采用推按运经仪进行排石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坦索罗辛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排石的疗效。方法将86例男、女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接受ESWL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肾石通组(43例),口服肾石通颗粒制剂4 g/次,3次/d;坦索罗辛组(43例),口服坦索罗辛0.4mg/次,1次/d,共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坦索罗辛和肾石通对输尿管结石患者ESWL术后治疗比较:排石率、平均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坦索罗辛组好于肾石通组;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肾石通组明显低于坦索罗辛组。结论坦索罗辛和ESWL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提高结石排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排净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15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试验组58例和参照组5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结石排净率为94.83%(55/58),高于参照组的80.70%(46/57)(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可显著缩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排石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B超及X线双重定位进行体外碎石后口服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B超及X线双重定位后采用体外碎石治疗,嘱患者每日饮水量≥2 L/d,余无特殊要求;治疗组在体外碎石治疗后,予口服坦索罗辛治疗。并观察患者排石情况(观察期≤2周)。结果对照组排石52例(86.7%),治疗组排石56例(93.3%)。两组排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排石时间为(4.6±2.7)d,短于对照组[(5.6±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口服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能缩短排石时间,较单独使用有极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钬激光机经输尿管肾镜治疗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并以70例接受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一次手术结石粉碎率为96·4%(58例),平均结石排净时间3周左右;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2min及2天。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并发症。而气压弹道碎石组中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84·2%(59例)4周、4·5min和5天,均与钬激光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钬激光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一种安全、有效的腔道泌尿外科碎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枸橼酸氢钾钠治疗输尿管尿酸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尿管尿酸结石患者33例,试验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均采用石淋通颗粒治疗,试验组加服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并记录排石情况,比较两组的排石成功率和平均排石时间。结果试验组15例排出结石,有效率88.2%,对照组8例排出结石,有效率50%;试验组排出结石时间(16±5)天,对照组(21±6)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氢钾钠能有效缩小输尿管尿酸结石,并加快结石的排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金排石汤联合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三金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结石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金排石汤联合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排净率,缩短排石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对结石再发有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阴性结石体外碎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定位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定位联合ESWL治疗。对2组患者的排石情况及并发症(肾绞痛、血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经一次碎石后2~20 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细沙样”结石排出体外。2组患者一次治疗后结石的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9.30%)和5例(11.6%)体外排石失败改行腔内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肾绞痛2例、血尿1例,6.97%),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肾绞痛2例、血尿2例,9.30%),2组体外碎石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下行输尿管阴性结石ESWL治疗,结石排净率高、安全可靠,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腔道超声(经直肠或经阴道超声)对急诊时输尿管中下段(盆部及壁内部)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急腹症患者,行经腹与经腔道超声检查,最后作分析比较.结果 11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均经超声、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输尿管造影等检查确诊.超声显示率94.6%(106/112),其中经腹超声显示率34.8%(39/112),经腔道超声显示率90.2%(101/112),两者共同显示34例,显示率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经腔道超声比经腹超声对诊断急诊时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更有价值,是对经腹超声的重要补充,可成为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输尿管造影诊断结石行碎石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 0 3~ 1998- 0 8应用多功能碎石机在电视监视下行尿路造影诊断输尿管结石、碎石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排石 2 2 4例 ,并结合超声讨论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132例 ,女 112例 ,年龄 12岁~ 6 8岁 ,病程 5 h~ 1a,临床均有不同程度腰痛和腹部绞痛 15 8例 ,肉眼及镜下血尿 6 6例。平时按急性阑尾炎治疗 8例。2 2 4例均经碎石及中西医治疗后排石证实。采用 30 0 m A双管球碎石机 ;静脉注射 76 %泛影葡胺 6 0 ml大剂量尿路造影 ,不加压迫带 5 min后观察各段输尿管结石的情况 ,同时进行冲击波碎石治疗。2 结果2 2 4例中行静脉尿路造影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