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符云 《中外健康文摘》2007,4(8):150-150
观察探讨丁公藤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痛点注射加手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和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地塞米松2.5mg(5mg/1ml)0.5ml丁公藤注射液1ml痛点注射加手法治疗18例。结果 全部治愈,症状消失。随访2~5年未见复发。结论 中西结合腱鞘注射加手法,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分离粘连,改善微循环。无任何不适反应疗效显著10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臂丛阻滞下肩部医用三氧注射结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粘连性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在臂丛阻滞下手法松解并痛点注射医用三氧20ml及抗炎镇痛复合液,术后加强功能锻炼。B组采用针灸、物理治疗、推拿结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12个月时A组优效28例(93.3%),良效2例(6.7%),优良率100%。B组优效18例(60.0%),良效2例(6.7%),无效10例(33.3%),优良率67.7%。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臂丛阻滞下肩部医用三氧注射结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0mg后再注射30μg/ml的医用三氧10ml,每周1次,5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临床疗效结果为临床控制40例(40%),良效30例(30%),微效18例(18%),无效12例(12%),总有效率为88%(88/100例)。结论医用三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持续时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医用三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23例,在C型臂X线引导下行射频靶点热凝治疗。然后继续进针0.3~0.5cm,X线确认针尖在椎间盘内后,注射42%医用三氧8~10ml。并于术后随访疗效。结果术后7、30、90、180d总有效率分别为84.3%(441/523例)、90.8%(475/523例)、93.1%(487/523例)、96.0%(502/523例)。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医用三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极脉冲射频热凝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8例,进行双极脉冲射频热凝加医用三氧注射术,于术前与术后不同时点记录患者疼痛评分与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VAS均降低(P〈0.05),患者完全缓解率分别达50%(9/18例)、83.3%(15/18例)和88.9%(16/18例)。结论双极脉冲射频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医用三氧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医用三氧联合利多卡因痛点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与复方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混合液痛点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2/5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6%(53/5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三氧联合利多卡因用于腰背肌筋膜炎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硬膜外连续给药与三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6例,采用硬膜外滴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族药物,次日开始注射三氧(浓度20μg/ml)及镇痛复合液,每日1次,连续3d。结果全组随访3~12个月观察疗效,临床效果优者112(88.9%)例,良者9(7.1%)例,差者5(4.0%)例。结论硬膜外滴注镇痛复合液与注射三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三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7例,行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及3、12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ODI评估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时优效、良效、好转、无效依次为62.7%(42/67例)、19.4%(13/67例)、6.0%(4/67例)、11.9%(8/67例),VAS评分显著下降,ODI多项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可取得近期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0。)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关节腔内注射40μg/ml的医用三氧20m1,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3~5次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月VAS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在治疗后第3、6个月同一时间点治疗组VAS较对照组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2%(23/25例),对照组76%(19/25例)。结论医用三氧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解除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医用三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72例,分为玻璃酸钠联合医用三氧关节腔内注射组(联合组,335例)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玻璃酸钠组,37例)。观察注射前及注射后各时点患者VAS评分与治疗优良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P〈0.05),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0.01);联合组优良率(98.2%,329/335例)较玻璃酸钠组(89.1%,33/37例)高。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医用三氧注射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红伟 《当代医学》2011,17(14):74-75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O3)、玻璃酸钠(SH)联合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OA)临床疗效。方法以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40ml(40μg/ml)的医用臭氧及2m(l20mg)玻璃酸钠,有明显压痛点者局部注射3~5ml医用臭氧。结果 平均随访14.5个月,显效15例,有效10例,进步5例,总有效率100%。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末发现玻璃酸钠和臭氧联合应用的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玻璃酸钠、臭氧联合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注射医用三氧对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评估其对引起疼痛的炎性介质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颈与腰椎间盘轻、中度突出症患者60例,均在数字减影下(DSA)行经皮椎间盘内穿刺注射25,μg/ml医用三氧20ml。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止痛药使用情况、改良MacNab评价标准,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6个月时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并进行评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注射前、注射后1、4、12周时患者血清磷酯酶A2、组胺、5-羟色胺含量的改变。结果术后1周、6个月时患者VAS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与术后6个月时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1.7%(55/60例)和95.0%(57/60例);优良率分别为75.0%(45/60例)和78.3%(47/60例)。与术前相比,术后1、4、12周时患者血清磷酯酶A2、组胺、5-羟色胺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盘内注射医用三氧治疗颈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医用三氧可降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磷酯酶A2、组胺、5-羟色胺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菱形阻滞联合三氧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用镇痛药液作膝关节周围菱形阻滞,然后关节腔内注入三氧和玻璃酸钠,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的优良率依次为:91.1%(41/45膝)、88.9%(40/45膝)、84.4%(38/45膝),82.2%(37/45膝)。结论菱形阻滞与三氧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减缓病程进展,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氧膝关节内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骨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注射消炎镇痛液,含0.75%罗哌卡因与得宝松;B组除注射消炎镇痛液,再注入医用三氧48~110ml。每周1次,连续注射治疗3周。治疗前后比较患者7项常见症状。结果B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A组,B组疗效指标改善显著(P〈O.05)。结论医用三氧复合低浓度局麻药和少量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松筋针松解术、松骨针骨钻孔减压术、医用三氧加药物注射及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与疼痛的疗效。方法股骨头坏死患者86例(112髋)采用松筋针闭合松解术、松骨针骨钻孔减压术、医用三氧加药物注射及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根据全国首届骨坏死学术交流会拟定的100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1年后,优效56例(74髋),良效25例(33髋),可效3例(3髋),差效2例(2髋),优良率达96.5%。结论松筋针闭合松解术、松骨针骨钻孔减压术、医用三氧加药物注射及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与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