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揭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因素,探索有利于端正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和石河子大学2007-2010级护理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 517名。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1)民族、录取方式、是否参加临床实习为护生职业认知的影响因素;(2)民族、学制、录取方式、学习成绩、是否参加临床实习为护生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3)性别、民族、学制、护生生源、录取方式、学习成绩为护生职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态度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满足护生的情感需求。重视护生在校期间职业态度的早期教育,不断端正其职业态度,以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长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方法: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14条题目。结果:本科、高职、专升本三个学历层次护生在择业自主性、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有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寓于职业情感教育、临床教师以实例现身教育,以及寻求社会认同与支持等措施有助于培养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3.
护生专业态度指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知、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其最终指向是护理行为[1].临床实践是护生完成由"学生"到"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时期,更是专业观的完善及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探索高职护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历对其专业态度的影响,为制订提高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度及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名在校高职护生进行深度访谈。结果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抗疫经历会促进高职护生专业态度的积极转变、高职护生对专业的消极观点、高职护生专业态度未受影响。结论抗疫经历会促进高职护生专业态度的积极转变,但存在一些消极影响。高校应予以重视,将抗疫事迹融入思政课堂,提高高职护生对所学专业及护士这一职业的积极认知,增强其专业认同感,为护理队伍培养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在校高职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引导高职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观.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我院291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23~7.35(5.37±1.02),生源地及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志愿选择方式护生职业态度评分之间比较:自愿选择者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家人意愿和调剂者(均P=0.000);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其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P=0.000);无转行年头的护生职业态度得分高于有转行念头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讨论在校高职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较积极,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态度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护理专业认知是指护生对护理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念,具有的护理学科知识等[1].肯定、积极的专业认知是推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内在动力,有无良好的专业认知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和事业的成败[2].为了解护生实习前后专业认知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对某校护理专业2006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及稳固的专业思想,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方法选取我校2006级中专护生22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情感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职业态度量表值及考试成绩。结果2组护生职业态度、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促进护生职业情感发生积极转变,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稳固的专业思想,提高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郭蓉  张勇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99-100
目的 实施护理专业情意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实习期护生共437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实习期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教育培养.使用自制问卷就护生对加强情感教育措施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9.1%的护生认为在实习前实施情感教育有必要.95.2%的护生认为在实习中贯彻情感教育有必要.98.9%的护生认为实习后期进行护理专业生涯规划有必要.97.7%的护生认为情感教育对培养职业态度有帮助.结论 在护生实习阶段始终贯穿护理情感教育,对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其实习效果、促进护生职业情感发展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护理教师应重视护生态度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群 《黑龙江医学》2003,27(11):860-861
通过对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原因的调查 ,其结果不容乐观。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不自主性 ,使得护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少动力 ,有些学生中途申请调专业、退学 ,有些学生毕业千方百计改行。某些原因使她们偏向其他专业。因此 ,护理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对护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1 态度的构成和形成过程1.l 态度的构成主要包括 3个部分1.1.1 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如 :护生是否具有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信念以及对她们所学的护理专业是否有正确的认识。1.1.2 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认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及稳固的专业思想,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方法 选取我校2006级中专护生22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情感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职业态度量表值及考试成绩.结果 2组护生职业态度、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促进护生职业情感发生积极转变,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稳固的专业思想,提高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学生实习前对社区护理认知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实习前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97名护理专科生临床实习前对其进行社区护理认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护生对社区护理的态度与知识不明确和不足.结论 学校应当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进行系统知识传授,使护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掌握社区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并分析职业情感教育对高职护生专业认知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高职护生专业认知的因素,寻求提高或促进护生专业认知的对策。结果高职护生职业情感较低且不稳定,影响到其专业认知的过程。结论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激发职业情感,增强护生的专业学习意识和兴趣。教师的榜样示范和适时激励有助于提高并稳定护生的职业情感,并使之成为专业认知行为的动力,这对高职护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中专护生的护理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我校护理专业五年制大专生135名、三年制中专生2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中专护生总体承诺为(74.92±9.68)分;其中专业价值认同(23.92±3.28)分;专业努力意愿(27.32±3.59)分;专业留驻意愿(23.68±4.03)分;前三项大专护生高于中专护生;专业兴趣和对专业前景的态度是影响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中专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尤其是专业留驻意愿。因此,作为学校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提升护理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现状,为开展实践教学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5名宁夏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本科在校生及实习生,从一般资料、专业认知度、择业动机3方面展开调查。结果 20.00%的护生以第一志愿被本专业录取,其中仅7.54%的护生的报考原因是个人意愿。入学前,了解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分别占13.10%和7.50%;入学后,了解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分别占48.52%和22.95%。结论入学时,本科护生专业认知度较低,通过在校学习其专业认知度有所提高。建议加大护理专业宣传力度,提高护士新酬待遇与社会地位,增强护生专业信心。  相似文献   

15.
本科实习护生工作价值观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臧爽 《现代医学》2010,38(4):355-357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工作价值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专业16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在工作价值观各维度的认同度降序排列依次为情感型价值观、物质型价值观、认知型价值观。和医院护士相比,本科实习护生对认知型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物质型价值观认同度较低(P〈0.05)。在择业方面注重被尊重、个人发展、工作责任、工作被认可、工作安全等因素,对工作反馈等认知领域的职业影响因素认同度较低。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认同感,指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实现理性择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在护理教育活动中对护生进行有效的专业思想教育,以端正她们的职业态度、稳定她们的专业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座谈及发放自编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本校138名不同年级护生的专业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加强了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及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结果:91%的护生端正了职业态度,树立起了正确的专业思想。结论:加强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对提高护生的专业信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急救与重症监护方向(简称ICU方向)为例,了解分方向培养模式对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及专业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20名专升本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方向护生学习投入各项得分、专业态度各项得分均高于和未分方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ICU方向护生学习投入水平高于未分方向护生,专业态度更积极.分方向培养模式能提高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水平,建立更积极的专业态度.  相似文献   

18.
对中职护理专业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知情况和期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比较认同,大部分护生赞成在护理专业核心课中加入思政元素,并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期望.笔者对护生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知和期望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早期接触专业对低年级护生专业认同感、学习态度、机构调研、护理临床实践4方面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2015级护理学专业学生135人,采用"低年级护生早期接触专业认知调查问卷",于2016年3月和2017年3月(早期接触专业实践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早期接触专业实践前后,学习态度和护理临床实践两个维度认知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年级护生通过早期接触专业实践,提升了学习主动性和理论学习兴趣,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增加了对护患、医患关系的认知,加深了对医学人文素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设影响因素问卷对青岛大学护理学院30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中立偏积极,专科护生高于专升本和本科护生,职业态度随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77、10.583,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兴趣、学历、同学态度、就业压力、学校重视程度是影响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态度的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满足护生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