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浓度氧(100%)对大鼠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4h。A组实施空气常规潮气量(VT=8mL/kg)通气,B组实施高氧常规潮气量通气,C组实施空气大潮气量(VT=40mL/kg)通气,D组实施高氧大潮气量通气。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左肺湿干重比值(W/D),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含量以及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D组大鼠较C组肺脏内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结构的破坏。与C组比较,D组大鼠氧合指数显著下降,左肺W/D值显著升高,BALF中自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BALF中TNF-α、IL-1β、MIP-2含量显著增高,肺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SOD水平显著下降。B组与A组比较,除肺组织中MDA水平增加、SOD活性下降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浓度氧能明显加重大鼠大潮气量通气所致肺损伤,而对常规潮气量通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通气对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以及谷氨酰胺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5mg/kg,接小动物通气机进行机械通气,A组实施常规潮气量通气,B组实施大潮气量通气,C组大潮气量通气前1h静脉注入谷氨酰胺干预。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通气4h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测定全肺湿重,并计算肺系数(肺湿重/体重×100)。测定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蛋白含量、TNF-α、IL-6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水平,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B组大鼠PaO2值、肺组织SOD水平较A组显著下降,肺系数、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蛋白含量、TNF-α、IL-6、CINC-1水平、肺组织MPO水平较A组显著增高;C组大鼠PaO2值、肺组织SOD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肺系数、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蛋白含量、TNF-α、IL-6、CINC-1水平、肺组织MPO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结论大潮气量通气能加重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而谷氨酰胺对此有较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机械通气肺损伤(VILI)大鼠炎症信号通路蛋白NF-资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VILI组和人参皂甙Rb1预处理组(Rb1组),每组10只。后两组大鼠潮气量40ml/kg机械通气4h建立大鼠VILI模型,Rb1组在通气前30min尾静脉注射40mg/kg人参皂甙Rb1,其他两组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TNF-α、IL-6水平,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RT-PCR测定肺组织中iNOs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的NF-资B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VILI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肺组织W/D显著增加,BALF中TNF-α、IL-6、NO水平增加,iNOsmRNA表达增加,NF-资B蛋白表达上调;与VILI组比较,Rb1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肺组织W/D降低,BALF中TNF-α、IL-6、NO水平降低,iNOsmRNA表达降低,NF-资B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甙Rb1可下调机械通气大鼠NF-资B及iNOs活性,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NO释放,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探讨VILI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大潮气量(VT)机械通气建立兔VILI模型。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VT组、损伤1 h组2、h组及4 h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测定NF-κB的活性。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损伤4 h组PaO2较常规VT组显著降低(P<0.05),损伤4 h组W/D较对照组和常规VT组显著升高(P均<0.01)。2)损伤2 h组和损伤4 h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各损伤组TNF-α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损伤4 h组高于损伤1 h组(P<0.01)和损伤2 h组(P<0.05)。3)各损伤组NF-κB的DNA结合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2 h活性达峰值,4 h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TNF-α升高参与了VILI的炎症反应过程,其升高可能与其mRNA表达增高有关。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高可能参与了VILI时TNF-α的基因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5mg/kg),低剂量氯胺酮治疗组(5mg/kg),高剂量氯胺酮治疗组(10mg/kg),每组12只。建立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注射LPS后4h处死大鼠,测肺湿/干重比,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浓度,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NO水平。RT.PCR测肺组织中.NOSmRNA表达,Western-blot测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LPS组大鼠肺湿/干重比、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浓度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中TNF-α、IL-8、NO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同时肺组织中iNOSmRNA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均增加。而氯胺酮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LPS组减轻,大剂量组作用更明显。结论氯胺酮通过抑制NF-κB表达,减少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炎症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2)罗格列酮对照组(6只);(3)内毒素组(6只);(4)罗格列酮干预组(18只):根据罗格列酮不同灌胃剂量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HE染色观察肺炎症情况;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I κB-α表达.结果 内毒素气管内注入后,大鼠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及NF-κB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除IL-1β外上述观察指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60.82,25.14,25.78,26.13,38.94,38.04,31.92,均P<0.01).内毒素组I κB-α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其表达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7.61,P<0.01).相关性分析示内毒素组NF-κB表达与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9,0.860,0.905,0.933,0.746,0.916,0.872,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肺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探讨VILI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大潮气量(VT)机械通气建立兔VILI模型.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VT组、损伤1 h组、2 h组及4 h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测定NF-κB的活性.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 损伤4 h组PaO2较常规VT组显著降低(P<0.05),损伤4 h组W/D较对照组和常规VT组显著升高(P均<0.01).2) 损伤2 h组和损伤4 h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各损伤组TNF-α 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损伤4 h组高于损伤1 h组(P<0.01)和损伤2 h组(P<0.05).3) 各损伤组NF-κB的DNA结合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常规VT组(P均<0.01),2 h活性达峰值,4 h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 TNF-α升高参与了VILI的炎症反应过程,其升高可能与其mRNA表达增高有关.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高可能参与了VILI时TNF-α的基因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8.
乙酰半胱氨酸对通气机所致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通气机所致大鼠肺损伤(VI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术后,分别接受两种不同潮气量(VT)的通气,通气时间均为4 h.A组为对照组(VT=8 ml/kg);B组为致伤组,接受大潮气量通气(VT=40 ml/kg);C组(VT=40 ml/kg)为NAC处理组,分别在通气开始前30 min腹腔内注射和通气开始后1 h静脉内注射NAC150 mg/kg.对所有动物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测定右肺干湿比值(W/D),BALF中总蛋白含量,BALF和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肺组织和血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机械通气4 h后,B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A、C组显著下降(P<0.01),BALF中有大量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B组BALF中总蛋白含量、右肺W/D值较A、C组显著升高(P<0.01).B组BALF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0.53±0.09)μg/L、(0.092 0±0.012 4)μg/L,而C组较B组显著降低,分别为(0.25±0.04)μg/L、(0.046 5±0.007 5)μg/L(P<0.01).C组肺内和血中MD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而SOD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较A、C组肺脏内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结构破坏.结论一系列炎症和炎症前反应以及氧化和抗氧化反应的失衡参与了VILI的发生机制.NAC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大鼠VILI模型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可能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8)、模型组(n=12)和地塞米松治疗组(n=12)。模型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ml/kg海水造成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地塞米松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经颈总动脉插管给予地塞米松1mg/kg。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计算肺湿干质量比(W/D)、肺通透指数(LPI)。以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分析肺组织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IL-10浓度。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肺病理评分(LPS)。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兔肺大体标本淤血水肿严重,体积明显增大,显微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征象;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mmHg(1mmHg=0.133kPa)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h;W/D于海水灌注后3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以海水灌注后6h数值最高;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病理学改变比对照组重,但比模型组轻;W/D、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也都比模型组低;氧合指数在海水灌注后6h亦得到明显改善;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抑制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十四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气道黏液高分泌过程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建立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分别给予罗红霉素(1—10mg/kg)、交沙霉素(10mg/kg)和阿莫西林(40mg/kg)管喂4d。提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LA、ELISA、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黏蛋白、Muc5ac和核因子-κB(NF-κB)等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可以使大鼠气道上皮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使BALF中性粒细胞增高、黏蛋白含量增多、炎性细胞因子(IL-1β、1L-8和TNF-α)表达增加。同时气道上皮细胞胞浆NF-κB表达和NF-κB入核率均增高。罗红霉素(5和10mg/kg)可以抑制由LPS导致的Muc5ac高表达和NF-κB的核内转移,抑制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聚集和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NF-κB的入核率与细胞因子、Muc5acn mRN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交沙霉素组和阿莫西林组未观察到类似结果。结论罗红霉素可以抑制LPS所致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NF-κB在机械通气和内毒素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幼兔机械通气、内毒素及机械通气复合内毒素肺损伤时,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对TNF-α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普通级幼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MV)、大潮气量组(LVMV)、内毒素组(ENMV)和复合损伤组(EMV)(n=15),检测各时相肺组织NF-κB活性、IκBα含量、TNF-α和IL-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NF-κB活性在NMV较底,ENMV致伤后2 h NF-κB活性达最高,而LVMV通气4 h NF-κB活性达高峰;EMV伤后各时相点NF-κB活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IκBα含量在NMV较高,ENMV致伤后4 hIκBα含量降至最低;出现显著下降的时间早于LVMV;EMV在通气后2、4、6 h的IκBα含量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在NMV较低,在ENMV和EMV肺组织伤后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峰值早于LVMV,EMV伤后2、4、6 h TNF-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使NF-κB活化,启动致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肺损伤.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先后作用于机体对NF-κB的活化可能有相互反应后效应的加强,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幼兔机械通气、内毒素及机械通气复合内毒素肺损伤时,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对TNF-α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普通级幼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MV)、大潮气量组(LVMV)、内毒素组(ENMV)和复合损伤组(EMV)(n=15),检测各时相肺组织NF-κB活性、IκBα含量、TNF-α和IL-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NF-κB活性在NMV较底,ENMV致伤后2 h NF-κB活性达最高,而LVMV通气4 h NF-κB活性达高峰;EMV伤后各时相点NF-κB活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IκBα含量在NMV较高,ENMV致伤后4 hIκBα含量降至最低;出现显著下降的时间早于LVMV;EMV在通气后2、4、6 h的IκBα含量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在NMV较低,在ENMV和EMV肺组织伤后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峰值早于LVMV,EMV伤后2、4、6 h TNF-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使NF-κB活化,启动致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肺损伤.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先后作用于机体对NF-κB的活化可能有相互反应后效应的加强,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鹤冲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黏附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CD18表达及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的影响,探讨白鹤冲剂治疗血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NF-α组、TNF-α+白鹤冲剂大剂量组、TNF-α+白鹤冲剂小剂量组和TNF-α+雷公藤内酯醇组,共五组。分别进行细胞黏附实验;以细胞ELISA法观察HVVEC的ICAM-1表达;以免疫细胞化学间接法检测CD18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白鹤冲剂对HUVEC中NF-κB活化。结果:白鹤冲剂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HUVEC中ICAM-1表达和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CD18表达(P<0.05),同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与HUVEC的黏附。结论:通过影响HUVEC中NF-κB活化从而抑制ICAM-1表达和嗜中性粒细胞CD18的表达,最终抑制嗜中性粒细胞与HUVEC的黏附可能是白鹤冲剂治疗血管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烟雾吸手性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18只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盐水组、辛伐他汀组,建立烟雾吸手性肺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30 min及12 h,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溶液50 mg/kg灌胃,盐水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于致伤后24 h取右上肺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行病理学评分.经腹主动脉取全血离心留取上层血清,并行左侧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取右下肺部分肺组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及胞质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观察正常组肺泡结构正常,盐水组肺泡间隔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与盐水组相比,辛伐他汀组上述症状减轻且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盐水组、辛伐他汀组血清和BALF中IL-6、TNF-α的含量以及肺组织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和NF-κB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而与盐水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6、TNF-α的含量以及肺组织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及NF-κB p65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及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吸手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对肺组织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环蛋白p120在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小干扰RNA(siRNA)下调p120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考察TNF-α刺激所引起的转录因子NF-κB激活、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跨内皮迁移能力;使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明确p120对炎症性肺损伤的调节机制。结果 TNF-α能够降低内皮细胞p120的表达水平;p120下调加重了TNF-α介导的NF-κB激活、ICAM-1表达水平增高以及中性粒细胞跨内皮迁移,而NF-κB抑制剂则阻断了该效应。结论 p120通过抑制NF-κB活化,在TNF-α介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及随后的中性粒细胞跨内皮迁移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液和肺组织中IL-6、IL-10、TNF-α、NF-κ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抑制炎症反应在治疗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气管内滴入内毒素(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N组)、LPS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NAC组)、NAC联合地塞米松(Dex)治疗组(NAC+Dex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Β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6、IL-10、TNF-α、NF-κΒmRNA的表达,并采用放免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IL-6、TNF-α的含量。结果LPS组大鼠肺病理可见明显的肺损伤表现,NAC组及NAC+Dex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NAC组及NAC+Dex组肺NF-κB,肺IL-6、IL-10、TNF-α、NF-κΒ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和BALF中的IL-6、TNF-α含量明显高于N组(P〈0.01),而明显低于LPS组(P〈0.05)。结论NAC、Dex等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肺损伤的程度,达到防治急性肺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氧暴露法(85%)建立新生SD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肺组织含水量,对肺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 、IL-8、TNF-α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 (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高氧抑制肺泡发育,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间隔增加,肺组织毛细血管形态不规整;大黄素治疗组大鼠体重较模型组增加(P<0.05),肺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外周血IL-1β、IL-8、TNF-α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肺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IL-1β、IL-8、TNF-α含量降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升高,大黄素组NF-κB p65表达下调(P<0.05).结论 大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新生大鼠肺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潘登  贾宝全  曹农 《医学争鸣》2007,28(5):407-410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mRNA,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8),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治疗肺损伤的机制. 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 ANP组, GSH组,SO组(假手术组). 于术后6,12,18 h取肺组织供实验用. 免疫组化测定肺中IL-1β,IL-18,TNF-α的表达,比色法测定MPO的活性,RT-PCR检测NF-κB p65 mRNA的表达,胰、肺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ANP组肺组织NF-κB mRNA,IL-18, IL-1β,TNF-α,MPO的水平升高,NF-κB,IL-1β,TNF-α在12 h达高峰,与SO组相比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GSH治疗后IL-1β,IL-18,TNF-α在各时间点均降低,NF-κB mRNA,MPO在12 h降低(P<0.05). 结论:ANP时NF-κB,IL-18,IL-1β,TNF-α及MPO均参与了肺损伤,GSH能够抑制肺NF-κB活化,促炎因子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斯钙素-1(STC-1)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与氢氧化铝凝胶[Al(OH)3]的混合物致敏、OVA雾化激发成功诱导构建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将40只雌性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哮喘+低剂量重组人斯钙素-1(rhSTC-1,1.25μg/L)组、哮喘+高剂量rhSTC-1(5.0μg/L)组和哮喘+地塞米松(5 mg/kg)组。收集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炎性细胞分类及计数,左肺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气道重塑变化,右肺行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STC-1、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p65)、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qPCR检测STC-1、NF-κB p65、α-SMA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BALF中的白细胞(WBC)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EOS)以及中性粒细胞数(NEU)均升高,肺组织STC-1、NF-κB p65、p-p65、α-SMA蛋白表达升高,STC-1、NF-κB p65、α-SMA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哮喘组比较,哮喘+低、高剂量rhSTC-1组和哮喘+地塞米松组BALF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降低,肺组织NF-κB p65、p-p65、α-SMA蛋白表达降低,NF-κB p65、α-SMA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hSTC-1可减少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胶原纤维沉积。STC-1作为一种应激性保护蛋白,起到抗炎作用,STC-1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制作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组、乙酰半胱氨酸低、中、高剂量(150,300,600mg/kg)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制作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结束后,乙酰半胱氨酸各剂量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均减少(P〈0.01),血清TNF-α的含量降低(P〈0.01),炎性介质的释放不同程度地减少。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减轻肝脏的炎性损伤,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