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诊断治疗川崎病,以缩短病程,减少心血管损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程第5~7天确诊8例,7~10天确诊24例,10~15天确诊2例,15天以后确诊1例。早期诊断早使用丙种球蛋白静滴病例,病程缩短,心血管损害轻。结论:疑似川崎病的病例,应做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确诊后在10天以内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王美卿 《新医学》2001,32(10):619-619
我院1994年2月至2000年6月收治川崎病急性期患儿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7个月至4岁2个月。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犤1犦。治疗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岁以内3例,2岁至3岁7例,超过3岁1例,病程1周以内8例,1周以上至2周3例。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岁以内4例,2岁至3岁10例,超过3岁2例,病程1周以内12例,1周以上至2周4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急性期80mg/(kg·d)至10mg/(kg·d),体温降至正常后减量为5mg/(kg·d)…  相似文献   

4.
儿童川崎病10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8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同时将病例分为两组,即单用阿司匹林组和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组对比分析。典型川崎病可按诊断标准,不典型的川崎病可依据其他特殊表现进行相应的诊断;加用IVIG组在退热时间,缩短病程,消除临床表现特别是在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面远好于单用阿司匹林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典型川崎病可以根据诊断标准进行,对于不典型病例也可以根据其他表现作出判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的防治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5.
黄珊 《临床荟萃》2000,15(1):11-12
川崎病 (KD)是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 ,可使全身各脏器受累 ,以心血管系统受累最为严重。是小儿时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我院于 1990年 1月至1998年 6月共收治川崎病 2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8例 ,女 10例 ,2 8例患儿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 [1 ]。发病年龄 7个月至 11岁。其中 <4岁 2 3例 (82 % )。发病季节 :1~ 3月 11例 ,4~ 6月 6例 ,7~ 9月 6例 ,10~ 12月 5例。1.2 临床表现  2 8例均有发热 ,热程为 1~ 3周 ,多为弛张热。指 (趾 )端红肿 ,指 (趾 )甲缘脱屑 2 4例 (86 % )。…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由日本川崎富作1967年首次报道,其病因不明,诊断缺乏特异性。本文总结了1994~2002年收治的56例川崎病,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对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多发于幼儿,25例患者中急性期冠状动脉一过性扩张9例(占36%),冠状动脉壁不规则3例(占12%),无异常13例,经治疗全部病例在3d内退热。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中典型川崎病56例(82.4%);不典型川崎病12例(17.6%)。(2)四季均有发病,3、4、5月份为发病高峰。(3)典型川崎病临床均有发热、口腔黏膜弥漫充血、眼球结合膜充血、皮疹、肛周充血脱皮等,但一些症状和体征出现较晚。不典型川崎病不完全符合标准,需要借助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等来明确诊断。(4)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显著疗效(本组为98.5%)。结论对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小儿,要将川崎病纳入常规鉴别诊断中,并早期动态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一旦临床考虑川崎病,立即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应用愈早,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发病率逐年增加 ,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冠状动脉损害 ,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为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本文综合分析76例川崎病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 ,男55例 ,女21例 ,男 :女为2.62 :1,发病年龄为4个月~8岁 ,1岁以内41例(53.95 %) ,5岁以内65例(85.53 %) ,临床诊断均符合日本厚生省1984年制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1.2临床表现76例均伴有发热 ,大多为持续高热 ,平均热程1~2周 ;均伴有皮疹 ,多于热后3~4天出现 ,…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 (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本文对我科近十年收治的KD 6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1年 1月~ 2 0 0 0年12月共收治KD患儿 6 1例 ,其中男 38例 ,女 2 3例 ,男女比例为 1 7∶1。发病年龄 8个月~ 11岁 ,平均 4 3岁 ,≤ 4岁 42例( 6 8 9% ) ,>4岁 19例 ( 31 1% )。1 2 临床表现  6 1例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标准。6 1例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体温 39 5~41℃ ,多呈不规则热或稽留热 ,热程 6~2 2d ;均出现充血性斑丘疹、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 ,且多发生于病初 2…  相似文献   

12.
小儿川崎病30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儿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30例川崎病患儿愈后良好,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及早确诊,早期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和对症护理,可提高川崎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主治医师: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简称MCLS)。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近年发病增多。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尤其易累及冠状动脉,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天,我们收治了1例川崎病伴冠状动脉瘤患儿。借此,对川崎病的诊断及心脏病变展开讨论。住院医师:患儿女,9岁。因持续发热1个月,于1997年12月19日入院。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程中曾出现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口唇红,皲裂,杨梅舌,指端膜状脱皮。符合1984年日本MCLS诊断标准。心脏彩超显示左冠状动脉呈囊性扩张,约9.79mm×6.43mm。该病应如何治疗?有无…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Kawasaki's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我院自1989年1月~1999年4月共收治川崎病45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5例中男28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1.65:1。发病年龄5个月~10岁,其中8个月~3岁25例(55.6%),<1岁9例。四季散发,但以冬末、春季发病率为高,约占66.7%。二、临床表现发病前一周内有呼吸道感染者22例,消化道感染者18例。所有病人均有中等以上不规则…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为儿科特有,病因目前尚未明,表现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的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病所引起皮肤、黏膜、淋巴结、冠状动脉损害为儿科医生所熟知。然而川崎病早期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往往使病情复杂化。本文报道9例其他器官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对3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1987年修订标准6项者7例,5项者13例,4项者7例,3项者5例。其中非典型川崎病12例(37.5%)。发热、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变化、及指趾端脱皮在川崎病患儿中出现率最高,且指趾脱皮可作为特异性诊断指标,卡痕斑充血在婴儿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朱晓东  朱荣康 《临床荟萃》1991,6(4):164-166
川崎病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MCLS),是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因其能累及心血管系统,故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1987年4月至1990年9月共收治16例,现分析如下.一、诊断标准及Asai评分采用日本MCLS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即6项主要临床表现).本院因设备条件有限,不能用超声心动图直接监测冠状动脉的病变,故采用改良Asai评分法(见表Ⅰ)临床监视冠状动脉受累的情况.二、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60例川崎病住院患儿急性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两种用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大剂量应用效果优于小剂量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丽华  梁丽霞 《临床荟萃》2008,23(8):576-576
川崎病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川崎病常并发冠状动脉异常,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研究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1],因此早期诊断尤其重要.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本病不典型病例约20%,延误诊治是心血管受累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们收治26例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典型川崎病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锐锋 《临床医学》2004,24(11):15-16
目的:了解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25例临床表现不够诊断条件的川崎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发现.每位患儿仅有三种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每位惠儿都有指端脱皮、血小板增加甚至心脏冠状动脉扩张,确诊为不典型川崎病。结果:按川崎病治疗完全治愈。结论:儿童不典型川崎病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