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妙文教授认为,糖尿病(DM)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燥热、痰瘀互结;气阴两虚为本,燥热、痰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理因素主要有虚、燥、热、痰、瘀,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胃、肾,以脾、胃和肾为主;以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痰、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临证依标本主次和具体证型,灵活施治。金教授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总结出降糖基本方,并随症灵活加减。病证结合,复法制方,重视脾肾,气(阳)阴兼顾,多法调治,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2.
痔病治疗的关键在"津",以滋阴润燥为主要治法,并举验案一则,以阐释清热润燥、补阴生津、润肠通便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张玉兴 《四川中医》2008,26(3):79-80
临床实践证明阴吹之症确实客观存在.其主要病因燥结,津亏,痰湿,气陷,气泄,血瘀等;其类型多以阳明腑实、血虚津亏、湿浊阻滞、湿热蕴结、中气下陷、气血紊乱为主;其治法则以通腑润燥、养阴、祛湿、清热、升陷、理气、活血为要.  相似文献   

4.
杨涛 《四川中医》1999,17(8):17-18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从古到今多数医家认为其病机在于阳虚与燥热,阴虚为病之本,燥热为病之标,而燥热伤津耗气,导致气阴两座,故气阴两座在糖尿病发病机理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临床常分为阴由热盛、气阴两座以及阴阳两虚型,多以清热润燥、益气养阴、治肾为本及活血化瘀法治疗。方用白虎汤、玉女前、知柏地黄汤、生脉散等滋阴清热之方加减,且治疗中一再强调养明清热,严防燥热伤津。然而,在临床中,笔者遇到为数不少的糖尿病人并无阻应燥热之征,而以温热之象为主,表现为头身重病、困倦乏力、院门纳呆、日谈乏味、便泳舌红苦贫腻、脉…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林洪生教授以气阴两虚为其基本病机,以益肺气养肺阴为基本治法,同时结合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用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小,其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朱良春老师治疗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有独到经验,乃治燥每用甘寒养阴,甘凉培土,甘淡健脾配合盐水梨食疗,并主补虚治痹,推崇冉氏“燥甚化毒”之说,指出临床多见肺热阴伤,治节无权,不能使不津四布,脏腑失荣,故至口眼、皮肤粘膜干燥。因“燥甚化毒”燥毒伤津伤血,乃致关节,经络,肌肤不充, 不荣,不润,不温,故并发关节或肌肉疼痛。肺燥阴伤,脾不散精,胃津枯涸,故朱师重视甘凉培土以生金,并推崇缪希雍“甘平之剂,能补肝肾”之说。用药甘平,甘淡,甘寒为主。燥证之因虽有气不化津,血虚风燥,燥毒阻络,阴虚津亏等,但朱师治疗不独执一法一方,乃融养阴润燥,通络润燥,蠲痹润燥,养肝润燥,化痰解毒润燥等法于一炉。别开生面,疗效卓著,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7.
谢晶日教授认为气阴两虚、夹瘀夹毒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根本病机,从病机出发确立治法,以益气养阴、健脾养胃,疏肝和胃、调理气机,化瘀解毒、清利湿热为基本治法,临床取得显著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旷惠桃教授运用燥痹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亏虚证的经验。总结病机为气血阴津亏虚,燥、瘀、毒互结。治疗重在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标本兼治。燥痹汤是根据《温病条辨》之益胃汤以及刘渡舟之养津益胃汤加减而成。全方共奏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之功。  相似文献   

9.
朱良春老师治疗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有独到经验 ,乃治燥每用甘寒养阴 ,甘凉培土 ,甘淡健脾配合盐水梨食疗 ,并主补虚治痹 ,推崇冉氏“燥甚化毒”之说 ,指出临床多见肺热阴伤 ,治节无权 ,不能使水津四布 ,脏腑失荣 ,故至口眼、皮肤粘膜干燥。因“燥甚化毒”燥毒伤津伤血 ,乃致关节 ,经络 ,肌肤不充 ,不荣 ,不润 ,不温 ,故并发关节或肌肉疼痛。肺燥阴伤 ,脾不散精 ,胃津枯涸 ,故朱师重视甘凉培土以生金 ,并推崇缪希雍“甘平之剂 ,能补肝肾”之说。用药甘平 ,甘淡 ,甘寒为主。燥证之因虽有气不化津 ,血虚风燥 ,燥毒阻络 ,阴虚津亏等 ,但朱师治疗不独执一法一方 ,乃融养阴润燥 ,通络润燥 ,蠲痹润燥 ,养肝润燥 ,化痰解毒润燥等法于一炉。别开生面 ,疗效卓著 ,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主要病机为阴亏津少,气阴两虚,体内水液代谢输布失常,不能濡养荣润四肢百骸,从而导致干燥症状的发生。益气养阴润燥是基本治法,包括益气健脾、宣肺布津、滋肝润燥、补肾生津等,常用山药、白术等益气,麦冬、沙参、白芍等养阴。燥痹日久,津液亏少,停滞炼结为痰,痰瘀交阻,燥痰瘀搏结,久而化毒,形成燥毒,瘀阻络脉;治宜清热解毒,化痰通络蠲痹,常用红藤、白花蛇舌草、赤芍、牡丹皮、山慈菇、僵蚕等以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肺炎辨证分型临床报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中医病机及常见证型。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1篇文献共2256例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病机。结果:61篇文献中单证型者占27.0%,二证型者占53.3%,三证型者占19.7%。单证中多见的证型为气阴(津)两虚型占38.4%,热毒阴虚型占20.6%,肺燥津(阴)亏型占16.7%,热毒内蕴型占14.3%,肺络血瘀型及肺肾阴虚型较少见,均占0.05%。二证型中多见的证型依次为热毒血瘀、气阴两虚型占29.1%,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占28.5%,热毒伤阴(津)、肺络瘀阻型占25.3%,少见的证型为肺脾气虚、湿阻血瘀型占0.09%,火热伤肺,脾肾亏虚型0.06%,气阴两虚,余毒未尽型0.02%。三证型以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型为主。结论: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为放射性肺炎的常见中医证型,其公认的病机为热毒(火)、肺燥、阴虚、气虚、津亏、血瘀、痰阻。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疗效确切,不同医家对放射性肺炎的辨证、治法、方药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从中医对放射性肺炎的病机、辨证、治疗几个方面加以综述。放射性肺炎基本病机为热毒耗伤气阴,损伤血络,热毒蕴结。辨证以肺燥阴(津)亏、热毒犯肺、痰瘀互结为主,且以阴虚证型为主。经方与验方在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中都显现出很好的疗效,通过各家选方用药可以看出放射性肺炎的治法以养阴生津为主,兼以清热、活血,其疗效也通过基础与临床试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肖国兴 《四川中医》2009,27(1):36-37
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重要治法,至今不但对温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某些病理相同的阴血两虚、汗证等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阴血津汗的生理病理,并结合临床辨证地总结了生津止汗等治法方药,并例举了难治病案,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益气养阴法是中医针对气阴两虚病证而设定的补益法,即通过补益人体的气阴,以消除气阴不足证候,或扶正以祛邪,促使疾病向愈的治法.近年来,笔者对一些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气阴两虚证的病人,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均收到良好效果,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脾阴虚辨治干燥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学在治疗本病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稳定,优势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从脾阴虚的角度,探讨了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结合实验研究,从侧面论证其合理性。认为从脾阴虚辨治干燥综合征的基本治法为育阴增液化津、益气养阴生津、化瘀解毒通津及用药规律为首用酸甘柔润,伍以甘寒育阴,合以辛散升发,为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临证指南医案》为研究内容,分析、总结叶天士的"存胃阴"思想。其"胃阴学说"倡导脾胃分治,注重保存胃津,存胃阴的的同时需顾护胃气、胃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叶天士的"胃阴学说"在治病用药中的体现。清火润胃法、增液润燥法、补肝和胃法、润胃益肺法是其常用治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采用润燥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单纯甲泼尼龙治疗)与观察组(25例,加用润燥汤治疗),研究比对有效率、ESSDAI评分与ESSPRI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ESSDAI评分与ESSPRI评分更低(P0.05)。结论:润燥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陈晓云  陈湘君  顾军花 《陕西中医》2006,27(11):1361-1363
目的:观察酸甘生津法对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予中药酸甘生津方或西药激素治疗。结果:从总体疗效看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近期疗效中药组较西药组有一定优势(P<0.05),远期疗效中药组显著优于西药组(P<0.01)。其中中药组,无论短期长期、治疗后气阴两虚型症候改善均较阴虚津亏型好分别为P<0.05、P<0.01。提示:中药组改善症状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且对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证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云南因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较其他省份更容易出现燥邪致病,属温病学"温燥"范畴,魏丹霞教授师从于云南省荣誉名中医陆家龙教授,传承陆老"益气养阴生津、清肺润燥"之法,结合叶天士"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学术思想,主张以生津止汗以养阴润燥,因津与汗都属于人体阴液的组成部分,津汗亏则阴伤燥生,生津止汗养阴则燥除,运用这种治疗思路,临床在治疗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历代医家治疗噎膈的经验,提出本病的病机早期以气、火、痰、瘀为主,治宜清膈降逆、涤痰散瘀;晚期以正气虚弱为主,治宜攻补兼施;基本病机为津伤血少,因此宜将滋阴润燥、养血生津贯穿治疗始终,并应注意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