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浅谈冠心病从痰瘀分型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华 《光明中医》2009,24(9):1787-1788
痰是津液不化所致病理产物,瘀是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根据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分四型,即气虚血瘀,痰浊阻滞;心阴亏虚,瘀痰同病;气阴两虚,痰浊痹阻;心阳亏虚,痰瘀同病.依据痰瘀寒热性质的不同分为两型:寒凝血瘀,痰浊阻滞;痰热瘀血,阻滞心脉.根据所累及脏腑不同分为四型:心肺同病,肺气不畅;心脾同病,脾胃损伤;心肝同病,情志抑郁;心肾同病,肾中元阳不足.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探析心衰中医治疗思路,笔者认为心衰与肾、心关系密切,病因病机为肾阳虚不仅导致心阳虚,亦致脾、肺、肝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得不到正常运化,产生血瘀、痰浊、水湿耗减气血津液,肾阳失其气血津液补充而亏竭,心阳失其肾阳温煦亦亏竭,肾与心在病理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以致恶性循环,引发心衰发生发展。肾阳虚为本虚,血瘀、痰浊、水湿为标实。肾阳虚为因,心衰为果。治疗应当温补肾阳为主,以温通心阳为辅,兼顾化瘀、祛痰、利水为标之法。只要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心衰从肾阳虚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指出痰是津液不化所致病理产物;瘀是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根据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分四型,即:气虚血瘀,痰浊阻滞;心阴亏虚,瘀痰同病;气阴两虚,痰瘀痹阻;心阳亏虚,痰瘀同病。依据痰瘀寒热性质不同分为两型:寒凝血瘀,痰浊阻滞;痰热瘀血,阻滞心脉。根据所累脏腑不同分为四型:心肺同病肺气不畅;心脾同病,脾胃损伤;心肝同病,情志抑郁;心肾同病,肾中元阳不足。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的病理多为肝脾肾三脏虚损及痰瘀互结。本文从通阳泻浊化瘀。行气泻浊化瘀,健脾泻浊化瘀,益肾泻浊化瘀、温肾泻浊化瘀五个方面论述其证治。  相似文献   

5.
周艳 《中国中医急症》2014,(6):1090-1091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该疾病多由于心脏疾患的长期迁延、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或感受外邪等引起,进而导致的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亏虚或夹痰夹瘀等为主要病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心衰因心气、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最终导致痰浊、水饮.血瘀的产生乃脏腑气血运行障碍所致,随着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逐渐认识到血瘀之邪贯穿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始终,在心气、心阳亏虚时就已出现血瘀之证.  相似文献   

6.
探讨记忆力减退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认为记忆力减退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症。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肾,与肝、脑、肺有一定联系。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是心虚、肾虚、脾虚、气血衰少和脑髓不足;实者多为瘀血、痰浊、肝气郁滞、心经浊火。病因以内伤居多,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通过多脏腑的演变,最终导致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两端,心脾肾的亏损是其内在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是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探讨记忆力减退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认为记忆力减退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症。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肾,与肝、脑、肺有一定联系。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是心虚、肾虚、脾虚、气血衰少和脑髓不足;实者多为瘀血、痰浊、肝气郁滞、心经浊火。病因以内伤居多,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通过多脏腑的演变,最终导致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两端,心脾肾的亏损是其内在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是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心功能衰竭当属心少阴病,常及肺、脾、肾;病机复杂,虚瘀交错,痰浊互见;左心衰属阳气虚衰,痰浊内停,治当温阳祛痰;右心衰属血凝湿停,治当化瘀行水;危重之证,常见阴阳乖隔;脉数汗出之象,不可即辨为热,切忌妄施寒药.  相似文献   

9.
肾为五脏之根本,阴阳之根,与心阴阳互资,水火既济,肾脏阴阳失调,全身脏腑受累,终致心阳不足,发为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从肾论治,注重心肾相交,滋养肾中精气,温补肾阳,切合心肾阳虚的基础病机,补肾活血是治疗心衰的一个高层次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冠心病从肾论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冠心病的病因病机阐述 冠心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胸痹病,中医学对胸痹病的认识,目前已取得共识,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系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标实乃气滞、寒凝、痰浊与血瘀的形成。心主血脉,胸为清阳之府,体阴而用阳,浊阴内干,心脉闭阻而发病。本病的发生与五脏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跟心肾的关系最为密切。“阳本乎阴,心本乎肾”,肾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也是心阴心阳之化源。若心阳不振,一方面不能温运心气,心气不足,  相似文献   

11.
宋伯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缓慢型心律失常之病位在心,责之于脾,根源在肾。病本乃心脾肾诸脏阳气虚损,病标为痰浊、瘀血阻滞。治疗当以扶正通阳为主,化瘀祛痰为标。温补肾阳既可温补一身之阳,亦能温补脾阳、心阳,常用黄芪、党参、白术、淫羊藿、仙茅、巴戟天、附子、肉苁蓉、杜仲、补骨脂、鹿角等。配以温阳疏风(如千姜、桂枝、细辛、麻黄、葛根)、活瘀化痰之剂,稍佐养阴之品(如熟地黄、黄精、首乌)。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晓斌  孔立 《环球中医药》2011,4(3):201-203
心气虚衰是心衰发病的根本原因,心阳虚衰是心气虚衰发展加重的必然阶段,血瘀是心衰的重要病理环节,痰浊、水饮是心衰发展的最终结果,心阴虚是心阳虚的病理基础.心气虚导致的心阳虚、心阴虚为心衰病之本,由心气虚、心阳虚导致的瘀血、痰浊、水饮为心衰病之标.  相似文献   

13.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迁延,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李国勤教授认为肺胀亦属肺系疾患的重症,病变首先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病性均属本虚标实,但有偏实、偏虚之不同,其中本虚即指肺、脾、肾、心诸脏之虚,标实主要为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内生,或寒化成饮、或化热成痰热内蕴,病久肺气郁闭,治节失司,心脉不利,瘀血内生,故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致痰浊、水饮、瘀血错杂,相互影响,同病为患。治疗应先分清实虚,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心气虚乃慢性心衰发病之根本。心气虚而致瘀,瘀血不行而化水、化痰,痰、瘀、水等病理产物反过来进一步耗损心气。痰由瘀来,瘀因痰生,在心衰后期痰瘀互结与心之气虚阳虚相互交错。针对虚、瘀、痰等复杂的病机特点应以补心气为根本,在慢性心衰3期分治过程中灵活运用活血化瘀、祛痰化浊药物。心气虚贯穿整个慢性心力衰竭全程,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在慢性心衰的不同时期运用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迁延,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李国勤教授认为肺胀亦属肺系疾患的重症,病变首先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病性均属本虚标实,但有偏实、偏虚之不同,其中本虚即指肺、脾、肾、心诸脏之虚,标实主要为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内生,或寒化成饮、或化热成痰热内蕴,病久肺气郁闭,治节失司,心脉不利,瘀血内生,故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致痰浊、水饮、瘀血错杂,相互影响,同病为患.治疗应先分清实虚,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为饮食失宜、情志失调等各种因素所导致脾失健运,久之及肾,脾肾俱虚,造成湿、热、痰、瘀、毒邪痹阻而成。高尿酸血症疾病过程中多兼加湿浊和瘀血,湿浊和瘀血既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二者在疾病过程中相互影响,渐成浊瘀交阻之标象。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时既要注重治病必求于本,又要标本兼治。笔者认为高尿酸血症的病机关键为脾肾亏虚,阴火内生,浊瘀交阻,以补脾益肾、清阴火、降浊化瘀为治疗大法。脾肾亏虚是高尿酸血症的根本病机。  相似文献   

17.
尹龙  田金洲  时晶 《吉林中医药》2011,31(6):495-497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位在脑髓,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脑府气血逆乱,脑髓失养,致毒邪内生,脑髓受损,神机失用.早期病机与心、肝、脾三者失用有关,后期病机与肺、肾失于滋养有关.除瘀血和痰浊外,毒邪内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亦文  张兆娟 《光明中医》2013,28(3):462-463
王法德主任认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位主要在脑,亦涉及肝、肾、心、脾等诸脏;肾精亏虚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肾精亏损、脏腑虚衰以致痰瘀内生,痹阻脑窍是其发生、发展的共性机制,痰浊、瘀血既是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治疗本病以补肾、化瘀、涤痰为基本的治疗大法。临床根据患者肾虚、血瘀、痰阻三方面孰轻孰重、哪方面为主,确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张六通  邱幸凡 《陕西中医》2001,22(8):479-481
根据各地对老年痴呆的中医病机学研究 ,总结出老年痴呆与肾阴不足 ,情气失调 ,痰湿不化 ,瘀蔽心窍等肾、肝、心、脾四脏的病理变化有关 ,并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 ,强调了家庭的护养因素等。作者总结出老年痴呆的病因病机与七情内伤、久病耗损、年迈体虚致脏腑失和有关。本文就痰浊和瘀血两种病理产物对本病的影响 ,认为痰浊是加速脑衰老的重要因素 ,瘀血是本病的重要病理  相似文献   

20.
王越 《环球中医药》2020,13(2):242-244
邹勇教授认为发生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为心虚为本,痰瘀为标。心虚为心阳、心气、心阴不足,痰浊、瘀血阻滞心络为其标,并与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邹勇教授辨机论治,注重药物性味,治病求本,以温心阳、补心气、滋心阴从本立法,重视调理后天脾胃以顾护生气之源,临床结合实际考虑肝、肾对形成胸痹的影响,以活血化痰,疏理气机从标通心络。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个人体质,合理运用五运六气规律遣方用药,并结合现代药理用药,方用生脉散为基础加减,临床应用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