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小包装及散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并分析不同季节与环境对其含水量与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10种小包装和散装中药饮片在不同季节、环境下含水量,并观察和记录两种中药饮片性状改变情况。结果:14个月内小包装饮片含水量未明显受环境湿度的影响,散装饮片出现明显受环境湿度改变的影响,且小包装饮片在各时间点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装饮片中甘草、款冬花、麦冬、生大黄、酒大黄及炙甘草在各时间点含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薏苡仁、麦冬、生黄芪、生大黄及党参的散装饮片含水量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小包装饮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个月内,甘草、薏苡仁、炙黄芩、生黄芪、党参及炙甘草的散装及小包装饮片均出现外观性状变化,款冬花、麦冬、酒大黄及生大黄均未出现外观性状变化。结论:小包装和散装中药饮片在不同季节、环境改变下,含水量和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化,但小包装饮片所受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的水分吸附和热力学特性,为其干燥和储存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静态称重法测定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在25,35,45℃下的吸附等温线,采用7种常用的水分吸附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确定最佳模型,研究3种饮片的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生大黄、酒大黄与大黄炭的吸附最佳模型均为GAB模型,在25,35,45℃条件下大黄炭的绝对安全含水量分别为7.43%,6.79%,6.20%;酒大黄分别为8.68%,8.17%,7.03%;生大黄分别为9.88%,9.36%,7.77%;相对安全含水量大黄炭分别为9.46%,8.63%,8.21%;酒大黄分别为11.49%,11.03%,9.74%;生大黄分别为13.49%,12.66%,11.14%。3种饮片净等量吸附热(Qst)和微分熵(Sd)都随着平衡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Qst和Sd符合熵-焓互补理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的等速温度分别为386.66,391.15,394.34 K(单位换算为1 K=-272.15℃),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0.372 2,0.406 0,0.372 2 kJ·mol-1,吸附过程都是由焓驱动的非自发过程。结论:3种饮片的平衡含水量,单分子层含水量,Qst和Sd的大小排序均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饮片吸湿能力排序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炒炙方法明显影响3种大黄饮片的吸湿性与热力学性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炒炙的温度较高致使生大黄中的吸湿性强的基团减少,疏水性强的物质增加,以及饮片质构的变化。通过对3种大黄饮片水分吸附特性的研究,可为其储存条件和干燥工艺等方面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蜜紫菀小包装饮片与散装饮片在贮存期间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留样观察法,以饮片外观性状、水分、浸出物、含量等为评价指标,常温放置0、3、6、12个月,分别观察、检测不同时期蜜紫菀小包装饮片和散装饮片内外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常温贮存1年后,蜜紫菀小包装饮片的外观性状、内在质量明显优于散装饮片。结论:该结果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贮藏、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拟建立快速区分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的客观量化判别方法,为薏苡仁不同饮片的工艺规范化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区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色仪测定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粉末色度值L*、a*、b*,计算E*ab,统计分析薏苡仁不同饮片与其粉末色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薏苡仁不同饮片的数学判别模型和95%可信区间范围。结果:通过秩和检验与秩相关分析可知:L*、a*、E*ab与样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5;|r|>0.8);通过Wilks'' Lambda与Fisher判别分析,实现了薏苡仁不同饮片标准化判别,建立专属性线性判别函数:薏苡仁=447.378L*+393.192a*-289.087E*ab-6 664.567;法薏苡仁=268.996L*+321.422a*-116.086E*ab-6 352.510;麸炒薏苡仁=538.049L*+470.526a*-384.469E*ab-6 330.551,并通过交叉判别与L*、a*、E*ab三维散点图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分光光度测色仪将薏苡仁不同饮片外观颜色数字化,结合统计学对其进行判别分析具有一定可行性,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为指导中药鉴别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10)
目的:了解甘草饮片和细粉水分吸湿热力学性质,为指导其干燥和储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静态水分称重法,测定甘草饮片和细粉在3个温度下的平衡含水量,研究甘草饮片和细粉水分吸附热力学。结果:甘草饮片和细粉等温吸附线属于Ⅲ型等温线,其最佳模型为GAB模型,并计算出相对安全含水量和绝对安全含水量。甘草饮片和细粉的净等量吸附热(Q_(st))和微分熵(S_d)都随着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净等量吸附热和微分熵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符合熵-焓互补理论,吸附过程都由焓驱动且为自发过程。结论:该实验GAB模型较好地预测了甘草饮片和细粉的吸湿平衡含水量,为甘草饮片和细粉安全水分的控制和科学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饮片温度、颜色变化的相关性,为阐明白术炮制原理及其炮制工艺的优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炒药机炒制白术,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得麸炒白术样品;采用HPLC测定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水(5∶95),检测波长284 nm。采用二维红外成像仪测量麸炒不同时间点的饮片温度;采用色彩色差计测量麸炒不同时间点的饮片颜色。结果:白术生品未检出5-羟甲基糠醛;随着麸炒时间延长,5-羟甲基糠醛含量缓慢增加,至饮片炒至15 min左右,饮片温度达到150℃左右时,5-羟甲基糠醛含量突然急剧升高,此时饮片颜色b*(颜色的黄蓝程度)进入显著下降阶段。结论:白术麸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呈规律性变化,且与饮片温度、颜色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2,(12)
目的:建立冬瓜子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饮片性状、显微特征研究方法,薄层色谱法,水分测定法,总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及总酚测定法。结果:全国不同地区12批冬瓜子饮片有相似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显色一致,根据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总酚测定结果,制定冬瓜子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为不得低于6.0%(单边冬瓜子)、12.0%(双边冬瓜子),总酚含量为不得低于3.0%。结论:制定的冬瓜子饮片质量标准全面、可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5批生品及其麸炒品进行谱效关系分析,分别找出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并比较麸炒前后谱-效关系差异。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9个共有峰。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与麸炒品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品组比较,麸炒薏苡仁各药效指标明显高于生品。麸炒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GAS、MTL、SS、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生品;生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VIP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麸炒品。结论薏苡仁治疗脾虚水湿不化的药效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结果,麸炒后药效明显高于麸炒前。  相似文献   

9.
陈鹏  肖晓燕  梅茜  李林  毛春芹  刘明贵  陆兔林  徐葱茏 《中草药》2022,53(14):4285-4297
目的 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的色泽与气味进行客观量化并对色泽与气味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CM-5型分光测色计(电子眼)及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并通过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风味热图等方法对获取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薏苡仁外观色泽整体上呈现变暗(L*值不断降低)、变红(a*值不断增加)、变黄(b*值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基于粉末色度值L*、a*、b*所构建的判别函数实现了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薏苡仁固有及在麸炒过程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气味物质,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挥发性气味物质的丰富度不断提高。热图分析结果表明1-丁烯、2-丁烯、丙烯醛、乙硫醇、2-丁醇、乙偶姻、1,4-二氧六环、丙二醇、1-甲基-1H-吡咯、甲基环己烯、丁酸乙酯、丁基二甲硫醚、糠醇、辛内酯14种成分在薏苡仁麸炒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PCA与DFA均可实现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结论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质量常数中药饮片等级划分方法应用于麸炒苍术饮片的等级评价中,以期建立合理的麸炒苍术饮片等级标准。方法 收集来自主要中药材交易市场及其道地产区、主产区的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批号、不同产地的22批麸炒苍术饮片样品,对其外观形态参数、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计算其质量常数(A)及百分质量常数(A%)对22批麸炒苍术饮片样品进行等级划分。结果 所收集的22批麸炒苍术饮片样品的A为0.92~3.37;若将麸炒苍术样品分为3个等级,一等品为A%≥80%(A≥2.70)的麸炒苍术饮片,共有1批;二等品为50%≤A%<80%的麸炒苍术饮片(1.69≤A<2.70),共有11批;其余10批为三等品,即A%<50 %(A<1.69)的饮片。结论 质量常数方法用于划分麸炒苍术饮片等级是可行的,能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不同等级麸炒苍术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梅茜  许金国  苏联麟  毛春芹  陆兔林  房方 《中草药》2023,54(16):5165-5171
目的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枳壳Aurantii Fructus饮片麸炒前后气味差异标志物进行快速识别研究,拟建立一种基于气味的有效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的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生、麸炒枳壳饮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检测方法,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采用主成分析、判别因子分析方法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建立了生、麸炒枳壳饮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方法,通过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指纹图谱分析,匹配出11个气味特征成分,推测D-柠檬烯、β-月桂烯、γ-松油烯为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差异标志物。结论 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较好地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特征成分,可应用于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在线监测,为饮片不同炮制品的快速识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春节期间,上海中药饮片市场繁荣,供销两旺。中药精制小包装饮片呈现出俏销态势,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全面走俏,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据上海顺天堂国药号药业有限公司邵林岗总经理介绍,2004年春节期间最俏销的中药精制小包装饮片是:冬虫夏草、野山人参、哈士蟆油、西洋参、黄芪、白术、太子参、何首乌、海马、党参等。最畅销一般中药饮片是:丹参、川贝母、枸杞、当归、灵芝、天麻、杜仲、三七、石斛、麦冬、半夏、茯苓、山药、山楂、地黄等。上海中药精制小包装饮片俏销  相似文献   

13.
钟燕珠 《中医药导报》2011,17(10):75-77
从中药小包装饮片规格的选择、药斗的设计、医生处方的用量要求、更换时间的选择、调配方法的选择、调配上的拆零问题、小包装供应问题、色标管理、饮片质量监测等方面论述由中药房散装中药调配到小包装饮片调配成功更换和顺利应用的经验,为将更换中药小包装饮片的使用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包装方法和储藏条件对羌活饮片质量的影响,确定羌活饮片的最佳包装方法和适宜储藏条件。方法:将不同包装的羌活饮片置于不同环境中储存,进行为期1年的长期稳定性试验,定期观测羌活饮片的外观、含水量、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结果:1年储藏期间,不同包装、储藏条件下的羌活饮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品质变化。其中,聚乙烯塑料袋和聚乙烯铝箔复合袋包装的样品外观性状保存较好;聚乙烯塑料袋包装的样品含水量波动相对小,月间含水量RSD都低于11.5%;各样品的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但以塑料袋密封包装、避光阴凉储存的样品其浸出物年间损失量最小(1.27%),挥发油月均损耗率最低(0.08%)。结论:塑料袋密封包装、避光阴凉储条件存能较好地保存羌活饮片的品质,适宜于羌活饮片的储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蒙古黄芪原药材、生饮片及其炮制品进行质量差异性研究。方法选取道地蒙古黄芪的药用部位根,制备成生饮片及炮制品,进行炮制前后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量的比较研究,分析质量差异性原因。结果成分量由高到低分别为黄芪甲苷:原药材生饮片蜜炙品酒炙品盐炙品炒制品;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总多糖:原药材生饮片酒炙品盐炙品蜜炙品炒制品;总黄酮:原药材酒炙品生饮片盐炙品蜜炙品炒制品;总皂苷:原药材蜜炙品生饮片酒炙品盐炙品炒制品。结论温度和辅料保护可能是影响蒙古黄芪原药材、生饮片及其炮制品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3种大黄饮片在贮存过程中5种蒽醌成分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3种大黄饮片在贮存中过程中5种蒽醌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贮存1,3,6,9和12月的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的5种蒽醌成分在3种大黄饮片的贮存过程中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以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下降最为明显。3种饮片中熟大黄的蒽醌成分含量下降较小,而酒大黄的蒽醌成分含量下降最为明显。结论:大黄饮片在贮存过程中蒽醌成分下降明显。炮制工艺的不同对大黄饮片贮存中蒽醌成分含量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米炒、蜜炙、麸炒、土炒等方法炮制的党参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测定比重、煎煮液的pH值,粘度值、电导值的方法对一系列水浸液实验进行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党参的四种饮片的特征明显.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鉴别党参饮片.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临床经验精选别直参、红参、潞党参、太子参 ,白炒参、生晒参、南沙参、北沙参、生黄芪、炙黄芪、苍术、白术、生薏苡仁、炒薏仁、茯苓、茯苓皮、猪苓、川桂枝、肉桂、鲜生地、生地黄、熟地黄、生大黄、制大黄、车前子、车前草 12组近似功用药物 (炮制加工不同或药用部位不同 )和黄芪、淮山药 ,杜仲、川断、狗脊 ,巴戟天、肉苁蓉 ,仙茅、仙灵脾 ,蒲公英、紫花地丁 ,苦参、土茯苓 ,昆布、海藻 ,荠菜花、白茅根 ,知母、黄柏 ,玄参、麦冬 ,荔枝草、白花蛇舌草 ,六月雪、玉米须 ,益母草、泽兰、路路通 ,茅根、芦根等 14组对药配伍药物 (合计共 5 6味药 )从药物性味、功用主治、今古论述、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介绍了这些药物在中医肾病临床的应用体会 ,对临床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肾病辨证用药及其配伍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伟  何伟明 《中医药学刊》2003,21(1):105-107
根据临床经验精选别直参,红参、潞党参、太子参、白炒参,生晒参,南沙参,北沙参,生黄芪、炙黄芪、苍术、白术、生薏苡仁、炒薏仁、茯苓皮、猪苓、川桂枝、肉桂、鲜生地,生地黄、熟地黄、生大黄、制大黄、车前子、车前草12组近似功用药物(炮制加工不同或药用部位不同)和黄芪、淮山药、杜仲、川断、狗脊、巴戟天、肉苁蓉、仙茅,仙灵脾、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参,土茯苓、昆布,海藻、齐菜花,白茅根,知母,黄柏,玄参,麦冬,荔枝草,白花蛇舌草,六月雪,玉米须,益母草,泽兰,路路通,茅根,芦根等14组对药配伍药物(合计共56味药)从药物性味、功用主治,今古论述,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介绍了这些药物在中医肾病临床的应用体会,对临床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苍术不同炮制品健脾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考察苍术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健脾作用。方法 :选用小鼠抗疲劳实验及大黄脾虚小鼠模型 ,观察苍术不同炮制品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 :苍术各炮制品 (麸炒、泔润炒、泔浸品、泔浸炒 )能明显增加脾虚小鼠体重 ,改善小鼠脾虚症状 ,抑制炭末在小肠中的推进率 ,延长游泳时间 ;且以麸炒及泔润炒的作用明显 ,生品作用不明显。结论 :苍术不同炮制品均有健脾作用 ,尤以麸炒与泔润炒品健脾作用明显 ,而生品健脾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