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2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予石氏理气固腰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及JOA腰部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10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8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评分的降低与JOA腰部功能评分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腰痛,改善腰部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低频电针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疗程28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法(LKSS)观察两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低频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康复学指标评估  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电针膝眼穴治疗4周,对照组予以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4周;治疗前后予Lequesne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治疗效果,并用等速肌力测试指标评定治疗前后股四头肌各项参数  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Lequesne评分症状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周后两组VAS评分、Lequesne评分症状改善率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 其中VAS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Lequesne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峰值力矩(PT)、相对峰值力矩(PTWB)、疲劳指数(WF)、峰力矩对应角度(APT)指标均有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并能改善股四头肌肌力,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及膝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膝痹宁Ⅱ方在内服药物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探索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回顾性队列设计,收集江苏省中医院骨科门诊内服药物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病案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根据是否服用膝痹宁Ⅱ方治疗分为非暴露组(573例)和暴露组(427例),应用IBM SPSS 27.0对筛选出的1 000例基线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依据病案基线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出334对,两组共668例病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6、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总评分、日本膝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JKOM)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治疗前后WOMAC总分改善率判定的临床治愈作为终点事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AS、WOMAC总评分、JKOM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VAS、WOMAC总评分、JKOM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12周后,与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更高(χ2=14.36、64.8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6、12周后VAS,WOMAC疼痛、僵硬、功能评分、JKOM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与同时间点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治疗2、12周后VAS,6、12周后WOMAC疼痛,12周后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暴露组治疗6、12周后JKOM评分降低,治疗2、6、12周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12周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影响临床治愈的因素包括病程,饮酒史,高血压,冠心病和服用膝痹宁Ⅱ(P<0.05,P<0.01)。与同时间点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治疗2、12周后胃脘不适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腹泻、呕吐的发生稍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应用膝痹宁Ⅱ口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显著降低VAS、WOMAC总评分、JKOM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其中远期疗效差异更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肌骨超声观察并客观评价毫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并发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并发滑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毫火针加TDP照射,对照组予单纯针刺加TDP照射,两组疗程均为2周。运用肌骨超声观察膝关节滑膜厚度和关节积液深度,比较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及膝关节周径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滑膜厚度与关节积液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滑膜厚度与关节积液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与WOMA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疼痛VAS评分与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膝关节周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膝关节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单纯针刺疗法相比,毫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并发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膝关节肿胀,改善滑膜病变,减少关节积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凉血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治疗组予凉血清热利湿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瘙痒程度、中医证候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71.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瘙痒程度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凉血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经饮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复方炔诺酮片或布洛芬胶囊,治疗组予中药舒经饮。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8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内停药6个月及1年后比较,治疗组痛经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痛经证候积分显著升高(P<0.05);组间停药6个月及1年后比较,痛经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经饮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显著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正化湿通淋方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女性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老年再发性尿路感染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分期治疗,对照组加用泌淋清胶囊,治疗组加用扶正化湿通淋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随访3个月并比较再发率  结果:①试验结束时,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6例,最终完成试验病例6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68.9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随访期间,组间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扶正化湿通淋方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女性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满意,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汁菌群的影响。  方法:将81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54例)。两组均外敷金黄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组则口服消痈方颗粒(随证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乳痈症状体征量化积分、乳汁细菌阳性率及特定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4.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中乳房疼痛、皮肤发红、肿块大小、肿块数目、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乳房肿块大小、肿块数目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汁细菌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乳汁中链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上述细菌数量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口服头孢地尼联合金黄膏外敷比较,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消散结块功效更为显著,且有利于降低乳汁细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三维立体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三维立体牵引装置治疗(三维立体间歇牵引),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牵引椅治疗(传统连续牵引)。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NDI)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未见脱落病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传统颈椎牵引相比,中医三维立体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地缓解颈椎疼痛及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金黄膏外敷联合小夹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门急诊骨科接诊的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金黄膏外敷联合小夹板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精湿敷联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VAS评分、AOF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试验期间,两组均无脱落,完成试验80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对比,在踝关节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联合小夹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使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对早期功能锻炼、加速踝关节康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于春英  李丽  陈蔚 《天津中医药》2023,40(10):1243-1247
[目的] 探讨改良金黄膏治疗急性胰腺炎(AP)腑实热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60例腑实热结证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金黄膏外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RP、IL-6、IL-1β、TNF-α水平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胀、肠鸣音、进食及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应用改良金黄膏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多维度评估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接受保守治疗的104例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D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随访1月,多维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从主观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客观指标可视化压痛指数、可视化膝关节活动度分别对患者的疼痛和功能进行评估,并测定中医证候积分、测定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综合评定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及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压痛指数、关节活动度、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WOMAC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压痛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SR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4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2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TDP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从主客观两方面均可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并可改善中医证候量化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ABI及IMT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BI水平、IMT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ABI水平、IMT厚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弹性及下肢功能不全,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瘀清痹方熏洗结合关节镜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8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两组均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及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祛瘀清痹方熏洗,疗程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及关节液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3水平  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2.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关节液TNF-α、IL-1β、MMP-3、MMP-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祛瘀清痹方熏洗可调控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炎性介质水平以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带固本方联合甲硝唑栓治疗阴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阴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甲硝唑栓阴道纳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清带固本方。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及阴道健康积分的情况,比较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阴道清洁度、阴道健康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阴道清洁度、阴道健康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访期间,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带固本方联合甲硝唑栓治疗阴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味治疗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50例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降散加味,疗程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升降散加味治疗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的主要机制是降低炎症因子以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上肢肿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上肢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术后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芒硝袋外敷。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腕关节周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G-W)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腕关节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腕关节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周径减少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腕关节G-W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腕关节G-W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芒硝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上肢肿胀的疗效显著,同时还可避免静脉用药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合养阴方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2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治疗组予香砂六君合养阴方。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69.4%,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嗳气、大便不畅积分明显减少(P<0.05),而疲乏无力、口干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疲乏无力、口干、大便不畅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香砂六君合养阴方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27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116例)与对照组(111例)。治疗组予中药配方颗粒剂(复方黄芩汤或复方仙麦汤),对照组予中药饮片汤剂(复方黄芩汤或复方仙麦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血压值(SBP、DBP)、血压达标率、中医证候积分及用药安全性。脱落、剔除病例共26例。疗程4周,采用非劣效检验分析两组在诊室血压平均下降水平、血压达标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性  结果:①试验期间,符合FAS集225例,其中治疗组115例,对照组110例;PPS集201例,其中治疗组99例,对照组102例。②在FAS与PPS集中,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SBP与DB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SBP与DB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成立。③组间治疗后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不劣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