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收集近年相关文献,综述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所面临的生长发育、学习、生活、心理等诸多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医疗、教育、生活、心理等干预措施。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主要存在生活、教育和心理关怀需求,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特别是开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研究,以探讨适合不同关怀需求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县受艾滋病影响的10~15岁儿童45名,进行为期10个月的综合心理支持,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有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体验的儿童占44.4%(20/45),干预后下降到20.0%(9/45);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偏执等各个因子,干预之后均显著改善。结论综合心理支持对于促进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接受与承诺疗法(ACT)是一种摆脱心理僵化,接纳事实,提高心理灵活性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法,有利于艾滋病患者改变心理负面状态,刺激其积极主动行为,是一个值得被尝试的认知行为疗法。本文从相关概念、应用现状、相关测量工具等角度归纳总结接纳与承诺疗法,为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艾滋病心理灵活性相关研究的开展与实践提供借鉴。未来应结合我国艾滋病患者的特点,继续开展相关的探索与研究,最终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环境,促进艾滋病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安全感和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关系,为制定帮扶政策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232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1 640名普通儿童,使用t检验、Pearson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组间差异、分析社交焦虑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安全感显著低于普通儿童(t=6.61,P0.01),社交焦虑显著高于普通儿童(t=-22.29,P0.01);女童的社交焦虑得分(26.58±2.61)分,显著高于男童(18.91±2.35)分,(t=-23.51,P0.01);女童的心理安全感得分(28.83±11.08)分,显著低于男童(57.68±15.74)分,(t=16.14,P0.01);相关分析表明,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与社交焦虑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637~-0.695,P0.01);受艾滋病影响女童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负向预测心理安全感及其各维度,同学关系差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安全感及其各维度,R~2值在54%~56%之间(P0.01)。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交焦虑偏高、心理安全感水平偏低,降低社交焦虑能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李红  黄艳丽  王国英  王萍  赵伟 《山东医药》2012,52(23):69-7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对行夫精人工授精(AIH)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28例拟行AIH的不孕症患者按照受术先后顺序编号,去除失访病例,单号111例(观察组),双号109例(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行AIH治疗,观察组行4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健康教育,不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可减轻AIH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其进行4 w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密切相关.结论 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对无配偶患者,效果更明显,临床应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预防关怀项目县艾滋病及其他脆弱家庭中心儿童的身心健康现况,为项目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在云南省某项目县选取250名0-17岁来自受艾滋病、吸毒和贫困影响家庭的儿童,测量身高,并对其中154名6岁以上儿童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来自三种家庭的儿童的身高没有显著性差异,心理状况有显著性差异。近68%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对生活中的事也不能决定怎么办;58%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害怕别人不和他(她)玩;67%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比较自信,但仍低于受吸毒影响的儿童(89%)。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家庭的儿童与其他脆弱家庭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同,社区关怀项目应考虑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儿童和儿童抚养人的视角,初步了解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父母感染艾滋病对儿童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19名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20名儿童抚养人以及8名社区关键知情人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儿童存在害怕、焦虑、悲伤、自卑等心理问题。针对儿童的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对儿童的孤立、漠视和拒绝。儿童依赖抚养人和同伴获得心理上的支持。结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中原地区受AIDS影响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定中原地区受艾滋病(AIDS)影响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为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AS 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受艾滋病影响的初中生120人,其中双孤儿童33人,单孤儿童43人,受AIDS影响的双亲儿童44人.AIDS致双孤儿童的SCL-90总分(161.36±41.17)分,明显高于AIDS致单孤儿童的(137.37±33.32)分和受AIDS影响的双亲儿童的(141.82±39.36)分.AIDS单孤儿童中女孩的总分(147.07±34.75)明显高于男孩(119.27±21.50).结论 受AIDS影响的儿童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在为其提供心理支持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性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原部分农村地区受艾滋病(AIDS)影响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现况,为进一步开展关怀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对中原地区3个县117名受AIDS影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49%的儿童对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意;22%的儿童认知成分低于一般水平;情感成分极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儿童占39%;在情感成分和一些维度水平上受AIDS影响儿童低于一般农村儿童;受AIDS影响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在不同的地区和年龄组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结论在社区、学校、家庭对受AIDS影响儿童的支持中,以儿童为中心,了解儿童的需求,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视青春期教育和职业培训,尊重儿童的意见,提高儿童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使受AIDS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访谈、追踪调查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5年的系列研究。结果共追踪调查1 625名儿童,其中孤儿755名,非孤儿童466名,对照儿童404名。发现艾滋孤儿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艾滋孤儿具有仇恨的心理,封闭、自卑和孤独心理严重,未来发展压力大,悲伤情绪异常严重,双孤和单孤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很差。在心理干预和3年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结论时间解决不了艾滋孤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重视对艾滋孤儿的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将74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和抑郁指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利于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受艾滋病(AIDS)影响儿童的学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的现状,探讨其在学业压力应对上的不足,为针对这一弱势群体制定相关救助政策及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258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150名对照组儿童学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的差异,不同压力应对策略的选择对学业压力的影响。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总体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对照儿童(t=2.55,P=0.011),两组人群在任务要求压力(t=2.75,P=0.006)、竞争压力(t=2.39,P=0.018)、挫败感压力(t=2.79,P=0.005)三个维度有差异,但两组人群在主动(t=-1.02,P=0.307)、被动(t=-0.683,P=0.495)和维持现状(t=-0.416,P=0.884)三种应对策略方面并无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动的应对策略可缓解两组人群的学业压力,同时维持性策略也可以缓解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任务要求压力(r=-0.162)、期望压力(r=-0.189),但是主动应对策略缓解趋势更加显著。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相应的干预措施应更多关注其心理疏导,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这一弱势群体更积极地应对学业压力。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对中国儿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认识艾滋病对中国儿童的影响。方法利用方差分析等方法,提出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框架,设计以儿童成长为核心的家庭调查表及儿童访谈提纲,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家庭人均生产收入减少;救助活动对改善艾滋病孤儿家庭的经济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父母存活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缺课率最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感受到心理压力和忧伤。结论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儿童的生活环境、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非艾滋病家庭的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政策落实情况,为制定和推动政策落实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文献回顾、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在3个省(自治区)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共调查243名受访者,其中深入访谈81人,与162名来自多部门的人员开展了专题小组讨论。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各部门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均制定了相关救助政策,开展了关怀救助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涉及生活救助、教育支持、卫生保健、心理和职业发展等5方面,基本涵盖了儿童成长相关的各个方面。发现存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教育缺乏政策保障、生活救助覆盖人数仍有限、对父母一方或双方存活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关注度不够、心理关怀仍十分薄弱等问题。结论各地应针对现有政策制定实施细则或指导方案,进一步完善信息收集、交流和利用机制,提高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政策认知程度,不断加大资源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6.
受HIV/AIDS影响儿童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受艾滋病病毒伎滋病(HIV/AIDS)影响儿童分为四类:(1)感染了HIV的儿童;(2)AIDS致孤儿童;(3)与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共同生活的儿童;(4)AIDS高发区中的儿童。受AIDS影响儿童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家庭困难、社会歧视、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给予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理、心理上的关怀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及八段锦训练干预对改善老年housebound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第一阶段;将河北省11个市编号,抽签抽取2个市(保定市、唐山市);第二阶段,从保定市159个社区、唐山市363个社区按上述抽签方法分别抽取1个社区。对这两个社区里的1 359名老年人进行housebound筛查,共筛查出housebound老年人120人,其中唐山市66人,保定市54人。于2014年11月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认知行为疗法组、联合干预组、八段锦组,每组40人。分别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八段锦训练、八段锦干预三种干预方法。干预1次/w,为期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对三组患者的housebound及ADL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三组housebound、ADL状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八段锦训练能够改善老年人的housebound及ADL情况,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认知行为疗法和单纯八段锦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中共情反应、感恩水平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感恩在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所中学通过整群抽样选取350名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中文版感恩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具有...  相似文献   

19.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老年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抗结核治疗的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TB)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宣教和处置,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宣教和处置的基础上由专门的责任护士进行心理、认知、行为等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85.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认知、行为等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有效控制艾滋病及肺结核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跃平 《内科》2014,(5):618-621
艾滋病不仅给患儿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也在心理上、精神上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创伤。艾滋病儿童有较高水平的焦虑、抑郁、愤怒或攻击行为,因此对艾滋病儿童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临床患儿和成人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减少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临床依从性、疗效和生活质量有良好效果。但目前尚无艾滋病儿童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面的报道,应对这一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