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急诊科创建院内急救培训基地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利用急诊科的专科特点和人才优势.培养各病区护士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方法 根据全院护理人员结构,拟定培训对象,制订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考核方法,将具备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分批送到急诊科进行脱产2~3周的急救技能培训.结果 急诊科共为11个科室培训护理人员21名.学员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显著优于培训前(均P<0.01).81.0%~100.0%护士长及医生认为学员的急救技能显著提高.结论 在急诊科建立院内培训基地是提高全院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急诊科的专科特点和人才优势,培养各病区护士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方法根据全院护理人员结构,拟定培训对象,制订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考核方法,将具备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分批送到急诊科进行脱产2~3周的急救技能培训。结果急诊科共为11个科室培训护理人员21名,学员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显著优于培训前(均P〈0.01)。81.0%~100.0%护士长及医生认为学员的急救技能显著提高。结论在急诊科建立院内培训基地是提高全院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州市民急救知识掌握及其培训状况,探索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自制温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培训调查问卷对270名既往有过急救知识培训经历的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情况调查。结果270名调查对象中,现行的公众急救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为心肺复苏(93.3%)、止血包扎(90.7%)、骨折固定(78.5%)、搬运技术(83.0%)、异物梗阻(87.0%)和呼吸困难的处理(84.8%)等;培训后公众对急救知识技能的了解及基本掌握率为98.6%~99.6%。结论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是切实有效的,需大力开展;制定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模式,使更多公众接收急救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温州市民急救知识掌握及其培训状况,探索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自制温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培训调查问卷对270名既往有过急救知识培训经历的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情况调查.结果 270名调查对象中,现行的公众急救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为心肺复苏(93.3%)、止血包扎(90.7%)、骨折固定(78.5%)、搬运技术(83.0%)、异物梗阻(87.0%)和呼吸困难的处理(84.8%)等;培训后公众对急救知识技能的了解及基本掌握率为98.6%~99.6%.结论 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是切实有效的,需大力开展;制定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模式,使更多公众接收急救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遗忘曲线制定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培训复训方案,快速有效提高应急网络及新护士单项急救技能并持久巩固培训效果.方法:将51例单项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6例)采用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培训复训方案,对照组(25例)采用每月一次的常规复训方法,1年后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理人员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其中实验组培训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完成单项操作时间与达到熟练掌握所需复训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遗忘曲线规律制定针对遗忘时间点的培训复训方案占用护士时间较少,但能快速提高护士单项急救技能并持续维持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验学习圈理论在儿科低年资护士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病区为单位将儿科低年资护士111人分为对照组(50人)和实验组(61人)。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培训,实验组采用经验学习圈理论指导下的培训模式,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积极实践4个阶段。培训结束,组织理论与急救技能考核,并以问卷形式评价培训方法。结果实验组理论与急救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对培训方法的评价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儿科低年资护士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中应用经验学习圈理论,可提高培训效果,且此培训方法受到低年资护士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口腔门诊医护人员整体的急救综合能力,保障口腔门诊患者的安全。方法对口腔科门诊25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操作、理论学习、应急预案流程学习、急救设备的使用等,并成立科室急救小组,建立长期的培训考核机制。结果培训6个月后,口腔科门诊医护人员的理论、操作技能、应急预案流程和急救设备的使用考核合格率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对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有助于应对口腔科就诊患者突发事件,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院前-院内急诊三位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下称一体化培训模式)培训社区护士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名护士在综合医院急诊科培训基地进行急救技能培训;首次培训及3个月后行急救理论与操作考试,首次培训后对培训对象就急救技能培训满意度及认知进行调查.结果 首次培训、复训考核合格率均为100%;首次培训优秀率31.3%,复训优秀率75.3%,复训优秀率显著高于首次(P<0.01).100%社区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模式表示满意;97.0%认为本次急救技能培训非常必要,并希望定期复训等.结论 一体化培训模式能适应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是提高其急救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便于护士快速记忆、掌握和应用的急救技能培训法,并验证其效果。方法将60名急诊科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口诀记忆结合多人分段模拟配合的方法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方法培训。评价两组各项急救技能掌握时间、培训后当日及30d后5项急救项目的考核成绩,并对培训效果进行问卷评价。结果观察组急救技能掌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培训后30d5项培训项目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对培训模式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使用口诀记忆结合多人分段模拟法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能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动式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在新护士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名新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名,实验组采用移动终端互动式深度学习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采用临床急救能力评价表和教学培训调查问卷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实验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急救能力、教学培训综合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基于互动理论的深度学习法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