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应用广泛,通过热效应、光效应、艾烟及药物作用4种起效机制发挥治疗作用,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集中在调节内分泌激素、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相关因素、改善子宫微循环等方面,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应当加强艾灸起效机制研究,重视灸法光效应之中的光谱范围及波峰治疗痛经的机制探索,完善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李星  沈燕  彭拥军 《河南中医》2024,(4):614-620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节脑部血流速度、影响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炎性反应、调节中枢镇痛机制、抑制神经元激活、抑制胶质细胞活化、促进阿片类受体、调节脑-肠-菌轴等。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逐渐丰富,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治法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针刺研究方向;没有区别证型,未发挥最大疗效;缺乏对机制之间联系及整体的研究等。今后,可加强对灸法治疗偏头痛机制的研究,促进临床治疗多样性,充分发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作用;研究针灸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机制的区别,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性,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挖掘不同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针灸治疗偏头痛整体机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患病率高,病理分子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其分子机制,且尚无疗效公认的治疗药物,亟须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及治疗方案。中医治则治法指导中药复方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协同治疗的作用机制,与血管性痴呆复杂的分子机制相契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系统综述国内外近年中医药复方干预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文献,根据不同治疗靶点和分子机制进行分类归纳,以期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探讨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来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包括力学机制、骨内高压与血流变学机制、分子生物学机制、代谢组学机制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许多临床研究表示中药与针灸治疗可以多机制、多层面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收集近年来关于中药与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文献,从疾病发病机制、临床效果、调节机制等角度总结中药与针灸治疗该病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腹泻是下消化道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现代医学治疗功能性腹泻主要以对症止泻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泻有明显的优势,文章从功能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治疗、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药理学研究以及机制探讨方面综合论述了功能性腹泻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是皮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银屑病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丹参在内服和外治方面都应用广泛,但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了。本文从丹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现代药理学机制、代谢组学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丹参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丹参治疗银屑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系统阐述治疗类风湿的经验体会.紧密围绕临床实践,立足于免疫和炎症机制,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从发病机制、治疗经验、治疗效果、康复方法等方面论述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得,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查阅慢性疼痛的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的相关文献,发现并总结临床治疗新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慢性疼痛西医发病机制和治疗现状的文献,筛选出影响力大、代表性强、治疗方法新颖的文献,将各种方法进行分类,概括总结发病机制并分析临床应用现状。本文论述外周敏化、中枢敏化、心理机制等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用药,并且通过近15年的文献分析,归纳总结了慢性疼痛的西医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现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汁淤积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肝胆细胞膜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及功能异常、炎症损伤、氧化应激、肝细胞结构异常等多个方面。其中,肝胆细胞膜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及功能异常是主要发病机制,其他为次要发病机制。中医药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作用,针对主要发病机制的同时,兼顾次要发病机制,相互协同,从而在肝内胆汁淤积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本文从中医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相关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变而调气”出自《灵枢·卫气失常》,此治则虽针对针刺治疗而设,但其适用范围绝不限于此,在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亦有重要指导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多发病、难治病,临床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刘启泉教授临证之时,认为CAG病机复杂,虚实相兼,以气机不调为基本病机,且CAG患者同病不同症,是因多种病因交织引起气机变化,气机不畅发为呕恶,气滞生湿而生月真胀,气不行血而成痛症,气机不降发为嗳气,气行不畅以致食积。刘启泉教授承古法创新义,临证中将“随变而调气”治则,延伸至治疗CAG中,因变而随治,以调气治之,以行气、理气、降气、运气四法调治CAG,常得佳效。  相似文献   

12.
应用营卫理论分析阐述慢性疾病(慢病)发病机制。依据《内经》有关营卫生理功能与病机变化的论述,分析慢病常见危险因素,如饮食所伤、劳欲失常、情志失和、禀赋异常等,以及通过影响营卫所导致的不同病证。提出营卫失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形成、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病密切相关,认为不良生活方式均可导致营卫失常从而引发慢病,并提出营卫失常是慢病发病的共同病机。  相似文献   

13.
肝郁脾虚证是抑郁症的核心证候,文章从流行病学研究、诊断研究、治疗研究、机制研究4个方面对肝郁脾虚抑郁症进行了简要综述,指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以肝为主"论治的各项研究较为丰富,但是疗效的进一步提高依然遇到了瓶颈,"以脾为主"论治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可能新的方向,希望可启发读者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在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20-1221
内经运气学说的标本中气理论,是对运气疾病传变的特殊规律的阐述,以此为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原则,最适宜于六经辨证体系,治疗的方向决定于标本中气的传变方向。由于疾病所生有生于本、生于标、生于中气,故治疗上也有取本、取标、取中气之不同,此即标本中气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医学关于气陷证的辨治大多从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来论治,但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却发现,从气陷日久导致湿、热、瘀下注的实证来论治,收效显著。气机下陷不仅仅着眼于机体上部的气血不足,更应改善久病气血夹湿浊或湿热瘀稽留的内环境。  相似文献   

16.
柴胡疏肝散出自《证治准绳》,主要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疏肝解郁常用方。程丑夫教授认为,肝郁气滞致病广泛:气机郁滞,肝失疏泄则发为郁证;肝郁气滞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胃痛;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则胁痛。虽病名及临床表现不同,但其总病机归属于肝郁气滞。本文结合案例总结程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31-634
卫气是《内经》气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强调卫气失常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内经》提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的论述。通过对《内经》关于卫气的生成、循行、生理特性和致病机制的理论梳理,阐述卫气失常致病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说明卫气失常致病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通过对"卫气为百病母"的理论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临证对鼾症(睡眠呼吸障碍)病因病机与诊疗思路及方法进行探讨。睡眠打鼾是为鼾症,本病发生主要与生活方式以及禀赋、情志、年龄增长、体脂增多、鼻与咽喉局部形态异常等因素关系密切。各种因素导致脏腑失调,气化失常,营卫失和,膏脂堆积,形体失塑,或致痰结血瘀,壅阻气机,壅滞肺系,气道受阻,呼吸不畅为基本病机。病性分虚实,大致可归于实责阳明,虚责太阴。鼾症可引起一系列病机变化,常见有形邪结壅阻气机;邪阻咽喉,妨碍升降;呼吸障碍,危害周身;损伤心脉,形成脉积;损伤营卫,扰络伤神等。鼾症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识证需细致。若疑为本病,需通过望形体、问症状,加以识别。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是处置鼾症的基本原则,内科辨治有助于改善患者脏腑功能,调畅气道及营卫气血,以期减少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20.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慢性心衰病机认识与治疗经验。心衰是各种心病日久的常见转归,其危害严重。由于导致心衰的疾病不同,因而患者发病年龄、体质、病程与病性有明显差异。心气心阳虚损,乃至衰竭,推动无力,气化失司,以致血瘀水停,是心衰发病的共同病机。五脏俱病,病位在心;心脏受邪,体用俱损。正虚邪实互为影响,心气心阳不足,正虚不充,必然导致气滞、痰浊、瘀血、寒凝、浊滞、水停等邪气内生,邪甚伤正。因此,治疗心衰强调补虚扶正与祛邪泄浊兼顾,以益气温阳、活血通脉、行水泄浊为治疗原则。创制心衰1号方、心衰2号方、益心汤等,并随证加减,常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