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孤立微电网中频率控制至关重要,关系到其能否稳定运行。可控负荷作为一种常用的调节手段,可用于微电网的频率调节。本文研究了考虑可控负荷调节能力约束的孤立多微电网系统频率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完全分布式的优化频率控制方法,能保证调节能力约束在暂态过程和平衡点处都得到满足,提高了分布式优化频率控制的工程实用性。进一步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最优性、收敛性和稳定性。由于各区域只需要和其直接相邻的区域进行通信,故本文所提方法有望为实现“即插即用”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一条可行途径。基于五微电网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将削弱系统的惯性和阻尼特性,不利于电网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分析变速风电机组的传统功率控制,根据虚拟转动惯量与转速调节及电网频率变化的关系,提出适用于变速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解决高风电渗透率区域电网惯性不足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所提虚拟惯性控制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发现该控制方法对功率振荡具有抑制作用,实现了惯性控制与阻尼控制在有功环节上的有机结合。为进一步增强风电机组的阻尼能力,提出无功阻尼控制与虚拟惯性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方案,从而完善风电场对系统的支持能力。最后,通过对含变速风电机组区域电网的仿真分析,验证在所提控制方案下风电机组不仅能够快速对电网提供频率支持,并且具备阻尼系统功率振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流滞环型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运用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实时监测电网电压、并网电流与给定电流误差,从而决定其网侧输出电压,使得并网电流快速、高效地跟踪给定电流;同时对并网电流脉动频率、开关频率做了详细分析,证明了该策略优越性。建立虚拟子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子模块电容电压大小排序和桥臂电流方向,不断改变虚拟子模块与实际子模块驱动信号的循环映射关系,达到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平衡的目的。该控制方法适用于任意单元级联和任意电平数。设计了一台五电平MMC的实验样机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在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稳定性设计是最核心但最复杂的部分。随着系统规模日益庞大,若想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稳定性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级联是分布式结构中最基本的连接形式,故深入研究、改善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除优化设计变流器参数外,增加母线补偿装置(VBC)也是改善级联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针对DC-DC级联系统母线补偿策略及补偿容量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一些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大信号扰动的场合。但总体而言仍有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的空间。本文从大信号的研究角度出发,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和回转器大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根据级联系统中源、负载变流器的具体特性参数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同时,该策略由混合势函数理论的稳定性定理推导得出,从理论上保证了加入VBC后整个系统在大信号扰动下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以峰值电流模式控制型Buck变流器级联系统为例对该补偿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基于固态变压器的永磁风电并网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在低压直流侧,通过双向DC-DC加入超级电容器。文章基于Boost电路建立混杂系统模型,引入类滑模控制策略,利用超级电容器的快速充放电特性,提高直流电压的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在风速改变和电网电压跌落两种工况下,直流侧电压波动、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电压和充放电电流均变小。该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改善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目前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用来产生射频脉冲信号的频率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设计频率源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件AD9910,可满足系统高频输出的需要,采用CPLD作为控制芯片,通过SPI方式控制,使所设计的电路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设计方法可以产生频率、相位、幅度快速切换的高频信号。 结论 本设计方法为高场磁共振频率源设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将多个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串联、输出端串联(ISOS)构成的ISOS组合系统十分适用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较高的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系统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和输出电压分别均压。提出一种新颖的具有高度模块化特征的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通过将各个模块输入电压采样信号叠加到参考电压信号中,使系统输出电压呈现上翘调整特性,从而实现各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压,同时引入输出电压校正环节,以改善系统输出电压调整率。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提高系统模块化水平和可靠性,最后以3台双管正激变换器构成的ISOS组合系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用于级联型大功率变流器的多变量组合控制方案,综合利用非对称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移相控制和脉冲宽度调制(PWM)。与传统的非对称电平、阶梯波合成以及混合型调制控制方案相比,该控制方案能更好地消除输出电压的低次谐波,且全部功率器件均低频工作。本文分析了该控制方案下的输出电压谐波特性和各逆变模块功率分配。该控制方案简洁可靠,开关频率低,可用于现有典型的级联型结构变流器。基于混合非对称级联型拓扑并结合SPWM、SHEPWM调制策略的实验样机验证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低次谐波消除效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三相并网变流器可以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也可以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进行控制。无论在哪一种坐标系下进行控制,都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电网同步信号。为了满足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变流器的控制需求,文中将正弦幅值积分器应用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同步信号提取。通过对在不对称和含有谐波情况下的输入电压进行矢量描述,提出采用多通道正弦幅值积分器的同步信号检测方法,可以消除负序分量和谐波分量的影响,而且无需进行正负序分离就可以直接得到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文中建立了多通道正弦幅值积分器同步信号提取方法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同步信号提取的机理并讨论了反馈参数的选取原则。通过构造频率自适应算法,克服了电源频率变化对同步信号提取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所提出的同步信号提取方法可以在电源频率变化、不对称以及含有谐波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出提取出正负序分量的幅值和相位信号。  相似文献   

10.
电流控制是三相并网逆变器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电流控制,深入分析了三相并网逆变器旋转坐标系PI控制、静止坐标系PR控制和静止坐标系PCI控制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证明了静止坐标系PR控制和旋转坐标系PI控制两者并不等效,探讨了静止坐标系PR控制和PCI控制在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一种在线平滑切换方案,有效利用两者的优势,最后搭建了基于TMS320F2812 DSP的数字控制实验平台,完成了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两种情况下的实验测试,为不同工况下合理选择控制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探头在儿童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27例肠套叠患儿,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探头进行检查,分析2种频率探头获得的图像质量。结果 高频探头检查图像优显示率81.5%:良显示率18.5%:差显示率0。低频探头优显示率0;良显示率37.1%:差显示率62.9%。结论 使用高频探头儿童肠套叠图像质量明显改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及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1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9例,阑尾周围脓肿21例,比较高频超声、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2.1%、80.0%、71.8%、81.0%,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96.0%、94.9%、100.0%,2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超声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目的:探讨阑尾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超声(简称低频)及高频超声(简称高频)对89例可疑阑尾病变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果:阑尾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低频为43.8%,高频为93.2%。结论:高频对阑尾病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其对阑尾病变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低频超声诊断肝包膜下小肿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对肝包膜下小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24个直径0.9~2.2cm的肝包膜下小肿块进行高、低频超声的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诊断,病例均经螺旋CT、病理等证实。结果对肿块边界、包膜、内部回声的观察及血流检出方面高频超声明显优于低频超声,低频超声的诊断符合率58%,高频超声的诊断符合率92%。结论对肝包膜下小肿块的超声诊断,使用高频超声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安徽汉族HLA-A、B、DRB1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分析安徽汉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基因和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根据2816例安徽汉族无关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型数据,分别采用方根法和最大似然性方法计算HLA-A、B、DRB1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并进行群体比较。结果安徽汉族中共检出78个HLA基因,其中A*02、A*11、A*24、A*33、A*30、B*13、B*46、B60、B62、B*58、B61、DRB1*09、DRB1*15、DRB1*04、DRB1*07、DRB1*12、DRB1*08、DRB1*13、DRB1*11和DRB1*14最常见。440条A-B单倍型和481条B-DR单倍型中,A2-B46、A30-B13等26条A-B单倍型以及B13-DR7、B46-DR9等27条B-DR单倍型最常见;另外,至少80条A-B单倍型和102条B-DR单倍型呈现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其中A2-B46、A30-B13、A33-B58、A33-B44、A2-B38等17条A-B单倍型以及B13-DR7、B46-DR9、B58-DR17、B44-DR13、B54-DR4、B52-DR15、B58-DR3、B57-DR7等18条B-DR单倍型表现为强连锁不平衡。3488条A-B-DR单倍型中,537条A-B-DR单倍型的频率大于等于3.55×10-4,A30-B13-DR7和A2-B46-DR9等27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05。结论安徽汉族人群HLA-A、B、DR基因和单倍型的分布比较接近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但一定程度上受到南方汉族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线阵探头(HFLP)与低频凸阵探头(LFCP)在椎动脉检查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HFLP与LFCP对152例住院患者,共计304支椎动脉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探头下椎动脉在颈段(V1)和椎段(V2)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并将二者检查有问题的血管即阳性结果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阳...  相似文献   

17.
心肌声学造影视频法与射频法定量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比较超声组织定征视频法与射频法在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只开胸犬 ,经静脉滴注全氟显进行谐波触发显像 ,分别采用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获得心肌声学造影感兴趣区回声强度 (EI)和背向散射积分 (IBS)值 ,并绘制时间 强度曲线 (TIC)。结果 心肌缺血后 ,峰值回声强度 (PEI)、峰值背向散射积分值 (PIBS)降低 ,P值均 <0 .0 5 ;而达PEI及PIBS所需时间 (PT)延长 ,P值均 <0 .0 1。冠脉闭塞后 ,PEI及PIBS显著降低 ,P值均 <0 .0 1。结论 超声组织定征视频法与射频法均能用于心肌声学造影的定量分析 ,两者均能区分缺血与梗塞心肌。  相似文献   

18.
19.
高频超声在胆囊底部局限型腺肌增生症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胆囊底部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利用高频探头和腹部常用低频探头对15例胆囊底部病变进行超声显像,比较二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5例中,10例获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长期随访排除其它疾病,高频探头正确率为9/10,低频探头正确率为7/10.结论:高频超声可提高胆囊底部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国广东籍人β纤维蛋白原G/A455(βFBG455G/A)基因多态性,计算各型的基因频率,测定不同基因型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分析210名广东籍人DNA样品的βFBG455G/A多态性,比浊法测定其中92名血浆FBG水平。结果βFBG455A/A纯合子8名,基因型频率为0.038;βFBG455G/G野生型108名,基因型频率为0.514;βFBG455G/A杂合子94名,基因型频率为0448。A等位基因频率为0.262。46名G/A型血浆FBG水平为(2.18±0.24)g/L,42名G/G型为(2.03±0.25)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国广东籍人群中βFBG455A等位基因频率比欧洲一些国家高(P<0.01)。G/A型血浆FBG水平比G/G型高(P<0.01)。提示该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血浆FBG的表达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