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临床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常需将头皮针与输液胶管分离,以便于分别进行最终的处理.常规的做法是护士用手将头皮针从输液胶管的乳嘴处旋扭取开.凶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时为防止头皮针从输液胶管乳嘴处脱落,已将头皮针接口处与输液胶管的乳嘴处旋紧.拔针后需费力气才将头皮针从输液胶管的乳嘴处旋扭分离,而且有可能将护士的手扎伤.  相似文献   

2.
正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常需要注射药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输液过程中行静脉注射药物时较常用的方法是将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注射器的乳头部与头皮针连接后即可推注药液,药液较快的直接进入血管,推完药液后再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后按原来滴速输液。此方法在头皮针与注射器连接时、头皮针与输液器重新连接时空气容易由此进入体内有造成空气栓塞的危  相似文献   

3.
常规拔头皮针时常会造成头皮针胶管内有血液残留,使部分患者发生恐慌,同时增加院内感染机会。我们经多次实验研究改进拔头皮针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输液完毕,取无菌干棉签,松开胶布,反折头皮针近针头处胶管,迅速拔针头,同时用棉签按压,关闭调节器。讨论:拔针头前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上护士输液和采血使用最多的头皮针均为钢针,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裸露在外,容易造成针刺伤,增加感染的风险,为减少和防止拔针和处理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头皮针进行了改良,设计了安全头皮针,现介绍如下。1安全头皮针结构常规头皮针针头和针套是可分离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均裸露在外面。安全头皮针是针套和针头一体的结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可回缩至针套内,针套针尖端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为了避免消毒头皮针在操作过程中污染,我院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改革,采取了一项新的头皮针无菌保护方法,介绍如下: 用更换下来的输液胶管,剪成7厘米规格小  相似文献   

6.
霍红 《护理研究》2005,19(8):719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根据病人病情随时需要静脉注入各种药物 ,以达到消炎、止血、抢救等目的。静脉注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给药途径 ,往往在注射药物以后 ,头皮针与输液导管衔接处容易产生气泡 ,如果处理不当 ,气泡会随液体注入体内。现介绍两种方法可避免空气经头皮针处进入体内。1 方法  输液过程中需要静脉注射时 ,将头皮针与输液导管处分开 ,输液导管接头处用无菌针头衔接保护 ,头皮针一侧接注射器缓慢注射药物 ,注射完后为了避免气泡注入体内 ,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将头皮针悬空 ,见头皮针穿刺侧缓慢回血 ,直至将整个头皮针充满无空气…  相似文献   

7.
袁雪梅 《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71-1073
目的 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在慢性肝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对400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用7号头皮针、6号头皮针及51/2号头皮针穿刺,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程度及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结果 用51/2号头皮针时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输液完毕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最短.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长期浅静脉穿刺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镇静肛管灌肠和头皮针胶管灌肠对患儿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20例应用水合氯醛的患儿随机分为镇静肛管灌肠组和头皮针胶管灌肠组各60例。结果:镇静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哭闹、黏膜损伤发生率镇静肛管灌肠组低于头皮针胶管灌肠组(P<0.05)。结论:镇静肛管灌肠优于头皮针胶管灌肠。  相似文献   

9.
王利平 《护理研究》2006,20(26):2404-2404
[目的]探讨肝素锁在小儿头皮针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正压封管方法注射肝素盐水封管液后分离注射器,将无菌肝素锁套于头皮针尾部,妥善固定。[结果]利用肝素锁留置头皮针输液成功率高达95.2%。[结论]利用肝素锁留置头皮针具有使用方便、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在排气过程中往往因液体流速太快,乳头内的液体直接冲击茂菲氏滴管内的液面,产生微小气泡,随液体下流造成排气失败,为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我们采用三种方法预防微小气泡产生,现报告如下。方法:采用8号头皮针,头皮针胶管长30.8cm。①甲组: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输液器各部连接紧密,插入输液瓶内,一手倒转茂菲氏滴管,另一手持头皮针,当茂菲氏滴管内液面流入1/3~1/2时,将头皮针胶管折紧,使茂菲氏滴管顺转倾斜30~60°,随后松开头皮针,排气。②乙组与丙组步骤同上,分别以茂菲氏滴管液面流入2/3~3/4与1/3~1/2时,以看清滴速为宜,将茂…  相似文献   

11.
王利平 《护理研究》2006,20(9):2404-2404
[目的]探讨肝素锁在小儿头皮针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正压封管方法注射肝素盐水封管液后分离注射器,将无菌肝素锁套于头皮针尾部,妥善固定。[结果]利用肝素锁留置头皮针输液成功率高达95.2%。[结论]利用肝素锁留置头皮针具有使用方便、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金葵花  刘群等 《现代护理》2002,8(11):870-870
静脉输液过程中由头皮针处进行静脉推药 ,为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 ,常规操作方法为关闭调节夹 ,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 ,将针管与头皮针连接后直接推药 ,此法常常会将少许气泡推入静脉 ,引起病人及家属的担忧。为此 ,我们对操作方法稍作改进 ,临床应用 10 0余例次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方法1.1 静推药液的准备 静脉输液过程中需静脉推药时 ,根据药品多少选用适当型号的针管抽取所需药液 ,排尽针管内的气体 ,套上针帽备用。1.2 推药方法 推药前先将输液器上的调节夹关闭 ,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 ,将空针上的针头连同针帽取下 ,套在输液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折闭头皮针细管拔针对回血的影响。方法:对60例静脉输液患者输液后分别按折闭头皮针细管拔针法(实验组)和常规拔针法(对照组)进行拔针,实验组输液完毕,不关闭输液调节器开关,清理固定针头的输液贴,留有带敷料的一块在针头上方,用左手拇指按压,用右手将针柄根部的头皮针细管向上折叠,继而迅速拔针。结果:折闭头皮针细管拔针法拔针后的回血及针头滴血显著少于常规拔针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新拔针方法能显著减少拔针后的回血及针头滴血,减少环境的污染及患者的不良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4.
用头皮针代替注射针头静脉采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抽取静脉血一般多用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由于针筒原因,针头与穿刺皮肤局部形成的夹角较大,在针头刺入皮下需要平行进针时较难掌握,且易刺破血管壁造成抽血失败。经过多年实践,发现改用头皮针则易于操作,成功率高。1 操作方法 将一次性空针的注射针头取下,把7号头皮针套在空针乳头上,穿刺操作同静脉输液。2 优点 ( 1)对于急诊患者,先用头皮针采血化验,再接上输液管输液,既减少了患者再次穿刺输液的痛苦,又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同时,较以往先为患者输液治疗后,再采血,其血标本免受药物进入血液后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2 )个别患者,由于…  相似文献   

15.
头皮针与输液管连接处小气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静脉输液时 ,常需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 ,自头皮针处静脉推入药物 ,推药完毕 ,再连接输液管与头皮针时 ,常有少许气泡自头皮针进入血管。关闭输液调节夹 ,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 ,由于输液管内压力降低 ,输液管末端有长约 0 .2~ 0 .3cm的气体贮存 ,此时 ,如果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 ,松开输液调节夹 ,管内的气体会自头皮针流入血管。处理方法 :静脉推药前 ,先调节输液调节夹 ,滴速为 1~ 3滴 /min ,头皮针末端用手捏闭 ,与输液管分离 ,与推药空针连接后 ,再关闭输液调节夹 ,推药结束 ,将输液管末端折叠挤压或慢慢松开输液调节夹 ,排出管…  相似文献   

16.
输液小技巧     
在输液过程中,常遇到随时要为患静脉注射某些药物而尽快达到治疗的目的。传统的方法是将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后,把注射器与头皮针直接连接注药。通过临床观察此种方法易造成输液器及药液的污染,药液未经滤过膜直接进入血管内,另外,在分离及连接输液器与头皮针时,空气也易随之进入患体内。为防止以上弊端,在为患推注药物时,我们采取以下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需遵医嘱小剂量静脉推注各种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常规的方法是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静脉推注.但分离头皮针时,头皮针针栓内会有微量空气不易排除,随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给病人及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正静脉穿刺是临床病人接受治疗、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头皮针作为静脉穿刺的一种工具被临床广泛使用,由于头皮针针头的保护措施仅为一个透明的塑料针帽,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时塑料针帽即被拔除且不可回套,病人静脉输液结束拔除头皮针后,即处于暴露状态,易发生针刺伤事件,针刺伤易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为克服现有头皮针使用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头皮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减轻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的痛苦。方法 采用5号半儿科头皮针与7号普通头皮针各对100例老年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95%的患者觉得儿科头皮针无论从进针及拔针时的感觉还是穿刺成功率等方面都优于7号头皮针。结论 儿科头皮针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又为病人提供了超期望的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头皮针的固定。方法对临床上1000余例需静脉输液的患者,使用医用粘贴膜固定输液头皮针。结果使用医用粘贴膜固定输液头皮针的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因固定不牢而使头皮针滑出血管外。结论医用粘贴膜固定输液头皮针较常规固定方法更牢固、实用、耐用,值得在临床输液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