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睡眠惯性期间情绪主观评价及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 30 h睡眠剥夺后,小睡组从14:00唤醒即刻开始测试,随后每30 min测试1次,共5个时间点;非小睡组也在相同的时间点测试.采用情绪评价量表(POMS)和视觉类别问卷(VAS)评价.结果在睡眠惯性期间,POMS与基线值比较,V、F各时间点得分以及D的前两个时间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01, P <0.05).VAS在"警觉性"、"精力充沛的"、"思睡的"项目评分中,两组测试得分几乎与基线值差异均有显著性.对小睡组和无小睡组不同指标各时间点测值进行重复测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POMS中A(E5.55=0.557),VAS中"易怒的"(E5.50=2.008),多话的(E5.50=2.027),其余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0 h睡眠剥夺后,1 h小睡后的主观自评得分变化趋势和情绪正性自评好于无小睡组.  相似文献   

2.
睡眠剥夺是指人因为环境或自身的原因导致正常量的睡眠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正常成年人每24h需睡眠7h~8h,如果得不到足够的睡眠,就会发生睡眠剥夺。在现代生活中,睡眠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夜间学习的学生、机车司机、加班工作的工人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睡眠剥夺时人的脑力工作能力下降[1],表现为反应时延长、警戒性降低、注意力受损等。情绪反映的是人对自身状态或客观环境的喜好与厌恶的感觉,它较其他心理指标对睡眠剥夺更为敏感。本实验旨在探讨急性睡眠剥夺情况下人的情绪状态的变化,为探索提高睡眠剥夺下的工作能力的措施和制订保障夜间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医科大学一年级本科生8名,男性,健康,年龄19~21岁,体重(62.3±5.57)kg,身高(169.88±3.44)cm 。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2]得分25.75±12.20,处于正常范围。 二、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区组化实验设计,在27h的持续觉醒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一组相同的测试项目。实验前集中向被试者讲述实验的步骤以及各种量表的填写方法。实验前晚被试者按时休息,实验前 1周内禁止饮酒、茶、咖啡及剧烈运动,严格禁止服用各种中枢抑制性或兴奋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睡眠对维持良好的情绪非常重要,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负性情绪的增加、正性情绪的减少.本文回顾了近年有关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影响的文献,尝试从睡眠对大脑情绪回路、快速眼动睡眠、情绪信息加工以及能量供给和情绪背景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力图深入理解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原低氧条件下45h睡眠剥夺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究高原(海拔约2 850m)和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完全SD条件下,分别在高原和平原对15名被试(高原7名,平原8名)进行间隔为6h的8次工作记忆测验。此测验的任务包括两种:一为字母内容匹配任务,一为字母位置匹配任务。结果①两种工作记忆任务上,高原与平原相比,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高原和平原环境下,SD各时间点的工作记忆测量值同基础值相比,除时间点2(第1天下午)、时间点3(第1天晚上)以外,其余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③在高原环境下,时间点5(第2天早上)两项工作记忆任务测验成绩同时间点4(第1天夜间)相比均未呈现升高趋势,字母内容匹配任务测验成绩表现尤为明显。与平原不一。结论中等海拔高度(2 100-3 050m)的高原,在只进行轻体力劳动的情况下,45h完全SD对机体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平原大致相似。SD超过20h,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基础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高原(海拔约2 850m)和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完全SD条件下,分别在高原和平原对15名被试(高原7名,平原8名)进行间隔为6h的8次工作记忆测验.此测验的任务包括两种:一为字母内容匹配任务,一为字母位置匹配任务.结果①两种工作记忆任务上,高原与平原相比,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高原和平原环境下,SD各时间点的工作记忆测量值同基础值相比,除时间点2(第1天下午)、时间点3(第1天晚上)以外,其余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③在高原环境下,时间点5(第2天早上)两项工作记忆任务测验成绩同时间点4(第1天夜间)相比均未呈现升高趋势,字母内容匹配任务测验成绩表现尤为明显,与平原不一.结论中等海拔高度(2 100~3 050m)的高原,在只进行轻体力劳动的情况下,45h完全SD对机体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平原大致相似.SD超过20h,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基础值.  相似文献   

6.
睡眠剥夺对情绪反应性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大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睡眠剥夺会造成人的工作记忆、决策判断及任务转换等认知能力和对情绪的处理能力下降。同时,男性和女性在情绪的觉知、处理、表达及体验等方面存在差异。目的 探究睡眠剥夺情况下个体情绪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 于2018年5月6-26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广东某高校筛选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33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名,女18名。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选取从负性到正性的一系列效价连续的情绪图片,并让被试在睡眠剥夺前后对这些图片的唤醒度(即被试的情绪体验强度:平静/兴奋)进行1~9的九级评分,进而从情绪反应性的角度来考察睡眠剥夺对男女情绪处理影响的差异。结果 性别对个体情绪唤醒度主效应显著,女性对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男性(P<0.001);睡眠剥夺主效应显著,睡眠剥夺后被试对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睡眠剥夺前(P<0.001);效价主效应显著(P<0.001)。性别与睡眠剥夺交互效应显著,女性睡眠剥夺后对对3种效价情绪图片的情绪唤醒度的评分高于睡眠剥夺前(P<0.001)。性别与情绪效价交互效应显著,男性对负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中性情绪图片(P<0.001),对中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正性情绪图片(P<0.001);女性对负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中性情绪图片(P<0.001),对中性与正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效价与睡眠剥夺交互效应显著,睡眠剥夺后对中性和正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均高于睡眠剥夺前(P<0.001)。性别、效价和睡眠剥夺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P=0.08)。结论 睡眠剥夺会对个体的情绪反应性产生影响,情绪体验强度的差异不仅与性别有关,还与睡眠剥夺这一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高校43名本科生,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n=23)和正常睡眠组(咒=20),因正常睡眠组有2人未参加后测任务,1人前测数据丢失,故正常睡眠组最终纳入被试17人.睡眠剥夺组在前测结束后进行睡眠录剥夺(22:00~次日08:00).正常睡眠组不做干预.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选取正、中、负性图片共216张(前测108张,后测108张;每类图片36张),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考察两组被试在前后2次测试中主观情绪的变化以及整晚睡眠剥夺对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结果 睡眠剥夺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的评分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存在负性偏倚,睡眠剥夺组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睡眠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控制协变量主观情绪后,睡眠剥夺造成的对中性图片愉悦度评分上的负性偏倚依然存在;睡眠剥夺组被试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评分大于正常睡眠组(P<0.05).结论 睡眠在情绪评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睡眠剥夺可导致个体对中性刺激的评估发生负性偏倚.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安慰剂暗示或/和咖啡因对睡眠剥夺条件下简单反应时和知觉加工的影响,提出合理有效的对抗睡眠剥夺的用药策略. 方法: 被试自身前后对照,实验分5次进行,每次进行30 h睡眠剥夺,其间安排5组简单反应时测验和Stroop测验. 第1次,为完全睡眠剥夺(对照). 另外4次实验被试分别在特定时间服用安慰剂200 mg、咖啡因200 mg、咖啡因400 mg、咖啡因和安慰剂各200 mg. 通过强调咖啡因的兴奋作用给予被试心理暗示. 结果: Stroop测验中,服用咖啡因400 mg以及咖啡因和安慰剂各200 mg的单位时间正确率(correct rate of persecond, CRPS)明显大于对照(P<0.05);咖啡因400 mg CRPS大于安慰剂200 mg (P<0.05). 在简单反应时测验中,5次实验之间的CRPS无差异(P>0.05). 结论: 夜间服用咖啡因配合安慰剂暗示的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睡眠剥夺对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睡眠剥夺对循环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分为睡眠剥夺组、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睡眠剥夺组 72h睡眠剥夺处理。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循环T细胞亚群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的白细胞 (12. 74×1012 /Lvs. 7. 94×1012 /Lvs. 7. 08×1012 /L)、淋巴细胞(9. 51×1012 /Lvs. 5. 61×1012 /Lvs. 5. 18×1012 /L)和中性粒细胞(2. 59×1012 /Lvs. 1. 84×1012 /Lvs. 1. 39×1012 /L)显著减少(P<0. 05或P<0. 01);睡眠剥夺组的单核细胞比例(3. 85% vs. 6. 54% )显著增高(P<0. 05);睡眠剥夺组与实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T细胞亚群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72h睡眠剥夺对循环免疫细胞、T细胞亚群以及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睡眠剥夺对循环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分为睡眠剥夺组、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睡眠剥夺组72h睡眠剥夺处理.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循环T细胞亚群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的白细胞(12.74×10 12/L vs. 7.94×10 12/L vs. 7.08×10 12/L)、淋巴细胞(9.51×10 12/L vs. 5.61×10 12/L vs. 5.18×10 12/L)和中性粒细胞(2.59×10 12/L vs. 1.84×10 12/L vs. 1.39×10 12/L)显著减少(P <0.05或P <0.01);睡眠剥夺组的单核细胞比例(3.85% vs. 6.54%)显著增高(P <0.05);睡眠剥夺组与实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T细胞亚群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72h睡眠剥夺对循环免疫细胞、T细胞亚群以及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24小时睡眠剥夺对主观疲劳程度和心理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24h睡眠剥夺对主观疲劳程度和心理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自拟的疲劳评价问卷评估主观疲劳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医科大学12名男学员进行24h睡眠剥夺,以微机化神经行为进行视简单反应时和光标追踪测试,以自认疲劳分级(RPE)和自拟的疲劳调查问卷进行主观疲劳程度自评。结果受试者睡眠剥夺后视简单反应时显著延长,光标追踪偏差有所增加,疲劳评价问卷的总评分和各因子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剥夺前;睡眠剥夺前后疲劳评价问卷总分与RPE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0.76(P<0.01)。结论24h睡眠剥夺能引起心理运动能力的下降;疲劳评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初步验证,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高原环境(海拔约2850m)下30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单次及重复口服咖啡因对计算能力的不同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对6名被试前后进行2次30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在剥夺过程中,分6个时间点进行连续相加测验,分别为:24:00、03:00、05:00、07:00、09:00和13:00。在01:00和05:00时间点上分别给予两种处理:单次口服200mg咖啡因和重复口服200mg咖啡因。两次实验间洗脱期为3天。每次实验进行6个时间点的连续相加测验,观察测验成绩的变化趋势。结果 两次实验中03:00与05:00时间点上作业成绩未有明显下降。在单次服用200mg咖啡因实验中,07:00测验时间点成绩明显下降,到09:00测验时间点成绩上升,13:00测验时间点成绩再次下降;而在重复服用200mg咖啡因实验中,07:00和09:00测验时间点成绩均有所提高,在13:00到验时间点成绩下降,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200mg咖啡因。结论 在高原环境下,咖啡因对抗睡眠剥夺的不良影响是有效的。并且重复口服200mg咖啡因的对抗作用较为理想,不但体现在服药后作业成绩的提高,而且也反映在对抗作用持续时间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安慰剂与咖啡因对睡眠剥夺的对抗效果 ,寻找较合理的对抗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 ,对 5名健康青年男性 (18~ 2 0岁 )进行五次 3 0h睡眠剥夺的实验 ,每次实验给予 1种处理 ,分别为 :完全睡眠剥夺、2 0 0mg咖啡因、2 0 0mg安慰剂、40 0mg咖啡因、2 0 0mg咖啡因结合 2 0 0mg安慰剂五种。药物洗脱期为 3d。每次实验进行 6次连续相加测验 ,观察测验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  (1)四种对抗措施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完全睡眠剥夺组 (P <0 .0 5 )。 (2 )同 40 0mg咖啡因组、2 0 0mg咖啡因加 2 0 0mg安慰剂组相比 ,2 0 0mg咖啡因组、2 0 0mg安慰剂组的测验完成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 ,然而前两种处理之间以及后两种处理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3 )处理组间和组内在错误率上没有差异 ,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咖啡因的作用效果存在剂量相关性 ;安慰剂的暗示作用和咖啡因都可以减弱睡眠剥夺的不良影响 ;安慰剂同咖啡因联合作用可以互相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睡眠剥夺 (SD)与咖啡因在 SD条件下对视知觉检索 (VCS)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取随机三盲 2× 1 0析因设计 ,1 2名健康男性 (1 8~ 2 0岁 )为被试 ,进行 6 0 h完全睡眠剥夺 (TSD) ,用 VCS测验研究 SD条件下重复口服小剂量咖啡因的保护作用 .结果  1 SD使 VCS的正确反应减少 ,错误反应增加 ,同时明显延长反应时 ;2咖啡因在 SD条件下可使 VCS的正确反应明显增加 ,错误反应明显减少 ,但对反应时没有明显影响 .结论 重复口服小剂量咖啡因在 6 0h TSD条件下对 VCS能力有明显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氧惊厥的影响。方法采用小站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睡眠剥夺24h、48h、72h后高压氧暴露,记录氧惊厥潜伏期及氧惊厥严重程度(SOC)计分。结果大鼠睡眠剥夺各后组氧惊厥潜伏期小于氧惊厥组,且睡眠剥夺时间愈长潜伏期愈短,72h组(15.7±5.6)min<48h组(17.2±3.5)min<24h组(20.5±3.2)min(P<0.05),大鼠睡眠剥夺各组氧惊厥的SOC计分高于氧惊厥组,且睡眠剥夺时间愈长SOC计分愈高,72h组(98±4)分>48h组(83±6)分>24h组(74±5)分(P<0.01)。结论睡眠剥夺可以降低氧惊厥发作的阈值,加重氧惊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对选择性注意任务各阶段的影响及其程度. 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在32 h睡眠剥夺前后完成6种模式的选择性注意任务,该6种模式任务测量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刺激编码、反应选择、运动调节阶段的变化特点. 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比设计. 结果: 校正分析结果显示,睡眠剥夺前后正确反应的C2模式下平均反应时、C1模式下变异系数、C1与C2间变异系数差别的差异显著(P<0.05); 总反应的C1模式下平均反应时的差异显著(P<0.05); C2模式下忽视性错误数、A1与A2、C1与C2模式间忽视性错误数之差的差异显著. 结论: 32 h睡眠剥夺后反应速度、动作稳定性、操作正确性均降低,完成低难度的任务时尤为明显,这种影响主要发生在刺激编码和运动调节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SD)对大鼠海马、下丘脑、皮质microRNA- 132(mir-132)、microRNA-134 ( mir-13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睡眠剥夺组(SD组).用改良多平台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 time-PCR)方法检测正常睡眠、睡眠剥夺大鼠海马、下丘脑、皮质mir- 132、mir-134水平.结果 SD组大鼠海马脑区mir-132含量较CON组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N 51.87±8.13,SD 67.25±7.59)(P<0.01);SD组大鼠海马脑区mir-134含量较CON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N 1.82±0.15,SD 1.45±0.12) (P<0.01);SD组大鼠皮质、下丘脑脑区mir-132、mir-134含量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mir-132水平分别为CON 1.57±0.10,SD 1.48±0.11,下丘脑mir-132水平分别为CON 1.37±0.09,SD 1.36±0.11;皮质mir-134水平分别为CON 98.26±5.17,SD 100.80±4.15,下丘脑mir-134水平分别为CON 97.56±6.28,SD 91.01 ±4.07(P>0.05).结论 Mir-132、mir-134在睡眠剥夺模型大鼠海马的上升和下降提示这两种miRNAs在睡眠剥夺中可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对这两种miRNAs在海马的含量测定有望为睡眠剥夺及其抗抑郁机制的研究找到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