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表性差异分析、抑制性削减杂交、DAN芯片技术等研究基因表达改变的新方法较传统的类似方法有诸多的优越性 ,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本文就这些方法的原理、技术要点、优缺点和在肾脏发育、肾脏疾病发病机理和肾脏疾病相关基因克隆与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穿刺活检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资料报道,肾活检前后诊断对比分析,证实肾脏疾病临床诊断的修正率达39%~63%,治疗方案的修正、预后估计修正率达17%-36%。肾穿刺活检推动了肾脏病理的迅速发展,使肾脏病理学整体知识不断更新和提高,尤其是六胺银染色方法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存在着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染色时间较长等缺点。近年来,我们根据光波一微波辐射原理,对传统六胺银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明显缩短了染色时间,并获得了很好的染色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基因转移及其在肾脏研究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转移技术是研究疾病分子病理机制及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理化方法及病毒介 基因转移。本文就显微注射,脂质体,磷酸钙沉淀法,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性基因导入法等进行了简述,,并综述了近年来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基因转移技术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威胁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500-1/1000,在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中占第4位,约10%,研究此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并探寻针对性治疗措施、使ADPKD病程进展得到缓解甚至遏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分析发现,肾移植后ADPKD患者由囊肾引起的血尿、腰痛和高血压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但原因不得而知。本实验利用表达谱芯片研究正常肾脏、ADPKD肾脏以及肾移植后ADPKD肾脏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期望找到与ADPKD发病有关的一些关键因素,并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因转移技术是研究疾病分子病理机制及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理化方法及病毒介异的基因转移。本文就显微注射,脂质体,磷酸钙沉淀法,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性基因导入法等进行了简述,并综述了近年来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基因转移技术在肾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肾脏疾病的基因治疗,是使用真核载体、病毒载体和细胞载体等载体技术,将质粒等转载入肾脏的靶细胞或者组织内以弥补自身缺陷或者增加质粒表达强度的一种技术,其为治疗肾脏疾病提供r新的对策.基因治疗的出现为肾脏病治疗开启了新的治疗途径,它是肾脏基因遗传缺陷病的理想治疗方法,同时还可用于肾脏其他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尿液检验与分析在预测肾脏病理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应用尿液检查诊断肾脏及尿路疾病已有170余年历史,曾被誉为“无创肾活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干化学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在临床推广应用,尿液检查方法向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迈了一大步。此外,肾脏病理学的发展已成为肾脏病诊断的“金标准”,而且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技术在我国亦已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及计算机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GE)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蛋白质分离方法。建立并优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所需的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及相关技术。方法 由于不同的细胞系特殊性,样品处理亦不同,因此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对样品液组成、样品处理、上样方式、上样量、IPG胶条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条件优化后,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和SDS均一胶(T=12.5%)的水平电泳为第二向,研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结果成功地得到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双向电泳图谱,并通过ImageMaster 2D Elite 3.01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输出初步的检测结果。结论 建立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平台,为从更高的水平来寻找肾脏疾病的功能蛋白和特异性蛋白,阐明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网络机制等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体内特殊基因产物的重要作用,最近的技术和生物学进步使产生转基因小鼠和无效突变鼠的过程简单化,许多遗传性控制方法能指导特殊肾脏细胞类型转基因表达及增强表达的专一性,这些方法对理解肾脏发育和发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以下集哉:各种癌基因、同源基因,生长因子在肾脏发育和囊性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纱系统在控制血压中的全身和局部作用;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进行性肾小球疾  相似文献   

10.
高能冲击波与肾脏损伤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实验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复制家兔肾脏高能冲击波伤动物模型,以肾脏出血组织体密度作为肾脏损伤程度的定量参数。应用体现学方法定量测定了不同冲击次数、频率条件下肾脏出血组织体密度。结果表明:肾脏损伤程度与冲击次数、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提示在临床粉碎肾脏结石时应采用低冲击次数,慢冲击频率可有效减轻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骨调素对巨噬细胞在新月体肾炎肾脏组织局部浸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骨调素(OPN)在大鼠实验性新月体肾炎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功能性抑制OPN的活性对巨噬细胞在肾脏局部浸润的影响。方法OPN在肾脏组织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在实验性新月体肾炎肾脏组织内OPN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与肾脏局部巨噬细胞的浸润、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及肾功能的下降明显相关。应用抗OPN抗体治疗以后可显著抑制OPN在肾脏组织的表达,同时巨噬细胞在肾脏组织局部的浸润也明显减少,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OPN的高表达是实验性新月体肾炎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在肾脏组织局部浸润的重要介导因子,抑制OPN的表达和功能可显著抑制肾脏局部巨噬细胞的聚集及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肾脏疾病和许多全身性疾病,均可影响肾脏血液循环。研究肾脏循环和微循环,对于阐明发病机理和治疗机制,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国内外测量肾动脉血流量,较普遍应用的方法是电磁流量计,不太常用的有同位素廓清和提取等方法。但是电磁流量计不能测量肾脏局部血流量,同位素廓清及提取方法不能做连续测量。近几年,国外发展了一项放射性塑料微球技术,可以连续地测量全部和局部(肾皮质内、外层、髓质)肾血流量,弥补了上述方法的不足,为研究肾脏微循环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微球技术的应用,使国外理论工作著,在肾脏微循环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目前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及其进展。蛋白质组研究是对基因组研究的重要补充,它是在蛋白质水平定量、动态、整体性研究生物体。二维凝胶电泳是目前分离蛋白质组成分的技术.是其研究的核心,图像分析依靠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可确定蛋白质的基本属性如等电点和分子。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蛋白质组学运用到肾脏疾病研究中,即运用二维凝胶电泳、质谱等手段来观察肾脏在生理和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蛋白质组学变化,并对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给予独特的解释。与此同时,肾脏正常和一些疾病模型的相关蛋白质组数据库也在建设之中,这将大大方便更多的蛋白质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使用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体内特殊基因产物的重要作用。最近的技术和生物学进步使产生转基因小鼠和无效突变鼠的过程简单化,许多遗传性控制方法能指导特殊肾脏细胞类型转基因表达及增强表达的专一性。这些方法对理解肾脏发育和发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以下领域中:各种癌基因、同源基因、生长因子在肾脏发育和囊性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控制血压中的全身和局部作用;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进行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病毒蛋白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免疫介导的肾脏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们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细胞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scRNA-seq方法也正逐渐应用于肾脏疾病研究领域。本文将介绍scRNA-seq技术的发展,并总结scRNA-seq技术在肾脏领域的正常细胞图谱的绘制和肾脏相关疾病中的发现,提出scRNA-seq技术应用于肾脏领域研究的难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 终末期肾脏疾病是指肾脏不可逆地丧失清除人体代谢废物、盐和水的功能,是各种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1。肾脏替代治疗的发展和普及使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其中血液透析是主要替代治疗之一。随着血液透析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持续性血液透析者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过量致肾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草药过量致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草药过量致肾脏损害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结果 27例单剂中草药过量患者表现为肾脏、肝脏、心脏及神经系统损害,其中肾脏损害居首位,占62.9%。引起肾脏损害的中草药包括木通、雷公藤、朱砂莲、厚朴、乌头碱、川楝子、砒霜等。结论 中草药过量肾损害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临床应重视中草药毒副作用,加强药物所致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对其分型、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临床医师越来越重视肾脏疾病病理检查的临床应用。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基层医院,甚至包括许多地市级医院尚未能开展这项业务。我院自2004年6月始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联合开展肾脏疾病病理检查,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肾脏疾病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部分肾脏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近十几年来基因治疗临床研究在治疗某些肾脏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本文集中讨论了A1port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及肾移植等肾脏疾病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介入技术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诊治肾脏移植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现就介入技术在肾脏移植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