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al cell angioma,LCA)又称脾衬细胞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仅发生于脾脏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自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以来,迄今国内、外文献仅报道40余例[1-17]],绝大多数病例伴有各种肿瘤及慢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行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壁及乳头表面内衬单层内皮细胞,细胞呈高柱状、衬覆细胞两种形态,部分细胞可含含铁血红素颗粒。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肿瘤,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少见的脾血管源性肿瘤.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该病兼具组织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特性,但不同于已知脾脏血管源性肿瘤,将其命名为LCA.LCA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恶性病例的报道[2].现报道1例LCA并复习文献.  相似文献   

4.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少见的脾脏血管性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100余例。作者在临床病理诊断中遇到1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红琴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0,30(2):96-97,F0003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脾窦岸细胞血管瘤5例进行临床表现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组织学表现为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窦样腔隙构成,腔壁上伴有突向腔内的乳头状结构,腔隙壁及乳头状增生突起的表面均衬以单层内皮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呈双重分化即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物均呈阳性。结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是良性血管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发现主要靠影像学检查,诊断则需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  相似文献   

6.
李加美 《医学综述》2011,17(22):3429-3431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是发生于脾脏窦岸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因本病少见,文献中多为个案报道,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且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异性改变。因此,术前极易被误诊为脾脏其他病变。脾脏切除是目前治疗LCA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有关LCA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LCA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史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老年女性,组织学上脾脏内暗红色结节由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管腔构成,衬覆单层扁平或高柱状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无异型性。免疫表型:内皮细胞CD31、F8、CD68均阳性,CD8、CD21均阴性,CD34扁平内皮细胞阳性、高柱状内皮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4%。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发生于脾脏的罕见特殊类型血管源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其与内脏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1例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光镜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肿瘤由窦样腔隙构成,腔壁见乳头状结构,内衬单层内皮样细胞,高柱状,无异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国外文献报道的病例中LCA常合并恶性肿瘤.结论:LCA是脾脏特有的来源于脾窦岸细胞的血管源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LCA与恶性肿瘤相关,应密切随访和严密观察有无继发内脏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原发脾脏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脾脏良性肿瘤45例,其中脾血管瘤21例,脾囊肿11例,脾淋巴管瘤8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脾错构瘤1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脾脏恶性肿瘤13例,其中脾脏B细胞淋巴瘤11例,脾脏霍奇金淋巴瘤及脾脏血管肉瘤各1例。B超和CT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全组行脾切除术51例,其中开腹脾切除术23例,腹腔镜脾切除术28例;部分脾切除术5例;脾切除+胰腺体尾部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9个月~9年,平均随访时间(43.8±21.3)个月,41例脾脏良性肿瘤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和转移;11例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3.6%和27.2%。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不仅是脾脏肿瘤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重要的确诊方法。脾脏局限性良性肿瘤可选择部分脾切除术以保留脾脏功能。早期手术及术后联合放化疗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常规平扫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5例LCA患者脾脏体积增大,CT平扫病灶呈弥漫分布,大小不一,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的等密度及稍低密度结节,无囊变坏死区,1例脾脏内见2个稍高密度结节。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部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较平扫显示更多边界清楚的小病灶,门静脉早期病灶呈进行性强化,自内部向外周填充;大部分病灶延迟强化,门静脉后期与脾脏实质呈等密度。MSCT同时发现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单纯性囊肿1例,合并横结肠腺癌和盆腔畸胎瘤1例。结论脾脏LCA弥漫分布,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为自病灶内部向外的渐进性增强和延迟强化,病灶在延迟扫描与脾脏呈等密度。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可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提供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6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6例患者中4例就诊前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有左季肋区不适,3例伴有明显血小板降低,2例合并肝血管瘤,2例合并肝囊肿.彩色多普勒示脾大,脾内可见多个不规则稍强回声区,CT示脾内多个低密度区.6例患者均接受脾切除手术,术后4例(其中包括2例术前伴血小板降低者)患者血小板显著增高,经给予抗凝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上对无症状脾大的患者,影像学上发现脾增大,脾内发现不均质低密度灶,应怀疑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脾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又名脾多结节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脾脏病变,文献报道较少,且名称不一。直至2004年有文献根据其病理形态特征提出了SANT的命名[1]。笔者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收治的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脾脏血管源性肿瘤,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常伴恶性肿瘤及免疫性疾病.多因偶然原因发现,其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该肿瘤性质大多数呈良性发展,极少数存在恶性倾向.目前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可获得治愈,但也有肿瘤复发转移的报道.该疾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临床医生往往缺乏认识,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5.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的临床病理特征、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LC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特点并将LCA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将5例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正常脾窦岸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 13例LCA患者包括7名男性和6名女性,年龄从39~70岁,平均54.2岁,中位年龄55岁,这些肿瘤患者中,6例伴有腹腔内恶性、良性肿瘤或者炎症,7例由体格检查被偶然发现。 肿瘤标本大体观发现脾内含有直径为0.5~6.2 cm孤立性或者多发性灰白色结节。肿瘤组织学特征为由相互吻合的血管腔隙构成,血管腔隙内排列丰富的、从圆形到立方状窦岸细胞,并延伸到血管腔,通常可以看到在肿瘤的一些区域中,覆盖于乳头状结构中的窦岸细胞延伸到血管腔内,在血管腔中还可以辨认出另外一种组织细胞样细胞,大小比窦岸细胞大,两种细胞均未显示细胞学非典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中的窦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如CD21、CD31、CD68、多克隆FⅧRAg 和ERG)呈阳性表达,而这些细胞对CD8、CD34和WT-1呈阴性表达,表明LCA中的窦岸细胞的免疫表型与对照组不同。结论:LCA是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在老年人,它的病因尚不清楚,然而,由于在一些病例中伴随的其他肿瘤或炎症,因此免疫失调可能和该肿瘤存在关联,LCA中的窦岸细胞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呈内皮细胞 组织细胞混合性表型,因此这些细胞可能具有介于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特征,强调组织学检查和免疫表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董伟  李飞波  康青松  李勇  陈赢  马军波  曲凯 《浙江医学》2019,41(15):1653-1654
目的总结分析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C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结果等。结果6例患者中,就诊前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因体检发现脾占位,2例有左季肋区疼痛不适,1例发现左上腹部包块。手术治疗前B超检查示脾脏内可见低密度回声团,CT检查示脾内类圆形不均质异常强化影。6例患者均行脾切除手术(4例腹腔镜脾切除术,2例开腹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均确诊LCA,术后(仅1例出现PLT升高,经抗凝治疗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对影像学提示脾大且脾内不均质低密度脾占位患者均应提高警惕,确诊LCA需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脾切除术是其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报道115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声象图表现,其中,脾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多发性血管瘤3例,恶性淋巴瘤2例,血管  相似文献   

18.
孙小林  娄善华 《吉林医学》2009,30(13):1378-1379
胰体尾切除术^[1]作为治疗位于胰体尾部的良、恶性肿瘤,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炎症性疾病的常规术式,主要采用胰体尾联合脾脏的整块切除术,随着对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以及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认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逐渐兴起,1988年Warshaw等^[2]报道了切除脾动静脉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其脾动静脉在胰腺断端及脾门处结扎切断,保留的脾脏主要由来自胃短血管和左胃网膜血管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9.
脾脏肿瘤临床上少见,文献中多为散发个案报告,脾脏肿瘤之所以少见,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脾脏特有的免疫功能有关,脾内免疫活性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可以抑制和杀灭瘤细胞。亦有人认为脾脏的节律性搏动使肿瘤难以驻足有关是脾肿瘤少见的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20.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良性病变。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多因体检或其他疾病行影像检查偶然发现。影像学与发生于脾脏的血管瘤、错构瘤、炎性假瘤等难以鉴别,确诊需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脾切除可以治愈,预后良好。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的SANT,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