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昏迷鼻饲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给予患者鼻饲护理的过程中发生反流误吸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本文的40例鼻饲患者中,出现明显反流的患者有5例,出现可疑反流的患者有3例,本组患者的反流率为20.0%;出现误吸的患者有2例,误吸率为5.0%。患者卧床体位、胃管粗细及置入深度、胃潴留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反流误吸。结论给予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护理的过程中,反流误吸的发生率非常高,处理不好,会导致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在鼻饲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且都进行气管切开鼻饲治疗,并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患者予以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鼻饲护理的前提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反流发生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反流发生率、误吸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鼻饲反流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后对鼻饲反流误吸的干预和影响效果。方法收集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共10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鼻饲反流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3%,χ2=4.883,P=0.027;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0%,χ2=5.258,P=0.022。结论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鼻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昏迷患者鼻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某院2008年4月~2012年4月77例鼻饲进食的昏迷患者,对其在鼻饲进食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讨论。结果:77例患者中出现腹泻的为31例,反流的患者为20例,误吸的患者为16例,腹胀的患者为6例,呕吐的患者为2例,出现管道阻塞的为2例。结论:昏迷患者在鼻饲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误吸、反流、腹泻,护理人员要对鼻饲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要加强巡视,减少风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孙云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237-23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鼻饲患者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和循证的护理方法,观察鼻饲误吸的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鼻饲误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方法的鼻饲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护理方法.结论 应用循证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预防鼻饲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饲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收治的50例昏迷患者,按计算机分组法随机分为C组和Y组各25例,C组应用一般护理,Y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Y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Y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鼻饲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发生鼻饲反流误吸的情况.方法 对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接受鼻饲治疗的64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予以常规鼻饲护理管理(对照组)和优质护理干预(优质组),每组32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反流、误吸发生率及胃管堵塞率分别为3.12%、6.25%、3.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28.13%、21.87%(P< 0.05).治疗后优质组的BMI指数、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分别为(23.57±2.95)kg/m2、(86.78±4.76)分、(92.57±5.2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接受鼻饲的昏迷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反流及误吸的风险,更好促进营养吸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付少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25-326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营养支持在重症患者中愈发受到重视,肠内营养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在ICU 住院患者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及昏迷患者,为了保证其营养需求,临床上常给予鼻饲来配合治疗,帮助患者病体康复.鼻饲的常见并发症有食物反流、咳嗽、胃潴留和吸入性肺炎等,为了减少、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在鼻饲过程中,我院ICU 对鼻饲患者的护理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鼻饲法在护理ICU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ICU危重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恒温持续泵入鼻饲液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注射器推注鼻饲液法.比较两组患者在鼻饲过程中并发症情况,据此讨论不同的鼻饲法在ICU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鼻饲后胃潴留、反流、误吸、腹胀及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7、P<0.05).结论 应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鼻饲法护理ICU危重患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4例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鼻饲反流误吸,分析患者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分布,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采取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误吸控制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以年龄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鼻饲管刺激、鼻饲体位不当、鼻饲速度及温度、鼻饲后进行吸痰操作最为常见;观察组误吸控制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与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及鼻饲操作水平密切相关,而采取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显著,显著缓解鼻饲反流误吸,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8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并发症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出院后再次出现吞咽障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脑损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67例脑出血患者伤后或术后鼻饲情况,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针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相对应的治疗、护理.结果:并发症以胃肠道症状、代谢为主.其中14例出现腹泻,4例发生呕吐,2例发生误吸,8例发生高血糖,1例发生低血糖,4例发生高钠血症性脱水.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减轻ICU脑损伤患者鼻饲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李金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72-2872
老年患者由于脑卒中等原因,引起昏迷或球麻痹,常伴有吞咽困难,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和药物的定时供给,需要给予鼻饲来配合治疗,但实施鼻饲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因鼻饲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恶心、呕吐,衰弱、年老昏迷患者发生液体返流误吸至气管,由于大量液体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或老年患者躯体疾病大量使用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腹泻[1]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对脑梗死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率的影响,减少鼻饲误吸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对脑梗死鼻饲患者误吸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反流及误吸5例,吸入性肺炎3例,医疗费用9980元,患者满意度98.3%,和活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鼻饲患者发生误吸概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气管切开鼻饲误吸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重型外伤气管切开鼻饲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干预组31例。对照组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置入胃管及进行常规的鼻饲护理,干预组患者除上述护理外实行护理干预,包括增加胃管插入的长度,改变鼻饲时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速度和增加鼻饲次数,加强胃管的检查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鼻饲过程返流,误吸,窒息,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返流,误吸,窒息,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鼻饲的患者鼻饲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减少窒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由于脑卒中等原因,引起昏迷或球麻痹,常伴有吞咽困难,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和药物的定时供给,需要给予鼻饲来配合治疗,但实施鼻饲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因鼻饲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恶心、呕吐,衰弱、年老昏迷患者发生液体返流误吸至气管,由于大量液体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或老年患者躯体疾病大量使用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腹泻[1]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导丝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行导丝胃管鼻饲术,另50例行普通胃管鼻饲术,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导丝胃管成功率96%,普通胃管成功率83%。结论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行导丝胃管鼻饲,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脑出血昏迷患者鼻饲护理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鼻饲期间,予以参照组(200例)患者常规护理举措,对研究组(20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举措,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昏迷患者鼻饲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举措,可以明显的提升护理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改良鼻饲方法对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通过改良鼻饲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发生恶心、腹胀、腹泻、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恶心、腹胀、腹泻、误吸、吸入性肺炎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过的鼻饲方法护理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和降低鼻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和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误吸、反流、鼻饲管堵塞、便秘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同时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