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逆向撕脱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发翼状胬肉156例(15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78眼,治疗组行翼状胬肉逆向撕脱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内逆向撕脱术,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6~40个月,随访到的治疗组77眼有3眼复发,复发率3.9%;对照组76眼有10眼复发,复发率为13.2%。P〈0.05。结论逆向撕脱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初发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确能明显降低初发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王金强  陈行琼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61-1762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人。结果本组80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实施一次切开手术者的治愈时间平均为7~15日;实施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者的治愈时间平均为19~35日。全部病人术后进行随访半年~2年,未见后遗症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方面疗效理想,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安全、见效迅速、不易复发、无后遗症、疼痛较小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旋转撕脱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减少胬肉术后复发,使手术更简便安全而寻找一种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对70例(77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改良的旋转撕脱法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70例移植片全部存活,仅1例复发(1.3%),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运用改良的旋转撕脱法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使手术操作更简便安全易行,胬肉切除更干净彻底,角膜损伤小,上皮愈合时间短,取材方便,无排斥反应,术后胬肉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错位手术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选择2002年5月- 2005年2月,32例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并错位患者,新鲜骨折28例(1个月内),陈旧性骨折4例。取膝关节前外侧切口,长5-8 cm,分别用可吸收螺钉、金属螺钉、钢丝行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创伤小,术后32例骨折块位置满意,无一例骨折块高浮,所有病例均获正常活动范围。结论本术式为治疗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术式,是简便易行和便于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发病原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青少年患者行切开复位,根据撕脱骨块的大小分别采用松质骨螺钉、空心钉、克氏针加钢丝或可吸收缝线同定.结果 全部病例获6~9个月随访,平均(7.63±1.56)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也未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所导致的大腿外侧麻木.12周复查X线提示骨折处全部骨性愈合.患侧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可参加正常体育活动,效果理想.结论 手术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疗效好、康复快.  相似文献   

6.
Ishigur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Ishigur法治疗指伸肌腱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Ishigur法治疗24例伸肌腱撕脱性骨折,在透视下运用闭合穿针的方法,在远侧指间关节(DIP)屈曲位时于背侧插入阻挡针,然后用另一根克氏针将DIP固定于充分伸直位。术后随访6个月,从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评估疗效。结果:24例的伸肌腱撕脱性骨折均得以矫正,患指均未有畸形、感觉及功能障碍,健侧远侧指间关节的主、被动运动范围无明显差别。结论:采用Ishigur法治疗指伸肌腱撕脱性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从美观的角度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及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9月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及撕脱骨折26例,其中后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5例,附着点撕脱骨折2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按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得出优良率100%。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人路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及撕脱骨折,入路安全,创伤小,显露充分,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反取皮回植治疗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患者联合VSD行撕脱皮肤反取皮回植术,对照组予撕脱皮肤反取皮传统加压包扎回植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反取皮回植治疗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操作简单,回植皮肤成活率高,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支气管哮喘诊治情况。结果50例患者.经西药治疗3~6d。中药治疗1~3个月,痊愈。随诊2年,一年后复发4例均为儿童,复发病例症状轻,只需用原方治疗一月,即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高永祺 《现代保健》2012,(11):125-1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较理想方法。方法:对2006年-2011年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了3例中转手术开腹治疗外,57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阑尾周围脓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常见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经手术病检为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依据肿块声像学特点和血流参数来鉴别诊断。结果:通过二维超声像图鉴别乳腺常见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二维超声像图结合多普勒超声血流特点鉴别疾病的检出率。与金标准手术病检结果相比,A 组二维超声像图鉴别结果的灵敏度为76.1%明显低于 B 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二维超声像图来鉴别乳腺常见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但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超声像图和血流特点来鉴别常见乳腺肿瘤,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是早期乳腺常见肿瘤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观察脑卒中急性期后在“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级康复治疗”、持续在大医院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三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医疗费用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三组,A组:30例,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级康复治疗;B组:30例,持续在大医院康复治疗者。c组:41例,从综合医院内科直接进入家庭康复治疗者;5三组分别在康复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简化的Fugl—Meyer评定量表、社区康复肢体残疾功能评定表(CEDA)进行评估,比较三组同期之间ADL、运动功能改善以及回归社会情况的差异和治疗费用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康复治疗前ADL评分、简化的Fuel—Meyer评分、CED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评估,A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与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组治疗费比较,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级康复治疗”与大医院康复治疗同样可以提升脑卒中患者的ADL、运动功能,减轻肢体残疾情况,治疗费用方面前者具有价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性红斑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多形性红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9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性红斑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207例 BPH 患者行 TURP 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随访表明,残余尿量(RUV)、最大尿留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TURP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 BPH 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以MVD进行治疗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12例,对患者术前采用三维时间飞跃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判断患者脑病变严重程度,并对手术过程、手术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术前磁共振成像图显示粗大扭曲椎动脉(VA)偏向于患侧,严重患者对侧的粗大扭曲椎动脉有向患处偏移的趋势。术中有5例患者椎动脉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进行直接压迫,4例患者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间接进行压迫,3例患者小脑后下动脉对面神经进行压迫、小脑上动脉对三叉神经进行压迫。术后,8例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彻底迅速,2例患者1个月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术后7 d疼痛得到缓解,除此以外,还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总结。结论: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对面神经造成压迫,其直接或间接的责任血管为粗大移位的VA。MVD效果显著的关键在于该法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逐渐将VA向下移位,进行解剖,从根本上解决面神经受压迫问题,而并非简单地在神经与血管之间塞进垫片。微血管减压手术可有效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且预后较好。同时本院提倡患者早诊断、找治疗,缩短病程,帮助尽早恢复。此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黄连散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口服西药阿奇霉素治疗.7 d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痊愈率分别为90.7%和78.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后出血和排液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宫颈炎疗效显著,较单一西药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学在医院的实践问题。方法:结合某医院临床中药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总结阐述了临床中药学的主要内容、模式和面临问题。结果: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促进了医师在中药应用上的合理程度,减少了中药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十分必要,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中药指导,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药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 Devine 术治疗儿童隐匿性阴茎(CP)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 Devine 术对46例CP 患儿进行矫治。结果:本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40.3±1.7min,术后平均阴茎长度较术前明显延长,手术有效率达100%,术后随访7~26个月,所有患儿的阴茎显露均明显改善,外观满意。结论:改良 Devine 术是治疗儿童 CP 的较佳手术方式,较好地克服传统 Devine 术式的缺陷,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腋臭衣应用于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的总结。方法:180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后应用腋臭衣加压的患者,术后包扎切口后穿上腋臭衣固定。密切观察切口及全身情况,做好术后指导。结果:180例行腋臭清除术后应用腋臭衣加压固定患者,切口全部I期愈合,未出现皮下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腋臭衣应用于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均位于中段。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及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无钢板松动、断裂和再骨折发生;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本组手术治疗患者综合疗效评定总优良率为95.2%。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