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2000~2007年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年龄55~92岁,平均64岁;男56例,女43例;左侧72例,右侧26例。受伤原因:走路摔伤59例,骑自行车摔伤16例,车祸伤11例,坠落伤12例。骨折类型:依Evan's分型,Ⅰ型69例,Ⅱ型14例,Ⅲ型7例,Ⅳ型8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5天。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单纯外展牵引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5例,观察结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125例,男85例,女40例;年龄50~60岁53例,61~70岁28例,71~89岁44例,平均71岁。左侧47例,右侧78例。跌伤56例,车祸伤33例,高处坠落伤26例,重物挤压伤10例,125例中复合伤10例,其中同侧下肢两处骨折3例,合并脑损伤5例,多发肋骨骨折2例。骨折类型为顺粗隆间稳定型骨折55例,Ⅰ度31例,Ⅱ度24例;顺粗隆间不稳定型42例,Ⅲ度26例,Ⅳ度16例;反粗隆间不稳… 相似文献
3.
牵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3):28-28,3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损伤性疾病.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活动不灵活.当下肢忽然扭转跌倒或大粗隆直接触地时,极易造成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对其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两种,现多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牵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92年~2000年采用牵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66~89岁,平均7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3例,跌伤30例,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8例。骨折类型:I型14例,Ⅱ型17例,Ⅲ型16例,Ⅳ型11例。其中30例合并有不同的内科 相似文献
5.
邱红梅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4):78-78
目前,临床上老龄骨折病人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多见,笔者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针对老龄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护理问题、护理依据、护理措施提出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8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牵引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通过8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牵引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比较得出结果。结果:89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经牵引治疗后,除3例意外死亡外,余均愈合良好,恢复了功能及生活能力。结论: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手术内固定并不是惟一的选择,在手术风险较大的状况下,经牵引治疗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毛国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
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毛国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210029)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牵引方法中图号R274.12我院自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采用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现将两种骨牵引治疗方法,作临床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8.
9.
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46例采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经随访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锁定钢板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58-5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动力髋螺钉(DHS)组和PFNA组各40例,并分别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结果 3组观察对象年龄、性别、Evans分型经调整后,三组行内固定术10月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7.5%、90.0%、92.5%,PFNA组治疗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于锁定钢板组和DHS组,DHS组治疗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但三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的正确性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愈合能力和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相似文献
1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该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外固定、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骨折病的发生率仍较高。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和老年患者本身特点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减少骨折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4例,术后随访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54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37个月,平均时间为13.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21例;中:5例,优良率90.7%。【结论】PFNA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对血供影响小,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治疗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9岁。结果:结果随访12-48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优40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55%。结论: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牵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越性。方法 选择 12 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病例 ,包括股骨上段骨折 4 2例。股骨中段 5 9例 ,股骨下段 2 5例及股骨中上 1/ 3交界处骨折 6 8例。按骨折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牵引方式 ,平均牵引时间为 3周 ,以骨折处形成较丰富的骨痂生长为止 ,改为小夹板或髋人字石膏固定。结果 本组 12 6例 ,患肢无畸形 ,X线断端重叠 0~ 1 9cm ,成角 0~ 10°。经 5年随访 ,患肢功能良好 ,骨折愈合坚固。结论 对于儿童股骨干骨折应首选牵引疗法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其中DHS组54例,PFNA组5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与DHS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FNA组术后螺钉切除及内固定断裂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愈合时间及术后D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DHS,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告应用DHS组合式TSP钢板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DHS组合式TSP钢板治疗26例伴大粗隆破坏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术后嵌插和肢体短缩的程度,采用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病人大粗隆的侧方移位均被有效的避免,在50%的病人中发现了限制性骨折嵌插,嵌插均小于14 mm,平均7.5mm,肢体短缩小于5.5mm。功能评价结果:优14例(53.84%),良9例(34.61%),差3例 (11.53%),优良率88.46%。结论:DHS系列支持钢板是治疗累及大粗隆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大粗隆的侧方移位及骨折端的过度嵌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解剖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整群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4例,将其分成两组,各37例,对照组选取解剖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选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为16.2%(6/3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选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创口小,并发症出现率减少.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价PFN股骨近端骨髓内钉用于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 年2月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1岁(63岁-82岁);按A0分类:31-A2型27例,31-A3型11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8分-75分,平均46分;术中出血量为60ml-200ml,平均80ml;1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转科治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随访4月-12个月,平均3.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采用parker活动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行走能力,9例(23.6%)恢复至伤前的90%。结论: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