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晔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59-1961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的疾病谱,探讨急诊抢救室资源利用情况,从而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医患纠纷。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2年期间急诊抢救室的所有死亡病例,共计341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猝死在抢救室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最高为18%,其次为恶性肿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病等,这些是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抢救室的时间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猝死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最高,但在抢救室时间最短。结论急诊抢救室需要配置充足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同时需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强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抢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急救队伍的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降低急诊病人死亡率的策略。方法 依据性别、年龄、诊断、既往病史、本次发病至就诊时间、来院方式及抵院状况等相关信息,回顾分析了117例急诊死亡病例。结果 急诊前5位死因分别为严重创伤(32.5%)、脑血管意外(20.5%)、心血管意外(17.9%)、猝死(12%)和呼吸系统疾病(9.4%);不同年龄组的死因略有不同;发病至就诊时间15min-1lh,平均50min;由急救中心及外院转送来院25例(21.5%),家人、路人等护送92例(78.5%);院前死亡54例,抵院时休克31例,昏迷43例,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13例,严重心律失常19例。结论 若想降低急危重病人的死亡率,必须从院前急救开始;急诊科必须建立和健全手术室,必须具有装备现代化的监护室,必须配备一支专业化的全科医师队伍,才能适应现代急、危重病医学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677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维  符集伟 《海南医学》1997,(3):179-181
本文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677例急诊死亡病例,发现,急诊死亡人数中,到达急诊科死亡人数与争诊科内死亡人数分别为349例,329例,急诊死亡人数占总急诊人次的1.4‰,死亡病例中以21-40岁为高峰年龄组。抵达急诊一小时内死亡者222例,死亡原因中意外事故居第一位,88例,院前猝死后第二位,12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居第三位,66例。  相似文献   

4.
袁宗杰 《中外医疗》2011,30(4):47-47
目的总结急诊死亡病例临床特点,探讨减少死亡率的途径。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2009年1~12月急诊死亡病例51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病因及不同就诊时间死亡患者构成比,比较分析不同病因及不同就诊时间死亡患者的抢救时间。结果不同病因中以外伤占56.86%,显著高于其他病因(P〈0.01);1~6h就诊者占54.90%,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中毒死亡患者抢救时间最长,达(8.89±1.72)h,显著高于其他病因组(P〈0.01);就诊时间〉6h者抢救时间最短,为(2.03±0.37)h,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外伤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中毒患者抢救价值最高,缩短就诊时间可减少急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急诊死亡病例的分析,探讨降低急诊病人死亡率的策略。方法依据性别、年龄、诊断、既往病史、本次发病至就诊时间、来院方式及抵院状况等相关信息回顾分析了117例急诊死亡病例。结果急诊前五位死因分别为严重创伤(32.5%)、脑血管意外(20.5%)、心血管意外(17.9%)、猝死(12%)和呼吸系疾病(9.4%);不同年龄组的主要死因略有不同;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15min。最长11h,平均50min;由120系统及外院转送来院的25例(21.5%),家人、路人或警察护送的84例(78.5%);院前死亡的54例(46.2%),其余63例中,抵院时休克的31例,昏迷的43例,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13例,严重心律失常的19例。结论要想降低危急重病人的死亡率,必须从院前急救开始;急诊科必须建立和健全手术室,必须有装备现代化的监护室,必须配备一支专业化的全科医师队伍,才能适应现代急、危重病医学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本院244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规律和特点,以提高医院急诊抢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急诊抢救室的244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发病时间、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结果 院前死亡142例,男91例,女51例,男女比例1.78,60~89岁是急诊院前死亡的高峰年龄段,其中70岁以前死亡病例男53例,女17例,男女比例3.12.有19例死亡时间记录不详,余123例显示0:00~6:00时间段死亡病例较少.创伤病例23例,男17例,女6例,男女比例2.82,以40~59岁为主要死亡年龄段,车祸11例,高空坠落6例,分列创伤死亡前两位.发病24 h内死亡102例,死亡原因中脑出血、创伤、晚期肿瘤分列前3位,60~89岁是院内死亡的主要年龄段.60~89 岁年龄段是急诊死亡的高峰年龄段,共死亡159例,占65.16%.结论 急诊死亡病例的年龄、死亡时间段、死亡原因已发生明显变化,要重视院前死亡.  相似文献   

7.
急诊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长沙市第一医院6年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规律和特点,以提高院前及医院急诊抢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我院急诊科死亡病人38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院急诊死亡的患者涵盖各年龄层,以老年人为主;疾病涵盖各专科,院前死亡发生率高.结论:急诊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变化不明显.要重视院前死亡.  相似文献   

8.
339例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的疾病构成比和这些患者对急诊抢救室资源的利用情况.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急诊抢救室的死亡病例,共339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在抢救室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与否及使用时间、是否行胸外按压等情况.结果:构成比由高到低的疾病依次为猝死(18%)、恶性肿瘤(16.2%)、急性脑出血(14.5%)、急性呼吸道感染(13.6%)、急性脑梗死(8.8%)、心血管病(7.7%)、外伤(5.6%)、上消化道出血(4.1%).患者在抢救室时间,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明显长于外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猝死(P<0.05).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实施胸外按压比例均明显低于猝死、外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患者(P<0.01).结论: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以猝死、恶性肿瘤、急性脑出血、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脑梗死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7~2009年急诊抢救室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对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7~2009年急诊抢救室患者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创伤是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7~2009年急诊抢救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特别是60岁以内的患者,其次为猝死与脑血管意外. 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提高急诊诊疗水平,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的进~步改善,急诊死亡病例疾病谱与比例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间急诊死亡病例380例,期间急诊总人数为187895人次,急诊死亡率为0.20%,急诊死亡以外科疾病为主,共233例,占总死亡病例的61.31%,内科病例127例,占总死亡例数的33.42%,其中来院前死亡98例,占总死亡病例25.79%。380例急诊死亡病例前三位疾病分别是:颅脑伤、多发伤、脑血管意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以道路交通事故伤害为主因的创伤导致死亡尤为突出,故如何加强交通事故伤害救治能力,对交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人15老年化、心脑血管疾病也逐渐上升,脑血管意外已在社区急诊死亡中跃居第二位,对老年医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组380例急诊死亡病例看,其中98例送达急诊室时已死亡或临床死亡的病人,在急诊死亡病例中占较高的比例,所以发展三级医疗网的急诊医学建设,加强院前急救,普及急救知识,逐渐形成急救网络化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急诊死亡216例病因分析宁夏同心县医院(751300)苏芳贤王振海戴娟为了加强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本文对我院1991~1995年216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病因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91~1995年间,我院急诊死亡病例共216例...  相似文献   

12.
创伤是唯一可以真正预防的疾病。但创伤却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加强急诊创伤的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2~2003年87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韩跃辉  王烁  李潇 《中国病案》2013,14(7):72-74
目的总结本地区急诊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急诊危重病人死亡原因,探讨急诊危重病人急救的最佳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记录完整的急诊死亡病案。结果急诊死亡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66∶1);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原因均以呼吸系统疾病为第一位(占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患者的36.52%);脑血管疾病成为31岁~60岁三个年龄组中第1位的死亡原因(占此三个年龄组死亡患者的28.96%);创伤为11岁~30岁两个年龄组死亡第一位的原因(占此两个年龄组死亡患者的33.34%);不明原因猝死死亡患者男女比例为1.45∶1,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年龄小于60岁者占猝死总例数的36.74%);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占本地区急诊死亡患者的最高百分比,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猝死发生的年轻化趋势,提高创伤病种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149例急诊室抢救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诚  王伋  曹建国 《新疆医学》2002,32(4):61-62
急诊室抢救是反映一所医院急救能力高低的重要场所。1999年4月~2002年3月,共有149例病人在我室经抢救无效死亡。笔者对此加以分析,力求找出其内在死亡规律与特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9年4月~2002年3月,我院  相似文献   

15.
高小红 《当代医学》2009,15(33):101-102
目的分析急诊死亡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急救中心死亡患者53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院急诊死亡的患者涵盖各年龄层,以老年人为主;疾病涵盖各专科,猝死和不详原因死亡发生率高;春秋季是死亡高发季节。结论为减少急诊死亡率,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和完善急救网络。  相似文献   

16.
儿科观察室160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镒宇 《广州医药》1995,26(4):46-48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是大多数危急患者就诊的必经通道。急诊抢救病人来诊急,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常常出现病情恶化导致死亡,使得急诊科成为死亡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之一。我们通过分析我院急诊科抢救死亡病例的疾病构成及特点,总结经验,以期对临床急救及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借鉴,降低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09—2011年间急诊抢救死亡病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既往史,起病诱因。对资料进行回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医院急诊救治的最佳模式,以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急诊死亡完整病历86份,其中男54例,女32例。结果(1)急诊死亡者男性多于女性。(2)青少年死亡病因以急性中毒、创伤为主,猝死次之。(3)中老年人死亡病因以心脑血管病多见。(4)死亡原因中创伤占较大比例,尤其以车祸伤居多。结论加强对青少年健康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全体公民一般性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建立公民急救卡系统和急救网络体系,是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