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鸿波 《华夏医药》2005,9(1):23-24
1 洋为中用 与时并进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将本港发展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据法定权利的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已成立,并逐步推行全面的中医药注册及规管制度。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12日,中国-澳大利亚"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促进"项目签约仪式暨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签约仪式上,神威药业集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签署神威塞络通胶囊国际多中心同步临床研究协议,首开中澳现代中药新产品国际产学研新型合作之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教授、  相似文献   

3.
《自我药疗》2012,(12):77-77
2012年11月12日,中国一澳大利亚“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促进”项目签约仪式暨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神威药业集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签署“神威药业塞络通胶囊国际多中心同步临床研究”协议,首开中澳现代中药新产品国际产学研新型合作之路。神威药业的塞络通胶囊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在海外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现代中药,由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联合开发研制,旨在国内外同步研究、同步注册、同步上市。该品种主要治疗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由西红药、人参、银杏叶三味中药有效成分组成。本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专项及国际合作计划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主办单位:《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承办单位:腾成心(北京)国际技术交流中心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加速中医药产业化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积极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于2012年5月18-20日在北京举  相似文献   

5.
由香港保健协会主办,香港大学动物系、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所协办、百草堂有限公司赞助的“传统中医药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香港尖沙咀科学馆举行,近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在3天会议期间,专家、学者提交了60多篇学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对外宣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致力于扶持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医药,要把香港建成国际中医药的中心,将发展中医药作为香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香港各界对发展中医药也热情高涨,纷纷提出要使香港成为“中药港”“中药科技园”的建议。这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是非常有利的。那么,香港目前中医药的现状怎样呢?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医疗、保健、预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社会对中医药及传统医药重视和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依靠科技进步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促进现代中医药尽快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已是我们重中之重的艰巨任务。首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已经出台 ,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发展已提出相应要求。目前 ,中药材专业市场总体情况是 :贵重中药假的多 ,便宜中药缺的多 ,出售的中药劣质多 ,地道药材变种多 ,出口药材附加值低 ,科技含量高的品种更是不多 ,反而是劣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医药的国际科技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哈尔滨市是著名关药的集散地,中医药事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作为全省医药产业龙头,哈尔滨不但拥有著名的中药企业,著名的中医药人才,而且还有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为中医药的国际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调研哈尔滨市中药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基本情况,总结哈尔滨市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关于我市加快完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对策,为今后哈尔滨市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中医药创新技术及产业化展览会 (http :/ /tcm2 0 0 1.chtf cxpo .com)将于 2 0 0 1年 12月 7~ 10日在深圳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展览会的主题是 :继承传统 ,推动创新 ,促进产业化。旨在为海内外中医药企业提供一个贸易交易、合作发展的窗口 ,为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开辟一个良好的信道 ,为中医药企业与投融资机构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从而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在发扬传统精粹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加速中医…  相似文献   

10.
在日前召开的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启动会上,部署了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的总体设计思路及下一步工作要求,公布了2015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入选机构和入选项目名单。  相似文献   

11.
曾聪彦  梅全喜 《中国药师》2015,(7):1136-1139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当前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现状,分析其面临的困境,提出完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各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各不相同,开展的内容各异,大多服务层次较低,并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完善该工作模式主要面临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的缺失、中药临床药师的缺乏、中药临床药学内容的复杂性等问题,需要从加强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加强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建立多层次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探索多元化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等方面加强工作,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开展,逐步丰富中药临床药学内容,建立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评价中成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研发与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剂量探索、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将144例患儿以1:1:1:1的比例分到高、低剂量,安慰剂以及阳性药组,口服小儿咳喘颗粒试验药及模拟剂,孟鲁司特钠片及其模拟剂.疗程均为4周.以咳嗽严重程度的日平均分为主要疗效指标;把疾病控制情况评估,活动受限、夜间症状、缓解药/急诊需求情况,呼气峰值流速(PEF)日变异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作为次要疗效指标;以不良事件作为主要安全性指标.结果 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评价体系,制定纳入、排除、脱落标准以及主、次要评价指标,并规范了入组时不同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要求.结论 通过小儿咳喘颗粒Ⅱ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对中成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目前条件下该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迄今发表的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广中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用“COVID-19” “新冠病毒肺炎” “TCM” “中医药”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 “Lianhua Qingwen” “连花清瘟” “Huoxiang Zhengqi” “藿香正气” “Jinhua Qinggan” “金花清感”等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得所有有关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比实验方法、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率、体征消失率等指标,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得到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相关论文463篇,剔除441篇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网络药理学理论研究文献。在纳入质量分析的22篇中药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中,有随机对照研究3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1篇,病例报告2篇,无对照单臂研究5篇,对照试验4篇,回顾性研究7篇。疫情发生至今,虽然已经陆续发表了不少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文献,但多数工作不够规范,存在着部分试验没有设计对照组、样本量过低、没有设盲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结论 中药治疗新冠肺炎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设计规范的临床试验验证,产生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例如,增设对照组、增加样本量、采用盲法等,以此增加临床试验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评价中药外用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小儿湿疹外用药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范例。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240例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儿以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小儿湿疹净软膏或安慰剂软膏治疗,疗程4周。以靶皮损形态计分和靶皮损面积为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全身瘙痒单项疗效、全身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疗效、单项中医症状疗效以及随访4周内的皮损复发率为次要指标;以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为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建立了用于靶皮损形态和中医证候评价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制定了病例的纳入、排除、脱落和剔除标准,提出了保证湿疹外用药临床试验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Jiang M  Yang J  Zhang C  Liu B  Chan K  Cao H  Lu A 《Planta medica》2010,76(17):2048-206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a complementary or 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an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ccepted worldwide. More and more clinical trials on TCM have been conducted internationally, and scientists worldwid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based on clinical t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ituation of clinical trials on TCM in the past decade, including systematic reviews about clinical trials either focusing o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with TCM approaches or focusing on one herbal product, conduction of clinical trials on TCM either with randomization and controlled methods or general observation. Some general issues on the conduct of clinical trials on TCM, such as randomization, control, quality of life (QOL),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s) and biomarkers, quality control, safety evaluation and case studies, are discussed, and according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法》明确指出:鼓励医疗机构据临床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以中医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传统的中药制剂包括丸、散、膏、丹等多种形式,是中医的特色优势所在,更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载体。医院中药制剂具有临床反复实践、疗效确切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推动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立足于我国医院中药制剂政策沿革与现状,初步剖析了医院中药制剂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医院中药制剂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着重探讨了新形式下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模式,并统计分析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药制剂的资助情况及经费投入,深度数据挖掘为寻求中药院内制剂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对肿瘤组织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油酸钠为稳定剂,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考察其粒径大小、分散指数、电位及颗粒形状,采用MTT比色法使用乳腺癌细胞MCF-7、4T1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效评价,采用4T1荷瘤小鼠进行体内抗肿瘤评价。结果舒林酸纳米粒形状为球形,分散指数值小于0.3,平均粒径为(264.1±2.9)nm。相比较于游离药物,纳米粒显著提高了舒林酸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对MCF-7、4T1的IC50值分别为(22.1±4.6)、(19.2±1.2)μg/m L,体内抑瘤率为(35.4±18.8)%。结论将舒林酸制备成纳米粒后,拓宽了舒林酸的给药途径,显著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评价中药外用治疗小儿湿疹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小儿湿疹外用药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范例。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240例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儿以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小儿湿疹净软膏或安慰剂软膏治疗,疗程4周。以靶皮损形态计分和靶皮损面积为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全身瘙痒单项疗效、全身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疗效、单项中医症状疗效以及随访4周内的皮损复发率为次要指标;以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为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 建立了用于靶皮损形态和中医证候评价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制定了病例的纳入、排除、脱落和剔除标准,提出了保证湿疹外用药临床试验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曾聪彦  梅全喜 《中国药房》2014,(11):961-963
目的:为推动中药临床药学的深入开展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从论文类型、研究内容、作者地区分布等方面对80篇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的特点及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论文的研究内容较广泛,以中药临床药学浅论和中药合理用药分析为主,分别有20篇(占比25.00%)和17篇(占比21.25%);理论探讨性论文有35篇(占比43.75%),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全国16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广东、天津、北京3个省市。结论:随着中药临床药学的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应进一步深化其研究内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以利于提高全国中药临床药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复方五指柑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120例口服复方五指柑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120例口服复方五指柑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个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32%、98.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32%、98.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可显著改善便次改变、便质改变、排便异常、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主症,两组的主症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五指柑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