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9例住院确诊的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结果:辅助检查中腹部B超+腹膜活检87.5%(7/8),腹腔镜88.2%(15/17),腹腔镜+腹膜活检100.0%(11/11)。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中,腹腔镜检查及腹膜活检和B超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都是确诊结核性腹膜炎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住院的小儿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发热、腹水。具备典型结核毒性症状者〈50%,仅20%合并腹腔外结核病灶。实验室检查中各项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血沉增快79.1%,PPD阳性93%.结核抗体39.7%,腹部腹水B超78.2%,腹部CT49.1%,胸部X线片10.8%,腹水ADA73.1%,腹水查结核杆菌1.2%,腹腔镜66.6%,腹膜活检100%。结论:发病年龄趋向偏小。临床诊断除传统检查手段外,对腹腔穿刺腹水相关检查如ADA及PCR等检查应为重视。对不典型的病例在找不到其他疾病证据的前提下应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疑难腹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上难以诊断的腹痛、腹水和腹部肿块病例,通过腹腔镜检查及活检进行分析诊断.结果:62例疑难腹膜病变病例经腹腔镜检查并结合病理活检,结果56例被确诊,确诊率为90.3%.56例确诊病例中,结核性腹膜炎40例;肠系膜淋巴结核4例;癌性腹膜炎7例,其中腹膜间皮肉瘤3例,腹膜黏液细胞癌2例,腹膜转移癌2例;肝硬化腹水5例.与腹腔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7%,未出现与腹腔镜检查直接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腹膜病变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腹腔镜检查诊断疑难腹膜病变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和安全性,是一种诊断疑难腹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红彬  曹小燕 《西部医学》2004,16(2):141-142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对 5 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 2 1例 ,女 3 5例。主要临床症状 :腹胀 3 8例 ( 67 86% )、发热 3 2例 ( 5 7 14 % ) ,腹痛 2 8例( 5 0 0 0 % )、腹泻 16例 ( 2 8 5 7% )、盗汗 2 1例 ( 3 7 5 % )、体重减轻 2 8例 ( 5 0 0 0 % )。主要体征 :腹水 45例 ( 80 3 6% )、腹部压痛 3 8例 ( 67 86% )、腹壁柔韧感 2 0例 ( 3 5 71% )、肝大 6例 ( 10 71% )、脾大 11例 ( 19 64 % )、腹部包块 12例( 2 1 42 % )。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以腹膜活检及腹腔镜检查阳性率最高 ,结合临床表现及抗结核诊断性治疗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腹膜活检确诊的46例结核性腹膜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腹水及血清结核抗体水平。结果:炎结核性腹水结核抗体敏感性为91.3%,血清结核抗体敏感性为89.13%。结论:血清及腹水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腹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畅  霍雅清 《吉林医学》2010,31(31):5587-5588
目的:评价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积累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经手术、腹膜活检、实验室检查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195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超声诊断率为85.6%。结论: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重要价值,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腹膜活检在良恶性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膜活检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引导,应用美国Bard全自动活检枪,对增厚的腹膜进行穿刺活检,活检组织置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同时留取欣柏液基细胞学送检。结果:58例腹膜组织,经病理证实,其中结核性腹膜炎29例(有2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腹膜间皮瘤16例,腹膜转移癌5例,黏液腺癌2例,类癌1例,其他5例为少量平滑肌组织,为正常腹膜组织,其中1例正常腹膜组织中,在液基细胞学检查中发现瘤细胞,经活检明确腹腔积液病因的诊断率为93.10%。结论:经皮腹壁腹膜穿刺活检可以确定良恶性腹腔积液,特别是对腹膜肿瘤和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采用低频与高频彩色超声及血流显像、多普勒频谱功能综合检查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94.1%,其中腹水148例(93.6%);腹膜增厚136例(86.1%);淋巴结肿大110例(69.6%);团块75例(4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向华 《中外医疗》2012,31(2):40+42-40,42
目的通过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大庆市第二医院2005年至2010年68倒确诊为腹腔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和腹部压痛,伴发肺结核占37%(25/68),腹部B超检查阳性(100%),腹水细菌学检查阳性占10%(3/30),结肠镜检查阳性占37.5%(3/8),腹腔镜检查阳性100%(5/5),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占30%(9/30)。结论腹部B超和腹水细菌学的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腹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最高。对于诊断不明确,且患者拒绝行腹腔镜和剖腹撂查者,亦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分析36例被误诊的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结论:根据病情,综合分析,使用腹腔镜结合活检及腹水ADA检查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效、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熔解曲线法)检测肺结核患者涂阳痰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TB)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价值及耐药特征分析。方法:收集涂阳且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痰样本和相应MTB菌株各142例,采用熔解曲线法检测痰样本MTB对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耐药情况,同时采用液体药敏法对相应MTB菌株耐药性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行方法学比较。结果:以液体药敏法为标准,熔解曲线法检测痰样本MTB对4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熔解曲线法检测SM、INH、RFP、EMB耐药性的敏感度分别为:78.57% (11/14),70.00% (14/20),100.00% (12/12),71.43% (5/7);特异度分别为:92.97%(119/128),96.72%(118/122),97.69%(127/130),100%(135/135);两者符合率分别为:91.55%(130/142),92.96%(132/142),97.89%(139/142),98.59%(140/142);Kappa值分别为:0.601,0.696,0.877,0.826。结论:与传统液体药敏检测相比,熔解曲线法检测痰样本MTB对抗结核药物SM、INH、RFP、EMB的耐药性效能一致,特异度和符合率均较高。该法对结核患者涂阳痰样本MTB耐药性检测有较好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收集2007-2010年某高校13 360名新生入学时的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胸片资料,在新生中检出结核病25例(患病率0.18%),PPD强阳性组1 790例(13.40%).将X线胸片无异常、PPD强阳组的学生,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分为两组,治疗组(814例)予以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非治疗组(976例)不予干预.4届学生在校4年期间共检出结核病34例,患病率0.25%.除2008年学生外,各年级不同PPD结果组学生患病率均为强阳组明显高于阳性组和阴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3.20、10.58、18.80,P<0.05).提示PPD试验、胸片仍是新生结核病筛查的重要手段,高校对PPD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定期健康体检是控制学校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BP)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搜集确诊的79例TBP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血液学指标、腹水生化、影像学、T-SPOT.TB及腹腔镜等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高峰在20~45岁;男女比例为1:1.55;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及乏力常见。44.30%(35/79)的患者血常规异常,52.82%(28/53)的患者CT异常,56.25%(36/64)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56.72%(38/67)的患者结明三项阳性,60.00%(39/65)的患者B超异常,73.68%(42/57)的患者腹水CA125升高,80.70%(46/57)的患者腹水ADA活性升高,91.43%(32/35)的患者T-SPOT.TB阳性,92.85%(26/28)的患者腹腔镜阳性。腹水ADA、T-SPOT.TB、腹腔镜检查诊断率较高。腹水ADA与腹腔镜检查结果有弱一致性(kappa=0.352,P=0.043),T-SPOT.TB与腹腔镜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25,P=0.001)。结论:T-SPOT.TB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的快速诊断TBP的敏感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可提高TBP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从分离自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率及耐药情况,以利抗结核治疗中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痰涂片阳性的新发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采用高、低两种药物浓度,四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试,同时用实时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127例痰培养阳性菌株总耐药率为14.2%,其中初治耐药率8.1%,复治耐药率35.7%,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异烟肼8.7%,利福平2.4%,链霉素2.4%,乙胺丁醇0.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在初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12.1%(12/99)和10.1%(10/99);复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32.1%(9/28)和21.4%(6/28)。结论:分离自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初始治疗时已存在耐药性,而药物治疗有可能使其耐药性增加。结果表明抗结核治疗前及在治疗过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对指导临床抗结核治疗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55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2005年期间在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55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55例(100%),咳嗽34例(61.8%)、盗汗29例(52.7%)、体质量下降28例(50.9%)、呼吸困难13例(23.6%)、胸痛11例(20%)。临床类型:单纯肺结核8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单部位淋巴结核12例,播散型肺结核25例,其他部位结核7例。常见影像表现:肺中下叶的局灶性或弥散性渗出病变、淋巴结肿大、胸膜炎、弥散性粟粒或结节影。免疫功能:CD4+0.002×109~0.164×109/L,平均(0.049±0.043)×109/L。治疗:23例未同时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组中,2年后因结核死亡12例;27例同时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组中,2年后因结核死亡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中播散型结核多、临床和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及时抗结核治疗和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的本质是菌阴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诊断问题。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但有潜在风险的鉴别诊断方法,缺乏相应的标准、指南、专家共识等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临床上仍以专家的个人经验为主,极不规范,误诊、漏诊时有发生。我们根据临床体会,对诊断性抗结核治疗适应证的初步建议如下:1肺结核疑似病例,诊断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治疗10天无效者;2肺结核疑似病例,T.SPOT.TB阳性者;3临床诊断病例;4不明原因发热(FUO),T.SPOT.TB阳性者;5多发性浆膜腔积液,初步排除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或T.SPOT.TB阳性者;6出现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精神症状,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者。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严格遵照诊疗程序,对确诊的病例要果断地采取针对性的抗结核治疗;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慎重地采取试验性的抗结核治疗,并继续积极地寻找细菌学、病理学依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地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和5例艾滋病未合并肺结核病人(仅用于病死率与CD4细胞计数对照)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中青壮年占90%(9/10),半年内病死4例(40%,4/10);HIV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1例(10%,1/10),输血或血液制品3例(30%,3/10),性接触6例(60%,6/10);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100%),咳嗽、咳痰(70%,7/10),明显消瘦(80%,8/10),淋巴结肿大(40%,4/10),皮肤溃烂(20%,2/10),X线表现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80%,8/10),合并淋巴结结核(20%,2/10);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1例(10%,1/10);经抗结核及抗HIV治疗,病人多数症状、体征及胸片改善;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发病急,症状重,多见高热不退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死率高。病死率与CD4细胞计数相关。10例病人治疗前CD^+4明显低于5例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病人(P〈0.05);而10例中,4例病死病人治疗前CD^+4也较存活病人明显降低(P〈0.05)。PPD试验阳性率低,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临床应尽可能同时进行抗结核与抗HIV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5种病原学检查在结核性病理组织及气道分泌物标本中的阳性率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经手术确诊结核合并肺结核且接受气道分泌物检查的166份病例的结核病原学检查结果,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分为手术标本病原学检查组(简称手术标本组)与气道分泌物标本病原学检查组(简称气道分泌物标本组),对抗酸染色涂片(AFB)、实时荧光定量PCR(TB-DNA)、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TB)、Gene-X-pert/RIF (X-pert)、结核培养(CTB)等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手术标本组和气道分泌物标本组总阳性率分别为86.14%、21.08%,X-per阳性率分别为85.89%、29.76%;两组的五种检测技术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一致,均为X-pert、TB-DNA、SAT-TB、CTB、AFB;以手术标本结果为诊断标准,气道分泌物标本结果与其一致性均较差(Kappa<0.4),五种检查阳性率均低于手术标本,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cNemer检验,P<0.05)。结论 病理组织标本结核病原学阳性率高于气道分泌物标本,临床应重视对菌阴肺结核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进行X-pert、CTB等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结核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特征、易感因素及转归,探讨其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7例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诊断为结核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治疗及转归情况,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规律.结果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自2004年起共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81例,其中7例患者移植后并发结核感染,女性2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为(31.3±9.6)岁,移植后结核的发病率为1.46%.7例患者中肺结核5例(血行播散型2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结核性脑膜炎2例、膀胱结核1例.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发热、咳嗽、尿路刺激症状、头痛.有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史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史2例.7例患者发病后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抗体检测均阴性,有3例外周血结核T细胞斑点检测(T-SPOT)阳性,其中1例肺泡灌洗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1例行膀胱镜活检病理示炎性肉芽肿,1例行肺穿刺活检病理示肉芽肿性炎症伴凝固性坏死.影像学表现:肺部CT表现为斑片状影3例,粟粒状结节影2例,胸腔积液1例;合并真菌感染1例.经抗结核治疗后临床治愈6例,死亡1例,有效率85.7%.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时需警惕结核的发生,早期进行筛查,避免误诊、漏诊.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可以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由初治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诊断肺结核的方式。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1000例患者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得到肺结核病的诊断方式。结果因症就诊患者占95.9%,咳嗽和咳痰77.7%(777例),发热50.8%(508例)。实验室中纯化蛋白衍生物皮试强阳性率51.5%(51/99),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61.5%(474/771),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48.8%(488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占送检病例的57.9%(135/233)。诊断方式:实验室菌阳诊断率49.4%(494例);菌阴肺结核临床综合诊断率50.6%(506例),其中纯化蛋白衍生物皮试或血清结核抗体阳性占综合诊断的51.6%(261/506),实验室各项检测结果均阴性者占综合诊断的48.4%(245/506)。结论在我国因症就诊是发现肺结核的主要方式。对咳嗽≥2周的患者,应常规排查肺结核。肺结核痰检发现率低,菌阴肺结核的综合诊断目前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