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45例老年人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中114例手术切除肿瘤(78.6%_,31例开胸探查但未能切除肿瘤(21.4%),肿瘤除组病人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8%,69%,37.2%,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围术期治疗对提高老年人肺癌手术治疗机会和手术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2年1月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静脉高压症45例(其中3例为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1/2、1、2、3、4、5、6、7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44/45(97.8%)、30/41(73.2%)、26/36(72.2%)、13/27(48.1%)、10/19(52.6%)、5/13(38.5%)、1/7(14.3%)、0/2(0)。住院期间发生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各1例。随访中共死亡14例,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9例,肝功能衰竭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有选择性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加门奇断流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10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外科操作、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等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市胸科医院1973年6月-2001年1月,因肺癌进行余肺切除术的105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88例,女17例。年龄24-73岁;原发性肺癌术后复发93例,转移性肺癌术后复发5例,第二原发性肺癌3例,肺结核术后余肺新生肺癌病灶4例;首次手术与余肺切除术间隔5个月至12年零10个月不等;手术技术:心包内处理血管和先离断主支气管后处理血管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彻底,尽量行胸膜内分离以减少出血,用心包、胸膜或肋间肌等活组织包盖支气管残端预防支气管并发症。结果:术后30天内死亡6人(5.7%),术后发生低血压或休克29人(27.6%),再剖胸止血5人(4.8%),血胸4人(3.8%),并发支气管胸膜瘘6人(5.7%),单纯脓胸2人(1.9%),结核性脓胸1人(0.95%);随访时间2个月-18年,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6%、30.2%、25.4%和16.7%;肺癌复发与细胞类型无明确关系,术后生存时间与再次手术时疾病的TNM分期有关,术后生存与再次手术时肿瘤能否彻底切除有着明显的关系。结论: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应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指征恰当,则疗效满意。肺癌术后复发多与首次手术不彻底有关,而与肺部细胞类型和术后辅助治疗关系不大。因此凡心肺功能允许,肺癌手术切忌作姑息性切除。术前估计不能彻底切除并有大块肿瘤残留可能者应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2月河北省承德市肿瘤医院外科151例肝癌病人手术切除治疗情况。结果:澳抗阳性患者123人,占总例数的81.46%;109例患者AFP升高(〉100μl),占总数的72.18%;116例合并有肝硬化,占总数的76.82%。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30.4±465.5)(150~6550)ml。术后随访中共有82例患者出现复发:一年内出现复发者52例(占34.4%);肝内复发者72例(87.8%)。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45.0%。结论:随着近年来早期诊断和外科技术的进步,肝切除术已经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胸腺瘤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胸腺瘤及合并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总结128例胸腺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完整手术切除109例(85.2%),姑息性切除14例(10.9%),探查活检5例(3.9%),其中有1例死亡(0.8%)。结论:胸腺瘤治疗应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及部分周围组织,以达到手术彻底切除。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高龄肺癌病人外科治疗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0年1月-2001年12月间收治49例70岁以上高龄肺癌病人,其中肺叶切除36例,楔形切除5例,8例因肿瘤侵犯心包、胸膜和肺内多发病灶及肺门凝固等原因仅作单纯剖胸探查。结果:手术切除率77.55%。术后30天内死亡3例,死亡率为6.12%,2例死于肺部感染致全身衰竭,1例死于心肌梗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1例,心肌梗死1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为28.57%)。结论:对高龄肺癌患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7.
1989年3月一lop年5月间,我们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四期肺癌45例,占同期肺癌手术的24.6%(45/183)。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占2.2%(l/45)。术后3年生存率对.6%(16/4),5年生存率31.互%(14/4)。现就N淋巴结的手术切除方式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讨论。l临床资料本组45例肺癌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6-68岁,平均46.5岁,to岁以上者8例。中心型肺癌28例,周围型肺癌17例。鳞癌26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3例,其它类型4例。根治性手术43例,姑息切除2例,作姑息切除的2例病人均为肺门冻结者,只切除了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接触式激光显微手术治疗髓内肿瘤的疗效。方法:于1995年3月-2002年1月应用美国Medi-Therm公司生产的SLT接触式激光器配合显微技术共完成各类脊髓髓内肿瘤手术25例,包括室管膜瘤8例;低恶度星形细胞瘤7例;高恶度星形细胞瘤1例;髓内脂肪瘤3例;皮样或表皮样囊肿3例;髓内畸胎瘤、神经鞘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术中依据肿瘤性质和部位不同选用不同的激光刀头或联合使用。结果:肿瘤全切15例(60%);近全切除8例(32%),两合计共23(92%)。大部切除2例(8%)。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期4-79个月,按功能标准判断:痊愈13例(52%),好转7例(28%),两项合计20例(80%)。而不变3例(12%),加重1例(4%),复发1例(4%)。结论:接触式激光可以精确地切除和汽化髓内肿瘤,减少副损伤,增加脊髓髓内肿瘤的切除率和术后功能好转率,术中显微手术技术的运用和激光刀头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癌进行外科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152例老年人肺癌进行手术,其中开胸探查8例,全肺切除2例,肺叶切除139例,楔形切除3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4.7%,死亡率1.3%,并发症发生率11.8%,5年生存率25.4%,结论:对老年人肺癌进行外科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应采取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精细方案,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58例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158例胃癌中,开腹探查9例,手术切除149例(94.3%),其中根治性切除141例,姑息性切除8例;远侧胃切除117例(78.5%),近侧胃切除11例(7.4%),全胃切除21例(14.1%);行消化道重建的149例中,手法吻合24例(16.1%),单吻合器106例(71.1%),双吻合器19例(12.8%)。术后病理早期癌7例(4.4%),进展期胃癌151例(95.6%)。术后死亡1例(0.6%),16例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10.1%)。结论:胃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疗效的关键措施,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最有效手段。由于吻合器使用的增多,降低了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高龄胃癌病人外科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随访1~7年,统计生存率。结果:78例病人中均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施行根治性切除52例,姑息性切除26例,联合脏器切除13例,术后以并发肺部感染为多见,围手术期死亡11例(11/78),姑息性切除生存6~13个月,平均9.5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48/52)、73%(38/52)、28.2%(15/52)。结论:高龄胃癌病人以中晚期为多见,常合并其他疾病,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腹腔化疗,以D2为主要术式,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1年9月对9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回顾性分析肿瘤分布,手术方式及手术疗效。效果:肝癌切除96例,其中左肝癌切除25例,右肝癌切除7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0例,围手术期死亡4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43.8%。结论:肝切除术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胡朝阳 《中外医疗》2009,28(23):38-39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45例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情况,并对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合并脑转移的8例周围型肺癌先行脑转移瘤切除,后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包襄性脓胸1例,气胸2例,支气管肺炎2例。急性呼吸衰竭死亡1例。经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66%(22/41),30.30%(10/33),14.29%(4/28)。结论对适当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可能使患者获得较长期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38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2±3.2)岁,肺癌病程平均(2.9±0.2)年;糖尿病程平均(4.3±0.7)年。进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的 NP 化疗方案,观察疗效。结果:(1)1-4周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7(71.1%)、20(57.9%)、15(42.1%)、8(21.1%)。(2)WBC 减少18例(47.4%),呕吐22例(57.9%),便秘7例(18.4%),神经毒性反应12例(31.6%),治疗4周期后,对应不良反应患者分别为10例(26.3%),13例(34.2%),3例(7.9%),4例(10.5%)。(3)患者生存期4-6月、6-9月、9-12月、1年以上患者分别为19例、10例、7例、2例。中位生存时间(约6个月)明显低于单纯非小细胞癌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结论: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初治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中,总有效率短期尚可,长期应用呈下降趋势。根据个体差异,对症治疗白细胞降低、便秘、呕吐等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1995年11月-2007年11月我们收治的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中,慢性不全梗阻有89例(79.5%),急性完全性肠梗阻23例(20.5%)。112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98例一期切除吻合术,9例切除后肠造瘘二期吻合术,5例一期近端造瘘二期切除吻合术;一期手术切除率95.5%,术后并发症12例(10.7%),死亡2例(1.8%)。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绝大多数为慢性不全肠梗阻。结肠癌是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工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有效的结肠灌洗可提高工期根治切除手术率。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了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对胰腺癌的疗效及应用规律。方法:3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实施SRT治疗,其中胰头癌27例,胰体癌5例,UICC分期,Ⅰ期9例,Ⅱ期11例,Ⅲ,Ⅳ12例,临床靶体积(CTV)6-423cm^3,SRT治疗前采用CT定位,WDXK-808SRT治疗TPS制订临床治疗计划,6MV-X及8MV-X直线加速器实施治疗,计划靶体积(PTV)周边剂量36-60GY,中心剂量45-75GY,分5-8次,每次5-10GY,每周2-3次,疗程2-3周。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SRT后3-4周复查,CR21.9%(7/32),PR59.4%(19/32),NC18.8%(6/32),PD0%(0/32),半年生存率81.3%(26/32),1年生存率53.1%(17/32),Ⅲ期和ⅢⅣ期半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90.0%(18/20),65.0%(13/20)和66.7%(8/12),33.3%(4/12)。结论:SRT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少,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胡勇  彭俊平  饶建章 《四川医学》2002,23(4):375-37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肿瘤切除术6例(21.4%),中位生存期16个月;肝管引流16例(57.1%),中位生存期7.8个月,探查活检术6例(21.4%),2例死于并发症术后,4例4个月内死亡,结论:肝门胆管癌早期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在胆道转流手术联合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报告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1例,男17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4.25:1。平均年龄44.8岁,高发年龄组为31-40岁组,占47.6%,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鼻阻塞,对单侧鼻腔新生物进行多部位多次活检,可在术前确诊。治疗时整块切除肿瘤和上颌窦内侧壁,可降低术后复发,本组2例经鼻内手术切除肿瘤,19例经鼻侧切开并切除整块肿瘤及上颌窦内侧壁,其中前者1例(50%)复发,后者4例(21.8%)复发,总复发率为23.8%,其中3例发生癌变,其癌变率为14.3%。  相似文献   

19.
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爱民  秦斌  李玉华 《医学争鸣》2001,22(4):350-352
目的 研究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58例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其中51例行主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成形术,7例行主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成形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1a肿瘤复发,1例术后4a复发,分别再次手术,53例术后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2/53),52%(24/46)和47%(16/34),结论 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既可全部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成质量,远期疗效良好,可作为外科治疗肺癌的常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探讨,方法:收集1989年5月-2001年7月间27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中行胆囊切除术1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8例,胆囊切除加胆管瘘口修补术4例,胆囊切除术及肝总管Roux-en-y吻合术3例。结果: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9年,痊愈20例(87%);良好2例(8.7%),欠佳1例(4.3%)。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对不同类型的Mirizzi综合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