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楼醇提物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介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0.150 g.kg-1)、重楼醇提物低(1.3 g.kg-1)、中(2.6 g.kg-1)和高剂量组(3.9 g.kg-1)。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法制作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每日分别给予重楼醇提物、联苯双酯溶液灌胃,连续14 d。末次灌胃给药后1 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照15 mg.kg-1体重尾静脉注射ConA造模,造模给药后8 h处死动物取血或组织标本检测ALT、AST、SOD、MDA、GSH-Px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重楼醇提物能降低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ALT、AST和MDA含量(P〈0.05或P〈0.01);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升高SOD、GSH-Px活性(P〈0.05或P〈0.01)。结论:重楼醇提物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析和评价人白介素22在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刀豆蛋白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析并评价模型效果。在此基础上将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保护组及模型组;保护组和模型组分别尾静脉注射重组IL-22蛋白和生理盐水6h后,尾静脉注射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h后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同时取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IL-22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的ALT、AST水平,减轻ConA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IL-22对ConA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保护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方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纤软肝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20.0、10.0、5.0g/kg)和联苯双酯(150mg/Kg)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20mg/Kg,抗纤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4h,再次静脉注射ConA20mg/kg,8h后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抗纤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ALT活性、IFN-γ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抗纤软肝方三个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抗纤软肝方对Con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IFN-γ、TNF-α的释放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山茱萸总苷(TGCO)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57BL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GCO高、中、低剂量组(920、460、230 mg/kg)和联苯双酯组(0.1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ConA 15 mg/kg制备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2 h,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0.02 mL/g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0.1 g/kg灌胃,TGCO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TGCO溶液920、460、230 mg/kg灌胃,每6 h灌胃1次,连续给药5次。末次灌药2 h后,称质量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脾脏系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TGCO各剂量组和联苯双酯均能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增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P<0.05),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级,减轻ConA所致肝损伤的炎性反应,抑制血清ALT、AST的升高,降低肝匀浆中TNF-α、OCT、IFN-r、IL-1和IL-6含量及提高SOD的活性。[结论] TGCO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并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其保肝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提升以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橙皮苷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橙皮苷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灌胃给药7 d,采用尾静脉注射Con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脾指数,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匀浆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脾指数显著增高,肝组织炎性坏死明显,血清ALT、AST升高,肝匀浆中GSH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同时肝组织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亦显著增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橙皮苷能显著降低肝脾指数,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提高肝匀浆中GSH水平,降低MDA含量,降低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P0.05,P0.01)。结论橙皮苷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清除自由基,抑制TNF-α释放及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复方肝毒清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肝毒清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肝毒清高、中、低剂量组(20、10、5g/kg),联苯双酯组(15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小鼠2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复制肝损伤模型,各组均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共给药3次;取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取肝组织检测TNF-αmRNA表达,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肝毒清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LT、TNF-α水平,抑制肝组织TNF-α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并能一定程度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肝毒清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CCl4肝损伤小鼠转氨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降转氨酶活性,以期评价二的肝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等剂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防治,测定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计算A/G值,结果:与CCl4组相比,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预处理后,ALT,AST均显降低,氧化苦参碱ALT,AST水平显低于苦参碱组,各组A/G值无显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降转氨酶作用强于苦参碱。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配体(Pam3CSK4)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及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15mg/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在ConA注射前24h腹腔注射Pam3CSK4。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γ-干扰素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ConA模型组比,PamCSK4预处理组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γ-干扰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Pam3CSK4对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γ-干扰素水平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氧化苦参碱对照组(B组)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注射液60mg/kg,1次/天,连续2天。肝损伤组(C组)尾静脉注射ConA 12.5mg/kg,氧化苦参碱干预组(D组)在制作肝损伤模型的同时,给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方法和计量同B组。于造模8小时、24小时和72小时观察肝的组织学;IL-1、TGF-β1免疫组化变化;检测血清ALT、AST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C组肝脏组织结构破坏严重,D组各时间段的肝组织结构损伤程度均轻于C组;②IL-1、TGF-β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D组高于C组。③血清ALT、AST值C组和D组均高于A组和B组,P(0.01,尤其是8小时时,D组高于C组。但24小时和72小时各项指标趋于下降。结论氧化苦参碱具有抗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功能,但早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一过性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琐琐葡萄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琐琐葡萄总黄酮(VTF)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组(卡介苗+脂多糖组)、联苯双酯(DDB)阳性对照组以及VTF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采用连续监测法或比测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VTF各剂量组(50、150、300mg/kg)均可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P〈O.01),并可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中ALT、AST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O.01),且SOD活性随着VTF剂量的增大而升高(P〈O.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VTF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与生化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VTF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赤芍总苷对D-氨基半乳糖胺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I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NIH小鼠6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赤芍总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联苯双脂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IN 800mg/kg,16h后采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赤芍总苷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D-GaIN所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匀浆SOD活性,降低MDA,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总苷对D-GaI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整合素分子识别配体(RGD)iRGD多肽修饰阿霉素脂质体(iRGD-LP-DOX),研究iRGD-LP-DOX的理化性质,体外肺癌细胞A549靶向性和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方法 制备iRGD-LP-DOX,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透析袋法检测iRGD-LP-DOX中阿霉素的释放特点;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对iRGD-LP-DOX的摄取效率;构建肺癌A549细胞肿瘤球模型,激光共聚焦定性观察iRGD-LP-DOX 对肿瘤球的穿透能力;MTT实验检测空白脂质体和不同阿霉素剂型的细胞毒性,并计算50%抑制浓度(IC 50 )。结果 制备的iRGD-LP-DOX粒径均一,呈球形。游离DOX在5 h内全部释放,而LP-DOX和iRGD-LP-DOX 48 h内释放约40%。定量摄取实验表明A549细胞对iRGD-LP-DOX的摄取效率高于LP-DO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肿瘤球穿透实验结果显示iRGD-LP-DOX组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LP-DOX组。MTT实验表明,iRGD-LP-DOX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IC 50 值低于LP-DOX组细胞。结论 阿霉素脂质体经过iRGD修饰后,具有缓释能力,增强了DOX高效进入肿瘤细胞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刀豆蛋白A(Con 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探讨建立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所需最佳剂量及成模时间。方法实验组Balb/c小鼠18只,再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只,经尾静脉分别注射10 mg/kg、12.5 mg/kg、15 mg/kg的Con A,每周1次。对照组6只,经尾静脉注射等量PBS,每周1次。各组均于每次注射后24 h采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于实验第5、7、9周,每组各处死2只小鼠,取血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留肝脏作病理检查。结果A组第9周、B组第7周出现肝纤维化,C组第5周出现肝纤维化,但死亡2只。实验组ALT、A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 mg/kg Con A经尾静脉注射小鼠是合适的剂量,每周1次,注射6次可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混合核苷酸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混合核苷酸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用混合核苷酸灌胃治疗,3d后取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混合核苷酸大剂量组ALT、AST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混合核苷酸大、中剂量组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混合核苷酸大、中、小剂量组血清N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混合核苷酸中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混合核苷酸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抑制NO的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蕨麻多糖(PAP)对D-氨基半乳糖(D-Gla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以及PAP 50、100、200mg/kg各剂量组,每组10只.先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联苯双酯以及不同剂量受试药PAP,然后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5组均于给药7d后用8% D-GlaN腹腔注射,建立D-GlaN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等指标.结果 模型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GSH含量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苯双酯以及50、100、200mg/kg各剂量PAP均可明显降低D-GlaN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的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增加GSH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AP对D-GlaN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用白藜芦醇灌胃治疗,3d后取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白藜芦醇中剂量组ALT、AST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藜芦醇大、中剂量组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白藜芦醇大、中、小剂量组血清N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白藜芦醇中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白藜芦醇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抑制NO的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三苯氧胺(TAM)对荷乳腺癌裸鼠的体内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裸鼠皮下接种MCF-7乳腺癌细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TAM治疗组(予5 mg/kg TAM治疗)、VES治疗组(予150 mg/kg VES治疗)、联合治疗组(5 mg/kg TAM 150 mg/kg VES),每组10只,治疗4周后测量各组肿瘤大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表面Fas和FasL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Fas和FasL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VES联合TAM对荷乳腺癌裸鼠体内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用VES或TAM抑制作用增强(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联合药物治疗后肿瘤细胞表现为明显的G0/G1期阻滞,肿瘤组织和细胞表面的Fas和FasL表达上调,同时细胞的凋亡率升高.结论:VES联合TAM对荷乳腺癌裸鼠体内肿瘤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Fas/FasL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有机磷农药致小鼠肝损伤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现察有机磷农药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及有机磷农药和四氯化碳合用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为 4组,每组 10只,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10ml/kg;B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_4)10ml/kg;C组腹腔注射有机磷农药(DDV)5ml/kg;D组腹腔注射CCl_410ml/kg,DDV 5ml/kg。24h后抽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剖检肝脏作病理检查。结果:B组。C组、D组ALT升高,D组较B组、C组显著升高(P<0.05,P<0.01)。病理学变化:B组、C组和D组肝脏均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坏死,尤以 D组更明显。结论:有机磷农药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DDV和CCl_4 联合应用,促进CCl_4分解,增加肝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药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Ca^2+转运ATP酶(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 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组(3.75mg/kg)及迪娜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4.78、9.55、19.10g迪娜口服液/kg体质量,相当于人用量95.5g/d的5、10、20倍),每组10只。各实验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0.2mL/10g体质量,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连续给药7d,禁食不禁水12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动物腹腔注射0.15%CCl4-花生油溶液(0.1mL/10g)。造模24h后取肝脏做组织匀浆,检测MDA含量、GSH—Px活力与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活力与Ca^2+-ATPase活性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迪娜各剂量组MDA含量均降低,GSH—Px活力及Ca^2+-ATPase活性提高,其中迪娜中剂量组MDA含量降低及组织Ca^2+-ATPase活性提高最为明显(P〈0.05),迪娜高剂量组GSH—Px活力上升较为明显。结论 迪娜口服液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损伤和保护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