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部手术愈合不良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占3.16%(84/2670),分别为切口感染42例、脂肪液化30例、切口裂开12例.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高、伴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非主刀医生缝合等,治疗后均预期愈合,全部患者无瘘道.结论 腹部手术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涉及多方面因素,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需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41例,分析原因。结果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羊膜腔感染、孕妇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缝合技术等因素是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医务人员缝合技术,加强孕期营养指导,观察术后体温、术口渗液、红肿等异常体征并及时处理,可降低术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Ⅱ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5.
赵群英 《中外医疗》2010,29(31):79-7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32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表现脂肪液化26例。切口感染6例,行切口换药、二次缝合、微波理疗及其他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治疗并发症。提高手术操作可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78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联合局部喷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C 组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结果:A、B、C3组切口创面均愈合,但切口愈合时间C组<B组<A组;住院时间及费用C组<B组<A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急诊手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提高剖宫产术中操作技术,加强术后护理,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时发现切口异常现象,尽早处理切口及二期缝合切口,均可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8.
欧红 《中外医疗》2011,30(25):70-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5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的资料。结果经治疗后,56例患者均于7~30d治愈出院。结论针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合理预防、科学治疗,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红映  何海燕  钟英 《华夏医学》2008,21(2):326-327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产科手术后常遇到的问题,如果预防、处理不当,不但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及产妇痛苦,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1].笔者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66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 ,以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闫春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03-2604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方法。方法将我中心近3年来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试验组采取直接清创二次缝合法。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切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显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P<0.01)。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采取直接清创二次缝合能缩短治疗时间和腹部切口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因素,为今后临床工作寻找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并达到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目的。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101例,按1∶2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202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影响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产妇本身肥胖等自身体质,合并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水肿等基础疾病,破膜时间长,多次阴道检查试产失败,病房使用频率高,手术操作不规范,未合理应用抗生素。在101例中,切口裂开者2例,脂肪液化者45例,切口感染者47例,切口上缘皮肤因缺血坏死者7例。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只要我们及早预防,及时诊断处理,加强术后切口和病房管理,提高个人技术操作,就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胰岛素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将2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0%葡萄糖溶液20ml胰岛素8U、用皮试针头沿伤口周围皮下分段注射稀释后的胰岛素溶液10ml,留10ml在切口内停留2min后吸干;对照组20例用传统方法每天换药至渗液极少后行二期缝合术,观察两种不同换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用高渗糖加胰岛素注射换药并用蝶形胶布固定,无需住院,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少,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8~10d.结论:HTK对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者用高渗糖加胰岛素局部注射换药加蝶形胶布固定比清创后行二期缝合术,患者及家属更易于接受,无医患纠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柘城县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的475例产妇,依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良好组(453例)和愈合不良组(22例).通过分析产妇手术相关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63%(22/475).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换药配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肿瘤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外科换药方法处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换药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Ⅰ期愈合率为76.9%(30/39),观察组患者Ⅰ期愈合率为97.4%(38/3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8.5±3.8天,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12.4±2.3天,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外科换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肺癌患者施行单孔VATS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施行单孔VATS手术的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将患者分为病例组(n=19)和对照组(n=101)。结合性别、年龄、营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拔除胸管时间、TNM分期、病理类型等8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拔除胸管时间等观察指标与发生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6.902,95% CI:1.358~35.071,P=0.020),营养状况(OR=3.698,95% CI:1.136~12.035,P=0.030),糖尿病(OR=5.946,95% CI:1.815~19.475,P=0.003)是肺癌患者行单孔VATS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回归模型结果可靠。结论 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是肺癌患者行单孔VATS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更应加以关注,以期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预防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积极采用相关因素防治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基础疾病、阴道检查次数、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急诊、瘢痕子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切口方式、病房、季节等因素与对照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避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刘长平 《吉林医学》2012,33(12):2604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进行分析,简要探讨如何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现象发生。方法:选取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结果:26例患者中发生脂肪液化的有17例,占65.3%;切口发生血肿的病例有5例,占19.2%;有4例患者切口发生了感染,占15.3%;合并营养不良、贫血的患者有5例,占19.2%;并且发现有2例患者血脂都高于正常水平7.5 mmol/L,占7.6%。结论:为了防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发生,相关的医师应该提高手术的操作技能,积极响应妊娠合并症以及妊娠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龙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40-40
目的:观察糜蛋白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47例,糜蛋白酶粉或糜蛋白酶加替硝唑局部治疗促进创口愈合,对照组27例应用常规换药浩疗。结果: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治愈时间实验组3~8天.对照组为10—26天。实验组明显低于时照组(P〈0.01)。结论:糜蛋白酶能明显缩短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对我院妇产科剖宫产术患者300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剖宫产患者,均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甲级愈合285例(95.0%),乙级愈合8例(2.7%),丙级愈合7例(2.3%)。结论术前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等多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内在因素.阴道检查次数过多、各产程处理不当、抗生素应用不及时、无菌操作不严格等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控制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4年间80例孕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期80例切口愈合良好的剖宫产者为对照组.结果 在17个影响因素中,阴道检查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肥胖、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手术时间过长、贫血、低蛋白血症、羊水混浊、前次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后出血等12项因素在切口愈合不良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手术切口方式、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5项因素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如肥胖、贫血、胎膜早破、阴道检查过多等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