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的 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并检查 4 0例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与颈总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老年组IMT显著高于 <6 0岁组(P <0 0 0 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 6 4 9% ,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入口和起始处 (84 8% ) ,以低回声斑块为主 (6 1 4 % ) ,其次为强回声斑块 (2 6 3% )。 1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9 1% ,以中、重度狭窄为主 (80 % ) ,狭窄部位以颈总动脉为主 (4 3 3% ) ,其次为颈内动脉 (4 0 %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ICA/CCA比值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稳定性 ,能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并提供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检查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循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107例50~85岁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发病后2周内完成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TCD检查。分别记录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CT/MRI阳性侧和阴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CCA/EICA)不同回声斑块、斑块大小以及动脉狭窄程度;前循环颅内血管狭窄组CT/MRI阳性侧和阴性侧颈内动脉虹吸段(SCA)、颈内动脉末段(TICA)、大脑中动脉M1段(MCA-M1)、大脑前动脉A1段(ACA-A1)狭窄程度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不同回声斑块检出率;前循环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组CT/MRI阳性侧和阴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CT/MRI阳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阴性侧比较,不同回声斑块大小及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为40%~50%、>50%~70%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两侧狭窄血管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狭窄程度达>70%~90%和>90%时,CT/MRI阳性侧检出率均大于阴性侧(P<0.05)。前循环颅内血管狭窄组:CT/MRI阳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与阴性侧之间不同回声斑块大小及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虹吸段或颈内动脉末段和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发生率,CT/MRI阳性侧大于阴性侧(P<0.05);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发生率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组:CT/MRI阳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70%和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阳性检出率均大于阴性侧(P<0.05);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血管两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基本相同,根据斑块回声和溃疡形成与否不能确定动脉-动脉栓塞的"责任斑块";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提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70%,以及TCD提示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末段、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50%者,与同侧脑卒中的发生明显相关,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责任动脉"。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DSA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观察及评价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直接征象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析影像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检出颅外颈动脉病变者86例(71.67%),共累及血管93支,以颈动脉狭窄为主50支(53.76%),其它动脉43支(46.24%);颅外动脉狭窄62支(66.67%),颅内动脉狭窄31支(33.33%),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33支(53.23%),颈内动脉颅内段7支(22.58%),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明显高于颈内动脉颅内段。结论颈动脉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DS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人229例为观察组,无脑血管病的人员91例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10MHz)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如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则根据病变性状分软斑、硬斑与混合斑。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各组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各组内软斑和混合斑与硬斑比较更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监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存在及斑块的性状,给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并可对临床未发病的患者起到中风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人 229例为观察组,无脑血管病的人员 91例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 10 MHz)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如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则根据病变性状分软斑、硬斑与混合斑. 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各组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各组内软斑和混合斑与硬斑比较更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P〈0.01).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监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存在及斑块的性状,给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并可对临床未发病的患者起到中风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与低频凸阵探头对颈动脉检查的价值,以合理利用仪器。方法选择30例经DS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和20例正常人,比较两种不同频率探头对颈动脉斑块的显示情况、颈内动脉的显示长度、狭窄段及狭窄远段的最高峰值流速(PSV)的差异。结果高频探头对颈总动脉斑块显示率(22例)高于低频探头(15例),低频凸阵探头对颈内动脉颅外段显示的长度(5.35±0.53cm)较高频线阵探头(2.46±0.41cm)明显增加,低频探头对颈内动脉斑块显示率(93%,28/30)高于高频凸阵探头(77%,23/30),低频凸阵探头测得的狭窄段PSV高于高频线阵探头。结论高频线阵探头有利于颈总动脉病变的检测,低频凸阵探头可增加颈内动脉的显示长度,有利于颈内动脉中远段病变及血流观察,高频、低频探头合理使用,能更准确地显示颈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07—2016-07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内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数量、斑块回声强度、斑块部位及形态、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颈内动脉。实验组在颈内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颈内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以混合斑发生率最多,实验组其次为软斑、硬斑,对照组其次为硬斑、软斑。实验组软斑及混合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硬斑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以轻度狭窄为主,2组轻度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需对脑梗死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行超声检测颈动脉,早期发现颈动脉的狭窄及斑块,给予早期干预,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前循环颅内段血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同期60例非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入院1周内行头颈联合扫描CTA,检测双侧颈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实验组血管狭窄的检出率(91%)明显大于对照组(73%),且实验组中各段血管狭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颈动脉颅内段中重度狭窄比颅外段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前循环颅内段血管狭窄的评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9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70%)同时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检查颈动脉和颅内动脉,并将患者分为脑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颈动脉球部内-中膜(IMT)增厚、不均质回声斑块、多发斑块、颈动脉狭窄与CAD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不均质回声斑块,多发斑块、颈动脉狭窄与CAD合并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采用CDFI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在心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中进行筛选,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病变与前循环梗死亚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颈动脉病变与前循环梗死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6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双侧颈总及颈内动脉进行探查,观察颈动脉病变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粥样斑块与脑梗死亚型的相关性。结果①68·2%的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病变,69·8%的患者颈动脉轻度狭窄;②左侧半球梗死的患者其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远大于对侧,右侧半球梗死的患者其同侧斑块数量也大于对侧(P<0·005),同时随着颈部病变血管和斑块数量增加,颅内病变范围及程度也增加(P<0·005);③皮质支及动脉主干型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35例,稳定性斑块9例;中央支梗死、分水岭区梗死及白质损害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分别为5例、4例、9例,稳定性斑块为17例、7例、20例。结论①颈内动脉系统病变与前循环梗死相关,同时颈动脉狭窄程度并不是前循环梗死唯一相关因素,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可能与其密切相关;②颈动脉病变与颅内病灶存在对应关系,同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与脑梗死的程度相关,而且Willis环不仅对脑血流供应起调节和代偿作用,同时也促使微血栓向对侧及其他血管转移;③不稳定性斑块与皮质支脑梗死及动脉主干型脑梗死相关而稳定性斑块则与中央支脑梗死、分水岭区梗死及弥漫白质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经颅多普勒(TCD)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DSA、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共检出11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110例符合实际情况,诊断符合率91.67%。结论DSA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检查费用较贵,且存在创伤性,不易于被患者接受,通过采用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能为这类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EPCs数量呈降低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与轻度和中度狭窄相比有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Cs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急性缺血可能会增加EPCs的动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ICD患者和95例正常对照者,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ICD组、对照组患者血清UA和血浆DD、FIB水平。对于ICD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又分为无斑块组(57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32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32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ICD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ICD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较无斑块组有明显升高(均P0.05);另外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要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RBP水平与UA、DD、FIB水平无相关性(r=0.149、0.056、0.06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一个危险因素(OR=2.318,95%CI 0.007~0.721)。结论血清RBP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可能与IC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以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8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 86.5%(1369/158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1087/1266,85.9%)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198/317,62.5%)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以斑块居多(1286/1583,81.2%),而中重度狭窄发生率较低(214/1583,13.5%);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665/1286,51.7%)。斑块发生率及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佛山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以斑块居多,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循环动力学(CVA)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VA检测仪分析120例急性期和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IMT,IMT/D比率及CVA各项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IMT/D比率均明显大于健康成人;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组Vmean,Qmean比色性期组明显降低,而R,DR明显增高,超早期组CV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期组。颈动脉IMT及IMT/D比率与Vmean,Qmean呈显著直线负相关,与R,Zc呈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IMT及脑循环动力学的检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预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价值,以及颈动脉超声相对于其它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预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优越性。方法对209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70%)的患者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检查颈动脉和颅内动脉,并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脑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分别比较狭窄组与非狭窄组之间的危险因素及生化指标,进一步对冠状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超声结果中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较传统的危险因素更高。结论高血压病、颈动脉球部内膜增厚、多发斑块及不均质回声斑块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采用CDFI对确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检测,对心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进行筛选、评价治疗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疾病患者血糖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且排除血糖异常的患者均行颈动脉系统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血糖测定,探讨颈动脉病变、不同血糖水平及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1)糖耐量正常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OGTT-2h血糖、负荷后血糖峰值差(PGS)、0~120min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carotid ultrasound)、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测定分析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探讨不同hs-CRP水平对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证实的114例单侧颈部血管狭窄病变,行头颅CT以明确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中有无梗死灶。通过血hs-CRP水平测定,将病例分为hs-CRP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中梗死灶发生率的差异。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值计算狭窄程度,将狭窄程度分为≤50%,50%~70%及≥70%三个级别,分析狭窄程度与病变同侧梗死灶发生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相同狭窄程度时不同hs-CRP水平与发生梗死灶的相关性。结果 hs-CRP升高组51例,其中有梗死灶的为37例;hs-CRP正常组病例共63例,其中有梗死灶的为33例;两组间梗死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2.55%对52.38%P=0.028)。颈动脉狭窄程度≤50%有62例,50%~70%有36例,≥70%有16例,三个级别狭窄程度中梗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59.68%、63.89%、62.50%,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62病例中,hs-CRP升高26例,正常36例,分别有20例和17例发生梗死灶,梗死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6.92%对47.22%,P=0.019)。结论针对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病例,hs-CRP升高组在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较hs-CRP正常组更大。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斑块进展可 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脂质核增大、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等特征。随着血管影像技 术的发展,以评价斑块进展为目的的前瞻性研究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表明,斑块进展与未来脑血 管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本文将对评价斑块的影像学方法的可重复性以及斑块进展与未来脑血管 事件相关性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并为疾病的预防提供 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