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研究miR-139在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应用Aβ25-35体外构建Neuro-2a细胞损伤模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Aβ25-35对Neuro-2a细胞miR-139和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荧光素酶报告法测定miR-139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验证FOXO1作为miR-139直接作用靶点参与Aβ25-35的细胞毒性作用。最后利用细胞转染方法抑制miR-139功能,采用CCK-8法、caspase-3活性法、ELISA法检测miR-139静默后Aβ25-35对Neuro-2a细胞活力、凋亡、caspase-3活性、NF-κB活性及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中miR-139表达上调(p 0. 05),FOXO1表达下调(P 0. 05)。FOXO1是miR-139的直接作用靶点,过表达或低表达miR-139能在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或升高FOXO1的表达(P 0. 05)。静默miR-139可降低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毒性、凋亡作用,miR-139对Aβ25-35诱导的Neuro-2a凋亡作用与NF-κB相关(P 0. 05)。结论 miR-139通过直接调控FOXO1、间接调控NF-κB表达,参与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毒性,抑制miR-139功能可能控制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内高表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l)能否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水平。方法采用MTT法确定G418的筛选浓度,采用目的质粒与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共转染的方式将GPXl重组质粒和pLNCX空载体质粒转染至PC12细胞,以G418筛选浓度筛选出成功转染进GPXl重组质粒和pLNCX空载体质粒的细胞;采用MTT法确定β淀粉样蛋白(Aβ25-35)的最佳诱导浓度,建立AD细胞模型;以最佳Aβ25-35浓度分别诱导转染GPXl重组质粒组和转染pLNCX空载体质粒组细胞48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诱导前后各组细胞内P-CREB的水平。结果在最佳Aβ25-35浓度诱导转染GPXl重组质粒组和转染pLNCX空载体质粒组前,两组细胞内的P-CRE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48h后,两组细胞内P-CRE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转染GPXl重组质粒组细胞内的P-CREB水平仍明显高于转染pLNCX空载体质粒组的水平(P<0.01)。结论 Aβ25-35可导致细胞内P-CREB水平降低,转染GPXl重组质粒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Aβ25-35所致的P-CREB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PN1 RNAi对Aβ25-35诱导的原代神经细胞的神经毒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Aβ25-35诱导原代胎鼠皮质神经元毒性损伤,观察CAPN1 RNAi对神经元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NC)、NC+Aβ、CAPN1 shRNA+Aβ、CAPN1 shRNA+Aβ+P25。CCK-8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变化情况;Annexin V-PI方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Real-Time PCR检测转染CAPN1 RNAi后CAPN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APN1、CDK5、GSK3β、p-tau/tau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C+Aβ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转染CAPN1 shRNA后细胞活力有明显改善(P0.05);与CAPN1 shRNA+Aβ组相比,CAPN1 shRNA+Aβ+P25组细胞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Annexin V-PI凋亡实验结果表明:与NC+Aβ组相比,转染CAPN1 shRNA后细胞早期凋亡比例显著降低(P0.01)。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NC+Aβ组相比,CAPN1 shRNA+Aβ组CAPN1 mRNA的表达显著得到抑制。Western blot发现NC+Aβ组中CAPN1、CDK5、GSK3β、p-tau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转染CAPN1 shRNA后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 CAPN1RNAi可以显著改善Aβ25-35诱导的原代神经细胞的神经毒性及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 (Procyanidins,PC) 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tide -(25-35),Aβ25-35] 诱导去血清培养PC12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及细胞凋亡率;RT-PCR 检测 p53基因 mRNA 表达;Western blot检测 P53蛋白表达。 结果 30mg/L PC预处理 PC12 细胞 1 h ,可降低Aβ25-35引起的去血清培养PC12细胞凋亡率,逆转Aβ25-35引起的去血清培养PC12细胞的细胞周期S期阻滞,降低 p53 mRNA及P53蛋白表达。 结论 PC可对抗Aβ25-35 诱导的去血清培养 PC12 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S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5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GM1对Aβ诱导的A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3组:假模型组、盐水对照组、GM1治疗组。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局部注射Aβ25~35 10μl(1μg/μl)建立大鼠AD模型,用GM1腹腔局部注射给予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分辨及学习记忆能力,用TUNEL染色法观察A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含量。结果Aβ25~35诱导的A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明显,并可见Bax表达明显增强,Bcl-2少许表达。GM1治疗组海马结构比较完整,可见少量神经元凋亡,而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下降,与盐水对照组相比,上述变化在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也提示GM1对AD大鼠模型的学习、空间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 (1)GM1能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大鼠空间分辨及学习记忆能力。(2)GM1可促使Bcl-2高表达、Bax表达下降,这可能是其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1(PKD1)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的调节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0、10、20、30、40、50μmol·L~(-1)的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检测细胞活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KD1蛋白水平变化。在AD细胞模型中分别过表达和干扰PKD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 L))、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 1/2)、磷酸化JAK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的蛋白水平变化。过表达PKD1同时添加10μmol·L~(-1) FLLL32(JAK2/STAT3通路抑制剂)处理AD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cl-x L、P-JNK和P-ERK 1/2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30μmol·L~(-1) 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分别约为70%和20%(P0.05),为构建AD模型的最适浓度。过表达PKD1抑制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Bcl-2和Bcl-x L蛋白表达下调、P-JNK和P-ERK1/2蛋白表达上调;干扰PKD1,加剧Aβ25-35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过表达PKD1,P-JAK2、P-STAT3和C-Myc蛋白表达上调;干扰PKD1,p-JAK2、p-STAT3和c-Myc蛋白表达下调。FLLL32处理抑制PKD1对AD细胞模型的作用。结论 Aβ诱导SH-SY5Y神经细胞中P-JAK2、P-STAT3表达下调和P-JNK和P-ERK 1/2表达上调。过表达PKD1可通过上调p-JAK2、p-STAT3的表达抑制P-JNK和P-ERK 1/2表达,缓解Aβ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嘌呤霉素敏感的氨肽酶(PSA)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β25-35对SH-SY5Y、PC12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染色检测Aβ25-35对SH-SY5Y、PC12细胞核形态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在SH-SY5Y细胞中瞬时转染PSA-siRNA,在PC12细胞中瞬时转染PSA重组质粒,加入Aβ25-35作用24h后收集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PSA、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酶标仪检测caspase-3活性. 结果 Aβ25-35抑制SH-SY5Y、PC12细胞增殖,细胞核发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增加;在SH-SY5Y细胞中,沉默PSA表达能使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升高,促进caspase-3酶原激活,caspase-3活性升高.反之,PC12细胞中过表达的PSA能使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下降,抑制caspase-3酶原激活,caspase-3活性降低. 结论 Aβ25-35能抑制神经细胞生长,引起神经细胞凋亡;PSA能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1)正常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27 h;(2)AD细胞模型组:细胞正常培养3 h,随后用老化的Aβ25-35(25μmol/L)处理24 h;(3)醒脑静低浓度组:醒脑静注射液(5 μl/mL)预处理细胞3 h,随后用老化的Aβ25-35(25 μmol/L)处理24 h;(4)醒脑静中浓度组:醒脑静注射液(10 μl/mL)预处理细胞3 h,随后用老化的Aβ25-35(25μmol/L)处理24 h;(5)醒脑静高浓度组:醒脑静注射液(20 μl/mL)预处理细胞3 h,随后用老化的Aβ25-35(25 μmol/L)处理24 h; 处理后各组细胞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 AD细胞模型组细胞存活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醒脑静不同浓度组细胞存活率较AD细胞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5); AD细胞模型组细胞内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醒脑静不同浓度组细胞内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AD细胞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醒脑静预处理可抑制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醒脑静提高细胞内ATP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而发挥线粒体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β-淀粉样肽诱导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40μg• ml-1 Aβ25-35作用36h复制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同时给予小檗碱(0.5-2μΜ)进行干预。通过MTT实验观察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细胞早期凋亡,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activat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培养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比较,40μg• ml-1 l Aβ 作用36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0.5μM、2μM小檗碱能显著增加细胞活力(与模型组比较,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 Aβ作用后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P<0.01),小檗碱能降低TUNEL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小檗碱能降低Aβ诱导cleaved caspase-3异常活化(与模型组比较,P<0.05),抑制Aβ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结论:0.5-2μΜ小檗碱能通过减少神经元死亡,抑制早起凋亡对Aβ诱导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异常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而实现的。小檗碱可能具有治疗Aβ损伤引起的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在β淀粉样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_(25-35)组、Ru360组、Spermine组,并进一步采用线粒体特异性抗氧化剂MitoQ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荧光探针及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钙离子浓度、ROS生成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Aβ_(25-35)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凋亡,Ru360显著减少Aβ_(25-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凋亡,而Spermine发挥相反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Aβ_(25-35)显著增加低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线粒体ROS生成水平,Ru360显著降低Aβ_(25-35)诱导的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线粒体ROS生成水平的升高,而Spermine发挥相反作用;(3)与对照组相比,Aβ_(25-35)组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显著增加,Ru360显著减少Aβ_(25-35)诱导的GRP78、CHOP和caspase-12表达的增加,而Spermine发挥相反作用;(4)与Aβ_(25-35)组相比,MitoQ组显著减少线粒体ROS产物水平,并减少GRP78、CHOP和caspase-12表达。结论 (1) MCU在Aβ_(25-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凋亡发挥重要作用,抑制MCU可减少细胞凋亡,而激活MCU增强细胞凋亡;(2)氧化应激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能在MCU参与Aβ_(25-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Aβ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醒脑静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不同浓度醒脑静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SH-SY5Y细胞经过Aβ25~35造模处理后,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方形,细胞大小固缩,数量减少,凋亡小体形成,凋亡模型构建成功;醒脑静可以促进Aβ诱导的SH-SY5Y细胞增殖;醒脑静可以抑制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下调Bax蛋白表达及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结论醒脑静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及Bax水平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睾酮对Aβ25- 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睾酮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后细胞活性的影响;Hochest—PI染色观察睾酮对Aβ25- 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Western免疫印迹法和Real — time PCR法观察睾酮对Aβ25- 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因子bcl-XL、Bax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睾酮预保护后可以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后细胞活性及细胞形态学变化,并上调bcl-XL蛋白及mRNA、下调Bax蛋白及mRNA的表达,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干预后可以明显抑制睾酮的保护效应.结论 睾酮保护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活动,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AR介导的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在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Bax、上调bcl-XL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615-5p对人海马细胞的凋亡和变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家族性AD和散发性AD老年人血液中miR-615-5p的表达水平,以及APOE4+/-型人胚海马细胞和Aβ诱导的APOE4+/-海马细胞中miR-615-5p的表达水平;在Aβ预处理的APOE4+/-型海马细胞中分别转染miR-615-5p mimic和inhibitor后检测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和突触生长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生物学信息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预测并验证mir-615-5p对APOE基因的靶定调控关系。结果散发性AD患者和细胞模型中miR-615-5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过表达miR-615-5p显著抑制海马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内氧化应激,并促进细胞内突触生长蛋白的表达,而沉默miR-615-5p则作用相反;mir-615-5p可靶定结合APOE mRNA,并下调APOE4+/-海马细胞中APOE4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615-5p通过靶向调节APOE,缓解Aβ25-35诱导的APOE4+/-型海马细胞的凋亡和变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以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损伤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Alzheimer病(AD)细胞模型的方法.方法 运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并进行鉴定,以不同浓度Aβ25-35寡聚体建立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将培养的细胞分为Aβ25-35寡聚体致伤高、中、低剂量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及通过四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当Aβ25-35寡聚体终浓度为5.0 μmol/L、10.0μmol/L、20.0μmol/L时,作用于细胞24h,可使神经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和活力显著下降,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形态有明显的变化,失去贴壁能力或易脱落、突起变短、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β25-35寡聚体可导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变性、死亡,且有剂量依赖关系,可用于构建AD的细胞模型;并筛选出5.0μmol/L Aβ25-35寡聚体为AD模型的适宜致伤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制作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及EPO处理组。Aβ大鼠海马内注射造模,然后在生理盐水组大鼠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生理盐水,EPO处理组则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术后24小时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Cyt C)的变化,以及术后7天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EPO处理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yt C的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EPO处理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较生理盐水组减少(P<0.01)。结论 EPO可以通过抑制Aβ1-40诱导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线粒体Cyt C释放来抑制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对AD大鼠脑内Aβ1-40和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肽(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Aβ1-40、Bax的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Pue)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和Pue治疗组,以Aβ25-35右侧杏仁核注射制备大鼠AD模型,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与海马组织Aβ1-40和Bax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内有Aβ1-40、Bax的少量表达,两者均以皮层内为多,海马组织内少;AD模型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Aβ1-40与Bax的表达增加,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Pue能改善A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ue治疗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Aβ1-40、Bax表达减少,与AD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ue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Aβ1-40和Bax表达,抑制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减轻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神经保护及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17.
NGF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对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beta protein,Aβ)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从而探讨 NGF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方法 于无菌条件下取新生 1 d大鼠海马 ,进行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培养 ,用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 (TUNEL)等方法观察 Aβ组和 NGF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  Aβ1 -40可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染色质浓缩 ,凋亡小体形成 ,细胞核 DNA降解 ,TUNEL 染色阳性 ;而 NG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Aβ1 -40能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NGF对 Aβ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对诱导凋亡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①实验方法及分组:正常对照组,神经元母细胞瘤SH-SY5Y无血清培养;模型组,模型组加终浓度为25μmol/L 的Aβ25-35处理24h;黄芩苷治疗组,黄芩苷预处理1h,再加终浓度为25μmol/L的 Aβ25-35处理24h,大剂量组采用100μM,小剂量组采用50μM。②实验评估:各实验组作用24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ELISA测定细胞NO、LDH分泌;MTT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RT-PCR检测caspase-3的mRNA水平。 结果:MTT实验显示,Aβ25-35处理后SH-SY5Y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而黄芩苷各治疗组则显示出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p<0.01);细胞上清LDH活性测试显示,Aβ25-35组上清中的LDH明显升高(p<0.01);黄芩苷组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5,p<0.01);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中NO分泌显示,Aβ25-35处理后细胞NO分泌明显上升(31.64±1.96μM),而黄芩苷各治疗组均能有效抑制NO的产生,黄芩苷100μM(9.43±0.63μM),黄芩苷50μM(23.41±0.94μM)p<0.01;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25-35明显诱导了细胞凋亡,同时线粒体膜电位也明显下降(p<0.01),而黄芩苷各治疗通过保护线粒体膜电位有效抑制了凋亡的发生发生;进一步的caspase-3mRNA表达测定中也显示黄芩苷各组均能明显抑制caspase-3的表达。 结论:本研究结果明确了黄芩苷能有效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的调亡,在进一步机制研究中显示了黄芩苷同过抑制自由基损伤、调亡分子caspase-3的表达以及保护线粒体正常功能等凋亡发生的关键环节保护了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β25-35或(和)不同浓度的GLP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中,用MTT检测PC12细胞活力的变化;以DCFH-DA来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ting来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Aβ25-35处理36h后的PC12细胞存活率仅为对照的60.7%,细胞内ROS水平上升到原来的222.7%,同时Bcl-2/Bax比值下降,为对照组的60.0%。经不同浓度的GLP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均显著提高,分别能达到69.7%,80.7%和88.3%(P<0.01);10g/ml GLP预处理PC12细胞24h后,细胞内ROS水平下降至正常组的160.6%,Bcl-2/Bax比值升高到93.6%,P值均<0.01。结论 GLP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20 μmol/L Aβ25-35处理不同时间组(0、30 min以及1、3、6、12、48 h)、20 μmol/L Aβ25-35+不同浓度的BDNF(20、50、100 ng/mL)处理组、单独Trk B受体抑制剂K252α(200 nmol/L)处理组、20 μmol/L Aβ25-35+50 ng/mL BDNF处理组、K252α(200 nmol/L)+20 μmol/L Aβ25-35+50 ng/mL BDNF处理组.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 20 μmol/L的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趋势(P<0.05);不同浓度的BDNF(20、50、100 ng/mL)预处理后均可明显抑制 20 μmol/L的Aβ25-35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 20 μmol/L的Aβ25-35可诱导PC12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P<0.05),50 ng/mL的BDNF可明显抑制20 μmol/L的Aβ25-35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增高(P<0.05),Trk B受体抑制剂K252α(200 nmol/L)预处理后,50 ng/mL的BDNF对20 μmol/L的Aβ25-35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 BDNF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Trk B结合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