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4,(34):186-186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老年冠心病与血浆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探讨,以此来为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非冠心病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老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两组老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患者的病变情况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也是诊断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顺来  靳宝兰 《天津医药》2004,32(4):211-213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Fg)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126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4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36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48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D -二聚体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和AMI患者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 ;SA组患者的D -二聚体和Fg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UA组D -二聚体阴性组的Fg水平小于阳性组 (P<0.05) ,而AMI这两组Fg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D -二聚体及Fg 含量越高 ,越易发生AMI ,UA组D -二聚体、Fg增高者可有血栓形成。D -二聚体和Fg含量测定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新鲜血栓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纤维蛋白原(FIB)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参与凝血过程,是血栓的主要成分,近年来作为新发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已受到了很大关注。本研究选取12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FIB进行统计分析,探讨FIB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与防治早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由于长期血液的高黏、高凝、高脂、高聚使动脉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血管形成粥样硬化 ,血管壁损伤 ,管腔变窄 ,血液流动力学的改变 ,由此而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而造成的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检测了 10 0例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 (PTC)的含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 0例患者经心电图、心脏PP机确诊 ,年龄4 5岁~ 70岁 ,男 6 6例 ,女 34例。1.2 检测方法 微量热沉淀高速离心法[1] ,严格按说明操作。2 结  果10 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之间收录的8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的80名健康对象(对照组)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心病患者的病变支数的增加,其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的升高,组间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可以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诊断冠心病,而且含量越高则表示病情越严重,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对照组20例的DD和FG含量。结果①D-二聚体(DD):AMI组(196.92±106.88)μg/L,UAP组(152.91±62.76)μg/L,与健康对照组(68.56±32.88)μg/L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SAP组(113.86±52.05)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②纤维蛋白原(FG):AMI组(3.68±1.06)g/L,UAP组(3.08±0.49)g/L,与健康对照组(2.23±0.33)g/L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SAP组(2.77±0.38)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FG水平的联合检测对CHD的诊断和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年龄和疾病的关系。对429例老年人和68例中青年,用免疫比浊法和磁珠法和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显示,老年人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和心功能不全患者,D-二聚体浓度(1.24&;#177;1.0和1.75&;#177;1.08mg/L),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0.91&;#177;0.51mg/L)。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监测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浓度,有助于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对620名老年男性进行了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P<0.01)。相关分析表明.纤维蛋白原与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正相关(r=0.04,P<0.001;r=0.02.P<0.005;r=0.01.P<0.005);与甘油三酯.血糖呈负相关(r=-0.02,P<0.05;r=-001,P<0.05)。吸烟较不吸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应用Clauss凝固法测定664例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浆Fg水平,并与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中有高血压者Fg水平(4.315&;#177;1.446)g/L较无高血压者(4.003+1.393)g/L高0.3g/L(P&;lt;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是影响Fg水平的独立因素(P&;lt;0.05)。Fg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10(P&;lt;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仍有意义(P&;lt;0.05)。ACS患者血浆Fg水平(4.402&;#177;1.445g/I.)高于非冠心病者(4.036&;#177;1.792g/L)(P&;lt;0.05),同时亦高于稳定性心绞痛者(P&;lt;0.05)。三支病变者血浆Fg水平(4.302&;#177;1.366g/L)高于单支病变者(4.072&;#177;1.255g/L),P&;lt;0.05。结论:血浆Fg水平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密切相关,对ACS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检测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汪整辉 《黑龙江医药》2006,19(6):503-504
冠心病(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日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而心绞痛、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类型。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Fbg)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血栓形成和溶解的标志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机体纤溶系统被激活的状况。纤溶-凝血系统异常是引起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纤维蛋白原(FG)则更是近年来被许多学者认为的CHD的独立性危险因子。为此我们着重检测了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探讨两者在冠心病临床分型及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关系。1对象及方法1.1对象1.1.1冠心病患者组:2005.07.01~2005.12.31经确诊的我院住院病人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47~81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例)。1.1.2对照组:我院运动医学科术前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8~64岁,经查肝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两组检测前均未使用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等药物。1.2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三者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冠心病组的血清尿酸、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血清尿酸370μmol/L、总胆红素10.5μmol/L及血浆纤维蛋白原3.2g/L为界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越高、血清胆红素越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越高,冠心病患病率越高。结论鉴于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关系冠心病的相关关系,其浓度的测定可以为临床上判断冠心病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58例冠心病患者和22例对照者采血测定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纽TC、TG、LDL-C、UA、Fib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组间TC、LDL-C、Fib有差异(P〈0.05),且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C、LDL-C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Fib显著高于心绞痛组。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三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肿瘤患者,其中恶性肿瘤90例,良性肿瘤90例,同时选取9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3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恶性肿瘤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良性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转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改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未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有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对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知形成血栓的因素较多,血浆纤维蛋白原(FE)增加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近年国外报道苯妥英钠有阵低Fg作用。为探讨其疗效.我科对53例患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并间接反映病性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脑梗塞、冠心病、肺心病的相关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亚硫酸钠盐析法,结果:脑梗塞、冠心病、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与脑梗塞、冠心病、肺心病密切相关,具有临床观察价值,可预测疾病的进展与转归,为进一步加强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建议将纤维蛋白作为脑梗塞、冠心病、肺心病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7.
王杏儒  赵娜萍  刘瑛 《河北医药》2007,29(7):712-71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直接因素,又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倍受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为机体止血生理中重要的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血行转移等病理过程。为进一步了解恶性肿瘤、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血浆Fg浓度的变化,我们做了如下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急性心肌梗死(14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0例)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其他各组明显缩短(P〈0.01);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各组间4个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系统及内皮细胞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肝实质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的三大蛋白质之一,它同血浆白蛋白(Alb)一样是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并与Alb的合成代谢相平衡.不同的是Alb的半衰期是17~23 d,FIB的半衰期是4~6 d.本研究通过对比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浆中FIB和Alb水平,研究其内在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