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养生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人体随着肾气的逐渐旺盛而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继而又随着肾气的逐渐衰老而死亡。这就是说肾的精气主宰着人的生和死,人体的衰老与否及衰老的速度,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内经·素问》早就阐述了人体衰老的原因,在于:“肾气衰,精气亏”。认为“肾气有余,气脉常通”才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故养生学把养肾护精,作为抗衰老的重要措施。中年人是肾气逐渐衰退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年养肾尤为重要。一、搓揉头皮法肾主胃,其华在发。搓揉华发,即可疏通经络,补益肾腰。方法是用左右两手交替轻轻擦摩头皮,早、中、晚各一  相似文献   

2.
电脑的“芯”是CPU,汽车的“芯”是发动机,而人体的“芯”就是五脏系统。男人的“芯”坏了(五脏失调),导致男性出现疲劳虚损、脆弱、过早衰老、工作生活力不从心……受环境污染、生活紧张、压力过大、不良习惯等多重“夹击”,现代男性亏空的不只单单一个肾,紧张抑郁、嗜酒易伤肝,大气污染、吸烟伤肺,饮食无规、过劳易损脾,压力过大、思虑过重等使心志难调……长此以往,心、肝、脾、肺、肾五脏系统极易被打乱。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食物能够补养五脏精气,协调人体精神活动。因此,食物借其五味补养五脏,亦能益智增神。下面就向…  相似文献   

3.
中医小知识     
肾藏精 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的含义有两层。①。肾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②藏肾本脏之精(即”先天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气.这是生殖功能的最基本物质,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它的生成、储藏和排泄.  相似文献   

4.
梁斌 《医药与保健》2010,18(5):47-47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人体随着肾气的逐渐旺盛而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继而又随着肾气的逐渐衰老而死亡。这就是说,肾的精气主宰着人的生和死。人体的衰老与否及衰老的速度.取决于肾的精气盛衰。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中医脏象学说理论,人体五脏与形体诸窍结成一个整体,五脏各有外侯,与形体诸窍各有特定的联系。肾是中医五脏之一,涉及到机体诸多功能,包括生长、发育、生殖、内分泌及体液代谢等方面。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主耳……在窍为耳”。肾藏五脏六腑之精气,为人体正常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基础。肾脏正常,精气充沛,髓诲充足,耳窍有所濡养,则  相似文献   

6.
《长寿》1998,(6)
耳聪 耳为心、肾之窍,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也是司人体平衡感觉的位觉器官。传统医学认为,肾与耳有内在联系。肾气通于耳,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灵枢经》讲,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走于耳而为听。所以,耳的听觉能反映心、肾、脑的器官功能。倘使用耳过度,或被外力所伤,就会影响心、肾、脑的精气,进而导致人的衰老。 勿妄听 耳是人体接受外界音响刺激的重要途径,它的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耳若妄听则神外动而不宁,容易损伤神气。比如成语“震耳欲聋”,就是这个意思。传统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7.
根据笔者临床实践,慢性肾炎按照祖国医学中“扶正固本”、“祛邪扶正”、“活血祛瘀”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可收到满意的疗效。1 扶正固本肾主垫藏,三脏之精气均藏于肾,肾气足则精气内守,肾气虚而精外泄,故强肾固精,是治疗中的关键。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后者源于脾胃,故肾气充沛又有赖于后天补养,若脾虚不能补养肾,肾之精气也虚,肾虚精关不固,精液流失。因此慢性肾炎蛋白尿产生,脾肾之气不足,肾关不固是主要的原因。笔者在近年治疗数百例慢性肾炎中大多数患  相似文献   

8.
1.双目有神 目光炯炯,说明视觉和大脑功能良好。目传神,是人体精、气、神汇集之处,五脏的精气皆上注于目,主管视觉,“目受血而能视”。眼有神是精气旺盛,五脏功能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心、肝、肾功能正常。 2.双耳聪敏 耳主管听觉,“肾气通耳”,指肾与耳有内在联系。故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若老年人肾气充足,至高龄仍会  相似文献   

9.
乔艳永 《健康天地》2010,4(1):139-140
脾主运化,化生气血,是为后天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为先天本,脾肾精气的盈亏及其先后天的协同关系对于体质的强与弱有重要影响。人体体质主要指先后天精气,并以肾中精气居于主要位置,肾精是决定体质禀赋状况的主要物质基础,肾中精气又有赖于后天脾胃水各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育。研究脾肾对于体质及养生有重要意义,也抓住体质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养生之道中特别重视唾液的价值,称之为“甘露”、“含浆”、“神水”、“金津玉液”、“玉泉”、“琼浆”等。汉字中的“活”字,就是“舌”字旁边添加三点水而成,表明唾液对生命活力至关重要。中医学认为,唾液是由人体脾华精气上升而产生。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医和养生家认为,肾具有冬季“水”的属性,功能藏精,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冬季人的阳气、精气宜内潜固藏,可使毛发黑润,齿牙坚固,腰背挺直,反应敏捷,耳聪目明。若冬季封藏不固,阳气外泄,精气流失,可发枯齿摇,耳闭失聪,喘息咳嗽,腰膝酸软,二便不利。故冬季养生宜注意下述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无“前列腺”这个器官名称。其功能多概括干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功能之中。概括而言,前列腺隶属于肾,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生精、藏精、主气化。开窍于前阴。前列腺所生藏之精是肾精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的生殖能力。前列腺的精气以肾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并在肾精的化生下发育成熟,在生殖时期,二者又相互化生和促进。前列腺主气化。关系到水液和精液两个方面,同时前列腺的气化功能也是人体气化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列腺的气化作用。尿液和精液能通过前阴排出体外。精液的排出能完成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哈哪 《健康天地》2011,(10):41-41
<正>齿,乃人体最坚硬之骨骼,具有支撑保持面部、主司咀嚼、帮助发音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正常人的牙齿洁白润泽且坚固,是肾气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现。因为肾主骨生髓,髓乃肾中精气所充,而"齿为骨之余",即齿与骨同出一源,故牙齿亦为肾中精气所充。中医典籍《内经》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男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讲究。肾中精气对头发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发之美恶与督脉有关。督脉起于胞中,其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由于督脉循于脊里,入络于脑,上过头顶,下属于肾,在肾、脊髓、脑髓、头发之间形成了一条通路。所以,当肾中精气旺盛,髓海充盛时,则随督脉之经气上行而荣养头发,于是头发就生长得浓密而有光泽。此即肾“其华在发”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中的清新空气,是人体生命赖以维持的基本物质之一。人通过肺的呼吸运动进行排浊吸清。浊气出则五脏调和,清气入使五脏得养。明代龚廷贤说:“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字而自采天地之精气而补之。”现代科学证明,人所吸取的天地之精气,就是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也叫”阴离子”。它是由海浪拍岸,瀑布冲击,山泉流淌,电闪雷鸣,大雨倾泻,导  相似文献   

16.
冬季话养生     
冬季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万物收藏,养生就应顺应自然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用药以滋阴药来补益肾气,衣着则不必过厚过暖。以上原则主要是从强化肾的功能着手的,所以一切有关补益肾脏,强化肾脏,养护肾脏的养生方法,都是冬季养生的主要内容。 中医认为,肾是人体生命之源。肾中的精(气)为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关系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老年人往往都有肾虚征象,久病之人也可有肾虚,即所谓“久病穷必及肾”。现代科学研究也指出,肾阳虚时机体处于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内经》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说,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医药与保健》2012,20(3):45-46
古人认为,人有四根,"鼻根,苗之根;乳根,宗气之根;耳根,神机之根;脚根,精气之根"。说明鼻、耳、乳仅是人体精气的三个凝聚点,而脚跟才是精气的总集点。脚位于人体位置的最低处,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步履轻快,精神充沛,是人体气足神旺的表现,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精神百倍的感觉。而当人感到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脚发沉无力。可见脚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民间有句俗  相似文献   

19.
民谚云:“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中医认为,天地四时之气,春夏主疏泄.秋冬主收摄。冬季是“精气藏于肾”的时节。肾精充沛,就有扎实的物质基础,能使体质上升,活力增加,因此在寒冷的时候服用一些适宜个人体质的药物,提前将精气、营养收纳、储存在体内,抵御来年的疾病,这就如同打了一针中医“预防针”。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在五行属水,在季应冬,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中精气会逐渐消耗,表现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耳聋、健忘、失眠多梦、发脱齿摇、夜尿频数、面目浮肿、小便不利、性功能异常等各种“肾虚”证候,以及受饮食、情志、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相应临床化验常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以及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等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