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转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65-165
目的:探讨肾上腺血肿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血肿CT资料。结果:11例肾上腺血肿均位于右侧;大多数呈椭圆形(6例)或圆形(4例),少数不规则形(1例);大多数边界清楚(9例),少数伴有周围条片状影(2例);增强扫描后,部分病例可见受压的肾上腺强化,而血肿本身均无强化。结论:CT能够很好地揭示肾上腺血肿的病理改变,对肾上腺血肿多可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征像。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CT资料。结果:7例肾上腺血肿均位于右侧;多呈椭圆形(4例)、圆形(2例);境界清楚4例,伴有周围条片状影3例;6例行增强扫描后,血肿本身无强化。6例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结论:CT能够很好地揭示肾上腺血肿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肾上腺血肿的有效方法,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AG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CT随访证实的30例AGT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AGT中,29例为单侧肾上腺损伤(右侧25例,左侧4例),1例为双侧。肾上腺血肿。其中20例行CT增强扫描。30例AGT的主要CT表现:肾上腺血肿18例,表现为孤立的卵圆形肿块,平扫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动态增强三期扫描均未强化。肿块外周见弧形强化的。肾上腺肢体。肾上腺肿胀7例,表现为肾上腺体积增大,密度增高。肾上腺弥漫性出血5例,肾上腺被血肿湮没而不显示。结论CT能准确显示AGT的多种创伤后改变,对AG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评价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例经手术或CT复查随访证实的外伤车祸患者肾上腺损伤的CT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后急性期(1~7d)CT扫描,显示。肾上腺血肿8例,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类圆形高密度影;肾上腺周围组织损伤6例,其中4例。肾上腺周围脂肪内条纹状、斑片状高密度模糊出血影,3例膈肌增粗,密度增高,本组中8例在外伤后亚急性期(8d-1个月末)和慢性期(1个月后)CT复查,表现为肾上腺血肿密度从边缘开始缓慢降低,肾上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CT检查反映了肾上腺损伤的病理解剖改变,是诊断肾上腺损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肾上腺损伤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提高对创伤性肾上腺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回访及手术证实的创伤性肾上腺损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CT表现为:肾上腺区呈类圆形者5例,肾上腺区呈不规则形者1例,边界清楚者4例,肾上腺周围呈条带状密度增高者2例。同侧膈肌脚增厚者2例。无单纯肾上腺损伤,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增强扫描:急性期血肿均无强化。随访CT复查: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降低,直至恢复正常。结论16排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一般可明确肾上腺损伤的诊断,是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目的探讨创伤性肾上腺损伤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提高对创伤性肾上腺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回访及手术证实的创伤性肾上腺损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CT表现为:肾上腺区呈类圆形者5例,肾上腺区呈不规则形者1例,边界清楚者4例,肾上腺周围呈条带状密度增高者2例。同侧膈肌脚增厚者2例。无单纯肾上腺损伤,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增强扫描:急性期血肿均无强化。随访CT复查: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降低,直至恢复正常。结论16排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一般可明确肾上腺损伤的诊断,是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凤翔  刘智君  张浩亮  高娃  杨金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0):1204-1205,F0004
目的:评价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经临床随访证实6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资料。结果:6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均发生于右侧,6例在外伤10d内行CT检查。CT平扫:表现为卵圆形、梭形块影。病灶最大径4.5 cm×2.0 cm,其中,高密度4例、等密度1例、低密度1例。CT值在24~62 Hu之间。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2例在血肿边缘可见强化的肾上腺,其外周可见等密度条索影;4例合并少量腹水;2例合并肝撕裂伤。结论:CT可以早期明确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应早期行CT检查,必要的增强扫描,对于肯定和/或排除肾上腺血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发现15个肾上腺血肿,其中右侧13例,双侧1例;局限型4例,弥漫型10例;急性期呈类圆形、椭圆形高密度,随时间推移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减低、血肿缩小吸收;增强扫描呈无强化或边缘条弧形强化。结论:肾上腺血肿有特征性CT影像学表现,螺旋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CT动态复查及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力源  王卫东  胡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22-1223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临床发病机制及CT表现。方法:分析3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临床、生化及CT表现。结果:外伤性肾上腺血肿较少见,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比较明确,有特征性,特别是增强扫描各期无强化,有别于肾上腺其他占位性病变。结论:对有下胸部及上腹部外伤病人应进行CT检查,了解有无肾上腺血肿,从而避免临床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的CT及MRI影像表现、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CT、MRI随访证实的11例肾上腺损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行CT常规扫描,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4例行MRI扫描,并有6例行CT随访。结果 11例均为单侧肾上腺损伤(右侧10例,左侧1例)。肾上腺区类圆形或卵圆形血肿9例,肾上腺区弥漫性出血2例,均合并不同程度其它脏器损伤。CT复查表现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减低,肾上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多排螺旋CT及MRI能准确显示肾上腺损伤的多种创伤后改变,对肾上腺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在肾上腺外伤性血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患者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CT平扫示。肾上腺区均匀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缘尚清,周围脂肪间隙混浊。增强扫描示血肿无明显的强化。10例经手术探查确诊,另22例行保守治疗,复查CT随访发现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下降,体积逐渐缩小,部分呈囊性变,肾上腺形态缓慢恢复,肾周间隙逐渐清晰。增强扫描发现肾上腺内外支显示逐渐清晰及血肿边缘呈环行强化。结论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血肿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可作为诊断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肾上腺病变的认知。方法:分析38例肾上腺疾病患者的16层螺旋CT检查影像资料,并随访获得病理结果或经过临床验证,获得病变的精确位置、形状、大小和病变内有无钙化、出血、脂肪和假包膜及增强后的表现特征。结果:38例患者中手术切除33例、穿刺活检2例、临床证实3例。病检结果为腺瘤20例(其中伴出血、坏死及囊变4例),CT表现为低密度结节,轻中度渐行性强化;髓性脂肪瘤5例,为含脂性混杂密度,轻度强化;囊肿2例(假性囊肿1例、内皮囊肿1例),为液性密度、可伴钙化包膜,没有强化;嗜铬细胞瘤3例,多为囊实性包块,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有渐行性增强趋势;皮质腺癌1例,为界限模糊的等低混杂密度,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神经瘤1例,为软组织样密度、轻度强化,呈“蜡滴样”改变;血肿1例,为高于正常肝实质密度、较均匀,不强化;转移瘤3例,多为双侧、表现同皮质腺癌,常有原发肿瘤病史;结节状皮质增生2例,实质密度与肾上腺肢体相仿、呈结节状外突改变,增强后与肾上腺肢体同步强化。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重要价值,有助于肾上腺病变的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不典型病例的确诊需要依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6例28个病灶的CT、MRI表现。结果肿块直径〈3cm 4个,3~5cm8个,〉5cm16个,平均直径为6.5cm。CT表现(17例19个病灶):平扫密度均匀4个,不均匀15个,伴有坏死囊变11个,有出血4个,弧形或斑点状钙化5个。增强后双期强化4个,不均匀强化15个,11个囊变和坏死区未见强化。MRI表现(9例):T1WI均匀等信号1例,片状低信号6例,稍高出血信号2例;T2WI均匀等信号1例,不均匀高信号8例。增强后6例早期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肿块延迟3min后逐渐强化。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肾上腺血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均在外伤后1周内行CT检查,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2例行MRI检查。CT平扫表现为肾上腺区类圆形、长椭圆形等高密度影、低密度影;病灶周边脂肪层浑浊,内见线条影;多伴有胸腹部脏器的损伤。增强扫描示病灶各期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MRI表现为T1 WI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 WI为高信号,边界欠清晰。随访观察可见肾上腺区的病灶逐渐缩小,密度减低直至消失。结论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能够明确诊断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与MRI平扫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随访证实的13例创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与MRI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急性外伤史,全部有2次以上CT资料,4例病程中行MRI检查.血肿均位于右侧肾上腺,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1.5 cm×1.2 cm~3.9cm×3.1cm.首次检查CT值约40~55 Hu,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不均匀者多呈中央低周围高密度.均伴右侧邻近肋骨骨折及膈肌脚肿胀、肺创伤等.随访可见肾上腺病灶变小甚至消失、密度逐渐减低,亚急性期MRI可见特征性的T1WI及T2WI高信号.伴发的膈肌脚肿胀也逐渐消失甚至正常.结论:创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与MRI平扫征象及随访变化有利于正确诊断该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肾上腺血管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血管瘤的CT资料。结果 9例血管瘤均位于单侧肾上腺,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肿瘤直径1.5~8.4 cm;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形态不规则;均具有完整包膜,肿瘤边界清晰;CT平扫混杂密度8例、囊性密度1例;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3例。3例行多期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动脉期病变边缘不规则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均表现为向心性填充。结论 肾上腺血管瘤为罕见良性肿瘤,腹部CT表现多样,术前误诊率高。多期增强CT扫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质醇性肾上腺腺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实验室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皮质醇性肾上腺腺瘤,分析其临床、肾上腺CT平扫与增强检查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18例皮质醇性肾上腺腺瘤患者,临床表现向心性肥胖16例,高血压18例,性功能障碍10例,神经、精神障碍13例。CT所见病变位于肾上腺,呈边界清晰类圆形或类椭圆形,平均直径3·4cm,平扫CT值25~45HU,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结论皮质醇性肾上腺腺瘤临床及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周飞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64-1366
目的总结急性腹部外伤螺旋CT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腹部外伤患者的急诊CT表现。结果48例急性腹部外伤患者的CT显示脾脏损伤17例,肝损伤10例,肾脏损伤12例,胰腺损伤1例,胆囊损伤1例,小肠损伤1例,膀胱破裂1例,复合性损伤5例。CT主要表现:(1)包膜下血肿:受损器官包膜下新月形、双凸状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影;(2)实质内血肿:表现为实质内低密度或高密度;(3)撕裂伤:表现为实质内单一或多发的边界模糊裂隙样、线状低密度;(4)腹腔积血;(5)损伤空腔器官周围积气、肠管壁增厚、血肿。36例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结论螺旋CT检查在腹部外伤诊断中能为临床诊断及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等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经过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肿块标本共1 250例,收集其中46例(3.68%)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术前患者均进行了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B超、CT、MRI和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影像学诊断30例(65.2%)为肾上腺囊肿,16例(34.7%)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术中显示,肿块大小3.0 cm×2.5 cm~7.6 cm×8.7 cm;其中单纯肿块切除41例,肿块加肾上腺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9.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纯性肾上腺囊肿经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大多可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囊肿和肾上腺血肿易误诊为肾上腺实性肿瘤。具有症状的肾上腺囊肿或者性质不明的囊性肿块应行探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的囊性肿块,需按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所致胰腺及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特征,评价CT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及肾上腺损伤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 胰腺损伤19例,其中颈体部断裂11例,体尾交界部、胰头胰体部分断裂各3例,胰腺挫伤2例,主要表现为胰腺血肿,胰腺裂隙样或条状低密度影及外伤性胰腺炎改变.肾上腺损伤4例,均位于右侧,主要CT表现肾上腺区血肿,脂肪间隙模糊,其内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合并多脏器损伤8例.结论 CT能较准确的反映胰腺及肾上腺的损伤病理解剖改变,特别是胰腺断裂等重症病人,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54例,其中47例为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7例为发生在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2例位于颈动脉体部,3例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位于膀胱,1例位于心脏。48例行CT检查,24例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CT或MRI征象。结果: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直径常为3~5.5cm,肿瘤CT表现为中等密度,密度不均,强化明显。MRI表现为T1WI呈类似肝组织的信号强度,T2W1高于肝组织的信号强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副神经节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