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经过常规治疗无效或阵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者。我院2003~2005年行机械通气治疗1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精心监测、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经过常规治疗无效或是阵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者,这种情况约占支气管哮喘病人的10%,近年来,机械通气被认为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提高临床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现将13例机械通气及护理工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13例为我科1995年11月至1997年4月收治的病人。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男11名,女2名。全部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插管前均为严重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PO2<6.65kpa,PC…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措施。但机械通气期间由于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易发生人机对抗,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4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45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4年。4天前受凉后哮喘发作,持续不能缓解,收入院。查体:双肺可闻及响亮弥散哮鸣音。入院后患者意识不清,呼吸8~10/min,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哮鸣音。血气分析:pH7.121,PaCO2116.3mmHg,PaO294mmHg,HCO-338.1mmol/L,BE8mmol/L。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初期采用容量型辅助—…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中重度和危重度均有呼吸衰竭,所以临床上称为重症哮喘[2]。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对常规药物反应较差,迅速恶化发展,致呼吸衰竭死亡。我院2005~2007年行机械通气治疗1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精心护理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呼吸气道疾病,急性发作时经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缓解,但仍有少数患者疗效不佳,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发展至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临床救治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多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多,近些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已逐渐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本科采用BiPAP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病情往往凶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出现危重症状及呼吸肌疲劳,须机械通气治疗。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为重症哮喘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现将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气管哮喘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病情往往凶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出现危重症状及呼吸肌疲劳,须机械通气治疗.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为重症哮喘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现将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哮喘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琴 《临床荟萃》2004,19(16):920-921
危重哮喘病情急剧进展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需机械通气治疗。我科自2002年4月始用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抢救12例重症哮喘发作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中英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2):1277-1277
近年来,尽管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本质日臻了解,治疗哮喘的药物亦日益增多,但是,危重型哮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在升高,据国外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在13%左右.对于已有机械通气指征而未及时果断使用,以致最后死亡者亦不少见.因此,应提高和重视对危重型哮喘的诊治水平,尤其是重视机械通气对危重型哮喘的治疗作用.作者于2002至2004年对收治的1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在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使患者症状迅速缓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症支气管哮喘38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亦伟 《临床医学》2009,29(4):45-47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经验与体会。结果38例患者经治疗12h后哮喘缓解者25例,不缓解者13例。13例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其中2例出现室性早搏,无一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气压伤、气胸。结论大剂量激素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危重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危重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何巧洁王慧玲霍丽顾俊明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危重哮喘则易致呼吸衰竭。为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适应证、最佳通气模式、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合理使用等,我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了15例危重哮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  相似文献   

12.
危重支气管哮喘常需机械通气,如何降低气道压力,解除气道阻塞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采用限压低容通气策略,通气时采用较慢的呼吸频率,较低的潮气量,保证足够的呼气时间,使气道压力下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常因感染引起气道内分泌物增多,痰液黏稠阻塞气道不可避免。为此,我们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人工气道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期望改善呼吸力学状况和通气功能,减少肺损伤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丢失,以及继发的炎症介质产生。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对于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人工通气是抢救、治疗的重要方法,有创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这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并需要特别的护理,且医疗费用高,无创机械通气正成为呼衰患者第一线治疗手段,为呼衰的及时抢救预防和康复创造了条件。近8年来  相似文献   

14.
应用控制性低通气和支气管冲洗治疗哮喘危重发作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文  林材元 《新医学》1998,29(7):362-363
在哮喘危重发作时应用人工机械通气,由于气道阻力高,易招致气压伤和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一直是临床医生探讨的课题。自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来,我们在全麻下应用控制性低通气方式,结合支气管冲洗术,抢救8例哮喘危...  相似文献   

15.
非侵入性面罩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非侵入性面罩机械通气方法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上机和脱机指征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采用非侵入性面罩方法,在自主呼吸条件下联合应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和持续气流(BiasFlow)通气模式治疗了9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结果:非侵入性面罩机械通气方法对此组患者的临床征象有显著改善,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各种生理多功能监测指标和动脉血气在治疗前后也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非侵入性面罩机械通气方法是一种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危及生命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为进一步专科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减少病死率等均有重要意义。非侵入性面罩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较经鼻气管插管方法有易于操作、不损害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少误吸及无创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常规治疗无效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经治疗9例患者病情缓解,顺利撒机,机械通气成功,1例患者死亡。结论:机械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机械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7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对其下机情况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在72例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41例患者都成功脱机,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31例均顺利拔管.在对重症支气管患者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中,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氧分压(11.85±0.83)kPa明显高于上机前的(6.98±2.38)kPa.结论 对重症支气管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应在重症支气管患者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7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考虑撤机,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H值、PaO2、PaCO2均恢复正常,顺利撤除呼吸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效果确切,能迅速纠正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通气,并能在短期内顺利撤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7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考虑撤机,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H值、PaO2、PaCO2均恢复正常,顺利撤除呼吸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效果确切,能迅速纠正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通气,并能在短期内顺利撤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有证据表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死亡率与贫困、卫生服务设施的便利,患者自身对重度哮喘的识别有直接的相关性。本院所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人民健康意识水平的制约,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实施差,急性发作时就诊晚,导致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发病高,由于抢救成功率低,病死率较高。本院作为基层医院于2002年2月始开展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型哮喘方面的工作,至2003年6月共抢救成活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