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据有关司法部门的统计,各种刑事犯罪自1991年连续两年下降后,从1993年始又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犯罪尤为突出。这些早春的“娇阳”何以在生命最灿烂的日子里走上歧途? 在翻阅了大量案卷材料和调查了罪犯的生活经历之后,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摆在面前,闯入误区的家庭以及畸形的家教是滋生或诱发犯罪苗头的一个主要根源。 破碎的家庭分娩出伤残的灵魂 小A是家庭裂变的一个典型牺牲品。正上 相似文献
3.
从肇和舰起义看中华革命党军事战略的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革命党是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分析形势后,决定在西南起事。而陈其美错误地在上海发动肇和舰起义,造成了中华革命党在反袁军事斗争中的重大失误,并导致了在护国运动中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 家庭是儿童、青少年学习和认识一切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对人格或智力的发展,还是对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特殊作用。家庭教育方式的种类很多,探讨不同家教方式对青少年行为发展的影响,对指导家长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来自本地区8所大、中学校学生,按年级分层随机抽样,男女生各半。1.2 研究内容: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和青少年行为问题两大部分。家教方式:参照文献的分类方法,将家教方式分为民主型、强制型、溺爱型、自流型、保护型、不协调型和虐待型等七种类型。行为问题:包括说谎、欺骗、偷窃、对抗行为和课堂行为问题等。严重度参照文献按 相似文献
5.
李丹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7,(7):11-13
单亲家庭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针对其所展开的家庭教育探讨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这部分青少年所展开的家庭教育理念、途径、内容的探讨也为众多家长和教学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启示.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针对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开展工作提出自身的一些想法,以期能够帮助更多的特殊家庭进行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子关系诊断(PCRT)》及《心理健康测试(MHT)》对569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有42%-90%的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拒绝,干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等。将教育方式良好及不良家庭进行比较,不良家庭中学生焦虑检出率显增高,以拒绝,过严,期待型为显(P<0.01)。不良家庭学生行为问题量表分均值显高于良好家庭(P<0.01)。结论 不良教育方式易使儿童少年出现各种情绪行为问题,神经症状,学业不良和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7.
伴随时代的发展,由于文化背景多元,家庭育儿理念差异较大,教养方式参差不齐.如何做到家庭科学育儿,如何寻找到家庭教育的秘密.笔者基于多年学校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从解读性格特质、转变育儿观念、进行情感联结以及正面有效沟通方面出发,阐述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对策与方法,以期给予父母一点启示,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为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少年管教所的378名青少年罪犯为犯罪组,抽取某普通中学410名14~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犯罪组与常模比较,精神质(P)评分6.91,神经质(N)评分11.59,高于常模组的5.50、9.40分,外向性(E)评分13.04,掩饰性(L)评分11.16,低于常模组的17.60、13.20分(P<0.01).P、E、L评分高于对照组(1.46、6.39、10.13分),N评分低于对照组(13.3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犯罪类型各个维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犯罪青少年家庭不完整组的P评分(7.38分)高于家庭完整组(6.69分).城市青少年罪犯E评分(13.60分)高于农村(12.67分),L评分(10.56分)低于农村(11.48分).结论 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为精神质、很难适应外部环境、人际关系不良、焦虑、担忧、掩饰性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有影响.农村青少年罪犯相对内向,掩饰性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有两大特点:一是犯罪年龄越来越小;二是恶性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剖析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外,不良家庭因素是导致子女犯罪的直接诱因,而且,不同类型的不健康家庭,子女犯罪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11.
从青少年健康认知看学校健康教育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云南省青少年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8所中学3595名初高中生作家境及疾病和保健知识的调查。结果:3595名青少年对艾滋病的知晓率较高,对甲、乙型肝炎,结核病、慢性病及盆血预防措施也有一些知识,在知晓率重点中学学生优于非重点中学。城优于乡、高中优于初中、女生优于男生。且知晓率与家庭化密切相关,结论:云南青少年在健康认知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应尽快编写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健康教育教材,加强农村师资培训,以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2.
感觉统合发育是儿童正常发育的一个过程,感统训练只是帮助儿童更好地完成这个发育过程,让儿童达到他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是超越这个水平。并且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给他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对现代儿童教育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进行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并与同龄正常青少年学生为对照 ,了解犯罪青少年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是否存在误区。 【方法】 采用EMBU量表对 2 0 0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 2 0 0名男性在校中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 【结果】 观察组中单亲家庭占 43 .4%,其父母及本人的文化素质低、家庭经济条件差 ,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中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显著减少 (P <0 .0 5 ) ,父母拒绝否定、严厉惩罚、过度保护、过度偏爱行为显著增多 (P <0 .0 1)。 【结论】 犯罪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及家庭养育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情感温暖理解减少 ,而负性情感教育增多 ,对男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应提倡正性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 ,屡见报刊杂志披露青少年聚众斗殴、拦路抢劫、乱杀无辜的恶性事件。据公安部门调查 ,我国 17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案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每年查获不满 18岁的未成年人作案 15万人左右。去年湖南省少管所收押了 85名少年犯 ,比上年同期增长 15 .5 %。在这些人中 ,暴力型犯罪占 77.3 5 % ,财产型犯罪占 11.76 % ,性犯罪占 10 .3 8% (引自有关报刊 )。现就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简析如下。1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1 溺爱放纵 ,导致犯罪。目前 ,我国城镇大多数青少年均为独生子女 ,虽然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均较非独生子女优越 ,但… 相似文献
15.
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陈玉惠,韩云涛,王泰华为揭示家庭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者于1994年4月对云南省少年犯管教所进行了调查,对象选择人数较为集中的盗窃、抢劫、伤害杀人、流氓和强奸等犯罪类型,从中随机抽取了190例男性在押少年犯,年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早期预防矫正青少年犯罪、矫正不健康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少年管教所的378名青少年罪犯为研究组,抽取某普通中学410名14~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犯罪青少年SCL-90与常模比较,各因子中除躯体化与人际关系外其他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得分高于常模组;研究组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犯罪类型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家庭不完整组各因子中除恐怖、精神病性外,其他分值高于家庭完整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较明显,与家庭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但关联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余关键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1994,(4)
壶中何物?酒,倾入杯里,见其水一样柔弱;倾吞下肚,显示火的凶烈。俗话说:“杯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我们却不禁发问,酒到底是什么东西?昔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不复还!”唐朝诗仙李太白,“斗酒诗百篇”……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和心理教师,面对青春后期的青少年,常常因其教育和心理问题都比较复杂感到困惑。今年假期有幸读到山下英子所著的《断舍离》一书,对如何分析和干预青春后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重新审视和决策,书中描述了通过对居所物品的清理引发思考和选择,并由此带来了心灵整理的策略与技术。回溯问题成因和发展动机,处于青春后期阶段的青少年及其家庭教育,更需要对亲子关系及情感予以“断舍离”,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家庭因素对男性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其原因既有社会因素 ,又有家庭因素 ,还有自身的心理因素。为揭示家庭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1999年 4月对青岛市某少年犯管教所部分男性少年犯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 以青岛市某少年犯管教所 1999年在押男性青少年犯 190名为实验组 ,14~ 19岁的分别有 3人、2 7人、52人、6 1人、30人和 17人 ;农村户口 76人 ,城市户口114人。对照组为本区城阳二中学生 194人 ,14~ 19岁的分别有 4人、2 9人、54人、6 0人、31人和 16人 ;农村户口 78人 ,城市户口 116人。2 结果2 1 父母的因素 父母文化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