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部大动脉离心脏近、压力高、破裂后出血迅猛,一旦破裂未及时正确处理会因大量失血短时间即可休克甚至死亡,故需立即加压止血、抗休克治疗,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手术。如一侧颈总动脉血流长时间阻断或结扎,会引起脑组织再灌注损伤、脑缺血梗死。颈部大动脉破裂术后脑栓塞的发生率达50%[1],表现为偏瘫、失语。2013年5月24日本科收治了1例右侧颈总动脉破裂继发脑梗塞的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该患者成功救治,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人颈总动脉弹性功能的参数。方法对200名健康人进行颈总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不同年龄段颈总动脉的弹性功能。结果颈总动脉扩张性和紧张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僵硬度逐渐增加,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年龄组颈总动脉的扩张性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双侧颈总动脉膨大部动脉扩张性和动脉紧张度明显小于颈总动脉中段(P〈0.01);而僵硬度则明显大于颈总动脉中段(P〈0.01)。结论超声检查是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瘤是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一般直径为2~3cm,当肿瘤大于5cm时,可引起气管压迫和移位。当瘤体迅速增大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甲状腺肿瘤常侵犯颈部血管,巨大的甲状腺肿瘤可压迫颈部血管鞘。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如不能准确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我科1996年1月-2005年8月成功救治3例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出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兔实验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动静脉瘘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只兔子建立实验性动静脉瘘,并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瘘口附近动静脉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5只兔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侧侧吻合均一次成功.血管造影清楚显示吻合口近端动脉与近端静脉、近端动脉与吻合口两端静脉、吻合口两端动静脉同时显影,且随着注射造影剂压力的增大,吻合口远端颅内静脉细小属支亦见显影.结论通过显微血管吻合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一颈外静脉动静脉瘘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一例颈总动脉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芳  郑叶平 《天津护理》2006,14(3):166-166
颈部大动脉由于其离心脏近,压力高,一旦破裂未及时、正确 和适当处理会因大量失血短时间即可休克甚至死亡,所以此类患 者多死于现场或转运途中,临床较为少见。入刃5年8月我院成功 救治了1例颈总动脉破裂的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22岁,因左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病变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对所有入选病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并进行双颈动脉和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测量血压、血糖、血脂、身高和体重。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反映动脉弹性的PP、PI、CWS有显著差异(P<0.0001),且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明显(P<0.0001);结论: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及弹性下降可反映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及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钟凤林  赵晨阳  兰玉平  付立 《华西医学》2012,(12):1852-1854
目的总结颈动脉损伤患者救治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6月,抢救5例颈动脉损伤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1~35岁。其中左右颈总动脉各1例,左锁骨下动脉2例,左椎动脉1例。合并损伤:左颈内静脉贯通伤1例,左胸导管及交感神经损伤1例,食道损伤1例,左锁骨骨折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0 min~3个月。受伤原因:刀刺伤3例,误食缝衣针伴感染1例,车祸伤1例。采用血管吻合修复颈总动脉及椎动脉3根、侧壁修补修复左锁骨下动脉1根、左颈内静脉1根及自体血管移植术修复左锁骨下动脉1根。术中输血量1 000~11 000 mL,平均3 800 mL。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伤口Ⅰ期愈合,经1~3年随访,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颈动脉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做出诊断,快速有效的急救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兔实验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动静脉瘘模型建立的可毛生。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只兔子建立实验性动静脉瘘,并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瘘口附近动静脉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5只兔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侧侧吻合均一次成功。血管造影清楚显示吻合口近端动脉与近端静脉、近端动脉与吻合口两端静脉、吻合口两端动静脉同时显影,且随着注射造影剂压力的增大,吻合口远端颅内静脉细小属支亦见显影。结论 通过显微血管吻合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动静脉瘘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颈总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的超声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颈总动脉作彩超检查,并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结论:CDFI对颈总动脉病变检查准确、可靠;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时,预示着冠状动脉有发生样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颈动脉,确定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预测脑梗塞,了解锥动脉供血情况,为眩晕患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美国LOGIQ-500型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频谱8.2-11MHz,观察172例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锥动脉的形态.管壁厚度,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冲层厚度(IMT)和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BIMT),观察是否有斑块,有斑块时,测定狭窄百分比(sten%),显示彩色血流,脉冲多普勒取样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阻力指数(RI),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峰值流速比(ICA/CCA).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11例.其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主干部,较少发生颈外动脉起始部,锥动脉异常32例,不同原因的锥动脉狭窄25例,锥动脉走行异常7例,峰值流速均不同程度减低。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各型斑块中软斑块和有缺损的混合型斑块容易脱落造成脑梗塞,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和有吸烟史的患者均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不同回声的斑块,反映病变的不同时期。50岁以上患者,应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列为常规检查,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价值。锥动脉供血不足,为不明原因眩晕患者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急诊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吻合技术是颅内-颅外搭桥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1],由于该手术所涉及仪器设备复杂,对医生操作技能及手术护理配合要求高,故目前开展仍较少.我院于2010年11月为1例在外院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致颈总动脉损伤患者,急诊施行了颈总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的搭桥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总结我院成功救治1例右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破裂,金属异物残留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认为术前充分做好病情评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备物齐全,术中高质量的配合,是保证危急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缺如是很少见的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而颈总功脉伴颈内动脉缺如更少见,国内岳炫烨等曾报道1例双侧颈总动脉伴颈内动脉缺如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笔者近期造影发现双侧颈总动脉伴颈内动脉缺如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当前外科手术治疗脑性瘫痪的方法多为针对肢体的功能的治疗,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对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的障碍和流涎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予以评估。方法:实验于1996—02/2002—05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和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骨科完成。对88例(男62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8.6岁(3岁-21岁)的脑性瘫痪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比较分析术前与术后1周的血流变化。随访2年-8年,平均4.6年,采用李德炎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后1周,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增加,脑血流量增加,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显效58例(66%),有效18例(21%),好转11例(33%)、无效1例(1%)。62例流涎者中,32例(52%)治愈,24例(39%)减轻,6例(10%)无效;71例合并有发音障碍者,治疗后49例(69%)发音功能改善。结论: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可增加脑血流量,减轻上肢痉挛和流涎症状,改善患儿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前后脑血管的改变情况。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行兔脑血管造影,再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5d后行第二次脑血管造影,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与结扎前比,结扎后大部分兔脑血管,尤其是基底动脉迂曲、延长、增粗,直径达(0.96&;#177;0.11)mm,与结扎前比较[(0.66&;#177;0.08)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8355,P=0.0015)。颅内外侧支循环广泛形成。结论:颈总动脉结扎后,兔脑靠侧支循环增加,基底动脉增粗代偿脑血流的下降;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中,颈总动脉结扎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颈总动脉前、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二维和超声造影模式下,观察颈总动脉前、后壁内中膜显示清晰程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径,前、后壁IMT值.结果 造影后颈总动脉前壁内中膜显示满意率有明显提高(P<0.01);造影前、后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显示满意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造影后颈总动脉内径值大于造影前颈总动脉内径值(P<0.05);造影后前壁IMT值大于造影前前壁IMT值(P<0.01);造影后后壁IMT值小于造影前后壁IMT值(P<0.01).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明显提高颈总动脉前壁内中膜显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5岁。发现颈前肿块就诊,体检:颈前肿块,大小60mm&#215;40mm&#215;40mm,界清,质硬,活动度差,超声检查示:颈前低回声团块(图1)。下缘达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之间,上极达甲状腺左侧叶下缘,右侧跨过气管前达右颈总动脉内侧,左侧邻左颈总动脉内侧,颈段食管被推向后外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超声技术对尸检所获取的离体颈总动脉进行检测,并选择粒子诱导的X射线(particle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对颈总动脉标本横断面进行扫查,以获取人类颈总动脉动脉壁的钙分布状态。初步探讨PIXE颈总动脉钙分布图与超声成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同侧颈总动脉血流频谱的改变。材料与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50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极重度或闭塞的患者进行同侧颈总动脉血流频谱分析,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其中重度、极重度及闭塞的患者各50例。结果: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同侧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较无病变侧的降低,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较无病变侧显著增高。结论:颈总动脉血流频谱的异常改变可以间接估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操作者应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一致性。方法:应用QIMT对30例健康志愿者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量,三位操作者在同一天对每一个志愿者进行测量,应用方差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评价三位操作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操作者间右侧颈总动脉IMT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者间右侧颈总动脉IMT测量值的ICC分别为0.97(P<0.01),0.92(P<0.01)和0.95(P<0.01);Bland-Altman显示操作者间右侧颈总动脉IMT测量的一致性好。结论:应用QIMT测量颈总动脉IMT在不同操作者间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和相关研究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