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定位诊断和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肘部尺神经卡压进行精确定位和电生理学研究。方法:对46例临床诊断为肘部尺神经卡压患者,除进行常规EMG、NCV、和尺神经混合神经动作电位(MNAP)测定以外,还进行尺神经短段传导时间(shortsegmentconductiontime,SSCT)测定。结果:46例经SSCT测定,发现了卡压最常发生的4个部位,即肱骨内上髁后神经沟、肱尺弓、尺侧腕屈肌的出口和内侧肌间隔。结论:和传统的电生理测定方法相比较,SSCT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对尺神经卡压进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2.
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在肘部走行于尺神经沟处受周围结构卡压继而导致的神经病变,以尺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骨间肌及拇收肌萎缩、小指屈曲及外展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侯群,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尺神经卡压引起的肘管综合征是上肢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1]。肘管周围特有的解剖结构是构成神经卡压的发病基础。肘管位于肘关节的后内方,主要由肱骨内上髁、尺骨鹰嘴组成的骨性结构及尺侧腕屈肌的筋膜和Struthers弓状韧带等共同组成的“漏斗”状的纤维-骨性管道,内有尺神经及营养其的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经过。据临床观察统计,尺神经在肘部常见的卡压点有:Struthers韧带、Osborne’S筋膜、内侧肌间隔、尺侧腕屈肌及筋膜、肱骨内上髁等,亦发现因异位骨化、肘关节滑膜炎、风湿产生局部神经压迫的病因。如果尺神经卡压时间过长,患者未得到及时的诊疗,将会由于尺神经轴突脱髓鞘改变而出现不可逆的手部相关功能障碍[2]。临床中患者常以环、小指麻木和刺痛为主诉就诊,可伴有肘部疼痛及感觉障碍,严重者伴有手内在肌萎缩、肌力减退、爪形手畸形等。近年来高速发展的高频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尺神经卡压早期诊断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国内临床手术治疗方面也愈趋成熟与多样化,但未确立明确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对肘管综合征的诊疗方式和进展,为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尺神经在不同部位卡压与尺侧腕屈肌功能受损之间的关系,对50例尺侧腕屈肌及其神经支配做了解剖学研究。尺侧腕屈肌上部的中1/3为肌电检测的最佳部位,此处肌平均宽度29.7±2.2mm,厚度8.2±1.1mm。尺侧腕屈肌支在臂部和前臂上部由尺神经发出,其纤维均穿经时管后入肌。除时管综合征以外,胸廓出口综合征和腕尺管综合征均不会损害尺侧腕屈肌功能。为临床对该卡压征的定位诊断提供了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其对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1)惠侧及对侧骨间前神经运动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2)患侧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动作电位波幅:(3)患侧拇短展肌、指浅屈肌、旋前方肌、拇长屈肌肌电图。结果10例骨间前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12例骨间前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2例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动作电位波幅正常:12例旋前方肌、10例拇长屈肌肌电图示神经性损害;12例拇短展肌、指浅屈肌肌电图正常。结论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表现特点为:骨间前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其支配肌肉肌电图示神经性损害,而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正常.其支配肌肉肌电图正常。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表现可为该病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肘管综合征 (又称迟发性神经炎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以尺神经在肘部神经沟处受到卡压、牵拉、摩擦,出现肘部以下尺神经支配部位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为特点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我们自 1985年以来收治肘管综合征患者 26例,现将诊断与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肘部尺神经卡压也称为肘管综合征,可造成手部一系列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尺神经脱位及半脱位为尺神经卡压的影响因素。尺神经卡压按McGowan分级分为Ⅰ、Ⅱ、Ⅲ级。Ⅰ级首选保守治疗 Ⅱ、Ⅲ级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包括肱骨内髁切除术)、粘膜下尺神经前置术、肌下尺神经前置术及肌内尺神经前置术等,其中原位松解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但对于尺神经卡压伴有尺神经脱位者多属禁忌,应首选尺神经前置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原位松解手术中尺神经的卡压部位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22例,术前全部经神经肌电图证实,所有病例行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分析尺神经卡压部位。结果术中发现造成肘部尺神经卡压部位中Osborne韧带卡压10例,肘关节腱鞘囊肿卡压7例,被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腱性组织卡压5例。尺神经功能(主要是感觉)在术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肘管综合征行尺神经原位松解手术中,造成尺神经卡压的部位主要有Osborne韧带、腱鞘囊肿和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腱性组织。找到尺神经卡压点并予以处理对尺神经原位松解手术的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继发于脊髓空洞症后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一组继发于脊髓空洞症的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6例脊髓空洞症合并肘部Charcot关节炎的患者通过详细的临床体检、肌电图检查确诊为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并行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结果所有患者功能明显改善,即使在肘关节强制后仍然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对于脊髓空洞症合并肘部Charcot关节炎患者,如果出现手部功能的减退,应高度可疑有继发性尺神经卡压,一旦确诊,手术治疗要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以手部内在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双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双侧第一背侧骨间肌和尺侧腕屈肌肌电罔(electromyogram,EMG)检查。结果:3例以尺神经肘上-肘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大于10m/s及第一背侧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肘管综合征;4例以SEP颈髓至外周电位(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和尺侧腕屈肌、第一背侧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7例为尺侧腕屈肌及第一背侧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尺神经肘上-肘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大于10m/s、SEP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诊断为二者合并存在。手术治疗10例,术中所见均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相符。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进行性慢性损害,亦称肘管综合征、迟发性尺神经炎,其发病率在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尸体上模拟内窥镜辅助下肘管减压及尺神经前置术,探讨该术式的注意事项.方法 在8具上肢标本上模拟内窥镜辅助下肘管减压及尺神经前置术,再对尸体进行解剖,观察尺神经松解、前置效果及有无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结果 8侧标本均顺利去除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因素,前置尺神经充分,固定牢靠,未形成继发卡压.在肘管减压及尺神经松解过程中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均未损伤.皮下筋膜与屈肌旋前圆肌肌膜缝合固定法缝扎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2例,筋膜瓣法固定未对前臂内侧皮神经造成损伤.结论 在内窥镜辅助下能切除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常见因素,前置尺神经充分,并能有效降低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的损伤,但需注意皮下筋膜与屈肌旋前圆肌肌膜缝合固定法易缝扎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而筋膜瓣法固定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3例肘部尺神经内囊肿的诊治过程,并对该病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为临床提供治疗经验.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3例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为肘部尺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尺神经主干外膜下有囊性肿块,囊肿位于肘关节下方,均行囊肿切开引流术,对其中2例含有囊肿的尺神经关节支予以结扎、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2~ 16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肘部胀痛消失,尺侧一指半刺痛觉好转.按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良2例,可1例.结论 肘部尺神经内囊肿十分罕见.对于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目前多行神经外膜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术中肌电电生理检测技术指导周围神经损伤手术 ,效果满意 ,是一种临床应用的新方法 [1 ,2 ] 。从 1994年 7月~ 1995年 5月共做了 12例 ,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性 10例 ,女性 2例。年龄 14~5 7岁 ,平均 30 .5岁。其中臂丛神经损伤行健侧颈 7移位术后 1例 ;上臂桡神经损伤 1例 ;上臂、腕部、手掌部正中神经损伤各 1例 ;肘管尺神经卡压 1例 ;前臂桡神经深支卡压 2例 ;前臂正中、尺神经深支损伤 1例 ;腕部、手掌尺神经损伤修复后 3例。二、方法 :采用 Esaote Phasis数字式智能化肌电及诱发电位测试…  相似文献   

14.
探讨肘管综合征电生理分期的定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并制定肘管综合征轻度、中度、重度三期电生理的分期定量指标,为临床分期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肘管综合征的82例(82侧)患者,测定以下电生理检查:(1)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尺侧屈腕肌的肌电图(EMG);(2)肘段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测定;(3)感觉诱发电位的测定(小指→腕,腕→肘)。结果轻度:EMG(-),肘段MNCV≥45.0m/s,尺神经感觉电位或神经于(腕→肘)电位波幅较健侧下降≥50%。中度:EMG(±),肘段MNCV<45.0m/s,尺神经小指感觉电位波幅及尺神经干电位波幅均较健侧下降>50%,重度:EMG(+),肘段MNCV<40.0m/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消失,尺神经小指感觉电位或尺神经干的CMAP电位引不出。结论肘管综合征电生理的分期指标,主要看尺神经肘段的MNCV,MNCV≥45.0m/s提示为轻度,MNCV<45.0m/s提示为中度,MNCV<40.0m/s提示为重度。  相似文献   

15.
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一般采用松解、前置的方法 ,自 1 996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共收治 8例患者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 ,松解尺神经 ,保留尺神经伴行血管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 4~ 6 5岁 ,左肘 2例 ,右肘 6例。病因分类 :肘外翻畸形 3例 ;创伤性骨化肌炎 2例 ;肘部骨折术后 1例 ;尺神经沟内纤维瘤 1例 ;无明显诱因 1例。患者均出现肘部尺神经卡压症状 ,且逐渐加重。术后做肌电图 4例 ,Erb波潜伏期延长 ,波幅下降。1 2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 ,气囊止血带 ,沿肱骨内上髁尺神经走向做一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随访肘管综合征135例尺神经皮下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2年2月一2005年12月,135例肘管综合征尺神经皮下前移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效果.其中男109例,女26例,男女比例为4.2:1.41岁以上占68.1%.以手指活动笨拙就诊15例(占11%);电生理检测均有尺神经肘部段卡压征象.42例合并肘部骨折史.占病因的31%.135例均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皮下前移术.结果 术后92例获得2-5年随访.平均2.5年;43例失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72例,良12例,差8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尺神经皮下前移术简单、有效,术中应保护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血供及分支,并确保尺神经无张力.应重视因肘部骨折和以手部活动笨拙为主要症状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7.
腕管综合征是指任何急、慢性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或神经本身的病变,而产生以手指感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征候群。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腕尺管综合征、颈间盘突出症、末稍神经炎相混淆。现将肌电电生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肘部尺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目的:研究产生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0侧成人尸体肘部尺神经的位置及被动屈肘时尺神经的伸长长度。临床调查并检测200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的位置。结果:自肘部伸直位(0度)至完全屈肘位(135度),尺神经可拉长 6.6%±0.3%(x±sx自身对照,下同);屈曲度大于 90度后,伸展性明显减少,为0.8%±0.1%。200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半脱位发生率为9.5%(19/200)。结论:肘关节反复屈伸时尺神经不断被牵拉和压迫是造成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肘管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肘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病1878年由Panas首先报道,它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受压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尤其影响手内在肌的功能,且损伤后功能不易恢复,这与尺神经在此处独特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定位诊断、术中监测在肘管综合征(CTs)中的应用.方法 55名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CTs患者,术前用短节段位移法定位病变部位,术中监测尺神经传导速度(NCV)、潜伏期、波幅变化并对卡压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短节段位移法定位正确率83.64%;87.26%卡压组织为透明变性的韧带样组织;卡压组织切除后,NCV增快(t=14.15,P<0.01),潜伏期缩短(t=-14.10,P<0.01),波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4,P>0.05);神经外膜切开后各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短节段位移法可较准确定位CTs病变;神经外膜松解术治疗CTs短期疗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