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藤茶总黄酮的长期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广西藤茶总黄酮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的影响。方法:广西藤茶总黄酮以1.58g/kg和0.38g/kg(为临床日用量的50倍和l0倍)剂量给大鼠连续灌服12周,停药2周,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计算赃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广西藤茶总黄酮大小剂量组动物的外现行为,体重,赃器系数,血液学和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广西藤茶总黄酮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藤茶总黄酮(TOW)对免疫抑制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背部皮下注射环磷酰胺(CY)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灌胃给予TCTF10天后,以血清半数溶血值测定法测定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结果:TCTF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促进血清溶血素生成。结论:柳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进行连翘对84株金葡菌和140株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连翘对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能抑制50%菌株的最低细菌浓度(MIC50)均为0.122g/L,而能抑制90%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分别为0.98和0.244g/L。[结论]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西藤茶提取物APS抗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提取的一单体化合物(简称APS)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经APS作用前后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的形态学变化;利用同位素[3H]标记的胸苷(TdR)、尿苷(UR)掺入法,观察APS对细菌核酸合成的影响。结果:用药后,三种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胞浆内容物漏出,细菌形态发生改变;对金葡菌、MRSA的TdR、UR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的TdR、UR合成则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APS具有损害细菌细胞壁与细胞膜及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藤茶总黄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藤茶总黄酮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生长曲线法、细胞集落形成法观察藤茶总黄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抑制作用.结果 藤茶总黄酮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的生长,MTT法IC50为20.71μg·ml-1;细胞生长曲线法提示其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法,当药物浓度在9.90μg·ml-1以上时抑制率为100%,当药物浓度为6.60μg·ml-1时抑制率为69.80%,当药物浓度为4.40μg·ml-1时抑制率为30.23%.结论 藤茶总黄酮对体外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西地桃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108只KM小鼠随机分成9组,正常组,模型组,地桃花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kg-1),头孢唑林组(0.5 g·kg-1),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水提物20 g·kg-1,头孢唑林钠0.5 g·kg-1),左氧氟沙星组(0.09 g·kg-1),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地桃花水提物20 g·kg-1,左氧氟沙星0.09 g·kg-1),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滴鼻法建立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模型,小鼠在接种菌液24 h后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4 d,头孢唑林针剂im给药,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剂ig给药,每日1次;地桃花水提物ig给药,每日2次;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肺组织菌落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免疫球蛋白Ig G,Ig M的含量,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细菌性肺炎模型小鼠的抗菌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桃花水提物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7.212±0.578),(6.210±0.570)×108CFU·g-1,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小鼠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3.928±0.165),(2.042±0.076)×108CFU·g-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且地桃花+头孢唑林组肺组织菌落数显著低于头孢唑林组(P0.01);左氧氟沙星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5.375±0.837),(4.880±0.233)×108CFU·g-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且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菌落数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1)。地桃花水提物中、高剂量组,以及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均可减少支气管炎性渗出物和肺泡炎性细胞浸润,促进肺泡结构恢复正常。地桃花水提物高剂量组,以及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均可减少小鼠血液WBC,NEU%,NEU和血清Ig G,Ig M水平(P0.05,P0.01)。结论:地桃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菌作用。地桃花分别与头孢唑林钠、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不同程度的联合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藤茶提取物藤茶总黄酮(TF)、二氢杨梅素(DMY)及杨梅素(Myr)的抗凝血及溶栓作用。方法采用毛细玻璃管法观察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下腔静脉结扎大鼠血栓模型,观察受试药物的抗血栓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2 mg.kg-1)的TF、DMY及Myr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P<0.01);低剂量(0.5 mg.kg-1)的TF、DMY及Myr虽有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结扎血栓模型结果显示,阳性药川芎嗪、Myr及DMY各组的血栓干重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Myr高剂量组的血栓湿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F高、低剂量组的血栓湿重、干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对血栓的抑制率大小依次为:Myr高剂量组>川芎嗪组>DMY低剂量组>Myr低剂量组>DMY高剂量组>TF高剂量组>TF低剂量组。结论 Myr和DMY可能是藤茶抗血栓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且Myr的抗血栓作用稍强于DMY。  相似文献   

8.
董鹏霞  托娅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05-106
近年来,临床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播散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常见的耐药菌株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产生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所引起的感染程度越来越严重,成为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着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离自药用植物白毛蛇Humata tyermanni的内生真菌链格孢菌发酵产物醋酸乙酯提取物(B06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B06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B06e作用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电导率,206、280 nm处吸光度(A)值的变化并结合流式细胞术研究B06e作用前后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研究B06e对细胞膜结构的影响。结果 B06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50μg/m L。3×MIC处理组的电导率是对照组的1.06倍;经B06e处理后,反应液的A260和A280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MIC处理组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是对照组的9.43倍;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3×MIC处理组被碘化丙啶(PI)着染的阳性细胞比例是对照组的47.63倍;SEM和FT-IR分析结果显示,B06e处理后,菌体细胞结构发生了损伤。结论 B06e能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造成外源物质的大量流入和细胞质的大量外泄,从而使得菌体细胞内渗透压和代谢调控紊乱,最终导致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伤寒论》所载方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作用。 方法 :先进行ip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注射金葡菌的动物血清的抑菌作用比较研究,然后以19种《伤寒论》中所载之方剂给金葡菌腹腔感染小鼠模型ig,取血清观察其抑菌效果。 结论 :ip金葡菌使血清的抑菌能力降低,而19种伤寒方剂可以扭转这一过程。 结果 :《伤寒论》所载部分方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机体抗金葡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藤茶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茜雅  陈婧  方建国  王文清 《中草药》2017,48(22):4819-4825
近年来对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单体化合物以及复方制剂的抑菌实验研究已证实,多种中药均具有较理想的抗菌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民间药食两用藤本植物藤茶富含多种生物功效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最高,其抗菌活性较好,对耐药菌有抑制作用,并且与抗生素联用时有协同增效作用。综合近10年藤茶抗菌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该药用植物的主要抗菌成分、抗菌效果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分析,为藤茶的功效研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佳川  李思颖 《中草药》2021,52(3):727-735
目的 探讨藤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AGTF)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肾功能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藤茶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与HUA相关靶点蛋白尿酸重吸收转运体1(uric acid reabso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藤茶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Ultimate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5 nm;柱温40 ℃;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建立了藤茶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2个主要共有峰。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18个藤茶不同无性系种质可分为3类。 结论: 该方法快速,可较全面的反映藤茶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评价藤茶药材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选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7倍量81%乙醇回流提取95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提取率可达9.58%,与理论值9.72%仅相差0.14%.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二氢杨梅素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忍冬叶总黄酮的分离工艺及其对9种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河南封丘忍冬叶为研究对象,以总黄酮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得到忍冬叶总黄酮,并对其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抑菌圈活性等体外抗菌评价。结果:建立了忍冬叶总黄酮简便、有效的分离工艺,证实了忍冬叶总黄酮对9种供试病原菌具有较好的广谱抑菌性(MIC为1.95~62.5 g·L~(-1),MBC几乎均为125 g·L~(-1))。此外,当忍冬叶总黄酮部位同时含有较多绿原酸(4.2%)时,不仅得率高(10.5%),活性也更强。结论:忍冬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性,可以将其开发抗畜禽病原菌药物或者饲料添加剂,这也为忍冬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连花清瘟胶囊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对成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Staphylococcus aureau biofilm,S.a BF)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检测连花清瘟胶囊和青霉素最小杀菌浓度(MBC);用结晶紫(CV)和微生物活性(WST)检测法观察连花清瘟胶囊和青霉素抗S.a BF的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药物作用后的S.a BF形态并测量厚度。 结果: 连花清瘟胶囊和青霉素对S.a的MBC分别为20 g·L-1和2 mg·L-1。与对照组比较,连花清瘟胶囊显著抑制S.a BF(P<0.05,P<0.01),青霉素差异不显著。SEM观察到空白对照组S.a BF较厚,细菌形态正常,密集叠加,大小一致;连花清瘟胶囊组S.a BF由散在菌落组成,大小不一致;青霉素组S.a BF较厚,细菌形态基本正常,密集叠加,大小一致,个别细菌塌陷萎缩;CLSM观察到空白对照组S.a BF以活菌为主体,其间散落死菌;连花清瘟胶囊组S.a BF有大量死菌,和活菌相互参杂;青霉素组S.a BF以活菌为主,部分死菌分布在S.a BF表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连花清瘟胶囊组S.a BF厚度显著降低(P<0.01),青霉素组差异不显著,连花清瘟胶囊组S.a BF厚度显著低于青霉素组(P<0.01)。 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显著的抗S.a BF作用,抗S.a BF评估体系可应用于传统中药抗菌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白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法对白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β-谷甾醇(2),大黄素甲醚(3),β-谷甾醇亚油酸酯(4),丹皮酚(5),4-p-樟烷-1,8-二醇(6),香草醛(7),α-生育酚(8),α-生育醌(9),α-甲基吡咯酮(10),botcinins D(11),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2),4-酮松脂醇(13),bungein A(14),lasiodiplodin(15).结论:化合物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优选藤三七总皂苷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UV测定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以总皂苷和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乙醇用量对藤三七中总皂苷和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藤三七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总皂苷、总黄酮平均提取量分别为16.23,46.40 mg·g-1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