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拨除时间、胃管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5%优于对照组76.4%(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排气时间分别为(73.2±3.2),(123.7 ±2.9)h、排便时间分别为(99.6±3.2),(143.2 ±2.0)h、胃管拨除时间(104.3±3.3),(163.5 ±2.1)h、胃管引流量(380.2±0.5),(640.6±0.9) mL、住院时间(8.1 ±0.6),(12.3±0.8)d、不良反应发生率(1.7%,10.9%),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监测下中药消脓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B超引导下经皮脓肿穿刺抽脓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消脓汤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象复常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脓肿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象复常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脓肿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8%(P0.05)。结论:超声监测下中药消脓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监护情况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抑制胃酸、胰酶分泌,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论治,1剂/d,水煎取汁分2~3次口服或鼻饲.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率观察组55.00%,对照组42.50% (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对照组77.50%(P<0.05).腹胀、腹痛、发热、大便不通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08 ±1.83),(2.33±1.22),(2.54±1.67),(1.18±0.42)d,对照组分别为(5.14±1.78),(4.57±1.30),(6.93±1.88),(3.22±0.85)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 CRP)、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复常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6.11±1.53),(4.48±1.86),(4.64±1.64),(8.53±2.42)d,对照组分别为(9.56±2.68),(8.63±1.98),(7.05±1.84),(13.48±3.67)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常规治疗AP临床疗效显著,腹胀、腹痛、发热、大便不通等临床症状消失快,CRP、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复常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醒脑静联合还原型谷胱苷肽治疗肝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常规给予限制蛋白摄入、去除诱因、补充白蛋白、维持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 +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gtt,1次/d;还原型谷胱甘肽0.6 g+250 mL生理盐水igtt,1次/d.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显效率观察组62.50%,对照组4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观察组95.00%,对照组8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门冬酸氨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氨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AST,ALT,TBil,血氨水平观察组分别为(143.93±75.41),(124.45±74.43) U·L-1,( 155.92±71.21),(131.43±49.16)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13.75±70.58),(94.32±42.64) U· L-1,(117.31±61.23),(91.33±39.15)μ mol· L-1,观察组改善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颅神经受累消失时间为(1.4±0.4),(0.9±0.4),(1.6±0.4),(1.7±0.6),(1.2±0.4)d,对照组为(4.5±2.5),(4.2±1.3),(5.2±0.6),(4.1±0.8),(3.8±0.4)d.观察组脑电图、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0.1±0.8),(6.1±0.6),(8.3±2.5)d,对照组为(12.2±1.8),(7.5±1.8),(14.2±2.9)d,均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醒脑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蔡月英 《中医药导报》2012,18(11):117-1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宫外孕术后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宫外孕术后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抗感染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内服外敷及护理。结果:治疗组疗效91.7%,腹痛疗效87.5%,疼痛消失时间(5.9±1.3)d,伤口愈合时间(6.1±1.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宫外孕术后盆腔炎疗效确切,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同时能有效止痛。  相似文献   

6.
痰热清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人选标准的80例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积极预防、控制感染.同时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L+生理盐水250 mL,gtt,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30 mL+生理盐水250 mL,gtt,1次/d.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观察组77.50%,对照组6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95.00%,对照组8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咳痰、发热、啰音等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胸片病灶消失时间观察组分别为(5.82±1.45),(3.68±1.15),(5.27±1.24),(4.68±1.08),(12.62±3.28)d,对照组分别为(7.68±1.72),(5.43±1.22),(7.36±1.55),(7.83 ±1.35),(15.15±3.18)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咳痰、发热、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胸片病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抗生素对于预防术后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于术前2h及术后3d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仅术后3d给予常规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发热天数为(3.2±0.6)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5.7±0.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应于术前2h及术后3d给予使用抗生素,同时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哺乳期乳腺脓肿采用穿刺抽脓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8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穿刺抽脓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穿刺抽脓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脓肿消失时间、哺乳能力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脓肿消失时间、哺乳能力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40/44),高于对照组的70.5%(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脓肿采用穿刺抽脓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轻疼痛感,使脓肿迅速消失,在短时间内恢复哺乳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64例非严重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组于术后不同阶段加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术后7d伤肢肿痛情况及术后骨性愈合时间,采用ELISA法检测0,14,36,90 d TGF-β1水平.结果:术后7d,治疗组疼痛、肿胀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骨性愈合时间为(15.7±3.1)d,短于对照组的(19.2±4.5)d(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3.93%,优于对照组的74.19% (P <0.05);治疗组14,30,90 d TGF-β1分别为[(412.6±45.4),(285.5±27.6),(215.6±30.4)μg·L-1],均高于对照组[(375.2±42.2),(239.5±25.5),(195.5±29.3)μg·L-1],(P<0.01).结论:胫腓骨骨折在锁髓内钉固定的基础上,不同阶段加服中药,能改善患者肿痛等症状,促进骨折的骨性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接受微波理疗对切口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进行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几率。结果 (1)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3.0±0.5)d、肠鸣音恢复时间(40.2±5.2)h、切口愈合时间(7.0±1.6)d、住院时间(7.2±1.8)d、VAS(4.2±0.9)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50例,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为6.0%;对照组50例,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为24.0%(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接受微波理疗对切口康复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凉膈散加减,1剂/d,疗程1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8,72 h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后24,36,48,72 h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时间[(7.31 ±3.12)d vs(10.22 ±4.42)d]、平均住院天数[(12.32±2.35)dvs (16.43 ±3.43)d]及死亡率(22.5% vs 42.5%)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宫欣茹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92-1195
[目的] 探讨中药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促进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接受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贴及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护理后,研究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5% VS 25.0%,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 VS 72.5%,P<0.05)。[结论] 中药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可促进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在肠息肉手术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硕  苏轶男  王凯  王燕 《天津中医药》2022,39(6):746-749
目的 探寻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运用前景。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因原发性结直肠癌接收并进行根治性切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以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同温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的时间,同期监测患者血清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可见生长抑素水平升高。治疗组第7天的胃动素水平升高同时生长抑素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可在短期内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肠道功能,降低围手术期肠梗阻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给予中药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禁食、营养支持、对症处理、抗生素抗感染等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及中药外敷阑尾区,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治疗后1~3d发热、腹痛、压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发热、腹痛、压痛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7%优于对照组的78.26% (P <0.05);治疗后2,3d观察组发热、腹痛、压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的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及压痛减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途径给予中药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能迅速控制患者发热、疼痛、压痛和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麻杏石甘汤组,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以及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每组40例。麻杏石甘汤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和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治疗,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3组的疗程均为10 d,治疗后,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以及3组在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全胸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的77.5%(P0.05);麻杏石甘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治疗后主、次要症状及体征积分分别为(3.90±2.06),(1.88±0.85)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中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热退时间为(2.30±0.76)d,与麻杏石甘汤组以及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P0.01);中药加中医定向透药组以及麻杏石甘汤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6.15±1.30),(6.25±1.11)d,与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中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组肺啰音消失时间为(5.20±1.08)d,与其他两组比较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73例昏迷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原发病治疗。对照组87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维持循环功能,纳洛酮促醒,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研究组8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苏醒时间以及测定昏迷观察量表(G-pcs)。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86%,研究组有效率为88.3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苏醒时间(18.34±4.64)h比较,治疗组苏醒时间(11.56±2.67)h,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G-pcs)评分均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G-pcs)评分比较,研究组(G-pcs)评分均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昏迷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四磨汤对成人功能性便秘(气滞秘)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合酶(nNOS),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VIP)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干预措施,口服促动力药多潘立酮片,1片/次,3次/d;和通便药酚酞片,100 mg/次,2次/d。治疗组采取加味四磨汤内服治疗,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气滞秘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停药后的便秘复发率。检测血清肠神经递质nNOS,NO,VIP水平以及SOD,MDA,GSH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主要临床症状[排便困难、腹胀、排便时间、排便次数、粪便性状(Bristol)]评分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气滞秘症状(排便不爽、腹胀、肠鸣、矢气频、胸胁满闷)评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 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 62%(χ2=4. 379,P 0. 05)。停药4和8周时,治疗组便秘复发率分别为3. 92%和8. 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 18%和27. 78%(P 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肠神经递质nNOS,NO,VI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血清SOD,G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加味四磨汤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气滞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调节患者体内肠神经递质水平及SOD,MDA,GSH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早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步长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早搏的疗效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过早搏动患者共107例(室上性早搏52例、室性早搏55例),完善静息12同步导联心电图,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W组,n=62)、普罗帕酮组(P组,n=45),W组给予稳心颗粒9 g,3次/d,口服;P组给予普罗帕酮150 mg,3次/d,口服。4周后,复查12导联同步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治疗前后早搏减少百分率、24 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稳心颗粒治疗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的有效率分别为73.53%,78.57%,总有效率75.81%,与普罗帕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稳心颗粒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降低不明显[(77.67±5.86)bpm vs(77.42±4.99)bpm]、最慢心率降低不明显[(60.89±5.40)bpm vs(60.55±4.71)bpm];普罗帕酮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明显降低[(78.51±5.42)bpm vs(76.96±5.57)bpm,P<0.05]、最慢心率明显降低[(61.31±5.69)bpm vs(58.53±4.80)bpm,P<0.05]。稳心颗粒能改善糖尿病、冠心病的QTcd。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能有效减少早搏,不减慢治疗前后的24 h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能减小糖尿病、冠心病的QT离散度,适合心率较慢、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合并早搏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