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外伤不确定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评价有无骨折及骨折分型。结果46例疑诊病例中,确诊骨折41例,排除骨折5例。41例骨折中,单纯线性骨折20例,压缩骨折15例,骨折伴骨骺分离2例,复合型骨折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将前来某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计52例归入到研究对象群中,所有患者病情均进行X射线检查、CT检查、手术病理验证,对比CT与X射线诊断结果,汇报CT检查结果,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CT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达100%,X射线诊断结果准确率为84.62%,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发现有左侧骨折29例,右侧骨折21例,双侧骨折2例,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有3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骨折部位愈合效果显著,膝关节评分表现优秀,有13例患者膝关节评分良好,有1例患者膝关节评分中等,有1例患者膝关节评分为差,整体治疗效果优秀,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6.15%。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具有优秀的判断效果,诊断效率较高,结果十分准确,可为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诊断借鉴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任棠 《北方药学》2013,(6):123-12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的应用。方法:对102例(共144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并分析,采用传统X线拍片与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结果:传统X线片正确分辨率为112侧,准确率为77.77%。多层螺旋CT扫描正确分辨率为144侧,准确率100%。两者比较X2=36.000,P<0.001。患者进行手术后证实,多层螺旋CT诊断与术后符合程度为100%,X线诊断与术后符合93侧,准确率64.58%。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X2=61.9747。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组和X线片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特点,评价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显示骨折53例,漏诊9例,诊断准确率为85.5%,漏诊率为4.5%。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显示62例骨折,诊断准确率100%,诊断总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标准,多层螺旋CT和X线平片检查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够准确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骨折片的移位情况以及骨折损伤程度,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仅依靠X线片很难准确全面直观地显示骨折部位、分型及判断平台塌陷情况和劈裂程度,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且骨折涉及关节面易造成塌陷,骨块相互重叠的复杂骨折形式,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大,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而多层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的应用,能提供直观立体的骨关节图像,清晰地显示骨折形状并判定其骨折类型,对于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和成功的治疗起重要作用。本文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对50例胸廓创伤患者进行MPR、VR、3D-MIP等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 50例胸部创伤患者,其中肩胛骨骨折14例,锁骨骨折11例,肋骨骨折47例,胸椎骨折12例及胸骨骨折3例,均获得理想的临床显示效果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廓创伤诊断中,快捷、方便、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三维重建方面可以立体影像定位、定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治疗的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和螺旋CT检查,以检查骨折的部位、骨折程度、骨碎片的多少以及胫骨平台受累的状况,同时确定患者骨质疏松程度和手术人路等。结果根据Schatzker分型标准,35例患者中有I型8例,Ⅱ型7例,III型6例,IV型11例,v型2例,vI型1例,另外有6例患者的半月板出现损伤。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确定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当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鼻腔鼻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5例临床高度怀疑鼻部病变者和15名健康者进行鼻腔CT扫描,经软件处理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仿真内镜成像(CTVE),将CT检查结果与鼻内镜检查(NE)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显示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的解剖结构、病变部位及范围;仿真内镜成像可清晰显示鼻腔正常解剖结构、病变位置及范围,与鼻内镜检查结果相似,仿真内镜可进入鼻内镜无法到达的狭窄鼻道以及梗阻病变远端。结论综合使用16层螺旋CT应用CTVE、MPR等后处理技术,有助于增加诊断信息量,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祝勇  朱卫 《江西医药》2012,47(3):264-265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诊治的4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均行X线及CT扫描、多平面重建),并对CT多平面重建与X线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本组4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CT多平面重建检查出X线漏诊的4例,纠正X线分型错误的7例;所有病例检查出的骨折线或骨碎片较X线平片检查出的更多。结论 CT多平面重建能为胫骨平台骨折提供较准确、全面的影像信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具有X线平片无法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用于胸部骨骼骨折的诊断,以指导治疗。方法50例有胸部外伤患者在完成胸部X线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6层螺旋cT扫描,同时实行三维重建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的技术成像而显示骨折。结果经16层螺旋CT确诊37例肋骨骨折、5例胸骨骨折;8例肩胛骨、锁骨及肱骨骨折。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外伤造成的骨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及指导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CT对胫骨上端行螺旋容积式扫描,所获得的数据经CT三维工作站处理后,可得到胫骨平台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并利用薄层二维图像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对胫骨平台的全貌及冠状位、矢状位进行细致观察。笔者把此方法同X线平片、普通CT断层图像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36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36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资料。结果:所有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3D成像后均能立体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程度及关节面塌陷等信息。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诊断和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由于常规X线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局限性,CT扫描逐渐成为临床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法。作者收集近年来本院胫骨平台骨折CT检查病例44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 1995年我院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18例 ,按 Schatzker分类方法 :I型 8例 , 型 6例 , 型 3例 ,V型 1例。根据骨折形态、软骨缺损及压缩 ,移位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 型以上骨折治疗效果不佳 ,处理比较困难 ,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关节软骨面平整 ,确保关节稳定及功能恢复。1 临床资料18例病人 ,男 15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3 9岁。 I型 8例 :其中 5例为劈裂无移位骨折 ; 型 6例 ,为塌陷骨折 ; 型 3例 ,为劈裂加塌陷骨折 ;V型 1例 ,为内、外侧平台双骨折。术前常规拍 X光片 ,CT扫描检查以明确骨折类型 ,骨折移位及塌陷程度 ,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及AO分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及MRI医学影像检查,之后经外科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记录所有患者CT、MRI诊断及AO分型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CT符合率仅为73.13%,显著低于MRI符合率95.52%(P<0.05);两种方法 C1型、C3型检出率差别较大(P<0.05),其他AO分型CT、MRI检出率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MRI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符合率略高于CT检查,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胫骨平台骨折特征,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医学影像检查,尽快确诊病情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经X线平片检查后进行MRI扫描。结果52例患者中外侧平台骨折14例、内侧平台骨折11例、整个平台骨折11例,胫骨撕脱性骨折18例。MRI均可以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块劈裂、塌陷程度及合并膝关节损伤,明显优于X线检查。结论MRI能准确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征及膝关节损伤,根据骨折累及范围,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学检查,将术中所见与CT及X线片分型对比,分析CT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结果 87侧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中有18侧X线片诊断结果与CT不符,其中4侧无法确定诊断,14侧分型错误。10(10/18)侧更改内固定手术方法,占全部87侧骨折的11.49%。87侧经CT三维重建均获诊断分型,且与术中诊断符合。X线与CT分型符合率为79.3%。结论 CT三维重建影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对手术前的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制订以及手术入路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0例,分别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和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比较二者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作为参考标准,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图像能符合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有641节段(占96.39%),与选择性冠脉造影比较,无狭窄、轻度、中度和重度评估率分别是98.33%、95.16%、94.44%、93.62%,二者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效价比高、价格低廉、无创等优势,对于冠心病的预测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普通X线、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和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例,全部患者均行膝关节DR正侧位、MS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其影像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DR漏诊4例,分型错误2例;MSCT三维重建1例未见明确骨折线,而造成分型错误;MRI分型均与术后分型一致,但对于显示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骨折粉碎程度及碎骨块移位情况,DR与MRI没有MSCT三维重建满意;所有病例MRI显示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损伤,其中骨挫伤26例,关节软骨损伤33例,半月板损伤27例,前交韧带损伤24例,后交韧带损伤1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9例,外侧副韧带损伤9例,髌韧带损伤7例,关节囊积液35例。结论普通X线、MSCT三维重建和MRI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结合应用,既能提高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又能对关节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情况做出判断,完善对膝关节损伤情况了解,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6例骨关节外伤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两项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同时与DR平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平片难以显示的骨折,三维CT成像均能显示清晰,X线平片诊断各部位骨折的总漏诊、误诊率达46.8%; MPR及VR三维重建图像能更清晰显示骨折的细节,同时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 三维重组技术对外伤性骨折的诊断具绝对优势,能弥补平片的不足,减少漏诊、误诊率,并能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