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师带教模式在肝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临床护理实习生98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9人为试验组,49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试验组在传统带教方式上增加导师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能力及护生对医院临床教学评价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综合能力考核得分(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护理查房讲课、护理病历书写)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师带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院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方式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内科实习的全日制护理实习生共133名作为研究对象,按年度分为试验组65名和对照组68名,试验组采用“学生病区”的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对照0组采用常规的“一对一”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的个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试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学生病区”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优势,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姮菲  陈琼 《当代护士》2021,28(10):156-158
目的 探讨护理带教同质化管理在关节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某院关节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45人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某院关节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35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护理同质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程序应用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对临床带教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程序应用考核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带教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0.结论 护理带教同质化管理应用于关节外科的临床带教工作,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提升带教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师制带教法在专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的护理专科实习生310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该院实习的护理专科实习生302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推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将两组临床人员对实习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导师制带教法实习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技术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工作角色适应能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习生对导师制带教方法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带教责任心等方面普遍评价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师制带教方法较传统实习生带教法更适用于护理专科生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借鉴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理念设置的规范化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方法以2012年护理实习生作为试验组,采用借鉴JCI理念的规范化带教模式;2011年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结果试验组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期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借鉴JCI理念的规范化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自我SWOT分析模型对实习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护理实习生84人按照分层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习生培养计划进行培养,试验组则在培养过程中对实习生使用自我SWOT分析模型进行带教。[结果]两组临床护理能力、病人满意度、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运用自我SWOT分析模型可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护理能力,增加实习生对临床护理的认识,得到病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护理本科实习生全程导师制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的60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2013年的6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全程导师制的带教模式,在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科研能力、职业情感和生活指导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和比较。结果试验组在各项考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临床护理本科实习生全程导师制的开展,提高了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思想,强化了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全面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习生图解日记在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山西省某医院的1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2组学生均在常规护理带教下书写实习生日记,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图解日记的形式书写实习生日记。2组在实习结束后采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表以及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自评表评价对实习生的带教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指导能力方面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解日记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加强师生的沟通互动,促进实习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其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临床护生带教方法,提高临床护生的教学质量.方法 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实习生为实验组,采用新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的较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带教方法优于对照组传统带教方法.结论 实习护士临床带教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学生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临床护生带教方法,提高临床护生的教学质量.方法 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实习生为实验组,采用新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的较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带教方法优于对照组传统带教方法.结论 实习护士临床带教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学生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评教评学活动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双向问卷调查量表的方法即实习评教反馈表、实习评学反馈表进行评教评学。结果2005、2007年学生对老师评价满意度χ2=33.85,p<0.05,p<0.01,2个年度比较差异显著;2005、2007年老师对学生评价满意度χ2=1.26,p>0.05,2个年度比较无差异。结论通过评教评学学活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带教老师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对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实习7个月的护理本科生84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人,试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教学法,由护生主管床位,负责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要求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护理查房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护生跟着带教老师做日常护理工作,不具体负责分管床位。评价两组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责任制护理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个性化目标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个性化目标教学法和传统带教法对试验组(n=53)和对照组(n=68)进行神经外科临床带教,对比个性化目标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主动服务意识各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教学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个性化目标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教师的带教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循证实践教学在护理本科实习生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级133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列为试验组,2009级128名本科实习生列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试验组采用循证实践教学方法,实习期满后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OSCE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促进临床教师的自我完善,提高临床实习效果,值得在护理本科临床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提高综合性ICU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综合性ICU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质量的方法。方法:对研究组的62名护理实习生按"一人总负责,一师一生"新的带教管理模式实施临床带教实习,出科前进行带教质量的理论与临床技能考核评价,并与对照组61名(一人专职带教)带教的质量考评结果相比较。结果:通过在综合性ICU为期6周的临床实习,新方法带教的护理实习生对实习大纲要求的各项综合性ICU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考评得分分别为(91.5±4.4)分和(88.2±4.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综合性ICU实施"一人总负责,一师一生"新的带教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带教路径手册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某院2012年度的护理实习生设为试验组,2011年度的实习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临床路径理念指导下按照带教路径手册进行临床实习,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实行教学双方评价,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和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教师教学满意度测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特别体现在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试验组学生实习结束后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带教路径手册实现了护理临床教学的全程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双方的综合素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燕妮  邓媚  张琴 《全科护理》2020,18(24):3257-3259
[目的]探讨层级带教模式在临床护士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儿科病房实习的护理实习生10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观察组采用层级带教模式进行教学,探讨对实习生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记录实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教学后两组综合素质成绩、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专科技术成绩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两组发现和处理问题、心理状态、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教、应急能力、动手能力优良率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护理过程中教学内容充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带教的满意度、主动创造学习机会、主动讲授知识、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等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尊重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带教模式在临床护士实习生护理教学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护理实习生192名为试验组,成立护理带教品管圈小组进行带教学习;选取2013年护理实习生171名为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要求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式带教学习,最后通过对两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带教教师对学生工作满意度评价、学生对带教教师及教学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比较活动开展前后教学质量的差异。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教学的试验组,学生在理论水平、实践操作等综合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了很大提高(P<0.05);带教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劳动纪律等方面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学生对带教老师及教学管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实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师生相互满意度明显提高,并改善了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了带教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按照妇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进行带教.4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理实习生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并进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行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提高妇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2名骨科护理专业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名。试验组的护理带教中应用3D打印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护理理论、护理操作和护理记录书写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临床带教中,能帮助护理实习生理解骨科的专科知识,提高学生进行相关护理操作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